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校的教育改革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学校的“特色建设”也成为一个关键词语。许多教育机构相继出台了各类学校特色建设的新政策,鼓励学校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探寻办学方向和目标,培植各具特色的办学风格。打造区域内教育品牌。各级各类学校也在充分利用办学自主权,立足自身实际,开发和挖掘各种外在和潜在资源,寻找突破点,集中力量开展学校特色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可以说,学校进行特色建设,打造卓越的教育品牌,已成为学校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
一、什么叫学校特色
学校特色就是大家常说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可以说,学校的特色建设是学校教育管理理念的一种体现。其主要表现是在办学过程中,具有与其他学校不同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治校方略、管理文化、教育教学手段和风格等:具有反映学校自身特点、经学校长期努力而形成的相对稳定且有一定声誉度的实践行为。
学校特色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地域性,需要反映学校特点,不能追求唯一性。现在的“特”,是因为现在做得比别人好或别人暂时未做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种因素的变化,也许别人做到了且比你做得好,所以说,“特”是相对的。从评价方面讲,特色具有区域性,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一种比较性的评价。区域范围不同,则“特”字归属不同,对学校特色的界定也有变化。
学校不分大小和强弱,都应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有的学校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有的注重学科特色建设,有的注重教育教学特点的提炼和培植,或兼而有之,并使其逐步成为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形成一种竞争优势。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完善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的。
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襄阳市实验中学(原襄阳市三十七中学),2001年建校初期一无所有,是一所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新兴学校。建校十年来,学校素质教育硕果累累,特色教育成效显著,教育教学质量始终保持在全市的前列,赢得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学校现已成为襄阳市义务教育名副其实的“窗口学校”。一所建校仅十年的年轻学校却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其办学的成功经验是什么呢?归结起来,就是学校坚持走“特色建设、内涵发展”之路。
建校之初。学校就确立了“用精细化的管理发展学校、用适应学生的教育打造教师、用赏识的眼光培养学生”的办学宗旨,确立了创建“具有鲜明的品牌个性、特色的教育模式、优质的教育服务”的品牌学校的办学目标,确立了“管理有创新、学科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思路。
在办学模式方面,学校在襄阳市区首创寄宿与半寄宿相结合的办学模式,锻炼学生生活能力,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在学校管理方面,学校从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人手,坚持“细化职责,落实责任,考评促进”十二字方针,具体工作的检查与考核做到“日清”、“周评”、“月结”,实行全面、全员、全程管理,注重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的统一。在学生德育方面,学校以习惯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围绕“十个好”习惯f把衣穿好、把饭吃好、把路走好、把地扫好、把操做好、把书读好、把歌唱好、把课上好、把人待好、把人做好),狠抓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以打造外语教学品牌为切入点,长期聘请外籍教师任教。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在课堂建设方面,学校以“学案导学”为突破口,全面推进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改革,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案导学-展示交流-启发解惑-拓展延伸-训练反馈”的高效课堂模式。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学校以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机制为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能力。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实践,这六个方面已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学校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是经过学校长期的孕育、提炼和沉淀形成的,是一种独特的、相对稳定的实践行为。由这种实践行为所支配的学校就叫做有特色的学校。
二、学校特色建设的内在要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立志高远,大氣沉稳,走特色的办学之路,也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战略选择。这涉及到怎么样办学的问题,或者说是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学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这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和内在要求。
首先,每个教育工作者应明确党的教育方针,这是我们办学指导思想的前提。无论建设什么特色,都要紧紧围绕“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方针。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规矩”,更是检验我们办学方向的唯一标准。
其次,教育是一项事业,是一个有其内部运行规律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数十年的教育历程,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吸取和反思。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去除功利色彩,用心对待自己从事的职业。
再次,必须遵循师生发展规律。参与特色建设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个体,都有其认识、发展和成长的规律。只有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身心发展规律、个性成长规律和教师的成长规律,教育才有可能实现育人功能,进而促进学校品牌的优化和学校特色的形成。
最后,必须从实际出发,合理定位,科学规划。学校的特色建设,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如教师队伍的现状、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学校的课程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以及学科建设等。各所学校千差万别。因此,开展学校特色建设。就要立足学校实际,深入分析本校的基础、主要的优势和在特色建设中的有利条件和薄弱环节,着力挖掘学校的特色资源,找准特色建设的突破口。
三、学校特色建设应该坚持的原则
首先,尊重学校的文化积淀,坚持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学校的特色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尊重学校的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重新解读、发掘和建构学校新的文化和思想,使之符合时代精神和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促进学校更加理性、健康地发展,而非那种简单的全盘打破,推倒重来。学校要本着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对学生终身尽责的教育思想,既要做教育的守望者。又要做创新的创新者。
其次,在教学上采用“传授知识和教学活动相结合”的有效办法。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教师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书本知识和生活体验融为一体,并将之转化成活生生的、具有现代意识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结合起来的教育,才叫适应学生的教育,这样的教师才是有特点的教师,这样的教育才称得上是有特色的教育。
最后,吸收传统教育的精华。我国古代的教育家们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顺应人的认知规律,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值得现今教育者去研究并继承。我们的教育和特色建设,应多一点理性,少一点浮躁;多一点守护,少一点迷失;多一点立足长远。少一点急功近利。因为毕竟我们从事的是对人的终身产生影响的教育事业。
总之,学校的特色建设,有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以创新的思路来思考学校的特色建设,以开放的态度去确立学校特色建设目标,打造一流的教育品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人才。
(编辑 陆燕)
一、什么叫学校特色
学校特色就是大家常说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可以说,学校的特色建设是学校教育管理理念的一种体现。其主要表现是在办学过程中,具有与其他学校不同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治校方略、管理文化、教育教学手段和风格等:具有反映学校自身特点、经学校长期努力而形成的相对稳定且有一定声誉度的实践行为。
学校特色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地域性,需要反映学校特点,不能追求唯一性。现在的“特”,是因为现在做得比别人好或别人暂时未做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种因素的变化,也许别人做到了且比你做得好,所以说,“特”是相对的。从评价方面讲,特色具有区域性,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一种比较性的评价。区域范围不同,则“特”字归属不同,对学校特色的界定也有变化。
学校不分大小和强弱,都应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有的学校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有的注重学科特色建设,有的注重教育教学特点的提炼和培植,或兼而有之,并使其逐步成为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形成一种竞争优势。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完善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的。
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襄阳市实验中学(原襄阳市三十七中学),2001年建校初期一无所有,是一所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新兴学校。建校十年来,学校素质教育硕果累累,特色教育成效显著,教育教学质量始终保持在全市的前列,赢得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学校现已成为襄阳市义务教育名副其实的“窗口学校”。一所建校仅十年的年轻学校却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其办学的成功经验是什么呢?归结起来,就是学校坚持走“特色建设、内涵发展”之路。
建校之初。学校就确立了“用精细化的管理发展学校、用适应学生的教育打造教师、用赏识的眼光培养学生”的办学宗旨,确立了创建“具有鲜明的品牌个性、特色的教育模式、优质的教育服务”的品牌学校的办学目标,确立了“管理有创新、学科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思路。
在办学模式方面,学校在襄阳市区首创寄宿与半寄宿相结合的办学模式,锻炼学生生活能力,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在学校管理方面,学校从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人手,坚持“细化职责,落实责任,考评促进”十二字方针,具体工作的检查与考核做到“日清”、“周评”、“月结”,实行全面、全员、全程管理,注重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的统一。在学生德育方面,学校以习惯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围绕“十个好”习惯f把衣穿好、把饭吃好、把路走好、把地扫好、把操做好、把书读好、把歌唱好、把课上好、把人待好、把人做好),狠抓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以打造外语教学品牌为切入点,长期聘请外籍教师任教。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在课堂建设方面,学校以“学案导学”为突破口,全面推进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改革,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案导学-展示交流-启发解惑-拓展延伸-训练反馈”的高效课堂模式。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学校以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机制为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能力。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实践,这六个方面已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学校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是经过学校长期的孕育、提炼和沉淀形成的,是一种独特的、相对稳定的实践行为。由这种实践行为所支配的学校就叫做有特色的学校。
二、学校特色建设的内在要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立志高远,大氣沉稳,走特色的办学之路,也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战略选择。这涉及到怎么样办学的问题,或者说是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学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这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和内在要求。
首先,每个教育工作者应明确党的教育方针,这是我们办学指导思想的前提。无论建设什么特色,都要紧紧围绕“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方针。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规矩”,更是检验我们办学方向的唯一标准。
其次,教育是一项事业,是一个有其内部运行规律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数十年的教育历程,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吸取和反思。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去除功利色彩,用心对待自己从事的职业。
再次,必须遵循师生发展规律。参与特色建设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个体,都有其认识、发展和成长的规律。只有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身心发展规律、个性成长规律和教师的成长规律,教育才有可能实现育人功能,进而促进学校品牌的优化和学校特色的形成。
最后,必须从实际出发,合理定位,科学规划。学校的特色建设,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如教师队伍的现状、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学校的课程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以及学科建设等。各所学校千差万别。因此,开展学校特色建设。就要立足学校实际,深入分析本校的基础、主要的优势和在特色建设中的有利条件和薄弱环节,着力挖掘学校的特色资源,找准特色建设的突破口。
三、学校特色建设应该坚持的原则
首先,尊重学校的文化积淀,坚持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学校的特色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尊重学校的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重新解读、发掘和建构学校新的文化和思想,使之符合时代精神和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促进学校更加理性、健康地发展,而非那种简单的全盘打破,推倒重来。学校要本着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对学生终身尽责的教育思想,既要做教育的守望者。又要做创新的创新者。
其次,在教学上采用“传授知识和教学活动相结合”的有效办法。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教师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书本知识和生活体验融为一体,并将之转化成活生生的、具有现代意识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结合起来的教育,才叫适应学生的教育,这样的教师才是有特点的教师,这样的教育才称得上是有特色的教育。
最后,吸收传统教育的精华。我国古代的教育家们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顺应人的认知规律,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值得现今教育者去研究并继承。我们的教育和特色建设,应多一点理性,少一点浮躁;多一点守护,少一点迷失;多一点立足长远。少一点急功近利。因为毕竟我们从事的是对人的终身产生影响的教育事业。
总之,学校的特色建设,有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以创新的思路来思考学校的特色建设,以开放的态度去确立学校特色建设目标,打造一流的教育品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人才。
(编辑 陆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