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对精神文化的不断重视,工匠精神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或者是各个行业中不断地被引用,工匠精神的目的就是打造更好的产品,打造出同一行业中比别人更加优质的产品,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培养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就是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真负责的程度,希望学生得到工匠精神的培养,学生能够对知识精益求精的态度,以促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不断发展与需求。
“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其核心内涵在于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工匠们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给客户提供无可挑剔的体验。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关键时期——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工匠精神再次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在提倡学习工匠精神,尤其是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摇篮的高职院校,如何培养更多的技能型技工,是职业教育改革中不可回避的课题,即践行“工匠精神”,培养多种应用型人才。在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相关内容的知识灌输,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培养学生对以后职业发展的态度,能够有效地结合时代的需求。
一、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养的现状、存在问题
20世纪开始,我国的教育如雨后春笋,快速的发展,其中职业教育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学校存在一些弊端,就是太过于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对于学生精神文化方面的培养比较薄弱,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学生思想建设只是表面性的工作,不给予高度的重视。
首先,从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培养来看,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有所偏差,普遍愿意培养与企业需求关联度较高的技术性人才,往往忽视了对职教学生精神方面的培养。其次,从培育角度来看,工匠精神不仅代表了学生的专业素养,还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其职业素养的发展。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以至于院校在对其职业素养培养的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的难度较大。最后, 职业院校中缺乏具有工匠精神的“双师型”素质教师,企业的生产实践经历少,向学生身教“工匠精神”的意识不强,导致在传授“工匠精神”的实质内涵时没有实践体验。在学生在企业实习时,学生仅成为企业短缺的廉价劳动力,而没有真正感受到工匠的作用与魅力。
二、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并传承技术的历史使命,如果想要工匠精神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那么就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我国从制造大国成长为制造强国需要工匠精神,那么职业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肩负着民族振兴的使命。目前,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了产品低劣的代名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制造企业缺乏工匠精神,那么国人去国外疯抢马桶、购买奶粉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事实上,当初德国产品刚进入世界市场的时候,同样被命名为德国制造,因为在世人眼中,德国生产的假冒伪劣产品太多,随后,德国制造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的质量,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决心创造出国家的品牌,从而造就了德国现今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声望。因此,想要实现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人才是基础,那么职业学校就必须注重工匠精神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待职业学校的学生工作后就能够勤勤恳恳地酝酿我国的民族品牌。
我国企业的发展需要工匠精神,企业的发展主要是靠职业学校输送技能型人才,只有企业将生产做到至善至美的程度,才能得到世人的认可,进而能够抢占国际市场的份额,其实就是企业要想在如今竞争激烈的贸易体系中脱颖而出,那么就要在企业内部根植工匠精神,这也是立足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法宝,那么企业人才的工匠精神是要经过在职业学校的受教育过程才能形成的。应该注意的是:虽然工匠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视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如果是以企业的财政损失为代价盲目地追求极端的产品质量,那么就会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工匠精神值得大力提倡,但是要立足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从而保证企业的产品质量、品牌效应都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职业学校在让学生养成工匠精神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注意发挥工匠精神的经济性。
三、基于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一)营造社会“工匠文化”的氛围
由于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培养人才工匠精神时,需要整个社会具有十分良好的育人环境。因此结合协同创新的思想,在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时,需对整个社会文化体系进行全方面的融入,通过职业院校、企业、协会、政府、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参与人才培养,从而确保对职业院校发展工匠精神培养的不足进行改变,以及与人才社会氛围进行深度的融合。同时国家与相关的部门需对职能管理与舆论引导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通过利用各种媒介将传统的观念与思想打破,对工匠精神进行重新塑造,从而确保在社会上对尊重技术工人、崇尚工匠精神的理念进行确立[4]。并且需通过政策对政府进行引导,不断增加对工匠精神的重视,确保不断改革企业中的技术人才培养、人才评价体系、薪酬分配制度、职业晋升措施等方面,从而确保对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的人才工匠精神培养十分良好的社会氛围进行营造,更加利于传承与弘扬工匠精神。
(二)优化职业院校的职業教育体系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文件中表明,为确保现代教育理念能够深入人心,那么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与经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确保建立与完善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运行机制、重大政策,确保大量的社会力量进行参与。同时国家需大力推广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工匠的作用的重视,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相同的战略地位,通过运用相应的措施确保大幅度的对现代教育体系外部适应性功能与内部适应性功能进行提升[5]。其次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需在体制上对职业的启蒙教育、准备教育、继续教育三个核心衔接的教育阶段与过程进行构建,确保在职业的基础知识、生涯规划、技能素养、行为习惯等方面实现职业教育的连贯性与统一性,从而确保大力支持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
(三)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工匠精神”培养
目前,在世界各国家对“工匠精神”都很重视,都充分认识到了“工匠精神”在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为了适应国家的需要,在职业教育中就把“工匠精神”看的格外重要。像德国,一向以严谨、负责的态度闻名于世界,在任何事情上都是一丝不苟的;日本,对于职业教育的产学合作将学生的培养细化,并且国家给与制度保障;瑞士的是采取学徒制等等。这些国家的一些培养方式、培养理念等都值得借鉴、学习。高职院校应该从过去教育模式中走出来,让学生知行合一,将专业技术技能与“工匠精神”结合起来,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好准备。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产品更加挑剔,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无法满足消费品的需求,就会无人问津,从而导致产能过剩。国家的转型也是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保障资源都能得到合适的用处。而在这个转型的时候,高职院校的作用就十分重要了,职业教育的使命就是向社会输送大量具有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需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作为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核心,不仅能够确保职业院校能够建立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也能够确保充分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中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从而确保对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质量进行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打破传统的观念与思想,更加利于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内蒙古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8年度研究类项目《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研究》(项目编号:18B54)的研究成果。
“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其核心内涵在于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工匠们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给客户提供无可挑剔的体验。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关键时期——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工匠精神再次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在提倡学习工匠精神,尤其是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摇篮的高职院校,如何培养更多的技能型技工,是职业教育改革中不可回避的课题,即践行“工匠精神”,培养多种应用型人才。在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相关内容的知识灌输,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培养学生对以后职业发展的态度,能够有效地结合时代的需求。
一、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养的现状、存在问题
20世纪开始,我国的教育如雨后春笋,快速的发展,其中职业教育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学校存在一些弊端,就是太过于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对于学生精神文化方面的培养比较薄弱,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学生思想建设只是表面性的工作,不给予高度的重视。
首先,从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培养来看,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有所偏差,普遍愿意培养与企业需求关联度较高的技术性人才,往往忽视了对职教学生精神方面的培养。其次,从培育角度来看,工匠精神不仅代表了学生的专业素养,还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其职业素养的发展。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以至于院校在对其职业素养培养的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的难度较大。最后, 职业院校中缺乏具有工匠精神的“双师型”素质教师,企业的生产实践经历少,向学生身教“工匠精神”的意识不强,导致在传授“工匠精神”的实质内涵时没有实践体验。在学生在企业实习时,学生仅成为企业短缺的廉价劳动力,而没有真正感受到工匠的作用与魅力。
二、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并传承技术的历史使命,如果想要工匠精神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那么就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我国从制造大国成长为制造强国需要工匠精神,那么职业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肩负着民族振兴的使命。目前,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了产品低劣的代名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制造企业缺乏工匠精神,那么国人去国外疯抢马桶、购买奶粉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事实上,当初德国产品刚进入世界市场的时候,同样被命名为德国制造,因为在世人眼中,德国生产的假冒伪劣产品太多,随后,德国制造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的质量,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决心创造出国家的品牌,从而造就了德国现今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声望。因此,想要实现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人才是基础,那么职业学校就必须注重工匠精神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待职业学校的学生工作后就能够勤勤恳恳地酝酿我国的民族品牌。
我国企业的发展需要工匠精神,企业的发展主要是靠职业学校输送技能型人才,只有企业将生产做到至善至美的程度,才能得到世人的认可,进而能够抢占国际市场的份额,其实就是企业要想在如今竞争激烈的贸易体系中脱颖而出,那么就要在企业内部根植工匠精神,这也是立足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法宝,那么企业人才的工匠精神是要经过在职业学校的受教育过程才能形成的。应该注意的是:虽然工匠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视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如果是以企业的财政损失为代价盲目地追求极端的产品质量,那么就会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工匠精神值得大力提倡,但是要立足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从而保证企业的产品质量、品牌效应都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职业学校在让学生养成工匠精神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注意发挥工匠精神的经济性。
三、基于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一)营造社会“工匠文化”的氛围
由于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培养人才工匠精神时,需要整个社会具有十分良好的育人环境。因此结合协同创新的思想,在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时,需对整个社会文化体系进行全方面的融入,通过职业院校、企业、协会、政府、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参与人才培养,从而确保对职业院校发展工匠精神培养的不足进行改变,以及与人才社会氛围进行深度的融合。同时国家与相关的部门需对职能管理与舆论引导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通过利用各种媒介将传统的观念与思想打破,对工匠精神进行重新塑造,从而确保在社会上对尊重技术工人、崇尚工匠精神的理念进行确立[4]。并且需通过政策对政府进行引导,不断增加对工匠精神的重视,确保不断改革企业中的技术人才培养、人才评价体系、薪酬分配制度、职业晋升措施等方面,从而确保对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的人才工匠精神培养十分良好的社会氛围进行营造,更加利于传承与弘扬工匠精神。
(二)优化职业院校的职業教育体系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文件中表明,为确保现代教育理念能够深入人心,那么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与经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确保建立与完善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运行机制、重大政策,确保大量的社会力量进行参与。同时国家需大力推广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工匠的作用的重视,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相同的战略地位,通过运用相应的措施确保大幅度的对现代教育体系外部适应性功能与内部适应性功能进行提升[5]。其次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需在体制上对职业的启蒙教育、准备教育、继续教育三个核心衔接的教育阶段与过程进行构建,确保在职业的基础知识、生涯规划、技能素养、行为习惯等方面实现职业教育的连贯性与统一性,从而确保大力支持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
(三)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工匠精神”培养
目前,在世界各国家对“工匠精神”都很重视,都充分认识到了“工匠精神”在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为了适应国家的需要,在职业教育中就把“工匠精神”看的格外重要。像德国,一向以严谨、负责的态度闻名于世界,在任何事情上都是一丝不苟的;日本,对于职业教育的产学合作将学生的培养细化,并且国家给与制度保障;瑞士的是采取学徒制等等。这些国家的一些培养方式、培养理念等都值得借鉴、学习。高职院校应该从过去教育模式中走出来,让学生知行合一,将专业技术技能与“工匠精神”结合起来,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好准备。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产品更加挑剔,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无法满足消费品的需求,就会无人问津,从而导致产能过剩。国家的转型也是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保障资源都能得到合适的用处。而在这个转型的时候,高职院校的作用就十分重要了,职业教育的使命就是向社会输送大量具有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需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作为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核心,不仅能够确保职业院校能够建立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也能够确保充分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中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从而确保对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质量进行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打破传统的观念与思想,更加利于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内蒙古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8年度研究类项目《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研究》(项目编号:18B5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