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年,笔者在苏州大学学习期间认识了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徐斌,得知他在20多年的数学教学生涯中已经经历了两次“大循环教学”。因此,他对整个小学学段的数学教材了如指掌,能准确说出每一个知识点出自哪一册哪一个单元的哪一道例题。笔者也从教20多年了,却从未经历“大循环教学”,虽曾为数学科组长多年,但对全学段的数学知识网络和架构仍不熟悉,心中因此萌生担任“大循环教学”的强烈愿望。
一、小学数学“大循环教学”的可行性
什么是“大循环教学”?它是指小学教师从一至六年级的连续任教,经历一个完整的全学段执教周期。现今的小学数学教师,绝大多数具备本科或以上学历,他们有足够的知识条件进行“大循环教学”。对家长和学生而言,“大循环教学”避免了反复适应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能在稳定的课堂环境和熟悉的课堂氛围中连续学习,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循环教学”有着广泛的群众需求基础;对教师而言,连续全学段任教,他们就可以对学生的习惯培养、学风培养做出有效的整体规划,有利于顺利、高效开展教学,也有利于自身数学知识系统的建构,“大循环教学”成了数学教师的期盼;对学校而言,实行“大循环教学”可以为数学教师在钻研教材和掌握学情方面创造有利的条件,对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莫大的裨益。综上分析,小学数学“大循环教学”安排不但具备可行条件,而且是学校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内在需求。
二、小学数学“大循环教学”的必要性
现今的小学数学任教安排大多是实行“小循环教学”。这样的教学安排导致许多数学教师只了解自己任教学段的教材和学情,而对其它学段的教材和学情感到陌生。因此,他们在参加教研活动时害怕言之不准、言无所据,表现得不自信、不积极。笔者有这样的经历,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分数加减”时发现:教材没有将“把若干数量的物体看作单位1平均分”列为教学难点。笔者曾一度怀疑教材编写出现了纰漏。后来,通过对分数教学的溯源分析,才了解到早在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材已经把该知识点列为教学难点突破了。像这样相互联系,但又分布在不同循环段的知识点在小学学段中还有很多,如,“位置与方向”“统计”“倍”“分数”“比”……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对知识的前后联系进行梳理,才能做到精准把握教材。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大循环教学”显得十分必要。
三、“大循環教学”有利于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小学学段周期长达六年,学生在这个学段中经历儿童期和少年期两个重要的成长阶段,他们的思维将经历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概括思维模式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学段里,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编排与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相适应,从培养数感到形成空间思维,从数理分析到培养抽象的逻辑推理,呈现螺旋上升式的立体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精准把握全学段的知识体系结构十分重要和必要。然而,在小学教学工作安排中,数学教师往往被安排实行“小循环教学”,此时要求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全学段的教材钻研和开展学情分析并不现实,必须让教师经历“大循环教学”,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全学段的教材钻研和学情分析之中去。笔者对本校14名数学教师进行了“大循环教学”的意愿调查,结果显示:8名中青年教师均有强烈的“大循环教学”的意愿。然而现实是,这些教师都被安排在两个年级段的狭窄“小循环教学”之中,导致他们的教学视野变得狭隘,专业化成长程度受到严重限制。因此,在科组开展的“同课异构”“教材研读”等教研活动中,他们发言甚少,参与积极性不强、程度不深,科组的整体教研能力得不到发展,科研成果寥寥。
教育部门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若继续实行数学“小循环教学”,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势必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在教材方面,人教版数学教材近几年一直在修订之中。例如,以前的教材中并没有编排“横向条形统计图知识”,但是修订后的四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材中就编排了这个知识点;又如,原来在六年级上册教学的“鸡兔同笼”问题被提前到四年级学习。如此的教学内容变动还有很多,若不实行“大循环教学”,教师就会对教材知识把控失准,课堂教学中难免出现教学失误,甚至是知识性错误。如果对学段知识结构和关系都把握不准,数学教师更高程度的专业化成长将无从谈起。因此,“大循环教学”将是小学数学教师走向更专业化成长的光明大道。
四、“大循环教学”的灵活实施
很多学校领导对实行“大循环教学”存在一定的顾虑,他们的顾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担心学校的师资不能胜任“大循环教学”;二是担心学生对教师的连续任教产生审美疲劳。其实,学校在数学任教安排上可实行灵活的“大循环教学”,而非简单粗暴的“一刀切”。首先,学校根据教师任教能力、风格和意愿等实际情况灵活推行。其次,可以采用错班“大循环教学”模式。即甲教师先执教1-3年级低年段A班,接着接手4-6年级高年段执教B班。这样,实际上只是数学教师经历了“大循环教学”,学生仍然是“小循环教学”。这样的灵活安排既避免了学生可能出现的审美疲劳,又实现了教师“大循环教学”,实属两全其美。
在小学学段的数学教学中实行“大循环教学”,对学校来说,提升了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对教师来,提升了教研教学能力,促进自身走向更专业化的成长;对学生来说,可以在一个更稳定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中学习和成长,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谓是一个多赢的举措。小学数学实行“大循环教学”,必定促使学校、教师和学生在素质教育的阳光大道上走得更好、更远。
一、小学数学“大循环教学”的可行性
什么是“大循环教学”?它是指小学教师从一至六年级的连续任教,经历一个完整的全学段执教周期。现今的小学数学教师,绝大多数具备本科或以上学历,他们有足够的知识条件进行“大循环教学”。对家长和学生而言,“大循环教学”避免了反复适应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能在稳定的课堂环境和熟悉的课堂氛围中连续学习,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循环教学”有着广泛的群众需求基础;对教师而言,连续全学段任教,他们就可以对学生的习惯培养、学风培养做出有效的整体规划,有利于顺利、高效开展教学,也有利于自身数学知识系统的建构,“大循环教学”成了数学教师的期盼;对学校而言,实行“大循环教学”可以为数学教师在钻研教材和掌握学情方面创造有利的条件,对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莫大的裨益。综上分析,小学数学“大循环教学”安排不但具备可行条件,而且是学校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内在需求。
二、小学数学“大循环教学”的必要性
现今的小学数学任教安排大多是实行“小循环教学”。这样的教学安排导致许多数学教师只了解自己任教学段的教材和学情,而对其它学段的教材和学情感到陌生。因此,他们在参加教研活动时害怕言之不准、言无所据,表现得不自信、不积极。笔者有这样的经历,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分数加减”时发现:教材没有将“把若干数量的物体看作单位1平均分”列为教学难点。笔者曾一度怀疑教材编写出现了纰漏。后来,通过对分数教学的溯源分析,才了解到早在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材已经把该知识点列为教学难点突破了。像这样相互联系,但又分布在不同循环段的知识点在小学学段中还有很多,如,“位置与方向”“统计”“倍”“分数”“比”……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对知识的前后联系进行梳理,才能做到精准把握教材。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大循环教学”显得十分必要。
三、“大循環教学”有利于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小学学段周期长达六年,学生在这个学段中经历儿童期和少年期两个重要的成长阶段,他们的思维将经历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概括思维模式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学段里,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编排与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相适应,从培养数感到形成空间思维,从数理分析到培养抽象的逻辑推理,呈现螺旋上升式的立体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精准把握全学段的知识体系结构十分重要和必要。然而,在小学教学工作安排中,数学教师往往被安排实行“小循环教学”,此时要求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全学段的教材钻研和开展学情分析并不现实,必须让教师经历“大循环教学”,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全学段的教材钻研和学情分析之中去。笔者对本校14名数学教师进行了“大循环教学”的意愿调查,结果显示:8名中青年教师均有强烈的“大循环教学”的意愿。然而现实是,这些教师都被安排在两个年级段的狭窄“小循环教学”之中,导致他们的教学视野变得狭隘,专业化成长程度受到严重限制。因此,在科组开展的“同课异构”“教材研读”等教研活动中,他们发言甚少,参与积极性不强、程度不深,科组的整体教研能力得不到发展,科研成果寥寥。
教育部门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若继续实行数学“小循环教学”,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势必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在教材方面,人教版数学教材近几年一直在修订之中。例如,以前的教材中并没有编排“横向条形统计图知识”,但是修订后的四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材中就编排了这个知识点;又如,原来在六年级上册教学的“鸡兔同笼”问题被提前到四年级学习。如此的教学内容变动还有很多,若不实行“大循环教学”,教师就会对教材知识把控失准,课堂教学中难免出现教学失误,甚至是知识性错误。如果对学段知识结构和关系都把握不准,数学教师更高程度的专业化成长将无从谈起。因此,“大循环教学”将是小学数学教师走向更专业化成长的光明大道。
四、“大循环教学”的灵活实施
很多学校领导对实行“大循环教学”存在一定的顾虑,他们的顾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担心学校的师资不能胜任“大循环教学”;二是担心学生对教师的连续任教产生审美疲劳。其实,学校在数学任教安排上可实行灵活的“大循环教学”,而非简单粗暴的“一刀切”。首先,学校根据教师任教能力、风格和意愿等实际情况灵活推行。其次,可以采用错班“大循环教学”模式。即甲教师先执教1-3年级低年段A班,接着接手4-6年级高年段执教B班。这样,实际上只是数学教师经历了“大循环教学”,学生仍然是“小循环教学”。这样的灵活安排既避免了学生可能出现的审美疲劳,又实现了教师“大循环教学”,实属两全其美。
在小学学段的数学教学中实行“大循环教学”,对学校来说,提升了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对教师来,提升了教研教学能力,促进自身走向更专业化的成长;对学生来说,可以在一个更稳定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中学习和成长,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谓是一个多赢的举措。小学数学实行“大循环教学”,必定促使学校、教师和学生在素质教育的阳光大道上走得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