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临南洼陷广泛发育致密砂岩油藏,埋藏深,孔渗性差,岩石物理参数变化复杂,有效储层的识别困难。本文通过对临南地区测井岩石物理参数以及地震岩石物理参数的分析,建立起该地区岩石物理参数与储层特征之间的关系。根据测井岩石物理分析,寻找出对岩性、物性敏感的常规测井参数组合;依据地震岩石物理参数分析,从波阻抗、密度、速度、孔隙度等方面将不同类型砂体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砂体地震岩石物理参数的统计规律,这些规律和认识对于指导储层预测、油气检测及地震振幅综合解释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致密砂岩;岩电参数;孔隙度;泥质含量;地震反射特征
引言
致密砂岩油藏作为一种非常规油藏类型在济阳坳陷广泛分布,资源规模大,勘探空间广阔,是下一步重要的勘探类型。随着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致密砂岩油气藏已成为济阳坳陷勘探潜力最大的油藏类型之一。临南洼陷是济阳坳陷致密砂岩油藏勘探的典型代表,洼陷区物源众多,沿短轴方向发育多个垂向扇三角洲、三角洲等沉积体系,含砂率较高,层系上以沙三、沙四段为主。致密砂岩储层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埋藏深,一般在3500m以下,孔隙度低,小于12%;二,致密砂岩岩石组合类型多样,岩石物理参数变化规律复杂。这就导致了利用常规储层参数(岩性、电性、含油性、孔隙性)识别有效储层的难度加大,增加了储层精细评价的复杂性。因此,针对临南地区致密砂岩岩石物理参数的研究能够指导储层预测、油气检测及地震振幅综合解释。
1. 测井岩石物理参数分析
研究区岩性主要以砂岩、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四种为主,将不同岩性与其对应的各种测井参数进行不同组合交汇分析,以建立不同岩性与测井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式
1.1岩电参数分析
对工区内多口探井进行了岩电参数交会图分析,发现自然伽马(GR)和自然电位(SP)对不同岩性具有较好的分选性。其中,GR=90可以作为该地区的泥岩基线,GR>90时为砂岩,GR<90时为泥岩。并且砂岩的自然电位(SP)主要集中在20-50,泥岩的SP分布于60-80,而泥质砂岩和砂质泥岩则分布于50-70之间。相对而言,密度(DEN)和电阻率(Rt)则对岩性的分辨率较低。
1.2孔隙度分析
临南地区致密砂岩埋藏较深,孔渗性相对较差,孔隙度一般小于12%。根据对该地区多口井的统计分析,在致密砂岩区,泥岩孔隙度均小于2%,而砂岩孔隙度主要分布在2-12%。
对于孔隙度大于2%的致密砂岩区,粉砂岩、泥质粉砂、灰质粉砂岩聚类清晰,较易识别。其中粉砂岩的孔隙度最高,分布在5-12%,电阻率为1-2Ω,声波时差为250-300μs/m;灰质粉砂岩孔隙度为5-8%,电阻率1-3Ω,声波时差为280-320μs/m;而泥质砂岩孔隙度最小,为2-5%,电阻率最大,为2-3Ω,声波时差相对较低,为240-280μs/m。 而对于孔隙度小于2%的泥岩类,其分布集中,较难区分不同的岩性。其中,Rt分布在2-6Ω之间,而声波时差则分布在280-320μs/m之间,与灰质粉砂岩相似(图1)。
图1 不同孔隙度下声波、电阻率关系图
1.3泥质含量分析
理论上,对于孔隙粘土模型随着粘土含量的增加,纵波速度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粘土含量为0.4时,速度达到最大值;而对于层状粘土模型来说,随着粘土含量的增加,纵波速度保持持续下降的趋势。 将其与临南地区的实际相结合,从泥质含量与纵波速度交汇上可以看出,随着泥质含量的增大,纵波速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正态分布趋势,与孔隙充填粘土模型相似。而从岩性上分析,砂质泥岩与泥质砂岩速度最高,达4000-4400m/s,砂岩次之,速度为4000m/s,而纯泥岩速度最低,为3600-3900m/s。另外,波阻抗信息是联系地质和地球物理的一座桥梁。通过密度和速度可以得到波阻抗的具体数值,经过计算该地区致密砂岩发育区波阻抗值多在9000m.g/(s.cm3),随着泥质含量的增加,波阻抗值与纵波速度一致,也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正态分布趋势。从岩性上来看,储层类的波阻抗值明显的高于非储层类波阻抗值。
2.地震岩石物理特征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测井岩石物理参数对于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选取两种类型的砂岩进行分析,一类是浊积砂岩中典型的泥包砂类型,它在地震反射上表现为连续、次连续中低频的中强反射。从波阻抗与密度和纵波速度的交汇图上可以看出,不同岩性的波阻抗值明显不同,对于泥岩,其波阻抗值在8500-9500之间,密度均小于2.44g/cm3,纵波速度在3600-3900m/s;对于粉砂岩,波阻抗值在9700-10500之间,密度在2.44-2.50 g/cm3之间,纵波速度为4000m/s左右;而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其波阻抗值最大,均在10500-12500之间,密度大多大于2.5 g/cm3 ,纵波速度大于4200m/s。另外,砂岩与泥岩的波阻抗差值较大(图2(a))。另一类为前缘朵叶砂岩,其为典型的砂包泥型,地震反射特征为低频的中弱、空白反射。从波阻抗与密度和纵波速度的交汇图上看,不同岩性的波阻抗值、密度和纵波速度都有所差别,但砂岩与泥岩波阻抗值差异性较小,均低于浊积砂岩(图2(b))。
3.结论
(1)综合地质、测井资料,对反映岩性的多种常规参数组合进行分析,优选出对岩性敏感的岩电参数组合AC-GR、SP-GR和AC-SP;孔隙度大于12%的致密砂岩区岩性聚类清晰,较易识别;从岩性上看,储层类的波阻抗值明显高于非储层类波阻抗值。(2)综合地质、地震资料,对浊积砂岩和前缘朵叶体砂岩各项参数值进行对比,从波阻抗、密度、纵波速度上来看,浊积砂岩均大于前缘朵叶砂岩,而就孔隙度上来说,前缘朵叶砂岩大于浊积砂岩。这些规律和认识对于指导储层预测、油气检测及地震振幅综合解释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孙兴刚,魏文,李红梅.岩石物理参数的流体敏感性分析[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2,2(1):37-49
[2] 武文来,印兴耀.岩石物理参数与地球物理特征关系研究[J].石油物探,2008,47(3):235-243
关键词:致密砂岩;岩电参数;孔隙度;泥质含量;地震反射特征
引言
致密砂岩油藏作为一种非常规油藏类型在济阳坳陷广泛分布,资源规模大,勘探空间广阔,是下一步重要的勘探类型。随着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致密砂岩油气藏已成为济阳坳陷勘探潜力最大的油藏类型之一。临南洼陷是济阳坳陷致密砂岩油藏勘探的典型代表,洼陷区物源众多,沿短轴方向发育多个垂向扇三角洲、三角洲等沉积体系,含砂率较高,层系上以沙三、沙四段为主。致密砂岩储层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埋藏深,一般在3500m以下,孔隙度低,小于12%;二,致密砂岩岩石组合类型多样,岩石物理参数变化规律复杂。这就导致了利用常规储层参数(岩性、电性、含油性、孔隙性)识别有效储层的难度加大,增加了储层精细评价的复杂性。因此,针对临南地区致密砂岩岩石物理参数的研究能够指导储层预测、油气检测及地震振幅综合解释。
1. 测井岩石物理参数分析
研究区岩性主要以砂岩、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四种为主,将不同岩性与其对应的各种测井参数进行不同组合交汇分析,以建立不同岩性与测井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式
1.1岩电参数分析
对工区内多口探井进行了岩电参数交会图分析,发现自然伽马(GR)和自然电位(SP)对不同岩性具有较好的分选性。其中,GR=90可以作为该地区的泥岩基线,GR>90时为砂岩,GR<90时为泥岩。并且砂岩的自然电位(SP)主要集中在20-50,泥岩的SP分布于60-80,而泥质砂岩和砂质泥岩则分布于50-70之间。相对而言,密度(DEN)和电阻率(Rt)则对岩性的分辨率较低。
1.2孔隙度分析
临南地区致密砂岩埋藏较深,孔渗性相对较差,孔隙度一般小于12%。根据对该地区多口井的统计分析,在致密砂岩区,泥岩孔隙度均小于2%,而砂岩孔隙度主要分布在2-12%。
对于孔隙度大于2%的致密砂岩区,粉砂岩、泥质粉砂、灰质粉砂岩聚类清晰,较易识别。其中粉砂岩的孔隙度最高,分布在5-12%,电阻率为1-2Ω,声波时差为250-300μs/m;灰质粉砂岩孔隙度为5-8%,电阻率1-3Ω,声波时差为280-320μs/m;而泥质砂岩孔隙度最小,为2-5%,电阻率最大,为2-3Ω,声波时差相对较低,为240-280μs/m。 而对于孔隙度小于2%的泥岩类,其分布集中,较难区分不同的岩性。其中,Rt分布在2-6Ω之间,而声波时差则分布在280-320μs/m之间,与灰质粉砂岩相似(图1)。
图1 不同孔隙度下声波、电阻率关系图
1.3泥质含量分析
理论上,对于孔隙粘土模型随着粘土含量的增加,纵波速度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粘土含量为0.4时,速度达到最大值;而对于层状粘土模型来说,随着粘土含量的增加,纵波速度保持持续下降的趋势。 将其与临南地区的实际相结合,从泥质含量与纵波速度交汇上可以看出,随着泥质含量的增大,纵波速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正态分布趋势,与孔隙充填粘土模型相似。而从岩性上分析,砂质泥岩与泥质砂岩速度最高,达4000-4400m/s,砂岩次之,速度为4000m/s,而纯泥岩速度最低,为3600-3900m/s。另外,波阻抗信息是联系地质和地球物理的一座桥梁。通过密度和速度可以得到波阻抗的具体数值,经过计算该地区致密砂岩发育区波阻抗值多在9000m.g/(s.cm3),随着泥质含量的增加,波阻抗值与纵波速度一致,也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正态分布趋势。从岩性上来看,储层类的波阻抗值明显的高于非储层类波阻抗值。
2.地震岩石物理特征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测井岩石物理参数对于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选取两种类型的砂岩进行分析,一类是浊积砂岩中典型的泥包砂类型,它在地震反射上表现为连续、次连续中低频的中强反射。从波阻抗与密度和纵波速度的交汇图上可以看出,不同岩性的波阻抗值明显不同,对于泥岩,其波阻抗值在8500-9500之间,密度均小于2.44g/cm3,纵波速度在3600-3900m/s;对于粉砂岩,波阻抗值在9700-10500之间,密度在2.44-2.50 g/cm3之间,纵波速度为4000m/s左右;而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其波阻抗值最大,均在10500-12500之间,密度大多大于2.5 g/cm3 ,纵波速度大于4200m/s。另外,砂岩与泥岩的波阻抗差值较大(图2(a))。另一类为前缘朵叶砂岩,其为典型的砂包泥型,地震反射特征为低频的中弱、空白反射。从波阻抗与密度和纵波速度的交汇图上看,不同岩性的波阻抗值、密度和纵波速度都有所差别,但砂岩与泥岩波阻抗值差异性较小,均低于浊积砂岩(图2(b))。
3.结论
(1)综合地质、测井资料,对反映岩性的多种常规参数组合进行分析,优选出对岩性敏感的岩电参数组合AC-GR、SP-GR和AC-SP;孔隙度大于12%的致密砂岩区岩性聚类清晰,较易识别;从岩性上看,储层类的波阻抗值明显高于非储层类波阻抗值。(2)综合地质、地震资料,对浊积砂岩和前缘朵叶体砂岩各项参数值进行对比,从波阻抗、密度、纵波速度上来看,浊积砂岩均大于前缘朵叶砂岩,而就孔隙度上来说,前缘朵叶砂岩大于浊积砂岩。这些规律和认识对于指导储层预测、油气检测及地震振幅综合解释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孙兴刚,魏文,李红梅.岩石物理参数的流体敏感性分析[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2,2(1):37-49
[2] 武文来,印兴耀.岩石物理参数与地球物理特征关系研究[J].石油物探,2008,47(3):23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