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不再是银行一家独大的传统布局,在金融衍生品近二十年迅速的衍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在形式与数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快速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隐患,也就是金融行业的风险。这些风险随着经济的波动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而扩大,政府面对金融风险必须采用干预手段,以确保金融秩序的正常,货币供需的稳定。然而,不适度的政府干預往往会造成金融抑制,甚至干扰金融业与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金融抑制;经济结构;转型
1 金融抑制理论概述
1.1金融抑制的概念
金融抑制作为金融学的理论,其理论核心最初是指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国内资本市场进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进而影响资本市场运作的理论。金融抑制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政府过分干预,改变了实际货币余额和物质资本的关系之间的互补作用,导致利率对于经济规律的违背,造成信贷双方的不信任,形成非正常的信贷市场进而影响资本市场的形成。金融抑制理论主要解释发展中国家金融业因抑制作用而不能发挥金融市场自动调节作用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现象。
1.2金融抑制对市场影响的过程
政府干预对金融抑制的程度,使得人们存款的实际收益很低,所以人们的储蓄喜好也很低,由于银行不能根据风险程度决定利率,低的实际贷款利率只能对低收益和低风险项目起到实际吸引作用,而对生产性项目或高风险项目来说,信贷的门槛太高,成本太高,同时,银行只选择较为安全的项目,进而抑制了企业与金融业间的有效联系。
1.3金融抑制的表现形式
一是高准备要求。商业银行将一部分资金放在中央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贷款组合中有很大一部分由中央银行决定,这就是发展中国家金融管理的特点,金融抑制由于是在存贷利率上做的干预,因此高准备金率是金融抑制的主要表现之一。二是名义利率限制。对贷款和存款的名义利率进行控制是政府干预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规定上限也可以规定确定比例。这种制定名义利率的形式压制了社会对金融中介机构实际债权存量的需求。当存在贷款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时,只能依靠信贷配额来消除对中介机构贷款的过高要求,进而影响金融市场的平衡。三是政府通过干预限制外源融资。政府账户上的赤字,常常通过预先占用存款银行的有限放款资源来弥补。
2 金融抑制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是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跟前期进行比较在要求上存在一定的区别,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制造业产能已经由原来的求过于供逐渐转变为现在出现剩余的现象,廉价的资本给予也只能对低端的制造业进行拓展,并不能将产业进行升级。居民的基本资金储蓄已经逐渐由之前的短缺转变为现阶段的手有富余,因此在市场中需要对更加有效的投资市场进行研究与寻求,从而适应今后更加多样化的社会需求。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也在逐渐蔓延,其对于人们资金的累积,政府在今后要对其进行保障,政府可以建立相关的金融管理体系,对其进行管理与限制,以保证资金的合理分配,以及人们投资渠道的效率。
因为资金是现阶段在社会中进行资源分配的基础,因此资金配置的市场性便逐渐成为资源配置市场性的前提。金融业在现阶段的社会中已经成为进行资金配置的行业,是所有行业的经济焦点。另外,金融抑制与经济与转型是一个系统的项目,相关部门不仅要将我国相关改革的推进资源进行整理,同时还要将我国金融经济与对外金融经济之间的联系。因此,对金融抑制进行转型是发展金融行业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经济转型的主旨。
对金融抑制进行转型主要是根据金融行业在经济中的位置进行判定。金融行业的基本内容其主旨主要是为了引导金融行业与经济的发展,利用一定手段将社会中比较缺乏的资源进行高效率的使用,从而进行资金的高效率的利用。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对于银行太过倚靠、相关的低利率政策及对于银行的高利差补贴政策,三者进行融合,从而造成了信贷的需求供给大幅度扩张,致使我国的融资结构与相关产业结构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近几年我国现有固定资产的投资数额已经达到80万亿左右,然而随着产能释放阶段的来临,银行之前已经积累的信贷危机将有很大的可能性爆发。然而在银行中设置的总行与分行制度能将存在种种风险全部转移到国家的财政中。为此,对金融抑制与经济结构进行转型是防范金融行业信贷危机的有效策略。
在我国的金融抑制政策中,不单能够有效推进我国工业化的战略发展,同时在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变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经济的变化发展中,金融抑制政策是引导其发展、转型的主旨,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金融抑制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存在一些问题,将金融抑制与经济结构进行转型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3 金融抑制的不良影响
3.1 限制了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
政府职能可以限制金融体系的扩大,金融机构扩大的边界是直到持有货币的实际收益加上提供金融产品或是服务的边际成本等于新投资的边际收益时为止。由于计划的滞后性无疑会阻碍一个有效的金融系统的扩张,在金融抑制下,不可能达到经济学理论上的边界,货币实际收益与服务的边际成本通常在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大于新投资的边际收益,金融业本身会出现缺陷,更无法引导私人储蓄向高收益的领域进行投资。
3.2资本市场效率降低
金融抑制的持续,会降低已被限制的由金融机构作为导向的资本市场效率,这种经济风险也将持续扩大。金融市场的影响会在社会上产生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瓶颈,这种需求的下降就是金融抑制的自我抑制效果产生的。在金融抑制条件下,价格不能真实反映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价格也不能起到刺激供给、限制需求的作用。
3.3 经济增长受到抑制
政府干预达到了金融抑制的程度,就会抑制经济水平的增长。因为政府干预货币制度改革能够刺激资本的增长,能够提高储蓄倾向和资本形成的质量,而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金融市场的过分干预必将打破货币与商品市场的平衡,使得经济增长总体受到抑制。 3.4加剧了经济上的分化
政府干预的另一个主要表现是汇率抑制,即抬高本国币值。这样的结果一定会造成出口的抑制,使得本国商品出口缺乏价格上的竞争力,影响了出口。另一方面,内源融资使收入分配有利于城市中已拥有许多財富的富人。这样,使贫困的那部分受剥夺而更加贫困,使富裕的人在分配中受益而更加富裕,分化的严重,使得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得不到体现,使得人们对市场的信心受到打击。
4面对金融抑制采取的对策
政府对金融市场的过分干预就会形成金融抑制,长期下去会阻碍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金融市场产生的一些新的情况,或是较为缓慢的经济增长,又必须依靠政府干预来扩大金融业发展的需求。因此,不适宜的政府干预或是经济转型不好就会制约金融体制的发展。本文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好改变。我们的对策很明了,即加快国内金融业的市场化,以适应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4.1利率政策的灵活性应当提高
国家对金融秩序的干预首先是对利率的控制。利率的灵活或是适应性的提高,需要加快利率的市场化的步伐。而对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与金融业的发展情况,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采用完全的市场化利率。利率市场化需要分层次进行。一是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政策逐渐放开。尤其是从农村信用社这个层面开始,因为我国农信社已通过多年的利率浮动,积累了一定经验,加上国家对农村与农业的支持,会在利率浮动上提供实践经验。二是适当扩大国有大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逐步适应利率市场化,增强金融产品的灵活性,要适当的对控制国家主要存贷方向的五大行放开利率政策。三是加强利率方面的监管。充分发挥央行和银监会的作用,确保金融秩序的稳定。
4.2提高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
除了上述对利率政策的监管,我国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还需要提高。以国际收支中的资本项目为例,我国缺乏监管资本流动的监管机制,监管方法落后,监管预见性不够,一旦出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征兆,如果不进行管制,似乎还没有更有效的手段。所以,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尽快掌握与熟悉WTO规则,学习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监管策略,为金融业全面实现市场化做好准备。
4.3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门槛
我国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往往树立很高的门槛,尤其是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对中小企业的信心更加弱化。这样就很难搞活金融借贷在市场上的地位。在制定存贷政策过程中,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有区别的政策措施,但大部分都是尽可能地向国有大企业倾斜,严重影响了非国有金融的发展。
4.4减少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政策性业务负担
对于我国金融机构来说,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时候,对国家的政策性业务的支持较大,反之,其负担的压力也很大。我国在商业银行转型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国有几大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但仍然要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要协调好国家任务与自身盈利的关系。金融机构要在发挥好社会职能的同时考虑到自身在金融市场的作用,要做好风险控制与盈利的关系,扩大经营的灵活性,通过自身经营的灵活来进一步支持社会职能的发挥。
5 结束语
综上,我国经济发展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低迷而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对我国政府发挥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应该借着经济新常态的机遇,进一步研究政府干预的措施,使得政府干预能够适当的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斯特凡·朔伊雷尔,俞晓帆. 金融抑制:减少债务于无声[J].银行家. 2013(06).
[2] 罗娜.浅析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J].时代金融. 2011(30).
[3] 李辉文.我国金融抑制的测度及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J].金融与经济. 2011(02).
作者简介:
权文俊身份证号码:61032619******0650。
关键词:金融抑制;经济结构;转型
1 金融抑制理论概述
1.1金融抑制的概念
金融抑制作为金融学的理论,其理论核心最初是指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国内资本市场进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进而影响资本市场运作的理论。金融抑制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政府过分干预,改变了实际货币余额和物质资本的关系之间的互补作用,导致利率对于经济规律的违背,造成信贷双方的不信任,形成非正常的信贷市场进而影响资本市场的形成。金融抑制理论主要解释发展中国家金融业因抑制作用而不能发挥金融市场自动调节作用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现象。
1.2金融抑制对市场影响的过程
政府干预对金融抑制的程度,使得人们存款的实际收益很低,所以人们的储蓄喜好也很低,由于银行不能根据风险程度决定利率,低的实际贷款利率只能对低收益和低风险项目起到实际吸引作用,而对生产性项目或高风险项目来说,信贷的门槛太高,成本太高,同时,银行只选择较为安全的项目,进而抑制了企业与金融业间的有效联系。
1.3金融抑制的表现形式
一是高准备要求。商业银行将一部分资金放在中央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贷款组合中有很大一部分由中央银行决定,这就是发展中国家金融管理的特点,金融抑制由于是在存贷利率上做的干预,因此高准备金率是金融抑制的主要表现之一。二是名义利率限制。对贷款和存款的名义利率进行控制是政府干预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规定上限也可以规定确定比例。这种制定名义利率的形式压制了社会对金融中介机构实际债权存量的需求。当存在贷款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时,只能依靠信贷配额来消除对中介机构贷款的过高要求,进而影响金融市场的平衡。三是政府通过干预限制外源融资。政府账户上的赤字,常常通过预先占用存款银行的有限放款资源来弥补。
2 金融抑制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是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跟前期进行比较在要求上存在一定的区别,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制造业产能已经由原来的求过于供逐渐转变为现在出现剩余的现象,廉价的资本给予也只能对低端的制造业进行拓展,并不能将产业进行升级。居民的基本资金储蓄已经逐渐由之前的短缺转变为现阶段的手有富余,因此在市场中需要对更加有效的投资市场进行研究与寻求,从而适应今后更加多样化的社会需求。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也在逐渐蔓延,其对于人们资金的累积,政府在今后要对其进行保障,政府可以建立相关的金融管理体系,对其进行管理与限制,以保证资金的合理分配,以及人们投资渠道的效率。
因为资金是现阶段在社会中进行资源分配的基础,因此资金配置的市场性便逐渐成为资源配置市场性的前提。金融业在现阶段的社会中已经成为进行资金配置的行业,是所有行业的经济焦点。另外,金融抑制与经济与转型是一个系统的项目,相关部门不仅要将我国相关改革的推进资源进行整理,同时还要将我国金融经济与对外金融经济之间的联系。因此,对金融抑制进行转型是发展金融行业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经济转型的主旨。
对金融抑制进行转型主要是根据金融行业在经济中的位置进行判定。金融行业的基本内容其主旨主要是为了引导金融行业与经济的发展,利用一定手段将社会中比较缺乏的资源进行高效率的使用,从而进行资金的高效率的利用。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对于银行太过倚靠、相关的低利率政策及对于银行的高利差补贴政策,三者进行融合,从而造成了信贷的需求供给大幅度扩张,致使我国的融资结构与相关产业结构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近几年我国现有固定资产的投资数额已经达到80万亿左右,然而随着产能释放阶段的来临,银行之前已经积累的信贷危机将有很大的可能性爆发。然而在银行中设置的总行与分行制度能将存在种种风险全部转移到国家的财政中。为此,对金融抑制与经济结构进行转型是防范金融行业信贷危机的有效策略。
在我国的金融抑制政策中,不单能够有效推进我国工业化的战略发展,同时在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变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经济的变化发展中,金融抑制政策是引导其发展、转型的主旨,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金融抑制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存在一些问题,将金融抑制与经济结构进行转型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3 金融抑制的不良影响
3.1 限制了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
政府职能可以限制金融体系的扩大,金融机构扩大的边界是直到持有货币的实际收益加上提供金融产品或是服务的边际成本等于新投资的边际收益时为止。由于计划的滞后性无疑会阻碍一个有效的金融系统的扩张,在金融抑制下,不可能达到经济学理论上的边界,货币实际收益与服务的边际成本通常在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大于新投资的边际收益,金融业本身会出现缺陷,更无法引导私人储蓄向高收益的领域进行投资。
3.2资本市场效率降低
金融抑制的持续,会降低已被限制的由金融机构作为导向的资本市场效率,这种经济风险也将持续扩大。金融市场的影响会在社会上产生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瓶颈,这种需求的下降就是金融抑制的自我抑制效果产生的。在金融抑制条件下,价格不能真实反映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价格也不能起到刺激供给、限制需求的作用。
3.3 经济增长受到抑制
政府干预达到了金融抑制的程度,就会抑制经济水平的增长。因为政府干预货币制度改革能够刺激资本的增长,能够提高储蓄倾向和资本形成的质量,而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金融市场的过分干预必将打破货币与商品市场的平衡,使得经济增长总体受到抑制。 3.4加剧了经济上的分化
政府干预的另一个主要表现是汇率抑制,即抬高本国币值。这样的结果一定会造成出口的抑制,使得本国商品出口缺乏价格上的竞争力,影响了出口。另一方面,内源融资使收入分配有利于城市中已拥有许多財富的富人。这样,使贫困的那部分受剥夺而更加贫困,使富裕的人在分配中受益而更加富裕,分化的严重,使得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得不到体现,使得人们对市场的信心受到打击。
4面对金融抑制采取的对策
政府对金融市场的过分干预就会形成金融抑制,长期下去会阻碍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金融市场产生的一些新的情况,或是较为缓慢的经济增长,又必须依靠政府干预来扩大金融业发展的需求。因此,不适宜的政府干预或是经济转型不好就会制约金融体制的发展。本文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好改变。我们的对策很明了,即加快国内金融业的市场化,以适应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4.1利率政策的灵活性应当提高
国家对金融秩序的干预首先是对利率的控制。利率的灵活或是适应性的提高,需要加快利率的市场化的步伐。而对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与金融业的发展情况,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采用完全的市场化利率。利率市场化需要分层次进行。一是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政策逐渐放开。尤其是从农村信用社这个层面开始,因为我国农信社已通过多年的利率浮动,积累了一定经验,加上国家对农村与农业的支持,会在利率浮动上提供实践经验。二是适当扩大国有大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逐步适应利率市场化,增强金融产品的灵活性,要适当的对控制国家主要存贷方向的五大行放开利率政策。三是加强利率方面的监管。充分发挥央行和银监会的作用,确保金融秩序的稳定。
4.2提高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
除了上述对利率政策的监管,我国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还需要提高。以国际收支中的资本项目为例,我国缺乏监管资本流动的监管机制,监管方法落后,监管预见性不够,一旦出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征兆,如果不进行管制,似乎还没有更有效的手段。所以,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尽快掌握与熟悉WTO规则,学习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监管策略,为金融业全面实现市场化做好准备。
4.3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门槛
我国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往往树立很高的门槛,尤其是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对中小企业的信心更加弱化。这样就很难搞活金融借贷在市场上的地位。在制定存贷政策过程中,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有区别的政策措施,但大部分都是尽可能地向国有大企业倾斜,严重影响了非国有金融的发展。
4.4减少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政策性业务负担
对于我国金融机构来说,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时候,对国家的政策性业务的支持较大,反之,其负担的压力也很大。我国在商业银行转型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国有几大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但仍然要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要协调好国家任务与自身盈利的关系。金融机构要在发挥好社会职能的同时考虑到自身在金融市场的作用,要做好风险控制与盈利的关系,扩大经营的灵活性,通过自身经营的灵活来进一步支持社会职能的发挥。
5 结束语
综上,我国经济发展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低迷而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对我国政府发挥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应该借着经济新常态的机遇,进一步研究政府干预的措施,使得政府干预能够适当的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斯特凡·朔伊雷尔,俞晓帆. 金融抑制:减少债务于无声[J].银行家. 2013(06).
[2] 罗娜.浅析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J].时代金融. 2011(30).
[3] 李辉文.我国金融抑制的测度及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J].金融与经济. 2011(02).
作者简介:
权文俊身份证号码:61032619******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