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交亲本淀粉含量对F<sub>1</sub>代籽粒的遗传效应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svl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表明,玉米不同基因型杂交,F<sub>1</sub>代籽粒淀粉值表现为从无优势到强优势的数量遗传变化。认为:①双亲淀粉含量都高时,F<sub>1</sub>代淀粉含量亦高,而且具有特殊配合力效应——超显性遗传;②若双亲之一淀粉含量比较低时,难以获得高淀粉的 F<sub>1</sub>代,而只能是接近于较高亲本;③淀粉含量不是增加 F<sub>1</sub>代籽粒产量的唯一因素。
其他文献
文章对木耳属野生茵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胞外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木耳属茵株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茵丝生长期间木质素酶的活力较高,纤维素酶活力较低
土壤中的有效氮量是确定推荐施氮量的重要依据。在作物生产过程中可矿化的有机态氮的数量对土壤供氮能力影响很大。本文根据西欧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重点评述了土壤中有机态氮对
分析土壤小样本的结果表明,无机氮在根层土壤剖面上是不均匀分布的。这种垂直的空间变异不仅适用于铵态氮,也适用于硝态氮。氮矿化势在根层土壤剖面上的空间变异反映出土壤中
本文通过7&#215;7的双列杂交,对玉米籽粒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的中亲优势和超高亲优势均为负值,其它品质性状均为正值。所有品质性状的 GCA 和 SCA均
<正> 1978年 Gunay 和 Rao 首次报道辣椒离体再生芽以来,国外陆续有少量的辣椒组培的报道,但一般再生周期长或只停留在芽诱导阶段,没详细涉及芽的进一步伸长和再生完整植株。
采用不完全拉丁方设计约5头装有瘤胃和真胃兼管的绵羊锔喂7种不同日粮,其日粮中加入三氧化二铬和聚乙二醇作真胃食糜标记物,当用核糖核酸作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标记物时,测定每千
为了解郑州市动物园的鸟类寄生虫感染情况,采集了66种鸟类的粪样,经饱和糖水漂浮法检验发现16种鸟的粪样寄生虫卵/卵囊阳性,其中球虫卵囊较为普遍,感染率为20.51%(24/117);少数为线虫。
结合马铃著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对马铃薯的肥料利用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马铃薯氮肥利用率基本平稳,其利用效率相对较高。而磷肥的利用率变化较大,钾肥利用率与氮肥和磷肥
对几种目前较为常用的土壤有效氮测试法进行优选和改进,提出适用于旱地土壤的 NaHCO_3分级指数法。用连续矿化-栽培春小麦微钵试验进行相关研究的结果表明,0.05 mol·L~(-1)NaHCO_3-硝态氮(N_(NO_3))和-有机氮(N_(org))的二组分测定值与5期作物总吸氮量间的二元回归相关系数达0.883(n=19)。综合评价,该法优于其他所试各法,可作为评估旱地土壤供氮水平的快速常规
在过去近40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城市快速扩张。城市老旧小区往往占据着城市的中心位置,历经岁月的洗礼,集中出现了诸多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矛盾或问题。在此背景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