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对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进行了相关实践探索。实践证明,该改革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对教学起着良好促进作用。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改革;双主体模式;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培养学生项目开发能力方面是薄弱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点。
(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学生项目设计能力培养不相适应。现在的教学基本上采用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脱离实际应用,学生对常用的传感器元件都缺乏实际了解,导致学生分析设计、动手调试能力欠缺,面对相关设计应用无从下手。
(2)现行“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通常是对原理进行讲授 ,而与之相关的处理电路和测试应用都无法在课堂上讲授,教与学都比较枯燥,学生不易掌握,而实验设备不足,缺少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使得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不能满足学生培养项目能力的需要。
(3)学生的“电子技术”课程与“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通常分开讲授,没有进行相关融合,不利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4)目前教学机制下实习环节运作存在一定问题,学生没有太多的机会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
以上这些问题致使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对操作实际项目所必须具备的经济性、实践应用环境等方面知识的了解,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岗位的技能要求。
基于以上分析,为培养学生实际的项目设计能力,适应职业需求,使得学生零距离走向就业岗位,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本文提出开展“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的项目开发能力培养的研究,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以求找到一种符合学院实际、能培养一批技术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学生的方法,项目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为解决“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载体不足、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下面的教学改革:
(1)采用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相关教学活动。这种模式通过教师的校企合作、对企业进行技术服务,把实践应用中的相关项目引入实际课堂教学,既丰富了理论授课素材,又增强了实践锻炼的内容,让教师的主观能动和学生的学习探索主导整个课堂教学。同时学生通过课程理论学习、项目实践锻炼和课外网络学习,多层次进行强化训练,在此基础上由教师主导进行制作竞赛,达到实践应用技能的全面提升。
(2)加强校企合作,更新教学知识,重组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注重实际能力。企业始终是新的知识的领跑者,由于中国教育的缺陷,学校教育总是落后于企业需要。因此,加强企业与学校的联系,有利于教师队伍更新教学知识,重组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注重实际能力。
(3)以应用为导向,以项目能力培养为目标,着力学生兴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训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在绪论课中,教师可以简要列举大量图文并茂的应用案例,尤其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传感器,还可以介绍自己开发过的项目,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消除学生入门学习时望而生畏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用直观、结果可立即显现的任务案例吸引学生。教师首先根据每一课学生应达到的层次,确定教授的知识、技能,围绕特定的知识点来分配任务型案例。这种以项目化教学为核心来组织知识点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相关项目的制作任务完成,来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在各个任务间穿插讲授传感器基本原理知识。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在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15级到17级各个班级进行了实践,通过该课程教学改革,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在技能竞赛方面成績也有所提升,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1]谭为民.《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教学探讨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6).
[2]何用辉.高职院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09(8).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改革;双主体模式;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培养学生项目开发能力方面是薄弱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点。
(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学生项目设计能力培养不相适应。现在的教学基本上采用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脱离实际应用,学生对常用的传感器元件都缺乏实际了解,导致学生分析设计、动手调试能力欠缺,面对相关设计应用无从下手。
(2)现行“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通常是对原理进行讲授 ,而与之相关的处理电路和测试应用都无法在课堂上讲授,教与学都比较枯燥,学生不易掌握,而实验设备不足,缺少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使得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不能满足学生培养项目能力的需要。
(3)学生的“电子技术”课程与“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通常分开讲授,没有进行相关融合,不利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4)目前教学机制下实习环节运作存在一定问题,学生没有太多的机会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
以上这些问题致使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对操作实际项目所必须具备的经济性、实践应用环境等方面知识的了解,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岗位的技能要求。
基于以上分析,为培养学生实际的项目设计能力,适应职业需求,使得学生零距离走向就业岗位,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本文提出开展“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的项目开发能力培养的研究,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以求找到一种符合学院实际、能培养一批技术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学生的方法,项目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改革措施
为解决“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载体不足、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下面的教学改革:
(1)采用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相关教学活动。这种模式通过教师的校企合作、对企业进行技术服务,把实践应用中的相关项目引入实际课堂教学,既丰富了理论授课素材,又增强了实践锻炼的内容,让教师的主观能动和学生的学习探索主导整个课堂教学。同时学生通过课程理论学习、项目实践锻炼和课外网络学习,多层次进行强化训练,在此基础上由教师主导进行制作竞赛,达到实践应用技能的全面提升。
(2)加强校企合作,更新教学知识,重组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注重实际能力。企业始终是新的知识的领跑者,由于中国教育的缺陷,学校教育总是落后于企业需要。因此,加强企业与学校的联系,有利于教师队伍更新教学知识,重组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注重实际能力。
(3)以应用为导向,以项目能力培养为目标,着力学生兴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训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在绪论课中,教师可以简要列举大量图文并茂的应用案例,尤其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传感器,还可以介绍自己开发过的项目,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消除学生入门学习时望而生畏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用直观、结果可立即显现的任务案例吸引学生。教师首先根据每一课学生应达到的层次,确定教授的知识、技能,围绕特定的知识点来分配任务型案例。这种以项目化教学为核心来组织知识点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相关项目的制作任务完成,来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在各个任务间穿插讲授传感器基本原理知识。
三、结语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在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15级到17级各个班级进行了实践,通过该课程教学改革,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在技能竞赛方面成績也有所提升,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谭为民.《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教学探讨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6).
[2]何用辉.高职院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