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重视产教融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建更加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有效利用互联网媒介优势,注重校内校外联动,全面推动体育院校创新创业产教融合模式发展,为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 创新创业 体育院校 产教融合
所谓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社会各行各业进行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是信息化时代下一种创新形态。新时期,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体育服务需求在社会中得到了迅速增长,体育作为一种大众健身方式,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公共服务消费品。我国体育产业起步晚,但却具有惊人的发展速度,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对于高等体育院校来说,通过互联网+为工具,实施产教融合目标,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更多社会服务需求的体育人才。基于此,加强对互联网+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路径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体系构建可行性基础
在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其整体设计需要在体育服务、体育教育产教融合基础上进行融合,必须能够符合区域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目标,服务与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等。因此,构建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体系中,必须进一步理解体育類创新创业人才内涵,以满足体育产业发展现实需求为目标,全面培养体育服务人才。同时,利用校企合作等联动方式,构建体育院校创新创业产教融合的校企协同机制,发挥学校、企业联合培养优势。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创新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满足体育院校学生发展需求。
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服务行业尤为突出。体育产业作为一种新兴服务行业,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我国呈现出较为旺盛的生命力。因此,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取向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从过去传统就业方向,逐渐转化为多元化的从业格局,社会中也出现了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体育服务岗位,能够为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契机。互联网+背景下,进一步拓展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符合当前高等体育院校学生发展需求,满足主动面向市场的需求,能够在优化体育人才结构、提升社会体育服务水平方面做出改变,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向着科学化、现代化发展。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路径
(一)不断优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在体育产业社会化发展中,强化创新创业是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健康中国”重要主题。高等体育院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以满足体育社会服务需求为目标,深化改革,培养优秀的体育创新创业人才,首先必须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迎合时代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性强,而体育社会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会强调社会服务实践性,通过产教融合模式,提升高等体育学院学生社会服务能力。高等体育院校传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中,教师为中心,未能够根据学生能力动态监控开展个性化的教育活动。而借助于“互联网+教育”优势,在体育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以问题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践创业能力为基本目标,发挥信息共享优势,对创新创业教育路径进行持续优化,树立现代化的产教融合教育理念。
(二)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
我国体育产业相对起步较晚,且相关资源呈现分散分布状态,专业化程度偏低,这种情况导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滞后,同时也对体育专业人才提出了更多迫切的需求。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加强了各行各业之间的相互连通,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借助于大数据精准分析功能,可以更好的实现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体育院校学生现实需求的契合度。在产教融合路径指导下,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体育院校学科建设当中,贯穿于学院人才培养体系中,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势,将同等院校之间、校企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动态信息整合起来,教学中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动。从教育教学角度来说,必须能够对学生学习状态合理把握,根据社会发展、行业变化等调整教学方向,培养出更多体育产业所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而从行业企业角度来说,应该提出需要怎样的优秀人才,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方向调整提供更多有用的依据;而从学生角度出发,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适当的检索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开展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总之,在构建互联网+高等体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路径过程中,必须做好相关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产学研协同发展,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三)构建符合发展规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块
高等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发展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将实践教学作为教学重点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将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有效整合起来,构建实践平台,根据体育服务行业发展需求,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正确引导方向,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模块化处理。
具体来说,在循序渐进理念指导下,可以将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分为以下六个模块:即队伍建设模块、创新创业科研服务模块、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模块、网络平台建设模块、创新创业科研服务模块、成果转化模块。这一课程模块体系实施过程符合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从低年级逐渐向高年级演化。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模块,面向低年级的学生,目的是为了帮助体育院校学生能够树立创新创业的意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数据进行搜集、整理,挖掘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潜力;第二层次为提高层次,主要针对具有潜力以及强烈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主要培养目的体现在创业技能、创业技巧方面;第三层次为实践层次,该层次课程模块实施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目标在于提升学生体育服务能力,为国家及地方体育产业服务,通过互联网平台优化创新创业的基础环境。当然,通过对各类教育资源的实时共享,实现课前课后、线上线下的师生互动关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拉近教学对象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更加符合高等体育院校学生发展需求,逐渐形成跨学校、跨学科、跨地域的课程模块组合形式,提升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质量。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互联网+教育是教育领域一次较大的变革,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工作必由之路。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产教融合发展中,借助于互联网+工具优势,开展面向时代、面向未来的创新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学习。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树立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创新理念,其次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做好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工作,最后需要构建更加符合规律的创新创业课程模块,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社会服务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静静.“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教学教育的研究[J].今日财富.2018,23(8):20-22.
[2]王文雄.“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20(3):87-88.
[3]王凤玲.“互联网+”时代下基于产教融合的计算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17(9):25-28.
[4]程卫卫.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模式研究[J].数码世界.2018,15(3):124-125.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关键词:互联网+ 创新创业 体育院校 产教融合
所谓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社会各行各业进行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是信息化时代下一种创新形态。新时期,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体育服务需求在社会中得到了迅速增长,体育作为一种大众健身方式,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公共服务消费品。我国体育产业起步晚,但却具有惊人的发展速度,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对于高等体育院校来说,通过互联网+为工具,实施产教融合目标,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更多社会服务需求的体育人才。基于此,加强对互联网+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路径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体系构建可行性基础
在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其整体设计需要在体育服务、体育教育产教融合基础上进行融合,必须能够符合区域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目标,服务与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等。因此,构建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体系中,必须进一步理解体育類创新创业人才内涵,以满足体育产业发展现实需求为目标,全面培养体育服务人才。同时,利用校企合作等联动方式,构建体育院校创新创业产教融合的校企协同机制,发挥学校、企业联合培养优势。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创新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满足体育院校学生发展需求。
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服务行业尤为突出。体育产业作为一种新兴服务行业,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我国呈现出较为旺盛的生命力。因此,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取向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从过去传统就业方向,逐渐转化为多元化的从业格局,社会中也出现了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体育服务岗位,能够为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契机。互联网+背景下,进一步拓展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符合当前高等体育院校学生发展需求,满足主动面向市场的需求,能够在优化体育人才结构、提升社会体育服务水平方面做出改变,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向着科学化、现代化发展。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路径
(一)不断优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在体育产业社会化发展中,强化创新创业是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健康中国”重要主题。高等体育院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以满足体育社会服务需求为目标,深化改革,培养优秀的体育创新创业人才,首先必须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迎合时代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性强,而体育社会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会强调社会服务实践性,通过产教融合模式,提升高等体育学院学生社会服务能力。高等体育院校传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中,教师为中心,未能够根据学生能力动态监控开展个性化的教育活动。而借助于“互联网+教育”优势,在体育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以问题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践创业能力为基本目标,发挥信息共享优势,对创新创业教育路径进行持续优化,树立现代化的产教融合教育理念。
(二)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
我国体育产业相对起步较晚,且相关资源呈现分散分布状态,专业化程度偏低,这种情况导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滞后,同时也对体育专业人才提出了更多迫切的需求。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加强了各行各业之间的相互连通,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借助于大数据精准分析功能,可以更好的实现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体育院校学生现实需求的契合度。在产教融合路径指导下,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体育院校学科建设当中,贯穿于学院人才培养体系中,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势,将同等院校之间、校企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动态信息整合起来,教学中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动。从教育教学角度来说,必须能够对学生学习状态合理把握,根据社会发展、行业变化等调整教学方向,培养出更多体育产业所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而从行业企业角度来说,应该提出需要怎样的优秀人才,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方向调整提供更多有用的依据;而从学生角度出发,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适当的检索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开展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总之,在构建互联网+高等体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路径过程中,必须做好相关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产学研协同发展,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三)构建符合发展规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块
高等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发展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将实践教学作为教学重点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将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有效整合起来,构建实践平台,根据体育服务行业发展需求,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正确引导方向,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模块化处理。
具体来说,在循序渐进理念指导下,可以将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分为以下六个模块:即队伍建设模块、创新创业科研服务模块、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模块、网络平台建设模块、创新创业科研服务模块、成果转化模块。这一课程模块体系实施过程符合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从低年级逐渐向高年级演化。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模块,面向低年级的学生,目的是为了帮助体育院校学生能够树立创新创业的意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数据进行搜集、整理,挖掘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潜力;第二层次为提高层次,主要针对具有潜力以及强烈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主要培养目的体现在创业技能、创业技巧方面;第三层次为实践层次,该层次课程模块实施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目标在于提升学生体育服务能力,为国家及地方体育产业服务,通过互联网平台优化创新创业的基础环境。当然,通过对各类教育资源的实时共享,实现课前课后、线上线下的师生互动关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拉近教学对象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更加符合高等体育院校学生发展需求,逐渐形成跨学校、跨学科、跨地域的课程模块组合形式,提升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质量。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互联网+教育是教育领域一次较大的变革,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工作必由之路。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产教融合发展中,借助于互联网+工具优势,开展面向时代、面向未来的创新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学习。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树立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创新理念,其次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做好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工作,最后需要构建更加符合规律的创新创业课程模块,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社会服务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静静.“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教学教育的研究[J].今日财富.2018,23(8):20-22.
[2]王文雄.“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20(3):87-88.
[3]王凤玲.“互联网+”时代下基于产教融合的计算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17(9):25-28.
[4]程卫卫.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模式研究[J].数码世界.2018,15(3):124-125.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