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一部科幻电影会和太空竞赛扯上联系?这部电影对中国科幻有何意味?如何看待这部电影的争议?
2月以来,最受人关注的电影,莫过于《流浪地球》了。
和去年的《红海行动》一样,上映之后,《流浪地球》凭借着科幻电影这个开创性的选题,以及精良的制作和观众的口碑,硬是在票房上一路逆袭。
目前,《流浪地球》的票房突破38亿,甩开第二名将近20亿。电影优秀的表现,被不少人称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在豆瓣上,虽然闹出了一些水军“改评”的风波,但目前依然有着7.9的高分,实属不易。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外,《流浪地球》也取得了不小的关注。《纽约时报》等外媒说了这么一句:“中国电影业终于加入太空竞赛了。”“中国是太空探索的后来者,在科幻电影方面也未能领先一步。不过,这种情况即将发生改变。”
为什么一部科幻电影会和太空竞赛扯上联系?这部电影对中国科幻有何意味?如何看待这部电影的争议?
年还没过完,《流浪地球》就彻底火了。和《战狼2》《红海行动》《人民的名义》《大江大河》很像,不仅是在国内,这部片子在海外同样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赞誉以外,一些争议也开始出现。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前段时间在豆瓣,春节档的两部科幻电影,一个《流浪地球》、一个《疯狂外星人》,都遭遇了要么一星、要么五星的两极化评论。尤其是《流浪地球》,双方争议的焦点早已经和电影本身没有太大关系了。
的确,中国科幻文艺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忽然”就火了,而且从最初被互联网领域推崇的“葵花宝典”,到刘慈欣等知名科幻作家先后夺得雨果奖等科幻领域的世界性奖项,我国的科幻文艺开始逐渐走出相对小众的圈层,越来越火,越来越主流化,直到《流浪地球》,已经具备可以引发全民性爆点话题的能量。
但网上的一些争议,比如《流浪地球》“战狼化”、没有一个美国人、充斥着民族主义情绪等等(不少豆瓣低分皆是以此为由打的)……依旧值得正视。那么,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爆炸式增长,在近年来“忽然”给世人这样的印象——科幻正在成为现实;或者说,我国科学技术在当前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走在了科幻的前面——我们的射电望远镜FAST能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这个距离已经很靠近宇宙大爆炸的起源;嫦娥四号最终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了整个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并不断以中国元素命名月球;2020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中国的“天宫”都将是人类唯一的太空空间站;长征5号在不远的将来,将携带重4.5吨级的火星探测器承担火星探测任务……
中国的科技实践、科技突破,越来越具有整个人类历史意义的节点效应。
与之相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必然在不断地产生着美国、日本和西欧这些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他们也压根体会不到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故事。
然而,有些尴尬的是,这些属于我们自身的中国经验、中国故事,除了《新闻联播》这样的主流媒体的报道之外,并不在我们日常的视线和视野内,这也是当代中国所必须直面的一个结构性文化困境。
国外就不同了,无论是近来嫦娥四号月球背面登陆,还是《流浪地球》正式登上银幕,国外主流媒体的反应出奇的一致,几乎都用了一个令我们倍感陌生的表述——中国人终于加入太空竞赛了。
有多陌生?估计即便对于绝大部分的所谓精英阶层,相信他们也并不会觉得这类词汇真和我们有太大关系,因为我们确实是真没体验过。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号”,其在迈出人类太空探索的第一步的同时,也正式拉开了冷战年代的太空竞赛帷幕,并同时带动了冷战年代美苏科幻文学的兴盛繁荣。
可见,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科幻文學的黄金年代,其实也是冷战的最高潮。
地外生命搜寻、宇宙社会学、角色扮演游戏、未来学、战略科学与跨学科智库等科幻文艺的核心理论资源和话语体系,都是依赖于冷战年代美国的战略应用文学而存在的。冷战年代的太空竞赛,不仅对于科幻文学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内在影响,对于整个冷战、后冷战阶段的全球历史,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所以,国外的主流媒体用太空竞赛这些词汇,不仅不是危言耸听,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是本能反应,因为人家亲身经历过。而且在当下,还有更为直接的证明。
在2018年,我国共进行了39次航天发射,累计将103个航天器送入轨道,不仅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年度航天发射数量最多的国家,发射次数更是约占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一。而且这还只是开始,2019年中国航天将继续开启“30+”模式,计划在全年实施30余次宇航发射。
在这个意义上,大刘最近的一句话,即便是仅限在航天领域也一样没毛病——中国有世界上最强的未来感。就是因为,有些事,即便你再低调,大家也都知道,都在盯着看。低调本身没问题,但我们并不能为了低调而低调,忽视这背后的真正症结——
不仅我国的科幻文艺要建立未来感,中国也需要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建立自己的未来感,这才是《三体》《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这些我国当代科幻文艺经典的大时代幕布。
遗憾的是,冷战终结后苏联解体,以雨果奖等为代表的科幻评价标准和体系,逐渐被美国科幻文学界所垄断。因此,中国科幻文艺在这个过程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于当下中国在世界范围争取文化话语权,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时代意义。
中国的科幻文艺,既要警惕跨国资本将在地球上已经无解的资本主义逻辑和矛盾复制、转嫁到外太空的套路,同时也要寻求根植于中国本土的科幻理论、话语资源,打破现有的由20世纪现代主义美学构建的审美范式。
也就是说,既要有《流浪地球》,也要有《疯狂外星人》,科幻文艺理应也必须拓展更为宽广的类型表意空间——中国科幻文艺正面临着反思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和反思与资本主义全球化所伴生的现代主义审美范式的双重历史挑战。 然而,尽管近年来,包括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科幻文艺在世界科幻舞台还将受到更大关注,获得越来越大的话语权;我们还是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科幻文艺现有的理论资源、创作队伍、审美理念、技术能力等,相对于成熟的文化工业体系而言,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
而且,在科幻电影在世界电影格局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的现实语境下,以电影产业为代表的我国文化产业的平均文化工业水平,能不能将我国现有的科幻文艺作品充分消化,乃至在科幻电影领域亦能有所贡献?这恐怕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除了《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之外,《上海堡垒》《刺杀小说家》《明日战记》《拓星者》等一系列中国科幻电影,都将在2019年陆续上映。中国科幻文艺能否真正进入到当今世界的主流话语场域,设置中国科幻自身的文化议题,而不是参照“雨果奖”等事实上是来自美国冷战、后冷战年代的价值标准,在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真正走出去作出相应贡献?
恐怕这些真实、严肃、残酷的历史拷问,才是在当下的喧嚣过后,我们不得不认真面对和思考的属于这个时代的真正问题。
不同于冷战年代,“斯普特尼克时刻”背后的国家政府层面的太空竞赛,新一轮太空竞赛早以这个时代的商业航天形态,悄无声息地展开,并很快就将和这个世界的大多数普通人发生日常生活意义的关联,其冲击力甚至可能并不在当下就能估量到的范围,整个人类的文化想象力都可能会受到极大影响乃至重构。
今天,在好莱坞事实性衰落,原创匮乏的情况下,在意识形态层面,好莱坞的功能也在美國政府的有意识推动下,开始向硅谷转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年、10年、15年……以月球、火星探测为代表的话语场,将是中美两国展开全方位竞争的重要场域。
而在这背后,则是谁能够引领未来的时代话语权争夺——未来感并不是空中楼阁——中美两国势必在这场剑指未来的征程中,展开激烈的文化话语权交锋。
无论是改革开放40年,还是新中国成立70年,我们并不是简单地重走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老路,中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跨越式发展,也注定了要对现有的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当今世界的最高水平科学技术成果有所超越。
这些都要求中国科幻文艺能够在折射、讲述这个年代的中国经验、中国故事上有所作为,也就是说要建立属于我们中国自身的未来感,这个过程也是这个时代的中国经验、中国故事能否真正走向未来的历史性淬炼。
2月以来,最受人关注的电影,莫过于《流浪地球》了。
和去年的《红海行动》一样,上映之后,《流浪地球》凭借着科幻电影这个开创性的选题,以及精良的制作和观众的口碑,硬是在票房上一路逆袭。
目前,《流浪地球》的票房突破38亿,甩开第二名将近20亿。电影优秀的表现,被不少人称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在豆瓣上,虽然闹出了一些水军“改评”的风波,但目前依然有着7.9的高分,实属不易。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外,《流浪地球》也取得了不小的关注。《纽约时报》等外媒说了这么一句:“中国电影业终于加入太空竞赛了。”“中国是太空探索的后来者,在科幻电影方面也未能领先一步。不过,这种情况即将发生改变。”
为什么一部科幻电影会和太空竞赛扯上联系?这部电影对中国科幻有何意味?如何看待这部电影的争议?
年还没过完,《流浪地球》就彻底火了。和《战狼2》《红海行动》《人民的名义》《大江大河》很像,不仅是在国内,这部片子在海外同样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赞誉以外,一些争议也开始出现。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前段时间在豆瓣,春节档的两部科幻电影,一个《流浪地球》、一个《疯狂外星人》,都遭遇了要么一星、要么五星的两极化评论。尤其是《流浪地球》,双方争议的焦点早已经和电影本身没有太大关系了。
的确,中国科幻文艺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忽然”就火了,而且从最初被互联网领域推崇的“葵花宝典”,到刘慈欣等知名科幻作家先后夺得雨果奖等科幻领域的世界性奖项,我国的科幻文艺开始逐渐走出相对小众的圈层,越来越火,越来越主流化,直到《流浪地球》,已经具备可以引发全民性爆点话题的能量。
但网上的一些争议,比如《流浪地球》“战狼化”、没有一个美国人、充斥着民族主义情绪等等(不少豆瓣低分皆是以此为由打的)……依旧值得正视。那么,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爆炸式增长,在近年来“忽然”给世人这样的印象——科幻正在成为现实;或者说,我国科学技术在当前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走在了科幻的前面——我们的射电望远镜FAST能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这个距离已经很靠近宇宙大爆炸的起源;嫦娥四号最终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了整个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并不断以中国元素命名月球;2020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中国的“天宫”都将是人类唯一的太空空间站;长征5号在不远的将来,将携带重4.5吨级的火星探测器承担火星探测任务……
中国的科技实践、科技突破,越来越具有整个人类历史意义的节点效应。
与之相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必然在不断地产生着美国、日本和西欧这些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他们也压根体会不到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故事。
然而,有些尴尬的是,这些属于我们自身的中国经验、中国故事,除了《新闻联播》这样的主流媒体的报道之外,并不在我们日常的视线和视野内,这也是当代中国所必须直面的一个结构性文化困境。
国外就不同了,无论是近来嫦娥四号月球背面登陆,还是《流浪地球》正式登上银幕,国外主流媒体的反应出奇的一致,几乎都用了一个令我们倍感陌生的表述——中国人终于加入太空竞赛了。
有多陌生?估计即便对于绝大部分的所谓精英阶层,相信他们也并不会觉得这类词汇真和我们有太大关系,因为我们确实是真没体验过。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号”,其在迈出人类太空探索的第一步的同时,也正式拉开了冷战年代的太空竞赛帷幕,并同时带动了冷战年代美苏科幻文学的兴盛繁荣。
可见,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科幻文學的黄金年代,其实也是冷战的最高潮。
地外生命搜寻、宇宙社会学、角色扮演游戏、未来学、战略科学与跨学科智库等科幻文艺的核心理论资源和话语体系,都是依赖于冷战年代美国的战略应用文学而存在的。冷战年代的太空竞赛,不仅对于科幻文学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内在影响,对于整个冷战、后冷战阶段的全球历史,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所以,国外的主流媒体用太空竞赛这些词汇,不仅不是危言耸听,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是本能反应,因为人家亲身经历过。而且在当下,还有更为直接的证明。
在2018年,我国共进行了39次航天发射,累计将103个航天器送入轨道,不仅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年度航天发射数量最多的国家,发射次数更是约占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一。而且这还只是开始,2019年中国航天将继续开启“30+”模式,计划在全年实施30余次宇航发射。
在这个意义上,大刘最近的一句话,即便是仅限在航天领域也一样没毛病——中国有世界上最强的未来感。就是因为,有些事,即便你再低调,大家也都知道,都在盯着看。低调本身没问题,但我们并不能为了低调而低调,忽视这背后的真正症结——
不仅我国的科幻文艺要建立未来感,中国也需要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建立自己的未来感,这才是《三体》《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这些我国当代科幻文艺经典的大时代幕布。
遗憾的是,冷战终结后苏联解体,以雨果奖等为代表的科幻评价标准和体系,逐渐被美国科幻文学界所垄断。因此,中国科幻文艺在这个过程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于当下中国在世界范围争取文化话语权,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时代意义。
中国的科幻文艺,既要警惕跨国资本将在地球上已经无解的资本主义逻辑和矛盾复制、转嫁到外太空的套路,同时也要寻求根植于中国本土的科幻理论、话语资源,打破现有的由20世纪现代主义美学构建的审美范式。
也就是说,既要有《流浪地球》,也要有《疯狂外星人》,科幻文艺理应也必须拓展更为宽广的类型表意空间——中国科幻文艺正面临着反思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和反思与资本主义全球化所伴生的现代主义审美范式的双重历史挑战。 然而,尽管近年来,包括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科幻文艺在世界科幻舞台还将受到更大关注,获得越来越大的话语权;我们还是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科幻文艺现有的理论资源、创作队伍、审美理念、技术能力等,相对于成熟的文化工业体系而言,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
而且,在科幻电影在世界电影格局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的现实语境下,以电影产业为代表的我国文化产业的平均文化工业水平,能不能将我国现有的科幻文艺作品充分消化,乃至在科幻电影领域亦能有所贡献?这恐怕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除了《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之外,《上海堡垒》《刺杀小说家》《明日战记》《拓星者》等一系列中国科幻电影,都将在2019年陆续上映。中国科幻文艺能否真正进入到当今世界的主流话语场域,设置中国科幻自身的文化议题,而不是参照“雨果奖”等事实上是来自美国冷战、后冷战年代的价值标准,在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真正走出去作出相应贡献?
恐怕这些真实、严肃、残酷的历史拷问,才是在当下的喧嚣过后,我们不得不认真面对和思考的属于这个时代的真正问题。
不同于冷战年代,“斯普特尼克时刻”背后的国家政府层面的太空竞赛,新一轮太空竞赛早以这个时代的商业航天形态,悄无声息地展开,并很快就将和这个世界的大多数普通人发生日常生活意义的关联,其冲击力甚至可能并不在当下就能估量到的范围,整个人类的文化想象力都可能会受到极大影响乃至重构。
今天,在好莱坞事实性衰落,原创匮乏的情况下,在意识形态层面,好莱坞的功能也在美國政府的有意识推动下,开始向硅谷转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年、10年、15年……以月球、火星探测为代表的话语场,将是中美两国展开全方位竞争的重要场域。
而在这背后,则是谁能够引领未来的时代话语权争夺——未来感并不是空中楼阁——中美两国势必在这场剑指未来的征程中,展开激烈的文化话语权交锋。
无论是改革开放40年,还是新中国成立70年,我们并不是简单地重走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老路,中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跨越式发展,也注定了要对现有的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当今世界的最高水平科学技术成果有所超越。
这些都要求中国科幻文艺能够在折射、讲述这个年代的中国经验、中国故事上有所作为,也就是说要建立属于我们中国自身的未来感,这个过程也是这个时代的中国经验、中国故事能否真正走向未来的历史性淬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