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摄影专业是艺术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一个新兴专业。优秀的摄影作品都是经过历史的洗礼的精华。通过摄影史论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站在一个更高的点上去体会摄影艺术的美。但因为摄影史论课程理论课程教学气氛与实践操作课程相比比较沉闷,所以在教学中总是出现瓶颈问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教学效果欠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比较教学的方法使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的好转。
关键词:摄影史;教学;比较
摄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艺术学科,在教学中总是会遇到这样的瓶颈状态,那就是同学们对本专业的历史掌握的较少,影响了其在创作中更好的发挥。史论课程本身较为枯燥,一般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而事实上摄影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必须课程。因为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的了解你所从事的领域,无论是国家,还是一门学科,他今天的现状皆因为历史的原因,才会沉淀于此。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从乡下来到上海,在上海生活一段时间后发现,他们的穿着打扮很洋气,于是就开始效仿,可是无论怎样,他的打扮总是带着一丝的土气。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他不了解这个城市的服装史。同样的道理想成为另外一个国家的公民,首先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那么想要在某一领域有其成就,就一定要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史。虽学校在课程中安排的有史论课程,无法引起同学们的重视,所以教学效果向来较差,这无疑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有重要的关系。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和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建议教师可以采用相形图案和相形思维,结合比较的方法的进行理论性的教学。
传统的摄影史论教学,是按照时间顺序把各个阶段的流派进行讲解。那么采用比较教学方法则可以把两个流派不同风格的具体照片,拿出来对比,那么摄影照片不同风格的形成,又会因为他们的历史背景不同而各有迥异。当阐述照片的历史背景时,会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加深入掌握,该流派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以摄影分离派和纯粹派摄影为例进行比较分析。摄影分离派是1902年在美国成立的主要由画意派摄影家组成的非正式团体,发起人是艾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ed Stieglilz)该摄影流派的其他发起者有约瑟夫·基利、(爱德华·斯泰肯、画家、印象派摄影家阿尔文·兰登·科伯恩、评价家出版商和印象派摄影家格特露德·卡塞比尔(Gertrnde Kasebier)、克拉伦斯·怀特、弗兰克·尤金(Frank Eugene),弗朗西斯·本杰明·约翰斯顿(Frandes Benjamin johnston)和安妮·布里格曼(Anne W Brigman)等。摄影分离派发起初衷旨在将美国的画意摄影家们组织起来,通过各类活动来促进美国本土艺术摄影的发展,并与欧洲形成竞争。有机关刊物《摄影作品》,着重介绍和宣传欧、美的前卫画家、摄影家及他们的作品;开办了著名的“291”画廊(1905年在纽约的第五街291号开办,1917年关闭)由于摄影分离派的影响迅速扩大,艺术摄影原先以英、法为中心的格局也就逐渐转移往美国。摄影分离派在发展中最有意义的一步,则是向直接摄影的转变,这一举措为艺术摄影从20世纪起由画意摄影向纯摄影的摆渡开了先导。
再看摄影分离派代表人物,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 1879~1973)美国人,本世纪最著名的摄影大师之一。“是20世纪对摄影有突出贡献和影响的人物之一。在漫长的一生中,他以各种风格从事黑白和彩色摄影,他的题材包括人像、风光、时装、广告以至舞蹈和雕塑。他的早期作品显示了对柔焦画意摄影的精通,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成了纯摄影和新现实主义的倡导者。组织过近 5 0次展览,其中“人类大家庭”、“古今杰作”和“美国”都是他一手策办的大影展。“人类大家庭”影展于1955年起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并刊印画册。在编辑上,斯泰肯用了两年时间,从全世界征集的两百万张稿件中,精选出68个国家273位作者的500幅作品。内容上,以广泛的人生为题材,包括生与死,爱情,学习,工作和创造,颂扬了人类的智慧和文明,也揭露了人类的不幸——战争与灾难的残酷。展览以其丰富的涵盖性,全面地反映了人类社会,通过人类博爱平等的人道主义观点.
尤为重要的摄影分离派代表人物,艾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 1864~1946),美国人,摄影史上巨匠式的人物。早期曾尝试画意摄影的表现,但很快便确定在直接摄影的追求方向上,并以此为终生的表现风格。同时,他始终能对画意摄影及其他风格和流派的摄影持尊重和理解的态度。斯蒂格利茨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摄影家,而且具有杰出的组织才能和领导才能。1902年,斯蒂格利茨在美国建立了摄影分离派,领导和带动全美艺术摄影向前发展,两年后,又创办了刊物《摄影作品》,开设了“291”画廊,不遗余力地提供条件,不计报酬的介绍和扶持欧、美的前卫画家、摄影家和他们的作品。20世纪来,美国能夺英、法转成世界艺术摄影的前卫和中心,与斯蒂格利茨付出的不懈努力与所建树的卓越功绩不无关系。
另一个流派,纯粹派摄影(Pure Photography),纯粹派摄影是指主要由直接摄影,如实摄影,新客观主义摄影和f/64小组的美学观念共同构成的一种摄影表现风格。纯粹派摄影则立足于摄影本身的独立,关注摄影纪实特色的自然属性,索求的是对客观物象的视觉再现上,如何用摄影的自身语言进行真实完美的表述,诸如细节层次,影调和质感等,以本体特性之“纯”来实现摄影的自身价值。纯粹派摄影的写实观念,对当今摄影仍产生着重要影响,而其原始痕迹,则可探溯到自然主义摄影。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前,纯粹派摄影的表现形式被称作“Striaight Photography”,意即“直接摄影”或“如实摄影”。这一时期,执着于直接摄影的摄影家们,以严肃的态度,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发现,精巧地利用相机、镜头和感光胶片的本身特性,不依赖后期加工去直接真实地再现客观物象。由于直接摄影的表现方式更符合摄影本质功能上的记实特性,因而很快成为影响艺术摄影和其他门类摄影的表现风格,而纯摄影的理论体系也由直接摄影的美学观点而形成初步构架。《石级之海》弗雷德里克·H·伊文思(Frederik·H·Evans),1898摄。英国人,连环会的重要成员。始终以直接摄影的手法创作画意式照片。拍摄题材上,以擅长表现建筑和中世纪教堂而著名。查尔斯·希勒(Charles Sheeler) 1932年摄。美国人,画家、摄影家。从20世纪10年代起,主要从事都市、工业和建筑为题材的拍摄,以直接摄影的写实手法为主。也有透视变形和双重曝光的表现,20年代后,纯粹派摄影就彻底取代画意派摄影,成为艺术摄影的一大主流,这与20年代产生的新客观主义摄影和30年代崛起的f\\64小组所起的推波助澜作用是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通过对两个摄影流派的比较分析,可以使学生从历史背景、社会风俗、时代风貌和艺术成就几个方面来了解这两个摄影流派的风格,而不简单的以介绍摄影分离拍派或者纯粹派摄影的风格及艺术成就为教学主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可以从历史联想到艺术成就,又可以更加理解当时的艺术创作,对流派特点的形成更加清楚明了,对理论知识掌握更加精准,为今后的实际创作打下了更为牢固的基础。实际上是一举多得的。
关键词:摄影史;教学;比较
摄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艺术学科,在教学中总是会遇到这样的瓶颈状态,那就是同学们对本专业的历史掌握的较少,影响了其在创作中更好的发挥。史论课程本身较为枯燥,一般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而事实上摄影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必须课程。因为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的了解你所从事的领域,无论是国家,还是一门学科,他今天的现状皆因为历史的原因,才会沉淀于此。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从乡下来到上海,在上海生活一段时间后发现,他们的穿着打扮很洋气,于是就开始效仿,可是无论怎样,他的打扮总是带着一丝的土气。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他不了解这个城市的服装史。同样的道理想成为另外一个国家的公民,首先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那么想要在某一领域有其成就,就一定要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史。虽学校在课程中安排的有史论课程,无法引起同学们的重视,所以教学效果向来较差,这无疑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有重要的关系。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和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建议教师可以采用相形图案和相形思维,结合比较的方法的进行理论性的教学。
传统的摄影史论教学,是按照时间顺序把各个阶段的流派进行讲解。那么采用比较教学方法则可以把两个流派不同风格的具体照片,拿出来对比,那么摄影照片不同风格的形成,又会因为他们的历史背景不同而各有迥异。当阐述照片的历史背景时,会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加深入掌握,该流派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以摄影分离派和纯粹派摄影为例进行比较分析。摄影分离派是1902年在美国成立的主要由画意派摄影家组成的非正式团体,发起人是艾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ed Stieglilz)该摄影流派的其他发起者有约瑟夫·基利、(爱德华·斯泰肯、画家、印象派摄影家阿尔文·兰登·科伯恩、评价家出版商和印象派摄影家格特露德·卡塞比尔(Gertrnde Kasebier)、克拉伦斯·怀特、弗兰克·尤金(Frank Eugene),弗朗西斯·本杰明·约翰斯顿(Frandes Benjamin johnston)和安妮·布里格曼(Anne W Brigman)等。摄影分离派发起初衷旨在将美国的画意摄影家们组织起来,通过各类活动来促进美国本土艺术摄影的发展,并与欧洲形成竞争。有机关刊物《摄影作品》,着重介绍和宣传欧、美的前卫画家、摄影家及他们的作品;开办了著名的“291”画廊(1905年在纽约的第五街291号开办,1917年关闭)由于摄影分离派的影响迅速扩大,艺术摄影原先以英、法为中心的格局也就逐渐转移往美国。摄影分离派在发展中最有意义的一步,则是向直接摄影的转变,这一举措为艺术摄影从20世纪起由画意摄影向纯摄影的摆渡开了先导。
再看摄影分离派代表人物,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 1879~1973)美国人,本世纪最著名的摄影大师之一。“是20世纪对摄影有突出贡献和影响的人物之一。在漫长的一生中,他以各种风格从事黑白和彩色摄影,他的题材包括人像、风光、时装、广告以至舞蹈和雕塑。他的早期作品显示了对柔焦画意摄影的精通,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成了纯摄影和新现实主义的倡导者。组织过近 5 0次展览,其中“人类大家庭”、“古今杰作”和“美国”都是他一手策办的大影展。“人类大家庭”影展于1955年起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并刊印画册。在编辑上,斯泰肯用了两年时间,从全世界征集的两百万张稿件中,精选出68个国家273位作者的500幅作品。内容上,以广泛的人生为题材,包括生与死,爱情,学习,工作和创造,颂扬了人类的智慧和文明,也揭露了人类的不幸——战争与灾难的残酷。展览以其丰富的涵盖性,全面地反映了人类社会,通过人类博爱平等的人道主义观点.
尤为重要的摄影分离派代表人物,艾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 1864~1946),美国人,摄影史上巨匠式的人物。早期曾尝试画意摄影的表现,但很快便确定在直接摄影的追求方向上,并以此为终生的表现风格。同时,他始终能对画意摄影及其他风格和流派的摄影持尊重和理解的态度。斯蒂格利茨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摄影家,而且具有杰出的组织才能和领导才能。1902年,斯蒂格利茨在美国建立了摄影分离派,领导和带动全美艺术摄影向前发展,两年后,又创办了刊物《摄影作品》,开设了“291”画廊,不遗余力地提供条件,不计报酬的介绍和扶持欧、美的前卫画家、摄影家和他们的作品。20世纪来,美国能夺英、法转成世界艺术摄影的前卫和中心,与斯蒂格利茨付出的不懈努力与所建树的卓越功绩不无关系。
另一个流派,纯粹派摄影(Pure Photography),纯粹派摄影是指主要由直接摄影,如实摄影,新客观主义摄影和f/64小组的美学观念共同构成的一种摄影表现风格。纯粹派摄影则立足于摄影本身的独立,关注摄影纪实特色的自然属性,索求的是对客观物象的视觉再现上,如何用摄影的自身语言进行真实完美的表述,诸如细节层次,影调和质感等,以本体特性之“纯”来实现摄影的自身价值。纯粹派摄影的写实观念,对当今摄影仍产生着重要影响,而其原始痕迹,则可探溯到自然主义摄影。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前,纯粹派摄影的表现形式被称作“Striaight Photography”,意即“直接摄影”或“如实摄影”。这一时期,执着于直接摄影的摄影家们,以严肃的态度,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发现,精巧地利用相机、镜头和感光胶片的本身特性,不依赖后期加工去直接真实地再现客观物象。由于直接摄影的表现方式更符合摄影本质功能上的记实特性,因而很快成为影响艺术摄影和其他门类摄影的表现风格,而纯摄影的理论体系也由直接摄影的美学观点而形成初步构架。《石级之海》弗雷德里克·H·伊文思(Frederik·H·Evans),1898摄。英国人,连环会的重要成员。始终以直接摄影的手法创作画意式照片。拍摄题材上,以擅长表现建筑和中世纪教堂而著名。查尔斯·希勒(Charles Sheeler) 1932年摄。美国人,画家、摄影家。从20世纪10年代起,主要从事都市、工业和建筑为题材的拍摄,以直接摄影的写实手法为主。也有透视变形和双重曝光的表现,20年代后,纯粹派摄影就彻底取代画意派摄影,成为艺术摄影的一大主流,这与20年代产生的新客观主义摄影和30年代崛起的f\\64小组所起的推波助澜作用是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通过对两个摄影流派的比较分析,可以使学生从历史背景、社会风俗、时代风貌和艺术成就几个方面来了解这两个摄影流派的风格,而不简单的以介绍摄影分离拍派或者纯粹派摄影的风格及艺术成就为教学主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可以从历史联想到艺术成就,又可以更加理解当时的艺术创作,对流派特点的形成更加清楚明了,对理论知识掌握更加精准,为今后的实际创作打下了更为牢固的基础。实际上是一举多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