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博罗那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签订合作意向书。宣布将于2014年9月共同举办“博罗那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以下简称‘博罗那上海当代’)。作为博罗那上海当代的主办方,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加入无疑为明年的展会增添了新的活力,该机构是文化部直属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能是为文化部负责的对外文化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提供服务。
始于2007年的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明年将以博罗那上海当代的全新品牌亮相。SH Contemporary品牌所有者意大利博罗尼亚国际展览集团的总裁杜乔先生,以及该集团驻上海全资子公司——博罗那展览(上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欧阳晖女士表示:“没有延续2013年的SH Contemporary,是因为我们在探索新的发展之路。SH Contemporary自进入中国开始。就逐渐建立其在亚洲当代艺术展领域最具国际影响力与活力的领先地位。很遗憾,由于各种原因无法与之前的合作方继续合作。但是今天,我们很高兴能够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这一重量级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上海当代继续前进。”杜乔先生补充道:“作为意中文化,乃至全球文化的交流平台,上海当代获得了意大利政府的极大重视。这次展会的新命名,也重新定义了博罗尼亚国际展览集团对这一当代艺术展更国际化、前沿化的期望,博罗那上海当代将继续成为国外艺术机构、画廊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桥梁。”
2014年9月,中国的当代艺术圈将会迎来崭新的“博罗那上海当代”这一全新品牌时代。据悉,今年的9月即将召开新闻发布会。
共存 当代艺术作品联展
2013年6月23日“共存——当代艺术作品联展”在昆山和风雅颂举办,此次参展的画家包括:李山、张恩利、裴晶、曲丰国、王喜波、韩家泉、龚新如等21位艺术家。他们多为长期生活或毕业于上海的画家,了解上海文化,并创作出表达不同观点的作品。如同这座城市一样有着丰富独立和兼而有之的意识形态。
作为一种前卫文化现象,当代艺术从来就不曾以单一的形态存在,同时也不会满足于某种行之有效的程式,它们总是基于艺术家个体的微观视角去对历史的宏流不断地作出历史性的反应。
西方的20世纪艺术是这样,中国1970年代末以来的诸多艺术实验也是这样。在那些可被定义的宏观表象之下,总是共存着许多不尽相同的立场与态度,也正是这样一些各抒己见的行动构成了我们30多年来真切而鲜活的当代艺术史。
为了让这一段记忆不至于在许多大而化之的观看方式中被慢慢删除,同时也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时代的历史意味以及对未来的关照,我们或许需要一种超越断代学与分类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那些在观念、风格和媒材上大相径庭却共存于当下的艺术作品。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次展览所选择的艺术家不仅在年龄上跨度极大,而且就意识倾向与艺术语言来说也相去甚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选择是随意的。
因为从那些无论是仍饱含理想主义激情,还是延续着反讽图式,还是恪守严谨的学院路线,还是介入了新媒体的实验,或者兼而有之的作品中,都能够清楚地看到个体艺术经验生长的线索,而这也恰是他们能够在这样一个浮躁而纷乱的时代中继续脱颖而出的力量所在。
由此,可以发现这些艺术家之间可通约的一面,即当代艺术应该保有的独立性,而这也恰是我们对于社会的潜在期望——相互敬重差异并共存着。
始于2007年的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明年将以博罗那上海当代的全新品牌亮相。SH Contemporary品牌所有者意大利博罗尼亚国际展览集团的总裁杜乔先生,以及该集团驻上海全资子公司——博罗那展览(上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欧阳晖女士表示:“没有延续2013年的SH Contemporary,是因为我们在探索新的发展之路。SH Contemporary自进入中国开始。就逐渐建立其在亚洲当代艺术展领域最具国际影响力与活力的领先地位。很遗憾,由于各种原因无法与之前的合作方继续合作。但是今天,我们很高兴能够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这一重量级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上海当代继续前进。”杜乔先生补充道:“作为意中文化,乃至全球文化的交流平台,上海当代获得了意大利政府的极大重视。这次展会的新命名,也重新定义了博罗尼亚国际展览集团对这一当代艺术展更国际化、前沿化的期望,博罗那上海当代将继续成为国外艺术机构、画廊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桥梁。”
2014年9月,中国的当代艺术圈将会迎来崭新的“博罗那上海当代”这一全新品牌时代。据悉,今年的9月即将召开新闻发布会。
共存 当代艺术作品联展
2013年6月23日“共存——当代艺术作品联展”在昆山和风雅颂举办,此次参展的画家包括:李山、张恩利、裴晶、曲丰国、王喜波、韩家泉、龚新如等21位艺术家。他们多为长期生活或毕业于上海的画家,了解上海文化,并创作出表达不同观点的作品。如同这座城市一样有着丰富独立和兼而有之的意识形态。
作为一种前卫文化现象,当代艺术从来就不曾以单一的形态存在,同时也不会满足于某种行之有效的程式,它们总是基于艺术家个体的微观视角去对历史的宏流不断地作出历史性的反应。
西方的20世纪艺术是这样,中国1970年代末以来的诸多艺术实验也是这样。在那些可被定义的宏观表象之下,总是共存着许多不尽相同的立场与态度,也正是这样一些各抒己见的行动构成了我们30多年来真切而鲜活的当代艺术史。
为了让这一段记忆不至于在许多大而化之的观看方式中被慢慢删除,同时也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时代的历史意味以及对未来的关照,我们或许需要一种超越断代学与分类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那些在观念、风格和媒材上大相径庭却共存于当下的艺术作品。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次展览所选择的艺术家不仅在年龄上跨度极大,而且就意识倾向与艺术语言来说也相去甚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选择是随意的。
因为从那些无论是仍饱含理想主义激情,还是延续着反讽图式,还是恪守严谨的学院路线,还是介入了新媒体的实验,或者兼而有之的作品中,都能够清楚地看到个体艺术经验生长的线索,而这也恰是他们能够在这样一个浮躁而纷乱的时代中继续脱颖而出的力量所在。
由此,可以发现这些艺术家之间可通约的一面,即当代艺术应该保有的独立性,而这也恰是我们对于社会的潜在期望——相互敬重差异并共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