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情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s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陇中几乎每个村子都有戏台,逢年过节,村民们便甩掉锄头,放下犁杠,草帽换上了纱帽,粗罗换上了锦衣,百姓变成了卿相,吼一声秦腔,以解心中之块垒,演一台大戏,以庆五谷之丰登。
  三五人千军万马,六七步万水千山。秦腔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有其特定的表演形式,唱念做舞打,生旦净末丑,各行其道,各有千秋。但陇中人善于推陈出新,旧瓶子装新酒。村人唱戏随心所欲,不拘一格,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们依自己对剧中人物的理解来扮演,往往演得很夸张,正面人物高大全,担纲的演员也是村中的能人、巧人、俊人,反面人物则极尽丑化之能事,五音不全的,缺胳膊少腿的,只要喜欢秦腔,都可以捞到一个角色,锅底黑墨往脸上一抹,想扮演谁就扮演谁,想怎么演就怎么演,不必拉关系走后门。我曾在一出革命样板戏中扮演过五个角色,先是当主人公的警卫员,穿着银灰色的制服,还算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时代特征,父亲装过宝塔糖的一对纸盒子便做了道具,成了主人公的文件箱,我这个警卫员挑着文件箱,迈着马步脚,鞍前马后地保卫着主人公。随着剧情的发展,我先后又做过敌匪甲乙,敌特丙丁,打死一个换一个,只需往脸上不断地抹锅墨、涂油彩,衣服也不拘一格,母亲的大襟单衫,父亲的翻毛皮袄都可作戏衣。扮得越丑越好,只要观众看着乐,就算演出成功。
  “文革”期间,八亿人民齐唱八本样板戏,剧本人人背得滚瓜烂熟,每个人都可以当A角,但当好A角的人并不多。村中导演是十爷,民国时期,他做过地方民团的特务长,见多识广,是名副其实的行家,因演技好,功夫深,四方宴请,身价颇高。但他是教古装戏的,现代戏的程式变化,他知之甚少,于是我担任了导演助理,因为上初中的我四邻八乡,哪里有电影,哪里唱大戏就往那里赶,耳濡目染,心口相随,久而久之也悟出了一点儿门道。有我们爷孙当导演,庙湾社的戏远近闻名,戏演得好是一个方面,主要是庙湾的戏有逸闻佳话。
  《红灯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庙湾社扮演李玉和与李奶奶的是本家弟嫂俩,当李玉和唱“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的时候,总是把妈喊成哇,于是便有了“庙湾人的唱戏———哇”的歇后语。这无伤大雅,要命的是堂哥扮演的敌军,向鸠山报告时,把“报告,王连举他招了”,忙中出错,误报成了“报告,李玉和他招了”,这可犯了原则性的错误,不仅他挨批斗,受酷刑,也连带了十爷陪批斗,一个是地主的孝子贤孙,一个是国民党的残渣余孽。批斗归批斗,但戏还得演,不论是麦黄六月,还是数九寒天,戏不仅要在大戏台演,还要演到田间地头。戏成了一种宣传形式,是革命号角。
  改革开放后,恢复了古装戏,在陇中首演的是《十五贯》,其他剧目暂不公开上演,所以,一个春节我就在周围村看了二十场戏,共计三百贯。当时不理解为什么经典剧目那样多,单演《十五贯》,后来我才明白这是政治的需要,当时正在平反昭雪,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青天大老爷况钟是人们的救神。随后,各个剧目粉墨登场,戏曲爱好者有了用武之地,放羊的在山上吼,耕种的在田里唱,挑水的在河里吟,一片秦声秦韵,一派田园风光。有一家秦腔爱好者,每当吃饭毕,就会敲起锅碗瓢盆桌,唱一出经典秦腔,秦腔使婆媳无辈分,妯娌无矛盾,嫂弟无隔阂,秦腔让他们快快乐乐地生活,红红火火地度日。
  县城影剧院座无虚席,乡间大戏场人山人海,这是一个需要明星而又极易出明星的时代。大陕、小陕、雪里梅,都是全县有名的旦角,也是百姓心中的偶像。当然,人们对村戏的要求也提高了,唱得好的一上台就喝彩,唱得差的还未出场就鼓倒掌,有演员忘了词儿,观众席上马上一片吆喝,立即补充上唱词。谁家有一个台柱子,谁家的地位会日居中天,他自己连同家人都会成为座上客。李姓出了个小生演员,每当儿子在台上表演,李家老汉便戴上石头镜,抽上雪茄烟,满戏场乱转,逢熟人便问,演周仁的这是谁家的娃?人们知道他是明知故问,借以炫耀,但还是恭维道,咱们村除了您老,谁还能生出这样的英俊小生。于是皆大欢喜。当然,戏唱得臭的,年轻的娶不上媳妇,年老的结不成亲家,男的没朋友,女的无知己。堂哥的戏唱没唱腔,扮没扮相,但他还不愿演小角色,往往承担的是主角,他一出场,观众会撤走一半,留下满场子的难听话,影响了子女的婚嫁,妻咒骂,儿抱怨,亲友旁敲侧击地奉劝,他都充耳不闻,一意孤行,丢下家中农活不干,一年四季四处化缘,筹备演出事宜。堂哥是在人们的责备声中告别戏剧舞台的,也是带着悔恨谢幕人生舞台的。现在想来,没有堂哥这样的殉道者,乡村的精神文化生活会黯然失色。
  父亲年轻时曾扮演过老黄忠,因个子大,扮相死板,就被倒掌鼓下了台,从此一生再未登台演出,这是他的遗憾,但他是秦腔通,经典剧目可以倒背如流。他患病弥留之际,情绪激动,烦躁不安,为了减轻他的痛苦,我给他整天放秦腔磁带,效果奇佳,他是在《别窑》的旋律中,含笑离开人世的。但当时村人不理解,大骂我是不孝之子,在老人重病期间,还有心思欣赏秦腔,我想只有父亲是理解我的,他会在九泉之下瞑目的。年逾古稀的二叔斗大的字识不了一升,但他酷爱秦腔,哪里有秦腔,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还要能说会道的五叔陪他作讲解。农忙时间当地如有演出,他便三更半夜起身,趁着月光拔麦,下午晚上背上干粮连续去看戏,一天也不耽搁,我估算了一下,他一天的睡眠时间仅为四小时。但因为有了秦腔,他的精神会更好,气力会更大,劳动效率会更高。秦腔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近年来,随着电视、互联网的普及,民族戏曲每况愈下,演员年龄老化,观众日渐趋少,收益日益萎缩,但他们还坚守着这块阵地。春节期间,我回老家,正逢村戏上演,戏院中间停放着一辆三轮,车上摆放着林林总总的各类儿童食品,车周围拢着一圈小孩儿,面对食品垂涎三尺,显然小吃的诱惑力要比秦腔大得多。戏院的后墙下蹲着十几个老人,一边看戏,一边抽着旱烟谝闲传,场内观众不过五十。而台上演的是全本《金沙滩》,演职人员达数十人,一招一式,一丝不苟,他们是演给自己看的,是为了完成一种使命,了却一桩心愿。我不禁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呜呼,秦腔艺术何时才能推陈出新,民族戏曲何时才能走出困境?我的家乡可否兴起昔日的那种秦腔盛况,似乎也成了我不时而虑的一件心事。
  责任编辑:子非
其他文献
这是一篇搁置了四十年才写出来的文字。  我要写的同桌,是我在故乡三完小75级2班的一个女生,一切的故事都发生在四十年前。  今年国庆,我从成都回到达州。那个夜晚,我与从东莞回来度假的在洪兄等几个老同学机缘巧合地在达巴路口的烧烤摊上相聚了,大家围桌而坐,吃着烧烤,喝着啤酒,重逢的激情之焰被迅速点燃。我们组建起了新的群,群名被确定为“三完小75级2班”。  也就是那天夜晚,很感谢一位老同学打给成都的那
期刊
如风的岁月拂遍了额头的青丝,鬓角华发早生,鱼尾纹也肆无忌惮地爬上了眉梢。“漠漠秦云淡淡天,新年景象入中年”,如同钟表上慢慢移动的时针,在丝毫感觉不到移动之际,自己一下子就被塞进了不惑的年轮。日子的年轮让我与纯真无邪的少年时代,与激情如火的青春岁月渐行渐远,而滞留在生命里的每一份记忆,且吟且行,在悠远漫漫的尘世路上默然成卷。  俗话说得好:“万事可望,难忘者铭心一段;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我非
期刊
初登泰山,眼前的一切都是新鲜的。9月1日这天,我坐上上山的公交车,沿着盘山的水泥道一路攀升,满目青翠,郁郁葱葱,置身在林海之中,新鲜的空气带着山野的清香挤进车内,使我兴奋不已。  大约过了半小时,我乘坐的公交车到达中天门的停车场,仿佛来到了人间仙境,既新奇又陌生。高处云雾缭绕,峰峦半露半掩,电缆车在空中穿行;低处绿海茫茫,松柏叠翠。举目平视,众多游客竟无一人与我相识,男女老幼面带笑容踏着石板,登上
期刊
久居山里没有见过海的人们,时常会把森林里的涛声同大海的涛声相比。也时常会因为能够听到松涛声而自豪,山里人想象中的大海不过是一潭水中溅起的几道波纹罢了。而山中的波涛那才叫壮观,一浪胜过一浪的绿色波涛总会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读冰心老人的散文《说几句爱海的话》时心里总有些不服气,老人家是在海边长大的,所以对海有所偏爱。要不也不会只说爱海的话,不去赞美大山。  今年七月,我们这些在大山里生活工作的防火
期刊
我在乡村生长二十年,读书进城四十年。六十岁退休后,我又回到那个生我养我的乡村。  四十年的岁月,给我的乡村带来了巨变,已变得面目全非,变得几近难辨。那个在我心中珍藏了几十年的乡村何在?  那个水盈山黛、屋宇古朴、民风清淳、田园稻香、阡陌相连、鸡鸣犬应、绿合村寨、拱桥小镇、石板老街、叮当铁铺、纸扇伞店、狮灯茶戏、牛屋水车、茶亭牌坊的乡村何在?  当我行进在乡村,一条条水泥路像树的枝、网的目,向乡村各
期刊
去年5月间,正是莺飞草长的时节,我有幸陪同全国知名作家们走进闽南石狮蚶江古寨,数百年来,一直摆放在古渡头的那座石亭,是为“分巡兴泉道曾樱政绩突击,抗倭奇功,后皇恩浩荡,‘再借’巡视海道”一事而立。亭中“再借亭”三个大字和记叙的碑文,由明末书法大家张瑞图书写,一时引起作家们的极大兴趣。  张瑞图,字长公,又字无画,号二水,别号果亭山人、白毫庵主。生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二月,死于崇祯十四年(16
期刊
二十年一觉模具梦!不知不觉在塑料模具这个行业打滚了二十年,其间的梦泪、血汗、苦痛、离合、风雨、云烟,常令我这个老朽思接千载,感慨良多!  记得当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国有企业做工程师时,一茶一报,日子过得滋润油滑。可是有一天,一位刚从东莞打工回来的老师傅对我说:“小鬼,这里不适合你混!你应该到更需要你的地方去。塑料模具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百废待举,你到珠三角去吧,为中国模具的发展出一把力!”  经过一
期刊
父亲走了,那个凄清的深秋,在我们极力挽留了五年之后走了。  在最初的那几年,靠着那些遗物,维系我们和父亲的联系。在父亲还没有走之前,那杆猎枪似乎就成了“遗物”,忙于为父亲治病,家里人早就淡忘了它。没有淡忘的可能就是我,作为一个男孩子,天生对枪具有喜爱之性。况且,那支枪给我带来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那回忆里有不尽的美味,对于孩子,还有比美味更有诱惑的吗?那漂亮的野鸡,肥硕的野兔,还有祸害庄稼的獾子……
期刊
二舅舅去世的时候,母亲带着我去外婆家的四合院,跪在那棺材前磕了三个头。然后,母亲领我叫了二舅母,二舅母答了声“旋儿乖乖”。就是这次,我头一回记住二舅母:矮矮的个儿头,慈祥善良的面容,梳一只扁团大的鬏,穿一身中式青布衣裤,束一条青布印花围裙,穿一双尖尖小小的布鞋。至今记得,我好奇的目光盯着那双小脚注视了好久。  二舅舅去世后,二舅母生活无着落了。母亲领她去了一回居委会主任家,递上申请,说了很多拜托的
期刊
霍山县“安徽省红色区域纪念园”内的英烈墙上,镌刻着一个闪光的名字———查茂德。  1931年,热血少年查茂德加入了红军队伍,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任二纵五旅副旅长。一次,查茂德在前沿阵地指挥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  大战前夕,查茂德从笔记本上撕下五页纸,给妻子张喜如写了一封信:喜如妹:  我俩要短期分开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