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课上,教师需全面落实核心素养所提出的指导要求,针对课程进行有效规划,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起良好的思维意识,也能够进一步促进能力的建设与素质提升。下面,主要探讨在语文课中如何实现核心素养有效培育进行合理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前言
新课改的教育环境下,核心素养所发挥的指导作用越发突出,教师在具体执行语文讲授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核心素养有效培育,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教法、新模式,打造全新的语文课堂,彰显教学活力。在语文课上,教师需积极探索新教法,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有效培育。
1熟悉文本,落实文言知识,指向“语言建构与运用”
教师需要认识到语言建构与合理运用,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有效建设所具有的助力作用[1]。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自主熟悉文本,针对其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进行发掘,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环境,就具体的表达方法和技巧进行有效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形成良好的语言思维,并规范参与到表达训练的活动当中。
比如说,在开展《孔雀东南飞》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围绕语言建构与应用的目标导向,就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合理规划,积极创新朗读活动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先针对文本中的内容进行有效梳理,做好人物分析,明确具体的故事情境,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将具体的情境有效演绎出来,这样能够让学生准确诠释人物性格,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内化基础的阅读内容。
2问题导学,助力课堂生成,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
教师需要全面关注问题导学所具有的促进功能,要科学提出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让学生在具体围绕相关内容进行探索和总结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散思维,促使其有效掌握基础的文化内容,也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基础内涵。在问题的导向下,让学生的阅读理解更高效。
比如说,在《故都的秋》 授课期间,教师则可以有效提出问题,即“作者为何将古都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具有着怎样的特点?所诠释的情感是什么?”通过问题设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促使其在阅读中就文章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梳理具体的阅读思路,围绕具体问题提炼和总结观点,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更加清晰的思路,也能够让学生有效内化基础的阅读内容。
3深入文本,深入探究交流,指向“审美鉴赏与创造”
从高中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针对具体的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探究,鼓励其在阅读中,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互动交流,从而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审美意识,助力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文本内容。
例如,在《荷塘月色》教学中,教师可以自主学生围绕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探索,即“明确为立意,就具体的思路进行梳理,思考文章如是如何描写荷塘月色的?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所呈现的语言魅力是怎样的?”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赏析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之助力作用,进行情景设置,将相关情境素材与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与情境体验的过程中,对课程内容形成深刻认识,并进一步增強理解与感悟。
4联系生活,多元活动拓展,指向“文化传承与理解”
教师需要切实关注素质课改背景下所提出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教学目标[3]。在此基础上积极践行生活化思想,规范开展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并增强学生在情感层面的感悟,促使其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并建立起良好的传承意识。
比如说,在开展《雷雨》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进行生活拓展,引导学生自主搜集相关文化资料,关注戏剧表演资料,通过多种渠道促使其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进一步端正自身的思想观念,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认知。不仅如此,教师可以遵循核心素养的思想指向,积极拓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针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搜集、整理,积极参与到实践体验活动当中,鼓励其进行实践探索,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加深认知,提高自身的领悟水平,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其对文化传承建立起一定的职责意识,并在今后富有一定责任感的参与到传承活动当中,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
结论
依前所述,教师需要认真贯彻核心素养所提出的指导思想,针对语文课的教学活动进行合理优化。带领学生熟悉文本,通过问题导学,深入探究以及联系生活等多种方式拓展并改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语言思维、审美意识以及传承意识都能够受到有效发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基础内容,进而增强认知,实现核心素养有效培育。
参考文献:
[1]刘昌海.在教学细节中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以“文化传承与理解”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12):5-7.
[2]杨欢.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思考[J].文学教育(上),2020(10):98-99.
[3]梁红伟.基于高中语文学科素养发展的创新教学策略探究[J].科技资讯,2020,18(17):143-144.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前言
新课改的教育环境下,核心素养所发挥的指导作用越发突出,教师在具体执行语文讲授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核心素养有效培育,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教法、新模式,打造全新的语文课堂,彰显教学活力。在语文课上,教师需积极探索新教法,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有效培育。
1熟悉文本,落实文言知识,指向“语言建构与运用”
教师需要认识到语言建构与合理运用,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有效建设所具有的助力作用[1]。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自主熟悉文本,针对其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进行发掘,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环境,就具体的表达方法和技巧进行有效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形成良好的语言思维,并规范参与到表达训练的活动当中。
比如说,在开展《孔雀东南飞》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围绕语言建构与应用的目标导向,就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合理规划,积极创新朗读活动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先针对文本中的内容进行有效梳理,做好人物分析,明确具体的故事情境,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将具体的情境有效演绎出来,这样能够让学生准确诠释人物性格,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内化基础的阅读内容。
2问题导学,助力课堂生成,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
教师需要全面关注问题导学所具有的促进功能,要科学提出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让学生在具体围绕相关内容进行探索和总结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散思维,促使其有效掌握基础的文化内容,也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基础内涵。在问题的导向下,让学生的阅读理解更高效。
比如说,在《故都的秋》 授课期间,教师则可以有效提出问题,即“作者为何将古都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具有着怎样的特点?所诠释的情感是什么?”通过问题设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促使其在阅读中就文章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梳理具体的阅读思路,围绕具体问题提炼和总结观点,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更加清晰的思路,也能够让学生有效内化基础的阅读内容。
3深入文本,深入探究交流,指向“审美鉴赏与创造”
从高中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针对具体的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探究,鼓励其在阅读中,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互动交流,从而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审美意识,助力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文本内容。
例如,在《荷塘月色》教学中,教师可以自主学生围绕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探索,即“明确为立意,就具体的思路进行梳理,思考文章如是如何描写荷塘月色的?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所呈现的语言魅力是怎样的?”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赏析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之助力作用,进行情景设置,将相关情境素材与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与情境体验的过程中,对课程内容形成深刻认识,并进一步增強理解与感悟。
4联系生活,多元活动拓展,指向“文化传承与理解”
教师需要切实关注素质课改背景下所提出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教学目标[3]。在此基础上积极践行生活化思想,规范开展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并增强学生在情感层面的感悟,促使其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并建立起良好的传承意识。
比如说,在开展《雷雨》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进行生活拓展,引导学生自主搜集相关文化资料,关注戏剧表演资料,通过多种渠道促使其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进一步端正自身的思想观念,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认知。不仅如此,教师可以遵循核心素养的思想指向,积极拓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针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搜集、整理,积极参与到实践体验活动当中,鼓励其进行实践探索,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加深认知,提高自身的领悟水平,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其对文化传承建立起一定的职责意识,并在今后富有一定责任感的参与到传承活动当中,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
结论
依前所述,教师需要认真贯彻核心素养所提出的指导思想,针对语文课的教学活动进行合理优化。带领学生熟悉文本,通过问题导学,深入探究以及联系生活等多种方式拓展并改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语言思维、审美意识以及传承意识都能够受到有效发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基础内容,进而增强认知,实现核心素养有效培育。
参考文献:
[1]刘昌海.在教学细节中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以“文化传承与理解”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12):5-7.
[2]杨欢.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思考[J].文学教育(上),2020(10):98-99.
[3]梁红伟.基于高中语文学科素养发展的创新教学策略探究[J].科技资讯,2020,18(17):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