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拜文昌星、魁星到穿旗袍、耐克鞋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g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隋唐举办科举考试始,文昌帝君(即文昌星,俗称文曲星)与魁星是主管科名禄籍的大神,受到天下读书人的欢迎和崇奉,成为读书人的保护神,故文昌祠、文昌阁、魁星楼、魁星阁遍布全国各地。
  今日之考生,恐怕知道文昌星与魁星的不一定多,更别提向其祈祷保佑考高分进985大学了。然其祈求高中的心理与古时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并无多大区别,只不过别有所求耳。
  全国各地考生及其家长,远赴曲阜孔庙祈求夫子保佑高中者不在少数。在广东佛山,临考之前,许多考生会就近向校园里的孔子雕像祈祷,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绩。甚至就连远渡重洋而来之大科学家牛顿雕像前,也有考生向其祈祷。从网上图片可见,除孔子、牛頓雕像外,华罗庚、祖冲之、爱迪生的雕像也变成了“许愿墙”,考生们在这些雕像前摆满苹果,苹果上写着愿望,祈求他们保佑自己高考成功。
  然这些毕竟是去求别人,而求人不如求己。有道是“别人的事情头上过,自己的事情穿心过”,对于穿心而过的子女高考这等大事,家长们自然不敢怠慢了。于是乎——
  考场外的妈妈穿上了红色的旗袍,寓意“旗开得胜”;手拿一枝向日葵叫“一举夺魁”。
  爸爸也不能闲着,脚磴橙色耐克鞋,寓意“成(橙)功起步、全√”。
  上述为全国通用版。在此基础上,也诞生了颇具地方色彩之版本,如:
  广州的妈妈手拿挂着香蕉的甘蔗,寓意“金蕉掂过碌蔗”(今朝搞掂一切);
  东北的考生则穿紫色内裤,寓意“紫腚能行”(指定能行),以至于某淘宝店主称紫色内裤卖得脱销……
  考生及其父母如此,老师也不淡定了。这不,7月5日,辽宁丹东,高三班主任王礼博身穿大红旗袍为学生们上最后一堂课。作为年级组唯一的男班主任,王老师称,这样做是希望学生们高考旗开得胜。他还邀请学生在旗袍上剪一刀,旗袍的叉开得越高,分就越高。
  对于该老师的做法,沪上一同行就受不了了,分享时加了这么句按语:“这位大哥,你的心情和心意都理解,可是你就给我们这些大老爷们男教师留点尊严吧,师道尊严知道不?”
  其实,在师道尊严与考生分数之间孰重孰轻,应该是一目了然的事,凡事都应该有个轻重缓急嘛。
  “金榜题名”属古人眼中四大喜事之一,如此重视并无什么不妥。然这里却存在一个问题:
  假如所有的母亲都穿红色旗袍,所有的爸爸都穿耐克鞋子,又将如何?
  其实,父母们之所以会在高考时如此,是因为他们把高考视作孩子人生中之头等大事,自学前教育至今十几年下来,不就是为此一考么?我不否认高考对于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程度。然将其视作漫漫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可矣,过犹不及。在此,我想与广大父母分享这样一幅图片:
  图片上分别是“欧美人才养成”与“亚洲人才养成”两栏,共分“学前”“小学”“国中”“高中”“大学”五栏。
  在“欧美人才养成”栏,依次是:学前:生活管理;小学:环境探索;初中:梦想找寻;高中:生涯抉择;大学:实务能力培养。
  在“亚洲人才养成”栏,依次是:学前:读书考试;小学:读书考试;初中:读书考试;高中:读书考试;大学:读书考试、生活管理、环境探索、梦想找寻、生涯抉择、实务能力培养。
  亚洲其他国家的情况我不是太了解,然其所描述之情况,完全符合我们的国情。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自学前至高中毕业,其主要任务、唯一任务,就是一个读书考试,直至考上大学为止,一如古代科举考试之中举。科举考试都废除一百多年了,而许多考生、家长之心态还停留在百余年前,岂不可悲乎?
  至于其他与人生密切相关者,如生活管理、环境探索、梦想找寻、生涯抉择等,统统赴之阙如,要等考上大学后再说。然这些理应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而逐步养成的,非一蹴而就之事情。非常不幸,现实情况就正是如此。
  也正因如此,许多学生考上大学后,会发现自己顿失人生目标,因为诸如自我生活管理、梦想找寻、生涯抉择等等理应伴随着自己成长而具有之东西,此前完全缺失了。
  所以,我想对那些孩子尚未参加高考的家长们说,与其将来在孩子高考日穿什么红色旗袍、橙色耐克鞋为孩子助阵,孰若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为之创造必要之条件,助其完成每一阶段应该完成之人生任务,如生活管理、环境探索、梦想找寻、生涯抉择等,如此,则善莫大焉。
其他文献
以史为鉴,映照当代   唐太宗李世民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其实,历史这面镜鉴,不仅可以照见历代王朝的存亡兴替,而且可以照见社会弊端产生的根源,照见人处于恐惧和利诱时的表现,照见历代对当代的影响……意大利哲学家、史学家克罗奇有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此言虽然有些武断,但也说明了历史与当代无法割断的道理。   作为一名杂文作者,即使不能像史学家那样把历史背得滚瓜溜油,也要对历史有所了解。
期刊
由向继东先生编选的《2019中国杂文年选》近期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延续了向继东先生在选稿上高标准、严要求的一贯风格。入选作家既有沈棲、陈鲁民、刘齐、朱大路、刘诚龙、于文岗、汪强、游宇明、齐世明、迂夫子这样的杂文名家,也不乏名不见经传的杂文新手。2019年度中国好的杂文作品,全都发表于公开出版的报刊等传媒上。全书稿分为“浮世绘”“杂感录”“随想记”“温故坊”“新视点”等五辑,即五个部分。此书选文的洞
期刊
三年前,表弟进城。   表弟姓付,他住在离县城近百里的二佐村,日子过得紧巴巴。三年前的一天,他突然给我打电话,要到我居住的小城来谋生。我就一个普通市民,无权无势,朋友圈也就是几个舞文弄墨的人,百无一用是书生,让他来,什么忙也帮不上啊。表弟说他有一把子力气,脑力也不比别人差,他先一个人来试试,行,就从农民成为市民,不行依旧是农民,也不搭啥。   我和媳妇一合计,觉得表弟说的有道理,人挪活树挪死嘛
期刊
在生活中及一些影视剧中,经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一句话,“真是贫穷限制想象力”,以此来自嘲或他嘲因囊中羞涩而导致对美好事物憧憬的局限。这句话乍一听道理满满,实则不然,它是一个“伪命题”。   限制想象力的,不是贫穷,而是“你认知不到”。   判断一个人认知水平的高低,可以概括的简单标准之一就是,看他在谈论一件事物的时候,能够熟练地运用多少概念,越多越好。多,说明他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可以即时调动自己
期刊
《杂文月刊》2020年5月上原创版刊登了一篇文章《怎样理解“躺在家里就是贡献国家”?》,“躺在家里就是贡献国家”是在疫情爆发期为减少人员流动可能造成病毒传播的特殊说法,在后疫情时代,我们的确应反思一下过去人类过度干预自然侵犯自然的生存模式了。   有报道说,近几个月,因疫情影响,人类活动按下了暂停键,令人吃惊的现象很快发生了:意大利威尼斯的水质开始变得清澈,近海出现海豚;南非开普敦市街头企鹅结伴逛
期刊
这年头,“带货”眼见着越来越热门,越来越重要了。  偶尔看快手,发现几年前一位扛水泥扛出名的“水泥姐”已经转型卖东西了,虽然卖的和“水泥界”风马牛不相及,但名头还是打着“水泥姐”的烙印。  于是内心就猜,平台上某位跳舞跳出名的女孩会不会“舞”而优则“售”?现实毫无悬念,在她拥有几十万粉丝之后的一天,她终于开了直播卖东西了。  张爱玲早就说了,出名要趁早。看来带货也趁早,借着名气麻溜地进入销售界啊。
期刊
有同事戏谑地说,今年好像没有春天,直接从冬天跳到了夏天。听了这话,大家都能会意——天气方面,从严冬凛冽骤然变为高温炎热;更重要的是疫情原因,许多国人在家里“宅”过了整个春天。“宅”在家里,忘记了闹元宵、踏青游春,忘记了二月二、三月三,忘记了春雨惊春清谷天,忘记了情人节、妇女节、愚人节……如果不是《杂文月刊》2020年5月上原创版的《由高考作文题想到的》一文,我几乎忘记了“五一”劳动节。   至今
期刊
网上近期爆出几例“天才”“神童”的旧闻故事,引发广泛关注,网民的关注点惊人一致:是孩子“神童”,还是家长“神通”?  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几个问题——  16岁少女岑某诺,每天可以“写300首词牌”“创作2000首诗”“写15000字小说”……  云南一小学六年级在读学生陈某石,他的一项研究课题——《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斩获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期刊
这是张树民的一句话。语出《杂文月刊》2020年4月原创版《只为涤荡秽丑尽心力》一文。张树民对杂文的缘分,来自逆反之心。一些人對杂文很不待见,张树民偏要弄清楚那些人为什么“和杂文有切骨之仇”,盖因杂文针砭时弊,涤荡秽丑。张树民“生性倔强,认死理儿,正义感占主流,故尤喜杂文”。   张树民的文章《“言善风”的“里子”》,融古汇今,针砭时弊。“无论喜或忧,喜鹊只报喜,生活的极滋润;乌鸦不善其道,活得便
期刊
我每年总想多挑一些报刊的作品,哪怕某些作品略逊一筹,也会收录一些,以示编者“海纳百川”。其实,这对读者未必是一件好事。作为编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最好的东西呈现给大家;收录不必在乎其發表园地,见好就收——今年,我大致就是这样做的。   我一直在想,杂文这种文学样式,还会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呢?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写这类文字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而刊载这类文字的阵地,也日见稀少。平时没感觉,当着手编这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