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构成世界的重要物质,它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有了水,才有大河奔流、白云悠悠,才有花香鸟语、山清水秀,才有鱼翔浅底、鹰击长空,才有万物的勃勃生机。水是大自然的精灵,给人们带来丰富的想象和思考,于是便有了“全民节水宣传周”“中国水周”“世界水日”……对于水,你有哪些认识?如果以“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会怎样构思呢?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如何写“水”。
首先,我们要明确“水”的含义,找准切入点,给话题定位。
大家知道,“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世界万物存在的必要条件。以“水”为话题,落脚点是以“水”为连接点,让同学们讲述或论证人与自然二者之间的关系。“水”的象征意义很广泛,比如,水象征着生命、希望、活力等。水的涓涓细流,让我们感受着美妙的连续性;水的川流不息,让我们看到了涌动的生命之美。当然了,“水”还凝集着包容、关怀、奉献、友爱等人性化的东西,具体到一个点,“水”里流动母爱,融洽亲情,让世界万物在水中繁衍生息。
冯君莉在《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中从水的颜色人手,勾勒了水蓝色的生命。“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色人种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作者抓住了青海湖“蓝”的特点,给我们描绘出一个美丽的世界。青海湖蓝似海洋,蓝似天空,蓝得温柔恬雅,蓝得让人心醉……如此之“蓝”怎能不让人心动呢?形象生动的比喻把青海湖给人的第一印象写活,使之成为人们向往的仙境。
其次,确定文体,以新颖的形式吸引读者。
以“水”为话题,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是议论文,还可以叙议结合,因文而异。记叙力求真切生动,论述力求辩证深刻,抒情务必真挚诚恳。文体选定后,要注意文体的特点,切忌“四不像”。行文中“我”宜虚化,“水”宜实化。“我”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也可以代指人类。大干世界,漫无边际,切入点要小,力争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以斑窥豹。
以记叙文为例,可以写一段见闻,或者编一个故事。有一位小作者就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把“水”写活,并从六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水”的特点,即“河水”“江水”“海水”“泉水”“泪水”“汗水”。文中有六个领起句:“我想,我应该是泉水……”“我想,我应该是河水……”“我想,我应该是江水……”“我想,我应该是海水……”“我想,我应该是汗水……”“我想,我应该是泪水……”前四者是“自然之水”,后两者是“人体之水”。由“自然之水”到“人体之水”,从“物质之水”上升到“精神之水”,从“完美之水”写到“灾难之水”,将“水”人性化,写出了“水”的生命走向和人生价值。
再次,行文顺畅,表达清晰,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一篇优秀的作文除了立意高远、形式活泼之外,还要注意行文的顺畅和表达方式的恰到好处。如果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在行文中设置情境,那么具体的表现形式要有“实写”和“虚写”。“实写”生活中的有关经历,比如吃水、用水、缺水、引水、节水等等,存在的或不存在的“水”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由此引出人的某些看法和观点;“虚写”水带给人的美好境界或无法挽救的灾难。说到“桃花源”,自然会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优秀的古代散文。“桃花源”早已成为躲避现实的虚幻胜境的代名词,是一个美好而又不可企及的神秘地方。那么,可不可以虚构一个神奇的“水世界”呢?像威尼斯水城一样,人们在水上生活,在水中嬉戏,在水中打破常规实现梦想。当然了,同学们也可以假想一个“水灾难”,视情节表现的需要,运用虚实结合、借物抒情、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比如:“汨罗江畔,屈原因世事不公,投入于我,尽管我极力拦截,可是他求死之意已决,即使我再三阻拦,也未能挽救他的生命。在死亡面前,我感到自己很渺小,我本来是幸福的化身,却成了杀人的凶手。我也做过错事,为了不让自己的肚子涨得发痛,我开闸泄洪,没想到,却摧毁了人类的家园,淹没了雄伟的堤坝,卷走了可怜的牲畜,甚至危及到了人的生命。现在想想,我真的很后悔……”这段文字采使用了拟人的写法,从反面写出了“水”的自省,使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最后,要摆正立场,辩证思维,在写水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周围的事物。
大自然是一个循环的大机器,阳光、生物、水、土壤等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阳光,水就只能停留在地面上;如果不经过雷电作用,水将永远隔世相望;如果没有土壤,水也无法钻进地里,给植物供给营养。一般来说,“水”的优点大于缺点,但并不是说不写缺点,逆向思维会使文章的主题更鲜明,立意更深刻。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依赖和掠夺加剧,加上目光短浅,水资源遭到了破坏。恶化的环境反过来又影响到经济发展和人类的健康。人们痛定思痛,重新认识到自然的力量,表达人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意愿。
经过这么一斟酌,关于水的作文,还能难到哪里去呢?
责任编辑 张一文
首先,我们要明确“水”的含义,找准切入点,给话题定位。
大家知道,“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世界万物存在的必要条件。以“水”为话题,落脚点是以“水”为连接点,让同学们讲述或论证人与自然二者之间的关系。“水”的象征意义很广泛,比如,水象征着生命、希望、活力等。水的涓涓细流,让我们感受着美妙的连续性;水的川流不息,让我们看到了涌动的生命之美。当然了,“水”还凝集着包容、关怀、奉献、友爱等人性化的东西,具体到一个点,“水”里流动母爱,融洽亲情,让世界万物在水中繁衍生息。
冯君莉在《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中从水的颜色人手,勾勒了水蓝色的生命。“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色人种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作者抓住了青海湖“蓝”的特点,给我们描绘出一个美丽的世界。青海湖蓝似海洋,蓝似天空,蓝得温柔恬雅,蓝得让人心醉……如此之“蓝”怎能不让人心动呢?形象生动的比喻把青海湖给人的第一印象写活,使之成为人们向往的仙境。
其次,确定文体,以新颖的形式吸引读者。
以“水”为话题,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是议论文,还可以叙议结合,因文而异。记叙力求真切生动,论述力求辩证深刻,抒情务必真挚诚恳。文体选定后,要注意文体的特点,切忌“四不像”。行文中“我”宜虚化,“水”宜实化。“我”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也可以代指人类。大干世界,漫无边际,切入点要小,力争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以斑窥豹。
以记叙文为例,可以写一段见闻,或者编一个故事。有一位小作者就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把“水”写活,并从六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水”的特点,即“河水”“江水”“海水”“泉水”“泪水”“汗水”。文中有六个领起句:“我想,我应该是泉水……”“我想,我应该是河水……”“我想,我应该是江水……”“我想,我应该是海水……”“我想,我应该是汗水……”“我想,我应该是泪水……”前四者是“自然之水”,后两者是“人体之水”。由“自然之水”到“人体之水”,从“物质之水”上升到“精神之水”,从“完美之水”写到“灾难之水”,将“水”人性化,写出了“水”的生命走向和人生价值。
再次,行文顺畅,表达清晰,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一篇优秀的作文除了立意高远、形式活泼之外,还要注意行文的顺畅和表达方式的恰到好处。如果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在行文中设置情境,那么具体的表现形式要有“实写”和“虚写”。“实写”生活中的有关经历,比如吃水、用水、缺水、引水、节水等等,存在的或不存在的“水”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由此引出人的某些看法和观点;“虚写”水带给人的美好境界或无法挽救的灾难。说到“桃花源”,自然会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优秀的古代散文。“桃花源”早已成为躲避现实的虚幻胜境的代名词,是一个美好而又不可企及的神秘地方。那么,可不可以虚构一个神奇的“水世界”呢?像威尼斯水城一样,人们在水上生活,在水中嬉戏,在水中打破常规实现梦想。当然了,同学们也可以假想一个“水灾难”,视情节表现的需要,运用虚实结合、借物抒情、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比如:“汨罗江畔,屈原因世事不公,投入于我,尽管我极力拦截,可是他求死之意已决,即使我再三阻拦,也未能挽救他的生命。在死亡面前,我感到自己很渺小,我本来是幸福的化身,却成了杀人的凶手。我也做过错事,为了不让自己的肚子涨得发痛,我开闸泄洪,没想到,却摧毁了人类的家园,淹没了雄伟的堤坝,卷走了可怜的牲畜,甚至危及到了人的生命。现在想想,我真的很后悔……”这段文字采使用了拟人的写法,从反面写出了“水”的自省,使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最后,要摆正立场,辩证思维,在写水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周围的事物。
大自然是一个循环的大机器,阳光、生物、水、土壤等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阳光,水就只能停留在地面上;如果不经过雷电作用,水将永远隔世相望;如果没有土壤,水也无法钻进地里,给植物供给营养。一般来说,“水”的优点大于缺点,但并不是说不写缺点,逆向思维会使文章的主题更鲜明,立意更深刻。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依赖和掠夺加剧,加上目光短浅,水资源遭到了破坏。恶化的环境反过来又影响到经济发展和人类的健康。人们痛定思痛,重新认识到自然的力量,表达人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意愿。
经过这么一斟酌,关于水的作文,还能难到哪里去呢?
责任编辑 张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