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与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尝试从组织社会学、社会互动理论等角度来理解当代大学生在处理时间管理与个人发展关系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业荒废,社会适应不良等现象,希望为改善大学生时间管理状况,促进大学生个人发展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 时间管理 个人发展
一、前言
时间管理(Time Management)是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对时间进行合理的计划和控制、有效安排与运用的管理过程。[1]
人的发展是指人在各个生活阶段上的发展,以及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某种和谐关系的形成,保证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社会和自然之间的某种和谐关系的形成,而又不使社会或自然受到损害、掠夺或破坏[2]。人的发展三个层次:一是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二是人的素质的提高;三是人的潜力的发展。[3]它是一个建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以及能力提升的过程,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学习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的社会化。
时间具有矢量一维性、不可贮存性与公平均等性[4],决定了它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学生经历了较高层次的社会化,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时间管理状况直接关系着大学生进入社会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进而影响着未来社会制度的建构。因此,探究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的时间利用状况
本课题组成员,历时18个月,调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4所高等院校的344名学生,跟踪调查了10名学生近2年的时间管理状况,并对20名同学进行深入的个案访谈,发现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普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具体表现为:(1)大学生对于自身的时间管理状况普遍感到不太满意;(2)大学生对于大学目标的认识与大学生的个人时间安排存在着严重的不吻合;(3)大学生对于自主时间的分配太过于单一,且多为休闲放松为主;(4)大学生对于自我的时间管理现状的认知存在偏差。尽管大学生对于自主时间的分配大都给了休闲娱乐活动,但7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休闲娱乐时间分配并不多;(5)大学生对于时间利用效率的态度、惜时的态度都能够形成正确的认知,在实际操作层面却难以遵循自己的认知内容。
考虑到当今大学生生活学习环境的多样性,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所呈现的特点必然不是单一因素所引起的。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了一下因素与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
(1)个人背景,包括性别、年级、所在学校的层次、专业类别等。
(2)个人家庭背景,包括父母的职业以及受教育程度等。
(3)个人的智力水平。
(4)个人的认知水平,包括个人做计划的习惯、对于时间效率的认识,自我的惜时程度。
(5)个人的目标设定,包括对于大学阶段任务的设定以及毕业之后的计划。
三、对于大学生时间管理状况的理论解释
时间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源,对于个人以及组织的发展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因如此多个学科对于时间的优化都进行过多角度的解读,在此只将心理学、管理学以及社会学的某些解释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3.1心理学与管理学对于时间的相关研究
关于时间管理的研究目前多集中于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心理学着重于时间管理倾向方面的研究,即讨论“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5]。探究时间管理与个性心理的特征及时间管理状况与个体心理健康关系状况;管理学的研究则多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进行应用型的时间管理方法研究,认为时间管理是“克服时间浪费,为时间消耗而设计一种系统程序,并选择一切可以利用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以使结果向预期目标尽量靠拢。”[6]这两者的研究各有其特点,但却都强调在时间管理中个体因素的影响,忽略了社会因素在个体时间管理中的作用。
3.2社会学对于时间的相关研究
在影响时间管理的社会因素中,组织制度因素是最为基础的,具体到个体的时间管理情况,就表现为个体的时间管理状况受到组织制度和观念制度等因素制约。德鲁克说:“每个管理者,都在抱怨没有时间,或时间被别人占用,而没有带来真正的效益。其实管理者的时间,天然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组织。”[7]周雪光认为“制度正是通过制约于它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进行思维的。”[8]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方面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体现了组织制度的思考,另一方面个人发展表现在大学生在处理时间管理与注意力分配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上。因此,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与个人发展关系背后的社会组织因素对于理解两者关系,改善两者互动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里涉及到注意力分配的探讨:注意力是经长期学习形成的意识活动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能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有强烈的内在动机。[9]因此,注意力分配较时间管理更能透过时间管理活动的表象发现个体真正关心的问题,将多元化趣向的个体特征表现出来。
具体到大学生群体和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学校的制度规划,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关系就体现在了大学生群体的时间管理与注意力分配的互动过程中。
3.3本文对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状况的解读
(1)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是个人与组织互动过程的产物。当代大学生所生活的场域主要集中在校园,更为具体的就是教室与宿舍。作为一个系统庞大、制度完备的组织,学校在大学生的时间分配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由于,当今的大学基本上都是按照“科层制”的组织形式来建构的,在组织运行过程,高度的权力集中与个体的“去人格化”过程,导致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中学校的制度设置起到的作用愈发明显。由于中国组织建构里面高度的集权现象以及社会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倾向,使得当今高校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保姆”角色的痕迹越来越明显。
①制度的刚性程度决定着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多样性。在当今大学“保姆式”的制度管理之下,制度的刚性程度就体现为大学生对于自我时间的支配权限与行动的自由程度。体现在调查的结果中就是在制度安排的刚性程度高的活动中,比如上课,那么学生可以进行的自我發展的机会就会变少。从问卷中看,在课程安排紧密的低年级(大一、大二),学生们进行体育锻炼、自主学习以及社会兼职活动相对与高年级(大三、大四)较少。从专业设置上看,由于知识学习的特点决定了需要理工科学生课外学习时间一般要多于文科学生。
②组织文化的建构对于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校园内文化氛围的营造对于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课题组的实际走访与文献阅读发现,文化氛围相对轻松,制度安排比较灵活的学校,学生的时间管理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同时自我发展的广度相对较大;相反,学生的时间管理呈现出单一化的趋势,自我发展的深度增加,但是广度降低。
③组织中的成员彼此的互动,会导致经验的分享与行为方式的趋同。在组织中,微观层面,成员间个体的互动有利于经验的分享,而且彼此关系越亲密,互动的频率越频繁、互动内容的范围越宽泛则彼此之间学习越是充分,出现行为趋同的概率也就越高。对大学生而言,宿舍不仅是一个长期生活的空间,也是成员间频繁互动的空间。大学舍友是一个亲密群体,彼此的情感依赖极强,互动也极为频繁。其结果就是舍友之间的习惯会产生趋同的表现进而产生共同的兴趣、群体性行为增加。其中的个体摆脱群体而单独行动所要承受的心理负担也陡然上升。这样的结果就是宿舍成员间趋于共同行动,生活方式也逐渐趋同。
④权力空白期带来的集体心理的迷茫感与时间安排的无序。过度运用高度刚性的科层制来进行组织设计,使得个体的自主性被过度地压缩,进而导致个体对于组织安排的盲从与心理依赖。高度刚性的科层制组织一旦出现其对于个体的时间管理与行为模式无指令性安排的时候,个体就会产生心理焦虑,体现到行为模式上就是无序,慵懒、无设计感与无目的感,即无聊症候群[10]。在大学的低年级里面体现的最为充分。
(2)社会期待。当今社会,对于男性与女性的社会期待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男性的成功期待显然要高于女性。这样的高期待对于心理承受能力并不完全成熟的男性大学生而言,一方面会成为他们努力的动力,促使他们更好的规划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理想;另一方面,某些承受不住这些压力的男性大学生就会通过自我封闭,自我否定、逃避的方式来进行生活安排。在现实生活中体现为整日玩游戏,逃课等现象,这些现象体现到时间管理的状况中就是休闲娱乐时间占整个自主时间比例过高。
(3)行为模式的代际传递。对当今中国大陆的大学生而言,学校与家庭是生活中最主要的场域。因而对于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认知水平影响最大的无外乎家庭成员、教师以及朋辈群体。考虑到家庭成员互动的频率、接触的时间、情感的稳定性等因素,父母的个人特征以及行为模式往往会通过代际传递影响自己的子女。从传递的结果看来,由于这种学习多数发生在无意识的模仿过程中,因而子女的时间管理状况与父母的时间管理状况往往趋于同一种形式而非相悖。
四、时间管理倾向状况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
个人的时间管理状况体现着一个人的认知水平以及对于影响自我发展资源的掌握,同时也体现着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作为一个国家未来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大学生群体,他们的时间管理状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个人的时间管理状况与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相关关系,但是一个人的时间管理状况并不等同于个人的发展状况,与个人的发展也并非简单的线性相关。因此,对于优化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必须明确时间管理对于大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针对性的安排才能实现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及社会人力资源提升的最大化。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与个人对于大学阶段的目标设定以及毕业后的计划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个人对于大学阶段的目标设定与毕业计划的计划又与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但是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与大学生的主要收获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说明两者不是直接发生联系的。因而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大学生通过对于大学阶段的目标设定与对于毕业之后的期许,影响着个人的时间利用状况;但是由于个人发展除了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相关关系并不明显。
通过以上的逻辑关系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其背后的发生机制应该如下:
(1)社会期望通过转化为组织目标进而影响大学生的目标设定。在现代社会里面,大学生都是作为教育的最高阶段的产物以及社会未来精英的身份出现的,那么社会以及个体对于他的期望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而根据教育经济学的相关观点,教育行为的投入与日后的产出之比必然要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才算成功的教育模式。大学作为一个组织,在大学生就业遇阻的大背景下,为了满足社会的期望并降低社会对自己的压力,将就业这个社会性期待逐渐加入到自己的组织目标中,从而通过课程设置、活动安排与时间安排来影响大学生发展的方向。在大学生的自我目标设定里面,这种组织的目标与社会期待逐渐转化为内在的自为性的目标,使得学生的行为模式变得合理。这种行为模式体现在现实中就是一切以学习为重,一切以就业为重,大学的其他目标与资源则被有意识的忽略。除此之外,由于组织目标对于个体的强加,使得个体的自我意识降低,对于目标的理解变得模糊,缺乏具体的规划,再加上个人的人格特质、时间管理的技巧的缺陷,最终导致大学生不能进行全面的发展也不难以完全达到目标与行为的统一。
(2)注意力的偏差导致了个体发展的偏差。在一个人力资源水平差异性不显著的群体中,根据经验世界的理解,对于某项活动投入的时间量越大,则这项活动的发展水平应该呈现正向的变化。但是通过本课题的调查却发现大学生个体的时间管理状况与大学生的发展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由于活动的时间分配只是一个外显性的变现,与内在的心理活动并不完全等同,通过课题组的调查发现,内在的心理活动透过外显性的时间分配状况对个体的发展产生作用。根据黄希廷等人的研究发现,个人的时间管理状况在心理维度上应该分为时间价值感(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的时间价值感) 、时间监控观(设置目标、计划、优先级、时间分配和反馈性)和时间效能感(时间管理效能和时间管理行为效能)三个维度构成[5],而内在的注意力水平才是决定一个人时间利用效率的基础。在现在的学校氛围中,由于大学生在与学校、组织的博弈中,处于完全的下风,导致个体的时间管理状况呈现出完全被动接受的局面。但是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对于个体发展的需求并未因为组织目标的强加而消失殆尽。这时个体的需求与组织目标的矛盾就通过形式上的顺从与具体时间分配上的伪装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个体的直接“领导”——授课老师、班主任等人的默许以及相互配合下的共谋显得十分的重要。在师生共谋的环境中,大学生得以从事并发展与自我目标相关的活动。这种矛盾体现在时间分配状况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中就是趋同性的弱化甚至消失。
因此对于大学生个体发展的改善需要组织目标、社会期待以及个学生对于注意力分配的共同努力。
五、对于大学生的相关建议
大学生对于国家的意义已经被大家所熟知。但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时间管理状况的不合理因素有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并接直接影响一个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们必须对于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进行相关的指导与干预,最终实现大学生个体目标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三者的最大化。结合本课题的相关数据、经验观察与文献资料,特在此做以下建议:
(一)社会 优化对于大学生的社会性期待势在必行。自大学这一组织建立至今,它就被贴上了“精英集中营”的标签,大家对于大学的期待必然是能够培养出对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精英人才。对于大学生,社会则期待他们能够符合社会的期望,成为对社会、国家甚至对历史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的个体。这种社会心理的传递与延续使得大学组织以及大学生的压力始终维持在高位。但是,进入到21世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的需要也越来越高。教育作为一项为国家、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组织也逐步转变了组织目标。在1993年中国进行高等教育体制的转变以来,大学的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了“大众化教育”,大学生的角色也变为了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社会主义螺丝钉”。但是,这个过程的发展过于迅速导致整个社会民众的心理适应严重滞后。这种观念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心理无助感、迷茫感越来越大,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负面作用。社会应该面对社会现实,放低对于大学生的社会性期待。这样对于大学的角色定位与个人心理的健康都将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学校 学校应该优化组织目标,重新审视与大学生的互动关系,并在校园文化氛围的构建中发展更大的作用。大学应该改变一切以就业为导向的组织目标设定,在具体的活动安排与制度设置上应该与大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做出严格的论证,这样才能保证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的高度一致。除此之外,学校的文化宣传尤其是学校文化氛围、学习氛围的营造应该成为学校重点关注的领域。在具体的措施中,除了舆论引导、活动设置与时间安排之外,要尤其注意宿舍这个空间里面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其中人员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为了保证效果的明显性,必要的奖惩机制也必须完善。但是也要注意控制奖惩的频率与额度,防止過度正强化带来的个体对于改善自我行为的目的认知产生偏离以及过度负强化带来的个体心理的逆反。
(三)个体 个体要认真审视自己的人生规划与目标设定,定下具体可行的计划;学习相关的时间管理方面的知识,培养适合自己又切实可行的时间管理技巧;注意调节自己与周围同学的关系,积极促进亲密群体时间利用的优化;增加自己互动的社会群体,减轻对单一群体的心理依赖;寻找一个具有良好时间利用模式与行为模式的趣缘群体,并融入其中参与相关活动。
六、结语
当今高度发展的社会需要我们不断地提升人力资源的层次,因而高等教育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学生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资源,也会越来越受重视。大学生的发展应该受到更高的关注。因此,对于影响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的时间管理状况必然被重新审视。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的形成是受到社会、学校、家庭与个人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因而对于大学生时间利用状况的调整自然也应该由与之相关的各方共同努力方能达成。随着国家的投入与各个领域学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我们相信大学生发展的前景必然越来越光明。
通览本课题的研究,虽说我们在大学生的时间利用状况形成背后的机制以及大学生时间管理状况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鉴于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能力有限,对于该问题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仍待扩展,理论的解释力有待检验,因而希望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能够对此进一步研究,本课题只当是抛砖引玉。
中国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支持项目“大学生时间管理与注意力分配研究—以南宁市高校为例”,2010年立项。
参考文献:
[1]周文忠.大学新生课余时间管理研究(硕士论文)[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8.
[2]徐新.發展社会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6
[3]梁荣迅.社会发展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66页
[4]朱永新. 管理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黄希庭, 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 [J]..心理学报, 2001,33 (4): 338—343.
[6]李来宏.时间管理知识全集[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7:4.
[7](美)德鲁克(Drucker,P.F.)[M].许是祥译,机械工程出版社,2009-9-1
[8]周雪光.制度如何思维[N],.中国财经报,2002年5月10日,第003版
[9]程洪文.注意力问题的系统研究[J].心智与计算,216页
[10]杨波等.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探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1)
关键词:大学生 时间管理 个人发展
一、前言
时间管理(Time Management)是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对时间进行合理的计划和控制、有效安排与运用的管理过程。[1]
人的发展是指人在各个生活阶段上的发展,以及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某种和谐关系的形成,保证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社会和自然之间的某种和谐关系的形成,而又不使社会或自然受到损害、掠夺或破坏[2]。人的发展三个层次:一是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二是人的素质的提高;三是人的潜力的发展。[3]它是一个建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以及能力提升的过程,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学习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的社会化。
时间具有矢量一维性、不可贮存性与公平均等性[4],决定了它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学生经历了较高层次的社会化,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时间管理状况直接关系着大学生进入社会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进而影响着未来社会制度的建构。因此,探究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的时间利用状况
本课题组成员,历时18个月,调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4所高等院校的344名学生,跟踪调查了10名学生近2年的时间管理状况,并对20名同学进行深入的个案访谈,发现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普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具体表现为:(1)大学生对于自身的时间管理状况普遍感到不太满意;(2)大学生对于大学目标的认识与大学生的个人时间安排存在着严重的不吻合;(3)大学生对于自主时间的分配太过于单一,且多为休闲放松为主;(4)大学生对于自我的时间管理现状的认知存在偏差。尽管大学生对于自主时间的分配大都给了休闲娱乐活动,但7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休闲娱乐时间分配并不多;(5)大学生对于时间利用效率的态度、惜时的态度都能够形成正确的认知,在实际操作层面却难以遵循自己的认知内容。
考虑到当今大学生生活学习环境的多样性,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所呈现的特点必然不是单一因素所引起的。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了一下因素与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
(1)个人背景,包括性别、年级、所在学校的层次、专业类别等。
(2)个人家庭背景,包括父母的职业以及受教育程度等。
(3)个人的智力水平。
(4)个人的认知水平,包括个人做计划的习惯、对于时间效率的认识,自我的惜时程度。
(5)个人的目标设定,包括对于大学阶段任务的设定以及毕业之后的计划。
三、对于大学生时间管理状况的理论解释
时间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源,对于个人以及组织的发展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因如此多个学科对于时间的优化都进行过多角度的解读,在此只将心理学、管理学以及社会学的某些解释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3.1心理学与管理学对于时间的相关研究
关于时间管理的研究目前多集中于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心理学着重于时间管理倾向方面的研究,即讨论“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5]。探究时间管理与个性心理的特征及时间管理状况与个体心理健康关系状况;管理学的研究则多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进行应用型的时间管理方法研究,认为时间管理是“克服时间浪费,为时间消耗而设计一种系统程序,并选择一切可以利用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以使结果向预期目标尽量靠拢。”[6]这两者的研究各有其特点,但却都强调在时间管理中个体因素的影响,忽略了社会因素在个体时间管理中的作用。
3.2社会学对于时间的相关研究
在影响时间管理的社会因素中,组织制度因素是最为基础的,具体到个体的时间管理情况,就表现为个体的时间管理状况受到组织制度和观念制度等因素制约。德鲁克说:“每个管理者,都在抱怨没有时间,或时间被别人占用,而没有带来真正的效益。其实管理者的时间,天然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组织。”[7]周雪光认为“制度正是通过制约于它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进行思维的。”[8]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方面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体现了组织制度的思考,另一方面个人发展表现在大学生在处理时间管理与注意力分配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上。因此,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与个人发展关系背后的社会组织因素对于理解两者关系,改善两者互动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里涉及到注意力分配的探讨:注意力是经长期学习形成的意识活动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能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有强烈的内在动机。[9]因此,注意力分配较时间管理更能透过时间管理活动的表象发现个体真正关心的问题,将多元化趣向的个体特征表现出来。
具体到大学生群体和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学校的制度规划,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关系就体现在了大学生群体的时间管理与注意力分配的互动过程中。
3.3本文对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状况的解读
(1)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是个人与组织互动过程的产物。当代大学生所生活的场域主要集中在校园,更为具体的就是教室与宿舍。作为一个系统庞大、制度完备的组织,学校在大学生的时间分配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由于,当今的大学基本上都是按照“科层制”的组织形式来建构的,在组织运行过程,高度的权力集中与个体的“去人格化”过程,导致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中学校的制度设置起到的作用愈发明显。由于中国组织建构里面高度的集权现象以及社会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倾向,使得当今高校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保姆”角色的痕迹越来越明显。
①制度的刚性程度决定着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多样性。在当今大学“保姆式”的制度管理之下,制度的刚性程度就体现为大学生对于自我时间的支配权限与行动的自由程度。体现在调查的结果中就是在制度安排的刚性程度高的活动中,比如上课,那么学生可以进行的自我發展的机会就会变少。从问卷中看,在课程安排紧密的低年级(大一、大二),学生们进行体育锻炼、自主学习以及社会兼职活动相对与高年级(大三、大四)较少。从专业设置上看,由于知识学习的特点决定了需要理工科学生课外学习时间一般要多于文科学生。
②组织文化的建构对于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校园内文化氛围的营造对于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课题组的实际走访与文献阅读发现,文化氛围相对轻松,制度安排比较灵活的学校,学生的时间管理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同时自我发展的广度相对较大;相反,学生的时间管理呈现出单一化的趋势,自我发展的深度增加,但是广度降低。
③组织中的成员彼此的互动,会导致经验的分享与行为方式的趋同。在组织中,微观层面,成员间个体的互动有利于经验的分享,而且彼此关系越亲密,互动的频率越频繁、互动内容的范围越宽泛则彼此之间学习越是充分,出现行为趋同的概率也就越高。对大学生而言,宿舍不仅是一个长期生活的空间,也是成员间频繁互动的空间。大学舍友是一个亲密群体,彼此的情感依赖极强,互动也极为频繁。其结果就是舍友之间的习惯会产生趋同的表现进而产生共同的兴趣、群体性行为增加。其中的个体摆脱群体而单独行动所要承受的心理负担也陡然上升。这样的结果就是宿舍成员间趋于共同行动,生活方式也逐渐趋同。
④权力空白期带来的集体心理的迷茫感与时间安排的无序。过度运用高度刚性的科层制来进行组织设计,使得个体的自主性被过度地压缩,进而导致个体对于组织安排的盲从与心理依赖。高度刚性的科层制组织一旦出现其对于个体的时间管理与行为模式无指令性安排的时候,个体就会产生心理焦虑,体现到行为模式上就是无序,慵懒、无设计感与无目的感,即无聊症候群[10]。在大学的低年级里面体现的最为充分。
(2)社会期待。当今社会,对于男性与女性的社会期待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男性的成功期待显然要高于女性。这样的高期待对于心理承受能力并不完全成熟的男性大学生而言,一方面会成为他们努力的动力,促使他们更好的规划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理想;另一方面,某些承受不住这些压力的男性大学生就会通过自我封闭,自我否定、逃避的方式来进行生活安排。在现实生活中体现为整日玩游戏,逃课等现象,这些现象体现到时间管理的状况中就是休闲娱乐时间占整个自主时间比例过高。
(3)行为模式的代际传递。对当今中国大陆的大学生而言,学校与家庭是生活中最主要的场域。因而对于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认知水平影响最大的无外乎家庭成员、教师以及朋辈群体。考虑到家庭成员互动的频率、接触的时间、情感的稳定性等因素,父母的个人特征以及行为模式往往会通过代际传递影响自己的子女。从传递的结果看来,由于这种学习多数发生在无意识的模仿过程中,因而子女的时间管理状况与父母的时间管理状况往往趋于同一种形式而非相悖。
四、时间管理倾向状况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
个人的时间管理状况体现着一个人的认知水平以及对于影响自我发展资源的掌握,同时也体现着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作为一个国家未来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大学生群体,他们的时间管理状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个人的时间管理状况与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相关关系,但是一个人的时间管理状况并不等同于个人的发展状况,与个人的发展也并非简单的线性相关。因此,对于优化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必须明确时间管理对于大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针对性的安排才能实现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及社会人力资源提升的最大化。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与个人对于大学阶段的目标设定以及毕业后的计划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个人对于大学阶段的目标设定与毕业计划的计划又与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但是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与大学生的主要收获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说明两者不是直接发生联系的。因而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大学生通过对于大学阶段的目标设定与对于毕业之后的期许,影响着个人的时间利用状况;但是由于个人发展除了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相关关系并不明显。
通过以上的逻辑关系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其背后的发生机制应该如下:
(1)社会期望通过转化为组织目标进而影响大学生的目标设定。在现代社会里面,大学生都是作为教育的最高阶段的产物以及社会未来精英的身份出现的,那么社会以及个体对于他的期望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而根据教育经济学的相关观点,教育行为的投入与日后的产出之比必然要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才算成功的教育模式。大学作为一个组织,在大学生就业遇阻的大背景下,为了满足社会的期望并降低社会对自己的压力,将就业这个社会性期待逐渐加入到自己的组织目标中,从而通过课程设置、活动安排与时间安排来影响大学生发展的方向。在大学生的自我目标设定里面,这种组织的目标与社会期待逐渐转化为内在的自为性的目标,使得学生的行为模式变得合理。这种行为模式体现在现实中就是一切以学习为重,一切以就业为重,大学的其他目标与资源则被有意识的忽略。除此之外,由于组织目标对于个体的强加,使得个体的自我意识降低,对于目标的理解变得模糊,缺乏具体的规划,再加上个人的人格特质、时间管理的技巧的缺陷,最终导致大学生不能进行全面的发展也不难以完全达到目标与行为的统一。
(2)注意力的偏差导致了个体发展的偏差。在一个人力资源水平差异性不显著的群体中,根据经验世界的理解,对于某项活动投入的时间量越大,则这项活动的发展水平应该呈现正向的变化。但是通过本课题的调查却发现大学生个体的时间管理状况与大学生的发展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由于活动的时间分配只是一个外显性的变现,与内在的心理活动并不完全等同,通过课题组的调查发现,内在的心理活动透过外显性的时间分配状况对个体的发展产生作用。根据黄希廷等人的研究发现,个人的时间管理状况在心理维度上应该分为时间价值感(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的时间价值感) 、时间监控观(设置目标、计划、优先级、时间分配和反馈性)和时间效能感(时间管理效能和时间管理行为效能)三个维度构成[5],而内在的注意力水平才是决定一个人时间利用效率的基础。在现在的学校氛围中,由于大学生在与学校、组织的博弈中,处于完全的下风,导致个体的时间管理状况呈现出完全被动接受的局面。但是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对于个体发展的需求并未因为组织目标的强加而消失殆尽。这时个体的需求与组织目标的矛盾就通过形式上的顺从与具体时间分配上的伪装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个体的直接“领导”——授课老师、班主任等人的默许以及相互配合下的共谋显得十分的重要。在师生共谋的环境中,大学生得以从事并发展与自我目标相关的活动。这种矛盾体现在时间分配状况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中就是趋同性的弱化甚至消失。
因此对于大学生个体发展的改善需要组织目标、社会期待以及个学生对于注意力分配的共同努力。
五、对于大学生的相关建议
大学生对于国家的意义已经被大家所熟知。但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时间管理状况的不合理因素有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并接直接影响一个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们必须对于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进行相关的指导与干预,最终实现大学生个体目标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三者的最大化。结合本课题的相关数据、经验观察与文献资料,特在此做以下建议:
(一)社会 优化对于大学生的社会性期待势在必行。自大学这一组织建立至今,它就被贴上了“精英集中营”的标签,大家对于大学的期待必然是能够培养出对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精英人才。对于大学生,社会则期待他们能够符合社会的期望,成为对社会、国家甚至对历史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的个体。这种社会心理的传递与延续使得大学组织以及大学生的压力始终维持在高位。但是,进入到21世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的需要也越来越高。教育作为一项为国家、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组织也逐步转变了组织目标。在1993年中国进行高等教育体制的转变以来,大学的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了“大众化教育”,大学生的角色也变为了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社会主义螺丝钉”。但是,这个过程的发展过于迅速导致整个社会民众的心理适应严重滞后。这种观念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心理无助感、迷茫感越来越大,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负面作用。社会应该面对社会现实,放低对于大学生的社会性期待。这样对于大学的角色定位与个人心理的健康都将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学校 学校应该优化组织目标,重新审视与大学生的互动关系,并在校园文化氛围的构建中发展更大的作用。大学应该改变一切以就业为导向的组织目标设定,在具体的活动安排与制度设置上应该与大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做出严格的论证,这样才能保证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的高度一致。除此之外,学校的文化宣传尤其是学校文化氛围、学习氛围的营造应该成为学校重点关注的领域。在具体的措施中,除了舆论引导、活动设置与时间安排之外,要尤其注意宿舍这个空间里面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其中人员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为了保证效果的明显性,必要的奖惩机制也必须完善。但是也要注意控制奖惩的频率与额度,防止過度正强化带来的个体对于改善自我行为的目的认知产生偏离以及过度负强化带来的个体心理的逆反。
(三)个体 个体要认真审视自己的人生规划与目标设定,定下具体可行的计划;学习相关的时间管理方面的知识,培养适合自己又切实可行的时间管理技巧;注意调节自己与周围同学的关系,积极促进亲密群体时间利用的优化;增加自己互动的社会群体,减轻对单一群体的心理依赖;寻找一个具有良好时间利用模式与行为模式的趣缘群体,并融入其中参与相关活动。
六、结语
当今高度发展的社会需要我们不断地提升人力资源的层次,因而高等教育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学生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资源,也会越来越受重视。大学生的发展应该受到更高的关注。因此,对于影响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的时间管理状况必然被重新审视。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状况的形成是受到社会、学校、家庭与个人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因而对于大学生时间利用状况的调整自然也应该由与之相关的各方共同努力方能达成。随着国家的投入与各个领域学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我们相信大学生发展的前景必然越来越光明。
通览本课题的研究,虽说我们在大学生的时间利用状况形成背后的机制以及大学生时间管理状况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鉴于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能力有限,对于该问题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仍待扩展,理论的解释力有待检验,因而希望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能够对此进一步研究,本课题只当是抛砖引玉。
中国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支持项目“大学生时间管理与注意力分配研究—以南宁市高校为例”,2010年立项。
参考文献:
[1]周文忠.大学新生课余时间管理研究(硕士论文)[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8.
[2]徐新.發展社会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6
[3]梁荣迅.社会发展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66页
[4]朱永新. 管理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黄希庭, 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 [J]..心理学报, 2001,33 (4): 338—343.
[6]李来宏.时间管理知识全集[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7:4.
[7](美)德鲁克(Drucker,P.F.)[M].许是祥译,机械工程出版社,2009-9-1
[8]周雪光.制度如何思维[N],.中国财经报,2002年5月10日,第003版
[9]程洪文.注意力问题的系统研究[J].心智与计算,216页
[10]杨波等.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探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