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学习和传播过程,它是自然人转化为政治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影响人们政治社会化的因素较多,大众传媒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影响力量。当今时代是复杂多变的信息社会,人们无时无刻不处在大众传媒的包围之中,大众传媒舆论导向能力增强,对人们的政治社会化影响较大,正如学者张开所言:“大众传媒是现代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法逃避其影响的‘社会空气’。”①大众传媒正全方位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塑造着人们的精神面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政治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并为人们的政治社会化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前所未有的政治舞台;大众传媒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它不仅为人们传授政治知识、政治技能,还向受众宣传政党的政治价值观,使人们接受政治教化,转变政治态度,树立价值判断标杆,完善政治人格,实现从自然人向政治人的过渡。
一、大众传媒与政治社会化
(一)大众传媒
传播是利用一定的中介传递、表达、反映信息的方式。它既不是简单的输出,也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复杂的双向交流。传播离不开中介物。信息的传播需要依附于某种中介物上,特别在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大大扩展,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和肢体表达显然已不够用了,人们要在彼此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下进行交流,就必须借助现代的传播工具。在传播过程中起到传播中介作用的,就是“传播媒介”。它是信息传播所通过的“中介、桥梁、渠道、通道”。“传媒”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事件、物体、组织等都可以成为传媒。②
“大众传媒”,也可称为“大众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介”,是一般传媒的外延的扩大,它是在广播电台出现以后才被广泛使用的一个新概念,是指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间的传播渠道,一般专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网络③。简单地说,大众传媒就是向大众传输信息的传播媒介,它包括传统的印刷媒介(书籍、报纸和杂志等)、传统的电子媒介(电影、广播、电视)与新兴的数字电子媒介(网络、第三代移动电话等)④。今天,人们通常把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四大传媒”称为“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同其他传播媒介相比,具有受众的广泛性、强烈的主体性、信息的即时性、传播的超时空性和组织性等媒介无法比拟的独特特征。因此,掌握大众传播媒介,操纵公众舆论,历来是统治者用来传播主导性政治价值、政治思想,塑造社会成员共同的政治意识、道德意识的最基本的手段之一。
(二)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学习政治知识和技能,进而通过社会塑造其成员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政治社会化也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变迁的过程。⑤政治社会化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和内容:一方面,从社会成员个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有关政治体系的知识、价值、规则和规范的过程,通过这种学习和实践,一个自然的人转变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的社会政治人;另一方面,从社会整体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将政治文化(普遍的政治知识、价值、规则和规范等)通过适当的途径广泛传播的过程,通过这种传播,社会将人们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传授给新一代社会成员。因此,政治文化是通过学习和传播而延续的。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文化的学习和传播的过程,是社会对公民的政治影响和公民在社会中进行政治学习的辩证统一过程。
在当代社会中,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治的稳定和发展,而政治的稳定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通过大众传媒对主导政治文化的传播,使社会成员在最大限度上认同政治体系的政治文化,抵制非主导政治文化的侵蚀,这使得大众传媒在公民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在信息时代,人们接触最多的是大众传媒,主要是通过大众传媒来了解外面的世界,获取信息,不断进行自我的社会化。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助推器,大众传媒无论对于社会进步还是对于个人的社会化,都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大众传媒的不当使用也很容易消解其传递主流道德文化的教育作用。因此,在21世纪的今天,在我们对公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决不能忽视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一)传递政治信息,引导政治舆论
大众传媒是政治信息的重要传递者,它提高了政治信息的普及程度。当今时代,大众传媒几乎每时每刻都源源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把大量的信息传递给公众,这些信息中所包含的许多直接的或间接的政治内容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特别是以电视、网络为主的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更是前所未有,它能够直接地、迅速地把世界各地的政治信息、政治活动和政治事件传播给受众,它成为社会成员重要的政治信息来源。即使是一些文娱节目、文娱报道也都包含着一定的政治内容,为一定的政治服务。
在大众传媒所传递的政治信息中,有一部分是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经验的总结,即政治知识。它对于个体而言,是他们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发展政治人格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条件。对于社会而言,传播和灌输政治知识是实施政治运作、实现政治稳定的基本要求。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是人们获取政治信息,了解政府活动和政策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通过对现实的描述、说明、解释,对受众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体在政治信息的反复刺激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认识。
同时,大众传媒将各种事件源源不断地呈现在受众面前,通过带有倾向性的报道和分析、解释,影响人们对这些社会事件的看法,引导和控制舆论的焦点和走向。马克思曾经说过:“报刊最适当的使命就是向公众介绍当前形势,研究变革的条件,讨论改良的方法,形成舆论,给共同意志指出一个正确的方向。”⑥毫无疑问,大众传媒在对传递政治信息、引导政治舆论走向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影响政治态度,激发政治参与
政治态度是指人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和反应倾向。从政治心理角度而言,政治态度是人们对待国家政治生活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情感等因素。政治态度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媒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明示或暗示的方式不断地向人们传递着有关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等政治知识与信息,而个体在这些观念和信息的反复刺激下,逐渐形成自己的政治认识和政治情感,从而最终形成自己的政治态度。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在对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而采取的政治行为。就我国政治生活的现实来看,政治参与主要是公民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手段,采取一定的方式和途径,自觉自愿地介入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从而影响政府决策的政治行为。在此过程中,大众传媒不断通过向公众传递政治信息、灌输政治知识以及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报道,逐渐增加人们对政治问题的关心,使得社会成员之间经常进行政治问题的讨论,提高公众对政治事务的兴趣以及对政治期望的追求,从而培养公众的民主意识、参政议政等政治参与意识,激发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
(三)提高政治技能,完善政治人格
政治技能是人们所具有的政治知识、政治文化水平和政治参与的能力。大众传媒通过灌输政治思想,培养人们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提高人们参政的知识和能力,锻炼人们的政治技能,培养富有政治责任感的政治人。
政治人格就是通过政治社会化而内化入社会个体人格系统中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的政治理想、政治道德和政治准则等诸要素的复合体,这一复合体中诸要素的关系状态直接决定了该个体在政治生活中的基本风貌。政治人格是社会成员个体在政治行为中体现出来的惯常模式。一个人表现出什么样的政治人格与其自身的政治道德、政治理想、政治价值观念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我们所说的政治人格就是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是外在政治行为的内在动力系统。政治人格的核心要素是个体的政治价值观念。对于社会成员而言,政治价值观念正是支撑其政治人格的拱顶石。政治人格含有三方面要素:个体独立意识、参政意识和政治技能。政治人格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大众传媒起了重要的作用。政治人格首先强调的是每一社会个体所具有的独立政治意识。大众传媒培养了人们的这种个体独立意识。缺乏个体独立意识,失去自我感受,也就丧失了任何主动性与进取性,从而不可能充分激发内在的潜力与价值。这样的个体,自然不可能形成自主的政治意识。大众传媒帮助人们认识到自我需要、自我存在的价值,提高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能力,通过自身使自己在客观世界中实现自我。
(四)树立价值判断标杆,提高受众思想政治素质
大众传媒虽然不是学校,但同样也扮演了培育社会新人的角色,它在日常的信息传播中,有意无意地履行着社会教育的职能。媒体的教育功能不仅体现在知识传播上,也在于通过传播活动,引导受众树立理想、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道德价值观。新闻报道、电视剧、电影等媒介产品不同于麦当劳、可口可乐等,不是一次性消费的简单功能的消费品,而是一种负载民族形象、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的文化载体,它们包含着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倾向性内涵。⑦大众传媒通过对现实的描述、说明、解释等方式传达的信息,不断地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不断地教育着已经离开学校的成年人、社会成员,并用统一的、占据统治地位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道德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让一代代人在社会中学习并认同社会传统和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讲,媒介是受众认知世界、获取社会经验、学习社会行为以及建立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一本活“教科书”。同时,大众传媒利用其权威性和广阔的覆盖面,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把一整套价值判断体系确立在人们的脑海中。由于大众传媒传播信息的手段与其他道德教育方法相比,更加丰富多彩,能更好地做到“寓教于乐”,经过它所推崇的价值观就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大众传媒的影响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大众传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信息的流动影响人们的政治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并且这种影响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日益凸显。在我国,大众传媒虽然不是学校,但在某种程度上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人不可能在学校度过一生,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学习成为伴随人们终生的一种活动。因此,大众传媒成为公民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以传播范围广、知识更新快、受众层次多而具有学校教育难以比拟的优势,成为影响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力量。可以说置身于大众传媒之中,就是置身于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但大众传媒本身并不是一个规范的学堂,大众传媒的普及不会自动培育出社会需要的人。媒介的多样性和内容的繁杂性,使传递的信息很可能良莠不齐,而一些消极的、错误的文化信息对主流的政治文化信息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大众传媒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具有重要的政治社会化功能,能传递政治信息,引导政治舆论;能影响受众的政治态度,激发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能树立价值判断标杆,提高受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大众传媒能帮助人们追求完美的政治人格,实现从自然人向政治人的过渡。
注释:
①④⑦张开:《媒介素养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页,第5页,第27页。
②周鸿铎、胡传林、邢建毅:《传媒经济》,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页。
③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⑤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第82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8页。
(丁永刚为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周金玲为长安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校:杨彩霞
一、大众传媒与政治社会化
(一)大众传媒
传播是利用一定的中介传递、表达、反映信息的方式。它既不是简单的输出,也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复杂的双向交流。传播离不开中介物。信息的传播需要依附于某种中介物上,特别在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大大扩展,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和肢体表达显然已不够用了,人们要在彼此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下进行交流,就必须借助现代的传播工具。在传播过程中起到传播中介作用的,就是“传播媒介”。它是信息传播所通过的“中介、桥梁、渠道、通道”。“传媒”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事件、物体、组织等都可以成为传媒。②
“大众传媒”,也可称为“大众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介”,是一般传媒的外延的扩大,它是在广播电台出现以后才被广泛使用的一个新概念,是指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间的传播渠道,一般专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网络③。简单地说,大众传媒就是向大众传输信息的传播媒介,它包括传统的印刷媒介(书籍、报纸和杂志等)、传统的电子媒介(电影、广播、电视)与新兴的数字电子媒介(网络、第三代移动电话等)④。今天,人们通常把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四大传媒”称为“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同其他传播媒介相比,具有受众的广泛性、强烈的主体性、信息的即时性、传播的超时空性和组织性等媒介无法比拟的独特特征。因此,掌握大众传播媒介,操纵公众舆论,历来是统治者用来传播主导性政治价值、政治思想,塑造社会成员共同的政治意识、道德意识的最基本的手段之一。
(二)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学习政治知识和技能,进而通过社会塑造其成员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政治社会化也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变迁的过程。⑤政治社会化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和内容:一方面,从社会成员个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有关政治体系的知识、价值、规则和规范的过程,通过这种学习和实践,一个自然的人转变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的社会政治人;另一方面,从社会整体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将政治文化(普遍的政治知识、价值、规则和规范等)通过适当的途径广泛传播的过程,通过这种传播,社会将人们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传授给新一代社会成员。因此,政治文化是通过学习和传播而延续的。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文化的学习和传播的过程,是社会对公民的政治影响和公民在社会中进行政治学习的辩证统一过程。
在当代社会中,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治的稳定和发展,而政治的稳定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通过大众传媒对主导政治文化的传播,使社会成员在最大限度上认同政治体系的政治文化,抵制非主导政治文化的侵蚀,这使得大众传媒在公民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在信息时代,人们接触最多的是大众传媒,主要是通过大众传媒来了解外面的世界,获取信息,不断进行自我的社会化。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助推器,大众传媒无论对于社会进步还是对于个人的社会化,都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大众传媒的不当使用也很容易消解其传递主流道德文化的教育作用。因此,在21世纪的今天,在我们对公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决不能忽视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一)传递政治信息,引导政治舆论
大众传媒是政治信息的重要传递者,它提高了政治信息的普及程度。当今时代,大众传媒几乎每时每刻都源源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把大量的信息传递给公众,这些信息中所包含的许多直接的或间接的政治内容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特别是以电视、网络为主的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更是前所未有,它能够直接地、迅速地把世界各地的政治信息、政治活动和政治事件传播给受众,它成为社会成员重要的政治信息来源。即使是一些文娱节目、文娱报道也都包含着一定的政治内容,为一定的政治服务。
在大众传媒所传递的政治信息中,有一部分是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经验的总结,即政治知识。它对于个体而言,是他们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发展政治人格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条件。对于社会而言,传播和灌输政治知识是实施政治运作、实现政治稳定的基本要求。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是人们获取政治信息,了解政府活动和政策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通过对现实的描述、说明、解释,对受众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体在政治信息的反复刺激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认识。
同时,大众传媒将各种事件源源不断地呈现在受众面前,通过带有倾向性的报道和分析、解释,影响人们对这些社会事件的看法,引导和控制舆论的焦点和走向。马克思曾经说过:“报刊最适当的使命就是向公众介绍当前形势,研究变革的条件,讨论改良的方法,形成舆论,给共同意志指出一个正确的方向。”⑥毫无疑问,大众传媒在对传递政治信息、引导政治舆论走向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影响政治态度,激发政治参与
政治态度是指人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和反应倾向。从政治心理角度而言,政治态度是人们对待国家政治生活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情感等因素。政治态度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媒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明示或暗示的方式不断地向人们传递着有关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等政治知识与信息,而个体在这些观念和信息的反复刺激下,逐渐形成自己的政治认识和政治情感,从而最终形成自己的政治态度。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在对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而采取的政治行为。就我国政治生活的现实来看,政治参与主要是公民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手段,采取一定的方式和途径,自觉自愿地介入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从而影响政府决策的政治行为。在此过程中,大众传媒不断通过向公众传递政治信息、灌输政治知识以及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报道,逐渐增加人们对政治问题的关心,使得社会成员之间经常进行政治问题的讨论,提高公众对政治事务的兴趣以及对政治期望的追求,从而培养公众的民主意识、参政议政等政治参与意识,激发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
(三)提高政治技能,完善政治人格
政治技能是人们所具有的政治知识、政治文化水平和政治参与的能力。大众传媒通过灌输政治思想,培养人们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提高人们参政的知识和能力,锻炼人们的政治技能,培养富有政治责任感的政治人。
政治人格就是通过政治社会化而内化入社会个体人格系统中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的政治理想、政治道德和政治准则等诸要素的复合体,这一复合体中诸要素的关系状态直接决定了该个体在政治生活中的基本风貌。政治人格是社会成员个体在政治行为中体现出来的惯常模式。一个人表现出什么样的政治人格与其自身的政治道德、政治理想、政治价值观念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我们所说的政治人格就是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是外在政治行为的内在动力系统。政治人格的核心要素是个体的政治价值观念。对于社会成员而言,政治价值观念正是支撑其政治人格的拱顶石。政治人格含有三方面要素:个体独立意识、参政意识和政治技能。政治人格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大众传媒起了重要的作用。政治人格首先强调的是每一社会个体所具有的独立政治意识。大众传媒培养了人们的这种个体独立意识。缺乏个体独立意识,失去自我感受,也就丧失了任何主动性与进取性,从而不可能充分激发内在的潜力与价值。这样的个体,自然不可能形成自主的政治意识。大众传媒帮助人们认识到自我需要、自我存在的价值,提高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能力,通过自身使自己在客观世界中实现自我。
(四)树立价值判断标杆,提高受众思想政治素质
大众传媒虽然不是学校,但同样也扮演了培育社会新人的角色,它在日常的信息传播中,有意无意地履行着社会教育的职能。媒体的教育功能不仅体现在知识传播上,也在于通过传播活动,引导受众树立理想、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道德价值观。新闻报道、电视剧、电影等媒介产品不同于麦当劳、可口可乐等,不是一次性消费的简单功能的消费品,而是一种负载民族形象、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的文化载体,它们包含着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倾向性内涵。⑦大众传媒通过对现实的描述、说明、解释等方式传达的信息,不断地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不断地教育着已经离开学校的成年人、社会成员,并用统一的、占据统治地位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道德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让一代代人在社会中学习并认同社会传统和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讲,媒介是受众认知世界、获取社会经验、学习社会行为以及建立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一本活“教科书”。同时,大众传媒利用其权威性和广阔的覆盖面,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把一整套价值判断体系确立在人们的脑海中。由于大众传媒传播信息的手段与其他道德教育方法相比,更加丰富多彩,能更好地做到“寓教于乐”,经过它所推崇的价值观就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大众传媒的影响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大众传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信息的流动影响人们的政治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并且这种影响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日益凸显。在我国,大众传媒虽然不是学校,但在某种程度上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人不可能在学校度过一生,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学习成为伴随人们终生的一种活动。因此,大众传媒成为公民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以传播范围广、知识更新快、受众层次多而具有学校教育难以比拟的优势,成为影响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力量。可以说置身于大众传媒之中,就是置身于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但大众传媒本身并不是一个规范的学堂,大众传媒的普及不会自动培育出社会需要的人。媒介的多样性和内容的繁杂性,使传递的信息很可能良莠不齐,而一些消极的、错误的文化信息对主流的政治文化信息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大众传媒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具有重要的政治社会化功能,能传递政治信息,引导政治舆论;能影响受众的政治态度,激发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能树立价值判断标杆,提高受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大众传媒能帮助人们追求完美的政治人格,实现从自然人向政治人的过渡。
注释:
①④⑦张开:《媒介素养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页,第5页,第27页。
②周鸿铎、胡传林、邢建毅:《传媒经济》,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页。
③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⑤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第82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8页。
(丁永刚为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周金玲为长安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