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用于重症脑损伤患者疼痛评价的荟萃分析

来源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dl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用于重症脑损伤患者疼痛评价的效度。

方法

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s、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有关CPOT应用于重症脑损伤患者疼痛评价的文献,文献检索时限为2006年1月至2018年9月。由两名研究者按预先设定好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完成文献的筛选、质量评价与数据提取,最终确定纳入荟萃分析的研究。应用Revman 5.3及meta-DiSc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统计学处理,包括对均数差(MD)和诊断性试验的荟萃分析。

结果

共纳入9项研究,944例重症脑损伤患者。对于CPOT的判别效度,当患者接受非致痛性与致痛性操作时(6项研究),CPOT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为-2.25[95%可信区间(CI):-2.61~-1.89,P<0.001];致痛性操作前和致痛性操作时(8项研究),CPOT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为-2.06(95% CI:-2.59~-1.53,P<0.001)。对于CPOT的效标效度(4项研究),以患者主诉疼痛为参照标准,在对患者进行操作时,合并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39(95% CI:0.689~0.785,I2=34.7%)和0.789(95% CI:0.737~0.835,I2=0),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校标效度的异质性分析显示存在阈值效应。

结论

对于重症脑损伤患者的操作性疼痛,CPOT具有较好的判别效度。对于CPOT的校标效度,需进一步研究提示疼痛的界值。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简称TSPLC)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简称LC)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主体为2019年1月-2019年6月间来院治疗的20例胆囊手术患者.以奇偶数法分A组和B组,均10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写,是当地民族生活的象征,也是当地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各地文化习俗都是中华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想将民族本土文化渗入教育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著名的"六大解放"理论,旨在呼唤教育教学回归儿童本位.对于语文教学而言,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六大解放"理念仍旧具有重要而鲜明的指导性意义.文章根据这一理
今年,学校安排我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我从教十几年,带过的最低学段的也是三年级,所以,对于我这个老班主任来说,一切也是从零开始、从头学起。  孩子们顺利地适应了小学生活,反而是家长更让我头疼:从周一早上开始各种电话:我孩子进教室没有?我孩子穿多了您让他把外套脱掉。我孩子的语文书掉了您帮忙找找。我孩子喜歡动,您把他放前面坐……开学后建立的微信家校群更是热闹非凡:我们家孩子的铅笔老掉,是谁拿了?我的孩子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心理变化,文章以湖南省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为研究对象,从研究方法、调查结果和讨论三个方面对新形势下湖南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