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 二次函数复习的“一案到底”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hvv5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案到底”,顾名思义是指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经过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学生的学法等,在“一案”的基础上创设多个问题情境,兼顾问题间的内在联系,综合考虑解题思路,促进学习者通过自主或合作探究更好的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1]。为此,需要做到一条主线串前后,案例精选减负担,到了课堂学生活跃,基础打好考轻松。
  【关键词】一案到底;二次函数;层层递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0-0170-02
  在中考复习的过程中,教师感觉最深的就是时间不够用,每个题目都想让学生练习,生怕学生错过一些好的题目。而学生最大的感受也是时间不够用,多门功课,各种作业,压得自己喘不过气,造成了大部分学生缺少自己思考问题的时间,必将造成这部分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2]。为此,作为教师必须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梳理知识,启发思维。重复的知识不机械照搬,机械的知识不重复。
  二次函数的考查一直是中考数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同时二次函数的知识点也是多而重要,在复习的时候,既要照顾中等偏下同学,做到基础知识的系统性,也要考虑到中等偏上同学,对于专题性知识学习的渴求性。为此,如何备课,如何备好课,就值得教师深思,简单的习题堆砌显然是行不通的,大搞题海战只会苦了学生费了时间劳了精力,效果不明显。
  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累积的情况下,尝试“一案到底”,尽可能的减少学生花在机械计算上的时间,启迪思维,又尽量做到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面面俱到。
  1 初步训练促兴趣
  课堂一开始,笔者抛出三个填空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三个题目分别考查了二次函数的一般式,交点式,以及顶点式。在设计时刻意降低了难度,让学生通过练习回忆起相关的知识点,同时发现这三个题目共用一张图,省去了学生另外画图的时间。第1题“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如图1所示,A(1,0),B(-3,0),判断下列各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有____。①abc>0 ②b2-4ac>0 ③4a-2b+c>0 ④当y>0时,-3  对于一般式的掌握,通过图形的认识让学生更好了回忆起二次函数中a、b、c与图形的关系,树立数形结合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引入第二题“已知函数,则该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 ,对称轴为____”,学生求出与x轴交点坐标之后,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对称轴,求出对称轴之后也为第三小题“二次函数(a<0)的对称轴为____;点(A),(B)在该函数图像上,且x1>x2>-1,则y1____y2”作了铺垫,学生思维顺势因题而导,在图像上找出两点,比较大小。整个设计一气呵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简单讲评之后,引出第4题的第(1)小题“如图2,抛物线与x轴交与A(1,0),B(-3,0)两点,C(0,3)为该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请用三种方法求解)”。正是前面三题的练习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作了很好的预设。同样的,图形不变,给学生以一种熟悉感,增加与y轴交点之后,要求学生用三种方法求解二次函数解析式,方法一结合题中结出的一般式,用三点代入求解,方法二结合x轴上两点坐标,通过交点式求解,方法三根据对称性求出对称轴用顶点式求解。有了之前三个小练习的铺垫,学生理解和掌握会非常顺手,课堂教学也会流畅,知识点的掌握印象也会加深。
  2 精心设计巧铺垫
  接着就是第4题的第(2)小题“连结BC,求直线BC的解析式”,图形不变,数据不变,函数解析式不变,节约了大量时间,要求学生连结BC并延长BC,产生了一条直线,根据数形结合的思想,完成第4题的第(3)小题“当取何值时,一次函数(即直线BC)值大于二次函数值?(直接写出答案)”,同时求出直线解析式之后,为下面的第4题的第(5)小题做好铺垫。
  有了直线BC之后,结合顶点D,构造三角形(图3),顺势进入三角形面积的复习,“(4)求△BCD的面积”。在求三角形面积的同时,对面积解法的割补法进行复习。
  图4用的是补形法,将图形补成一个矩形,再用矩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图5用的是分割法,以平行于y轴的直线即对称轴为分割线将三角形分成左右两个小三角形,分别求出面积再求和。在此基础上,既提高了解题能力,也进行了方法教学,为接下来的三角形面积教学埋下伏笔。
  3 难度提升心不慌
  当学生求出△BCD面积之后,随之提出第4题的第(5)小题“在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E,使△BCE的面积等于△BCD的面积,如果存在,求出点E坐标”,受割补法的影响,学生较易想到在抛物线的BC段上取一点E(图6),构造△BCE,以平行于y轴的直线即对称轴为分割线将三角形分成左右两个小三角形,以线段EG的长度表示为两个三角形的底,通过设点E坐标为(x,
  -2-2+3),点F坐标为(,+3),表示出EF=-2-3,以B、C的水平距离作为高,列出函数关系式,为下面的第七小题做好铺垫,此时由于△BCE的面积等于△BCD的面积,即当s=3时,则可求出E点坐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等面积的另一个思路,即同底等高,结合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得出两三角形面积相等时,直线DE平行于直线BC,将直线BC向上平移经过点D,此时第五小题的伏笔起到了作用,两直线平行,即一次函数比例系数k一样,進而求得直线DE解析式,根据求交点坐标列方程组的思想,求出点E坐标。同时本题解答过程也为最后一问思考作了预先铺垫。
  接着抛出第4题的第(6)小题“在抛物线上的第二象限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BC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及△PBC的面积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有了第(5)小题的铺垫,再做该题时,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式就可以直接拿来用了,本题再适当提点学生最值问题即可,无论是配方法还是公式法,务
  必考虑到自变量的取徝范围,得到最大面积为。
  4 思维拓展得收获
  结合第(5)(6)小题,适时引出思考题“在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G,使△BCG的面积为整数的点G有几个?”,学生们在前面铺垫的基础上,结合最大面积及平移思想,学生可以较好的认知到向上平移最大面积为,向下平移经过点A时(不包括点A)即为最大面积,进而得出使面积为整数的点的个数。
  通过以上课例,学生就可以大量减少做不同题目带来的机械计算所花的时间,把时间用在思考、探究、能力培养上,也能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层层递进之美。一条主线串前后,案例精选减负担,到了课堂生活跃,底子打好考轻松,“一案到底”需要数学老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把握知识点间的关联,真正做到智慧教学,做智慧的数学老师,培养智慧型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
  [2]蒋海燕.中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略[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问题都非常重视。对于处在高中阶段的理科生,物理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受物理学科较强的实践性和较大难度的影响,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有考验性。物理学习要有正确的方法作为指导才能事半功倍。因此,本文将通过探索目前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有效地学习方法和提分技巧。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提分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
期刊
【摘 要】立定跳远是每年体质测试的必测项目,它反映人体下肢爆发力水平,能够提高学生腿部肌肉的力量,锻炼协调性和爆发力。但很多学生对这项运动极其畏惧,存在心理阴影。帮助其克服心理阴影并完成动作,是一名体育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体育;立定跳远;运动阴影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0-0160-02  立定跳远是指不用助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广大教职员工的欢迎,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出现学生、学习效率低的情况。因此,文章针对初中数学教学探究了提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具体策略,以便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期刊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导学案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本文分析探究了导学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对高中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
期刊
【摘 要】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有效提高初中生数学素质的重要需求。初中数学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于数学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等综合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数学活动中的观察。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提升数学综合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如何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的观察能力,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学科,对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纳入教学的重要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用数学,促进数学学习成绩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抽象概括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0-0176-01  初中数
期刊
【摘 要】圆锥曲线问题是高中数学的重点,也是高考试题重点考查的内容,难度系数较大。抛物线题型的掌握程度是学生学好圆锥曲线的信心所在。所以老师这部分的教学中,要掌握本节知识点及命題规律的核心所在。本文就高中数学抛物线解题如何利用二级公式进行实例讲解。  【关键词】数学;抛物线;二级公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0-0155-02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是一个经常出现的群体,此种教育现象也会长期存在无法消除,学困生的存在对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会产生强烈的影响。教师如果对学困生没有较大的关注,处理不好与学困生之间的关系,会降低数学教学的质量与全班的荣誉,对学生的心理也会造成打击。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表现出来的特点以及学困生进行转化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困生;转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课程改革后,高中物理教学不单要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学生还需要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传统教学带有灌输式与封闭式的特点,这已经不符合当前教学的发展,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展开合作学习,从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  【关键词】高中物理;合作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
期刊
【摘 要】学校科技活动目的与Stem教育理念是一致的,校园科技活动是有效实施Stem课程的重要途径,结合科技活动主题开发Stem课程,并使Stem课程从课堂走向课外,是解决实施Stem课程课时冲突的需要,同时依托科技活动节扩大Stem课程理念影响力,校园科技活动和Stem课程融合存在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科技活动;Stem课程;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