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意》

来源 :安康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qing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古代印度尼西亚诸岛国如陆上丝路之于阗、龟兹诸国一样,乃佛法东传华夏之中转站和集散地,从东晋开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便与印度尼西亚古代诸岛国展开了密切的佛教文化交流。就印度尼西亚诸岛国而言,它是海路西来梵僧之中转站和瞭望所,西行求法华僧之梵语训练场所和中国佛典译场之海外延伸;中国东南沿海诸口岸则是梵僧入华的登岸地和迎送站,西行求法僧人的始发港和集散地,同时又是政府网罗域外高僧的情报搜集所和中外僧人北上弘法的主要通道。东晋至宋末,佛教文化逐渐成为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诸岛国间朝贡贸易之纽带,外交活动之媒介,两地之间人
《仙人关重建宣相安公生祠记》作为记载安丙生平的重要金石文献,其发现对安丙及相关问题研究有重要意义。仙人关安丙生祠于嘉定二年建成,其后被破坏,至嘉定十四年又重建。安丙生祠的废除折射出其平定“吴曦之乱”后的作为和他与中央政府的微妙关系,也反映了“武兴之变”后南宋中央集权体制下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复杂关系。
邵祖平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和诗人,在旧体诗词研究和创作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邵氏于杜诗有深入的研究,留下了不少和杜甫有关的著述,相关著述是民国杜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杜甫诗法十讲》颇有代表性。由《杜甫诗法十讲》可见邵祖平的诗学思想基本源自传统诗学,但其著述形态与方法又初显现代学术品格,因此该著作带有学术过渡期的烙印。《杜甫诗法十讲》持论平正通达,公允客观,但也存在不足。这些都应详细辨析,以求全面客观衡估其价值。
由于史料阙载,中国与亚美尼亚的交往历史并不明晰,但13-14世纪伴随着蒙古的征服,大亚美尼亚与西里西亚亚美尼亚(或称小亚美尼)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臣服于蒙古帝国,大小亚美尼亚与蒙古帝国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深度的接触,并进一步推动了元朝中国与亚美尼亚的交流。这一时期,不少亚美尼亚人经由陆路与海路来到东南沿海著名的港口城市泉州,并有可能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聚居区。另外,中国境内的基督教遗物可能暗示了亚美尼亚人更为广泛的影响。
朝鲜“仁祖反正”事件的发生对明末东北亚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明朝如何应对这一事件直接关系着当时中、朝关系的走向。在朝鲜请封的过程中,登莱巡抚袁可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袁可立不仅被朝廷授予行查朝鲜政变实情的任务和权限,他提供的情报及对请封的意见也成为朝廷决策的重要依据。从明朝应对仁祖请封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朝廷非常注重维护新设登莱巡抚节制朝鲜事务的权威,而袁可立本人的政治履历与威望也帮助其在这一事件中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以至于影响到朝廷对朝鲜请封最终决策的出台。
新时期以来,安徽诗人传承了中国现代爱情诗的先锋精神,率先突破僵化、教条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模式,积极探索爱情的本真书写,极大地丰富了爱情诗的精神意蕴。同时在诗歌艺术上更是敢于突破,大胆探索,通过多视角的爱情观照、创造陌生化的诗歌境界、采用日常化的叙事策略、运用多样化的诗歌语言等表现方式,不断创新诗的艺术形式,提升诗的艺术表现力,拓展诗的审美空间,开创了安徽爱情诗写作的新阶段,为推动中国爱情诗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何创新社区治理体系,推动居民参与共治,在当下仍是理论和实践的难题。通过对三个典型社区进行分析,发现居民在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能够进行适应性调整,发挥主观能动性。基于调查分析,提出了拓宽社区居民参与渠道、完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制度体系、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三条对策性建议。
本文基于语料库方法,探究唐、宋、元、明、清及现代共六个阶段汉语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的历时演变情况。结果发现:(1)触觉形容词的通感隐喻现象在古代汉语中已十分常见,且随着时代的更替,触觉形容词的通感隐喻映射范围呈整体扩大趋势;(2)视觉与听觉一直是通感隐喻的主导目标域;(3)触觉形容词“寒”和“暖”存在通感隐喻映射范围减少的情况。这种演变事实表明,通感隐喻的映射虽受人类共通的生理机制驱动,但新兴感官刺激的出现以及认知多样性的发展促使通感隐喻映射模式呈现出历时多样化和此消彼长的趋势。
毓贤抚鲁期间怀有仇教、恶教心理,极为反感教会势力,在教案处置中,既依从清廷“持平办理”、避免开衅的总方针,又适度容忍反洋教活动以固结民心。毓贤的这种涉教态度与政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毓贤基于对民教冲突的现实关切;二是与清廷的态度密切相关。可从内政和外交层面审视毓贤的涉教政策。内政层面:一是壮大官方的武装力量,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便是将刀会、拳会等私会组织纳入乡团等公会组织;二是将拳会中自卫身家、守望相助者与戕害平民者区别开来。外交层面:毓贤建议总署与德、法等国公使交涉,撤换主教,或者指示中国驻外公使
《论语》“孔颜乐处”体现了孔子与颜回“道中庸”的生活方式;经周敦颐发明后,寻“孔颜乐处”逐渐发展为理学家“极高明”的学说系统。冯友兰先生提出天地境界之觉解,正是其新理学对先秦儒学与宋明理学的吸收和深化。梳理先秦与宋明两条线路,就能发现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精神的诠释和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