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这是中国贸易史上最大的一起索赔案。
16年前,同样是三菱汽车,在中国遭遇了一场空前的"信任危机",当时中方的反应和索赔手法颇值得现在遭遇帕杰罗质量问题的消费者借鉴。
当时,三菱公司为5800辆FP-418载重汽车付出60亿日元的赔偿,现在,面对7.2万帕杰罗用户,三菱公司下一步会做出怎样的一个交待?
冯世鑫(杭州)
2001年2月9日,国家检验检疫局发出紧急公告,决定禁止进口日本三菱帕杰罗V31、V33型越野车。这件事又唤起笔者对十多年前一起特大索赔案的回忆。
1985年10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新闻:我国粮食局从日本进口的三菱载重汽车,经商检部门检验,发现其质量不合格,经中日双方艰苦谈判,将由日方重新设计、重新制造,全部更换,并赔偿由此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消息传出,震惊中外。
一
1984年金秋,一艘艘巨大的货轮,满载着日本5800辆FP-418型8吨载重汽车,从日本海分别向我黄海、渤海、东海平稳而又迅速地驶来,分别停靠上海、天津等码头。
簇新的进口FP-418型8吨载重卡车像一条条长龙,从卖主的巨轮上,流进国内各公路交通的脉管。而它那宽敞的挡风玻璃,现代化设备的驾驶室,颀长的车身及超大的吨位,更是谁见到它都眼馋。然而,令人失望的事发生了:它中看,不中用,刚使用不久,新疆、江苏、甘肃、浙江、江西、辽宁、河南等省和自治区,均发现FP-418型汽车大梁裂开等故障。
时隔不久,甘肃、新疆、浙江、河南、江苏、江西、辽宁等省市用户,都纷纷电告当地商检局、粮食局:车架发现裂缝!大梁也有裂缝!这引起了有关省市和自治区的商检局和粮食局的高度重视。商检和粮食部门认为,车架和大梁一旦在快速行驶中突然断裂,后果不堪设想!
商检部门与粮食部门研究,先由粮食局调查摸底和自验,然后再由商检局进行复验和鉴定。其中,浙江省粮食局的曹国良,向全省37个市县的粮食车队通了电话,要求各车队认真检查三菱汽车的行驶情况,发现问题马上报告。
除少数车队反映有问题外,绝大多数复电都说正常,没问题。
曹国良感到费解,同一型号的车,为什么会出现少数车队反映有质量问题呢?他分析可能有的驾驶员检查得不仔细。于是,他又严肃认真地再电告各车队:请你们用水冲洗干净,用棉纱布擦一擦,钻到车底部仔细检查一下。否则,日后有问题,国家和省粮食局概不负责。
这引起了各车队的高度重视。经仔细检查,普遍反映:车架发现裂缝;副弹簧钢板托架铆钉松动;托架铆钉剪断、脱落;大梁有严重裂纹、裂缝等問题。
曹国良沉思:FP-418汽车普遍带有致命的隐患,65辆车,不!全国进口5800多辆车,面临的是一起特大的国际经济索赔案!
江西、浙江等省市粮食局的代表,分别找日本三菱公司的代表来察看三菱汽车的损坏情况。日方代表看了以后紧张起来,急忙记录、拍照,急得满头是汗。
会议室里,双方的谈判正在紧张地进行。中方代表单刀直入:美、苏、日、法的车辆我们都使用过,从未出现此类情况,其中原因,对方一定很清楚。
日方代表推诿:我公司汽车名扬世界,从来没发生过上述情景,这可能是贵国道路不佳所致。
中方反驳:过去中国曾经购买贵公司的二手车(即旧车)行驶10年,也没出过这种情况。如今,我国公路大有改善,更何况这批又是新车,怎么反而会出现车架断裂等严重问题,这又该作何解释呢?
日方代表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提出负责技术加固和修补的方案。
中方代表持反对意见:这不行!刚买进的汽车,就采取修修补补的办法来解决,恐怕在国际贸易上是奇事。请贵公司用实际行动来维护自己已有的声誉!日商表示愿意把中方提案带回公司。
第一轮谈判,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于是,各省、市粮食局决定请所在地商检局来复验出证,正式向日商提出经济索赔。
日方听说各省、市、自治区商检部门进行复验,感到忐忑不安。在东京的首脑机关的神经,被千里之外的中国刺痛了。决策人一面痛斥负责此事的下属办事不力,一方面迫不及待地将焊条、螺栓、钻头等空运来华,企图堵住小缺口,掩盖大漏洞。商检和粮食部门明白:私下了结意味着让对方拖延时间,耽误我方的索赔期。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中方理直气壮地拒绝接受日方空运材料的做法。
二
全国商检系统相继决定:对FP-418型汽车进行全面复验。各省市自治区商检局都把这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其中,浙江的检验任务落到浙江商检局女检验员金安妮的肩上。
1985年6月18日,金安妮和曹国良等乘一辆北京吉普车从杭州出发,在检验进口汽车的同时,留意观察浙江的路况。经数日实地观察,浙江的柏油公路和水泥公路都较好。他们又同上海、山东、江苏、安徽同行咨询公路状况,都反映较好。他们想,华东地区的车,基本上都行驶在华东一带。对此,他们心里已没有了底数。
他们最先来到义乌,直奔粮食局车队的停车场,一辆辆洗得干干净净的FP-418型汽车,等候他们来检验:事关5840辆车的命运,事关祖国的利益和尊严。金安妮手持电筒、铜卷尺等,一头钻进高约70厘米的车架下,经仔细检验,她发现:大梁裂缝,长1厘米;左右托架6个铆钉松动,2个铆钉剪断。金安妮详细记下损坏部位,标明数据尺寸,绘制成简易图表,为出证提供科学依据。
午后,他们又驱车向丽水赶去。
丽水的情况更糟:左右托架脱落,铆钉断裂;左大梁裂缝长达18厘米;车箱横梁与直梁连接钢片4片断裂,右直梁9片钢片脱焊,差速器盒角齿合间过大。
丽水是第一个发现问题,又是车辆损坏最严重的单位,会不会还失检遗漏?金安妮再次钻进车下面,欲检验托架侧面。丽水车队有个同志说:这个部位检查过,不会有问题。可她还是用纱布像擦精密仪器那样,一丝不苟地擦着、看着。经仔细鉴定,又发现一条裂缝,长11厘米。
6月20日,他们又连夜来到温州,发现的又是同样的问题:车架断裂,托架铆钉松动。怎么都在一个部位,是不是有什么规律性?
金安妮心中一动。她学过机械、力学、钢铁材料等,懂得冲击力与钢材强度、硬度的关系。一个大胆的设想开始在她脑海里酝酿着。21日下午经过在缙云县的再次复验后,心里更有底了。
整整4天时间,金安妮等人辗转4个县(市),行程1000多公里,共检验汽车23辆,发现大梁裂缝13辆27条,铆钉松断99个,档板脱落11块,为出具商检证书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返杭以后,金安妮在同志们的协助下,着手对FP-418型货车做理化检测,并进行对照、分析,运用大量科学数据,终于找到带有规律性的实质问题:裂缝集中发生在副钢板弹簧后支架的后上方;左支架裂缝多于右支架;支架铆钉松动自上而下逐步加剧,最后全部剪断;与FP-810汽车相比,FP-418车架材料显得单薄,厚度不够等等。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加剧了行驶中的扭曲摆动,强迫车辆产生随机振动,由此形成的巨大冲击力,作用于大梁,导致裂缝、托架铆钉松动和断裂,最后完全脱落。
种种迹象表明:日本三菱汽车公司为我国订做的FP-418型货车属于设计和制作先天不足。7月中旬,浙江等商检局正式出证(其它省、市、自治区商检局也都先后出证):"上述问题系发货方制造因素所致"。
8月4日,曹国良等同志受省粮食局委托,持商检证书及索赔意见北上。他们来往于商业部、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汇报调查的详细情况。并通过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副董事长赵晟,向国家经委质量部和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反映,这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使赔偿方式由一般性修补上升到经济索赔。
9月4日,由国家经委牵头,国家商检局、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国家物资局等单位派员组成的专家小组,到浙江等地复验FP-418货车损坏情况,并逐条记录,将损坏部位逐一拍摄录像。国务院专家小组一致认为:浙江等省市自治区商检局出具的证书,数据完备,结论正确,同意商检的结论。
三
9月30日,中日双方在北京举行谈判。双方挑选的都是精明强干的人员。国家主管部门则作为中方参加谈判的全权代表出阵。
开始,日方将FP-418汽车损坏的责任又推到中国公路不佳上。中方代表则将中国公路、检验录像片等都放给日方代表看。同时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商检部门的检验证书及反映的同一问题,都亮给日方代表。
在大量充足证据面前,日方一名部长不得不承认,这属于设计和制作上的质量问题所致。在FP-418货车损坏归属问题上取得了一致的意见,这样一来,在谈判桌上,天平失去了平衡。这是个大前提,这为下一步索赔金额打下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随即,围绕着索赔金额,进行了报价、要价、提价、压价、比价,展开了一场场拉锯战。在商谈索赔价时,日方代表压价较低,每辆赔价低于10万日元,共赔5.84亿日元。
中方代表提出:每辆赔16万日元,此项共9.5亿日元。
双方先是有争议,后经反复协商,双方同意每辆为13.4万日元,这项费用,日方共支付7.8256亿日元。
中日双方争议最大的项目,是其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赔偿金。因为数额达数十亿日元之巨,所以双方争议也最激烈。日方在谈这项赔偿时,采取逐条报出。每报完一项,总要停一下,环视中方代表的反应。日方提出支付30亿日元。
中方代表琢磨着每一笔报价的奥秘。把那些"大概""大约""可能"造成损失等含糊不清的字眼都挑了出来,各种项目和数据在荧光屏上都显示出来。在谈判桌上,中方报完每个项目和金额后,都讲明这个数字测算的依据。最后,中方提出赔偿间接经济损失费70亿日元!双方差距高达40亿日元。双方各讲各的理由和依据,双方虽都高姿态作了让步,但仍相差20亿日元,使谈判多次出现僵局。
日方三菱公司总裁考虑中国是一个大市场,并为今后长远利益着想,最后拍板同意赔偿50亿日元的间接损失费。
除上述两项达成协议外,日方愿意承担下列三项责任:
—-确认出售到中国的全部FP-418型卡车为不合格品,同意全部退货,更换新车;
—-新车必须重新设计试验,精工细作和制造优良,并请中方专家试验和考查;
—-在新车未到之前,对旧车进行应急加固后继续使用,由日方提供加固件和加固工具等。
数项相加,日方共赔偿中方60多亿日元。
这一起罕见的特大索赔案终于交涉成功了!这被称为中国贸易史上最大的一起索赔案。
60多亿日元的赔偿,按照每辆车2万元人民币的总额偿付给各个车主,其余则全部上缴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