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最深切地感受生命的神奇和无奈,是在1991年6月那个沉闷的盛夏。
1991年6月1日上午12时,我盼望已久的儿子终于平安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那黑茸茸的头发、红扑扑的小脸,还有不敢用力去触摸的肌肤,让我感到生命的可爱、珍贵以及不可思议。
每天照顾他占用了我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吃、喝、拉、撒轮番旋转,成了我那段时间的全部生活内容。我无暇顾及时光是怎样流逝的,只是极度困乏的我在儿子醒来时,必须睁开惺忪的双眼,强打起精神来呵护这个弱小的生命。在精疲力竭也忙不完的琐屑中,月亮总是不知不觉地爬上了夜幕……就在我全身心去体味一个新生命是如何从无到有,到慢慢生长的过程时,一个极不愿听到的消息传来:我的书法启蒙老师靳选病重住进了开封淮河医院。
这时,儿子刚刚满月,他的小模小样和哭闹声牵动着我全部的视觉和听觉神经,心灵对世界的全部感知,就是一个月来和我形影相依的儿子。
为了看望靳选老师,我放下儿子,骑着自行车走在五颜六色的街市上,仿佛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因为这里没有儿子的小脸和哭声,心里一时空空荡荡……
我怯生生地来到医院,一种白色肃穆的氛围笼罩着这里,我蹑手蹑脚地来到病房,靳选老师满脸痛苦地躺在白色的病床上,鼻子里插着氧气管,它的家人在床边照顾着。这时的靳选老师昏睡着,已经不能说话。他老伴说:“是脑瘤。”当时我对这个词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刻,只知道是脑子里长了一个不该有的东西。我无言,呆了一会儿,默默地看着曾经是那么慈祥的老人,此刻被病魔折磨得再也不能跟我说话了,心里一阵酸楚。我多想问他一句,有什么要交待和放不下的吗?可是我却不能问,他也不能说。我知道,他最放不下的是书法。他曾说过,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资料要整理,书法要上溯魏晋……
几个月过去了,不好的消息终于传来,靳选老师——一个慈祥的老人,永远地离开了他的家人和朋友,给爱他的人留下了不尽的痛苦和怀念。从此,喜欢他的书法的人们,只能在品味他书法的时候,来追忆曾经送给他们艺术之美好的靳选了。
从此,我意识到了,医院和死亡之间有一条地狱的通道,医生只能在这条通道里尽可能地挽留住行走的人们,可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医院成了我心中一个不祥的符号,是生命的白色恐怖区,是生与死、地狱与人间的隔离带。有多少人在这里与亲人永别,有多少人从这里走向另一个世界从此再也回不到自己的家,再也不能感知这个世界,再也不能感受阳光,听不到鸟鸣,闻不到花香,看不到月光的皎洁,不能体验爱与恨的交织……
生命,你要人们该怎样地敬畏啊?
2004年9月3日,我父亲突发心肌梗塞住进了开封市一家医院重症监护室。
我立即从郑州赶回开封。路上,我不停地为父亲祈祷,希望发达的现代医学能帮父亲渡过难关。
我极不情愿地又来到了让人恐怖的地方。
父亲平静地躺在病榻上,脸上的气色依然充盈着生命的气息。输液器里的液体一滴一滴地流进父亲的静脉,每滴下去一滴我都感到父亲向我走近一步,离这个鲜活的世界近一点。
我紧握着父亲的手,两眼注视着心脏监护器光波的起伏,感受着父亲心脏的跳动,仿佛这样就可以把不算强壮但还健康的心力传送给他,父亲就能挺过这一关。
我不知道人这一生要在生与死的边缘漫游多少次,我只知道有人常常漫游,而不会轻易逾越那条生死线,而有的人从来都没有机会观赏体味那条多彩的边界就径直地走了过去。生命就是这样充满着风险,就是这样惊心动魄,就是这样在生与死的搏斗中显示着它不同寻常的珍贵和意义,让你不得不对它敬畏……
在这样的焦虑中度过了一天一夜。
第二天晚上,宁静的病房里突然传来一声闷响,监护室旁边的一个病房里一个年轻的女病人意外地从床上一头栽倒了地上,顿时昏迷不醒。病房里霎时一阵忙乱,护士们推着氧气瓶一溜小跑,医疗器械叮当碰撞的声音,震得人心不由一下一下地紧缩。我不敢去窥视这样残酷的情境,但偏偏她又被白大褂们推进了重症监护室,安放在父亲病榻的旁边,中间仅隔了一扇屏风。这样不祥的信息和骚动的干扰,别说是病人,就是健康人的心跳也会一阵波动。我一看父亲的心律显示器,天啊!父亲的心跳180次!赶快找大夫。
主任和两个小护士忙着给父亲处理了一番。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去了,情况仍不见明显好转,怎么办?记得有人说过淮河医院的心血管科很有名,情急之下只好向外求援,电话请来了淮河医院的程院长,程院长察看一番后很快确诊。一会儿,一只清澈的白色药水加进了注射器里,慢慢地,慢慢地,父亲的心跳恢复了正常。程院长要走,被当班主任留下,请他帮忙诊断一下那个刚刚被推进重症监护室的女病人。原来这个年轻的女人是一个两个月孩子的母亲,得的是肺动脉高压,影响心脏造成心脏肥大。我问程院长:“这是怎么造成的?”
“由于孕期腹压太大、血液凝固性增强等原因,一部分妇女会因此血瘀回流不好,形成血栓,肺部成了一个过滤的网,血栓凝滞在上面。一开始会胸闷、咳嗽、咯血,血栓多了,又危及心脏,最终造成心肺功能衰竭。”
“每个孕妇都会这样吗?”
“不,只是个别的。在国外,一般百姓都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会及时就诊,停止妊娠。可是,目前中国百姓的医学知识还不够普及,更需要提高。”
“不生孩子就不会发病吗?”
“对!所以母亲才伟大呀!”
一个女人,为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和成长,需要做出多大的牺牲啊!这是作为男人,即便是智慧的男人,也永远无法计算出来的一种沉重,一种无私的牺牲。
程院长临走时惋惜地说:“她的日子可能不多了。”
难道生命竟要以这样的代价来延续吗?
那一晚,还有以后的两三个月的日子里,我严重失眠。
后来,父亲转到了淮河医院,半个月后他顽强地拒绝了死神,终于走出医院,回到了自己的家,回到了爱他的亲人中间。
生命原来是这样脆弱又坚韧,平凡而又珍贵……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无法预知更无法感知死亡,因为通向天堂的阶梯虽然诱人,却没有回头的路。
死去的人有没有灵魂,它能关照红尘弥漫的人间吗?
虽然还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折磨的人们,但是人们仍然不愿放弃求生的哪怕是一丝的希望。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实验,什么都可以失败了重新再来,惟有生命不可以!只要活着,一切才都可以重新再来。活着,或许比赴死更需要勇气和坚强。生命永远是人世间最值得珍惜的东西。
活着!活着我们才能感受这个世界,享受阳光、雨露、鲜花、草地、书籍、情爱、浪漫……美好总是短暂的,可因短暂才珍贵,因珍贵才难得。
(大申摘自《书法导报》)
1991年6月1日上午12时,我盼望已久的儿子终于平安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那黑茸茸的头发、红扑扑的小脸,还有不敢用力去触摸的肌肤,让我感到生命的可爱、珍贵以及不可思议。
每天照顾他占用了我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吃、喝、拉、撒轮番旋转,成了我那段时间的全部生活内容。我无暇顾及时光是怎样流逝的,只是极度困乏的我在儿子醒来时,必须睁开惺忪的双眼,强打起精神来呵护这个弱小的生命。在精疲力竭也忙不完的琐屑中,月亮总是不知不觉地爬上了夜幕……就在我全身心去体味一个新生命是如何从无到有,到慢慢生长的过程时,一个极不愿听到的消息传来:我的书法启蒙老师靳选病重住进了开封淮河医院。
这时,儿子刚刚满月,他的小模小样和哭闹声牵动着我全部的视觉和听觉神经,心灵对世界的全部感知,就是一个月来和我形影相依的儿子。
为了看望靳选老师,我放下儿子,骑着自行车走在五颜六色的街市上,仿佛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因为这里没有儿子的小脸和哭声,心里一时空空荡荡……
我怯生生地来到医院,一种白色肃穆的氛围笼罩着这里,我蹑手蹑脚地来到病房,靳选老师满脸痛苦地躺在白色的病床上,鼻子里插着氧气管,它的家人在床边照顾着。这时的靳选老师昏睡着,已经不能说话。他老伴说:“是脑瘤。”当时我对这个词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刻,只知道是脑子里长了一个不该有的东西。我无言,呆了一会儿,默默地看着曾经是那么慈祥的老人,此刻被病魔折磨得再也不能跟我说话了,心里一阵酸楚。我多想问他一句,有什么要交待和放不下的吗?可是我却不能问,他也不能说。我知道,他最放不下的是书法。他曾说过,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资料要整理,书法要上溯魏晋……
几个月过去了,不好的消息终于传来,靳选老师——一个慈祥的老人,永远地离开了他的家人和朋友,给爱他的人留下了不尽的痛苦和怀念。从此,喜欢他的书法的人们,只能在品味他书法的时候,来追忆曾经送给他们艺术之美好的靳选了。
从此,我意识到了,医院和死亡之间有一条地狱的通道,医生只能在这条通道里尽可能地挽留住行走的人们,可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医院成了我心中一个不祥的符号,是生命的白色恐怖区,是生与死、地狱与人间的隔离带。有多少人在这里与亲人永别,有多少人从这里走向另一个世界从此再也回不到自己的家,再也不能感知这个世界,再也不能感受阳光,听不到鸟鸣,闻不到花香,看不到月光的皎洁,不能体验爱与恨的交织……
生命,你要人们该怎样地敬畏啊?
2004年9月3日,我父亲突发心肌梗塞住进了开封市一家医院重症监护室。
我立即从郑州赶回开封。路上,我不停地为父亲祈祷,希望发达的现代医学能帮父亲渡过难关。
我极不情愿地又来到了让人恐怖的地方。
父亲平静地躺在病榻上,脸上的气色依然充盈着生命的气息。输液器里的液体一滴一滴地流进父亲的静脉,每滴下去一滴我都感到父亲向我走近一步,离这个鲜活的世界近一点。
我紧握着父亲的手,两眼注视着心脏监护器光波的起伏,感受着父亲心脏的跳动,仿佛这样就可以把不算强壮但还健康的心力传送给他,父亲就能挺过这一关。
我不知道人这一生要在生与死的边缘漫游多少次,我只知道有人常常漫游,而不会轻易逾越那条生死线,而有的人从来都没有机会观赏体味那条多彩的边界就径直地走了过去。生命就是这样充满着风险,就是这样惊心动魄,就是这样在生与死的搏斗中显示着它不同寻常的珍贵和意义,让你不得不对它敬畏……
在这样的焦虑中度过了一天一夜。
第二天晚上,宁静的病房里突然传来一声闷响,监护室旁边的一个病房里一个年轻的女病人意外地从床上一头栽倒了地上,顿时昏迷不醒。病房里霎时一阵忙乱,护士们推着氧气瓶一溜小跑,医疗器械叮当碰撞的声音,震得人心不由一下一下地紧缩。我不敢去窥视这样残酷的情境,但偏偏她又被白大褂们推进了重症监护室,安放在父亲病榻的旁边,中间仅隔了一扇屏风。这样不祥的信息和骚动的干扰,别说是病人,就是健康人的心跳也会一阵波动。我一看父亲的心律显示器,天啊!父亲的心跳180次!赶快找大夫。
主任和两个小护士忙着给父亲处理了一番。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去了,情况仍不见明显好转,怎么办?记得有人说过淮河医院的心血管科很有名,情急之下只好向外求援,电话请来了淮河医院的程院长,程院长察看一番后很快确诊。一会儿,一只清澈的白色药水加进了注射器里,慢慢地,慢慢地,父亲的心跳恢复了正常。程院长要走,被当班主任留下,请他帮忙诊断一下那个刚刚被推进重症监护室的女病人。原来这个年轻的女人是一个两个月孩子的母亲,得的是肺动脉高压,影响心脏造成心脏肥大。我问程院长:“这是怎么造成的?”
“由于孕期腹压太大、血液凝固性增强等原因,一部分妇女会因此血瘀回流不好,形成血栓,肺部成了一个过滤的网,血栓凝滞在上面。一开始会胸闷、咳嗽、咯血,血栓多了,又危及心脏,最终造成心肺功能衰竭。”
“每个孕妇都会这样吗?”
“不,只是个别的。在国外,一般百姓都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会及时就诊,停止妊娠。可是,目前中国百姓的医学知识还不够普及,更需要提高。”
“不生孩子就不会发病吗?”
“对!所以母亲才伟大呀!”
一个女人,为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和成长,需要做出多大的牺牲啊!这是作为男人,即便是智慧的男人,也永远无法计算出来的一种沉重,一种无私的牺牲。
程院长临走时惋惜地说:“她的日子可能不多了。”
难道生命竟要以这样的代价来延续吗?
那一晚,还有以后的两三个月的日子里,我严重失眠。
后来,父亲转到了淮河医院,半个月后他顽强地拒绝了死神,终于走出医院,回到了自己的家,回到了爱他的亲人中间。
生命原来是这样脆弱又坚韧,平凡而又珍贵……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无法预知更无法感知死亡,因为通向天堂的阶梯虽然诱人,却没有回头的路。
死去的人有没有灵魂,它能关照红尘弥漫的人间吗?
虽然还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折磨的人们,但是人们仍然不愿放弃求生的哪怕是一丝的希望。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实验,什么都可以失败了重新再来,惟有生命不可以!只要活着,一切才都可以重新再来。活着,或许比赴死更需要勇气和坚强。生命永远是人世间最值得珍惜的东西。
活着!活着我们才能感受这个世界,享受阳光、雨露、鲜花、草地、书籍、情爱、浪漫……美好总是短暂的,可因短暂才珍贵,因珍贵才难得。
(大申摘自《书法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