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什么年代,影剧院向来是最能体现公众文化发展成果的场所。吃饱穿暖,人们才会去追求精神层面的愉悦。1904年济南开埠,作为中国近代史首个自开商埠的城市,国外的文化、宗教、建筑、洋行、生活方式忽然一拥而进,在商埠区蔓延开来。居住于商埠区的人们随之过上迟睡迟起的都市生活:白天在热闹的街市中打理生意,晚上除了看戏、听鼓书,还多了当时最摩登的娱乐方式——看电影,听大戏。于是,小广寒电影院、北洋大戏院……这些在当时充满“新大陆”般传奇色彩的场所陆续开门纳客,辉煌一时。
如今,济南商埠区的老影剧院因为时光的流逝大都销声匿迹。曾经热闹的景象,随着商埠区的没落,黯然淡出了公众的视线。当年老影剧院里的许多光景,只能成为一代人心中怀旧的凭借。
无论如何,这些老旧的流动舞台都为济南人打开了一扇新奇的世界之窗,将外面的生活、多彩的故事活生生地再现,给人们带来了艺术上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一次深入那些黑暗的奇妙世界,去回味那些曾经的美好,去窥探那过去的声电光影带给祖辈人的感官快乐。
小广寒:大银幕上的西洋景
1904年,德国人动工,在经三小纬二路北首建立了济南第一家电影院。两年后,这家名为“广茂恒”的电影院正式落成启用。它是国内第一批建成的电影院,出现的时间甚至比北京、上海的电影院还要早,而今成为国内现存影院建筑中最古老的一座。
不久后,这座电影院更名为“小广寒”——闻其名便知当年人们对它美好的幻想:步入影院,就仿佛踏上月球上流传着美丽传说的广寒宫,让人产生无数情思遐想。
这座不大的影院上下两层共能容纳500人同时观影,楼上还有六人包厢。来这里看场电影的门槛不低,门票贵得出奇:包厢3元、楼座1元、池座5角、楼下3角。据说,当时的1元钱在北京可以吃一顿涮羊肉,在上海则可以买两三张电影票。由此可见,在小广寒看电影属于“高消费”。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乐意花高价见识一下电影这颇“洋气”的新鲜事物。在此后的近十年间,这个基本上垄断了济南专业电影院市场的小广寒,上座率始终很高。
经营初期,电影院用的是手摇提包放映机。为了换片,每放映完一集,灯就亮一次,这时观众可以喝茶、休息。由于供电不足,每天只有晚上两三个小时放映电影,而且多是一些“两西女作跳舞状”之类的西洋镜头,时长两三分钟左右。有资料形象地道出了当时的景象:“旋又一影,两西人作角抵戏;又一影,为俄国两公主双双对舞,旁有一人奏乐应之;又一影,一女子在盆中洗浴;又一影,一人灭烛就寝,为地瘪虫所扰,掀被而捉得,状态令人发笑;又一影,一人变弄戏法,以巨毯盖一女子,及揭毯而女子不见;再一盖之,而女子仍在其中矣”。那时候,人们还称电影为“电光活动影戏”,简称“电动影戏”。从未体验过如此奇妙感觉的人们,在银幕前啧啧称奇,兴奋不已。
后来,影院逐渐引进了较长的电影,主要是风景片或滑稽片等,且配有中文字幕,还有像《孤儿飘零记》、《银汉红墙》等西方电影。1920年,影院有了自己的发电机,从此全天放映电影。在正片结束后,还会加演英美烟草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广告片。放映结束时,幕布上会出现“诸君晚安,明天再演”的中文大字。为提醒不识字的观众,“茶房”会高喊:“明天再演啊!”然后亮开电灯,送观众出场。
这样的热闹持续了几十年光景。后来,小广寒电影院在岁月中难逃变迁:1946年改名为国民电影院,1948年改为济南电影院,1950年又改名为明星电影院……它还一度成为济南市卫生教育馆,办过计划生育类的展览。文革之后,曾有企业借用它作为文艺活动场地。后因年久失修,楼顶塌坏,建筑处于废弃闲置状态。
如今,小广寒在老商埠区重振历史文化价值的节点上,亦复现了昔日的辉煌:被改建为电影主题餐厅的它保留了原影院的结构,把放映室、舞台、更衣室、包厢等改为包房,观众席则变成了零点大厅,兼具电影沙龙功能。店老板还收藏了各式老放映机、电影胶片、电影海报等,使餐厅处处都包裹着电影元素,无论是装修还是氛围都很有情调。让人在优雅环境就餐的同时,沉醉于对往事的怀想。
北洋大戏院:
小舞台上的百味人生
位于济南经二纬三路通惠街1号,一座垂花门、琉璃瓦、古香古色、颇具民族风格的建筑,一百年来一直吸引着票友们的目光。经过此地,时常还能听到若有似无的唱念做打声。
这座华丽的建筑就是北洋大戏院。自其1905年始建至今,已有109年的历史。它是济南市最早的戏剧演出场所,又因为众多戏曲名家在此登台,在梨园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书里记载,北洋大戏院最初是由一个木料场改建而成,名字叫“兴华茶园”。1923年改建为楼台建筑,有池座、包厢、边排,改名为“商乐舞台”。初建时期,由济南“庆乐班”为班底主演河北梆子,班主是董希珍。随着演出的不断成熟,他的科班梆子,京剧的西皮和二黄两个声腔系统已修炼成仙,演员大都功夫瓷实、戏路宽广。当时,济南的舞台上出现了“梆子、皮黄两下锅”的格局。1932年,北洋大戏院又改名为“聚华戏院”,此时戏院有70余人。1934年,历城人马寿荃出任经理,将“聚华”定名为“北洋大戏院”。
北洋大戏院班底平常以协助小有名气的流动艺人演出为主,有时也重金礼聘著名演员来此登台。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京剧艺术大师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及金少山、余叔岩、李万春、袁世海、张君秋、方荣翔、侯宝林等赫赫有名的名角儿都曾在此献艺。上世纪四十年代时,武生袁金凯、武旦俞砚霞、花脸蒋少奎加入了北洋的班底,更让剧院如虎添翼,成为济南无出其右的戏剧舞台。
好景不长,戏院很快也陷入了不断改建更名的跌宕命运:1951年,马寿荃向政府申请停业,后由山东省文化局出资购买,将北洋大戏院更名为“实验剧场”;1954年戏院翻新,改建后的剧场建筑是钢筋水泥结构,外貌为仿古建筑的民族形式,也就是现在北洋大戏院的全貌。当时,戏院观众席1209个,其中楼下815个,楼上394个,更名为“人民剧场”;1994年又恢复原名“北洋大戏院”。
此间,北洋大戏院也上演过不少好戏。随着传统戏曲演出市场的不景气和戏院本身的年久失修、设备陈旧、场地有限等问题,一度享有盛名的北洋大戏院逐步陷入了“演得多赔得多”的恶性循环,戏院不敢接剧团,剧团进不了戏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戏院更是迫于生计“以副养主”,把一楼的观众厅改成商业房,开起了商店和招待所。观众坐席仅剩下400多个,舞台则在尴尬中蒙尘多年。2007年3月,北洋大戏院被济南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年底,济南市投资近1800万元,对这座文物级别的百年老戏院进行改造,整体修缮扩容,修旧如旧,恢复了百年戏院的宏伟雄姿。
新剧院总占地约1.8亩,建筑面积约3300平方米。舞台的高度从12.7米提到17米,最新的舞美系统也应用到这座百年老戏院的舞台上,同时安装了独立供电系统。戏院观众席数量增加到653个,座椅全部更新为太空椅,前后排的间距达到了1.1米,大大提升了舒适度。墙壁使用了典雅的金色壁纸,栏杆也是复古的雕花木栏,灯光打开之后,整个戏院金碧辉煌,十分大气。
重新开业之后,戏院的主业还是戏曲,包括商业性演出和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群众演出陆续上演,进一步发挥了这座百年戏院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如今,人们又在这里看到了那些熟悉的场景:戏院门前霓虹灯闪烁,名家名角粉墨登场,戏迷们热烈的喝彩声与戏票的叫卖声延绵不绝……
(感谢济南市档案局<馆>对本专题的大力支持。除注明外,本专题所有图片均由济南市档案馆提供)
如今,济南商埠区的老影剧院因为时光的流逝大都销声匿迹。曾经热闹的景象,随着商埠区的没落,黯然淡出了公众的视线。当年老影剧院里的许多光景,只能成为一代人心中怀旧的凭借。
无论如何,这些老旧的流动舞台都为济南人打开了一扇新奇的世界之窗,将外面的生活、多彩的故事活生生地再现,给人们带来了艺术上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一次深入那些黑暗的奇妙世界,去回味那些曾经的美好,去窥探那过去的声电光影带给祖辈人的感官快乐。
小广寒:大银幕上的西洋景
1904年,德国人动工,在经三小纬二路北首建立了济南第一家电影院。两年后,这家名为“广茂恒”的电影院正式落成启用。它是国内第一批建成的电影院,出现的时间甚至比北京、上海的电影院还要早,而今成为国内现存影院建筑中最古老的一座。
不久后,这座电影院更名为“小广寒”——闻其名便知当年人们对它美好的幻想:步入影院,就仿佛踏上月球上流传着美丽传说的广寒宫,让人产生无数情思遐想。
这座不大的影院上下两层共能容纳500人同时观影,楼上还有六人包厢。来这里看场电影的门槛不低,门票贵得出奇:包厢3元、楼座1元、池座5角、楼下3角。据说,当时的1元钱在北京可以吃一顿涮羊肉,在上海则可以买两三张电影票。由此可见,在小广寒看电影属于“高消费”。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乐意花高价见识一下电影这颇“洋气”的新鲜事物。在此后的近十年间,这个基本上垄断了济南专业电影院市场的小广寒,上座率始终很高。
经营初期,电影院用的是手摇提包放映机。为了换片,每放映完一集,灯就亮一次,这时观众可以喝茶、休息。由于供电不足,每天只有晚上两三个小时放映电影,而且多是一些“两西女作跳舞状”之类的西洋镜头,时长两三分钟左右。有资料形象地道出了当时的景象:“旋又一影,两西人作角抵戏;又一影,为俄国两公主双双对舞,旁有一人奏乐应之;又一影,一女子在盆中洗浴;又一影,一人灭烛就寝,为地瘪虫所扰,掀被而捉得,状态令人发笑;又一影,一人变弄戏法,以巨毯盖一女子,及揭毯而女子不见;再一盖之,而女子仍在其中矣”。那时候,人们还称电影为“电光活动影戏”,简称“电动影戏”。从未体验过如此奇妙感觉的人们,在银幕前啧啧称奇,兴奋不已。
后来,影院逐渐引进了较长的电影,主要是风景片或滑稽片等,且配有中文字幕,还有像《孤儿飘零记》、《银汉红墙》等西方电影。1920年,影院有了自己的发电机,从此全天放映电影。在正片结束后,还会加演英美烟草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广告片。放映结束时,幕布上会出现“诸君晚安,明天再演”的中文大字。为提醒不识字的观众,“茶房”会高喊:“明天再演啊!”然后亮开电灯,送观众出场。
这样的热闹持续了几十年光景。后来,小广寒电影院在岁月中难逃变迁:1946年改名为国民电影院,1948年改为济南电影院,1950年又改名为明星电影院……它还一度成为济南市卫生教育馆,办过计划生育类的展览。文革之后,曾有企业借用它作为文艺活动场地。后因年久失修,楼顶塌坏,建筑处于废弃闲置状态。
如今,小广寒在老商埠区重振历史文化价值的节点上,亦复现了昔日的辉煌:被改建为电影主题餐厅的它保留了原影院的结构,把放映室、舞台、更衣室、包厢等改为包房,观众席则变成了零点大厅,兼具电影沙龙功能。店老板还收藏了各式老放映机、电影胶片、电影海报等,使餐厅处处都包裹着电影元素,无论是装修还是氛围都很有情调。让人在优雅环境就餐的同时,沉醉于对往事的怀想。
北洋大戏院:
小舞台上的百味人生
位于济南经二纬三路通惠街1号,一座垂花门、琉璃瓦、古香古色、颇具民族风格的建筑,一百年来一直吸引着票友们的目光。经过此地,时常还能听到若有似无的唱念做打声。
这座华丽的建筑就是北洋大戏院。自其1905年始建至今,已有109年的历史。它是济南市最早的戏剧演出场所,又因为众多戏曲名家在此登台,在梨园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书里记载,北洋大戏院最初是由一个木料场改建而成,名字叫“兴华茶园”。1923年改建为楼台建筑,有池座、包厢、边排,改名为“商乐舞台”。初建时期,由济南“庆乐班”为班底主演河北梆子,班主是董希珍。随着演出的不断成熟,他的科班梆子,京剧的西皮和二黄两个声腔系统已修炼成仙,演员大都功夫瓷实、戏路宽广。当时,济南的舞台上出现了“梆子、皮黄两下锅”的格局。1932年,北洋大戏院又改名为“聚华戏院”,此时戏院有70余人。1934年,历城人马寿荃出任经理,将“聚华”定名为“北洋大戏院”。
北洋大戏院班底平常以协助小有名气的流动艺人演出为主,有时也重金礼聘著名演员来此登台。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京剧艺术大师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及金少山、余叔岩、李万春、袁世海、张君秋、方荣翔、侯宝林等赫赫有名的名角儿都曾在此献艺。上世纪四十年代时,武生袁金凯、武旦俞砚霞、花脸蒋少奎加入了北洋的班底,更让剧院如虎添翼,成为济南无出其右的戏剧舞台。
好景不长,戏院很快也陷入了不断改建更名的跌宕命运:1951年,马寿荃向政府申请停业,后由山东省文化局出资购买,将北洋大戏院更名为“实验剧场”;1954年戏院翻新,改建后的剧场建筑是钢筋水泥结构,外貌为仿古建筑的民族形式,也就是现在北洋大戏院的全貌。当时,戏院观众席1209个,其中楼下815个,楼上394个,更名为“人民剧场”;1994年又恢复原名“北洋大戏院”。
此间,北洋大戏院也上演过不少好戏。随着传统戏曲演出市场的不景气和戏院本身的年久失修、设备陈旧、场地有限等问题,一度享有盛名的北洋大戏院逐步陷入了“演得多赔得多”的恶性循环,戏院不敢接剧团,剧团进不了戏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戏院更是迫于生计“以副养主”,把一楼的观众厅改成商业房,开起了商店和招待所。观众坐席仅剩下400多个,舞台则在尴尬中蒙尘多年。2007年3月,北洋大戏院被济南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年底,济南市投资近1800万元,对这座文物级别的百年老戏院进行改造,整体修缮扩容,修旧如旧,恢复了百年戏院的宏伟雄姿。
新剧院总占地约1.8亩,建筑面积约3300平方米。舞台的高度从12.7米提到17米,最新的舞美系统也应用到这座百年老戏院的舞台上,同时安装了独立供电系统。戏院观众席数量增加到653个,座椅全部更新为太空椅,前后排的间距达到了1.1米,大大提升了舒适度。墙壁使用了典雅的金色壁纸,栏杆也是复古的雕花木栏,灯光打开之后,整个戏院金碧辉煌,十分大气。
重新开业之后,戏院的主业还是戏曲,包括商业性演出和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群众演出陆续上演,进一步发挥了这座百年戏院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如今,人们又在这里看到了那些熟悉的场景:戏院门前霓虹灯闪烁,名家名角粉墨登场,戏迷们热烈的喝彩声与戏票的叫卖声延绵不绝……
(感谢济南市档案局<馆>对本专题的大力支持。除注明外,本专题所有图片均由济南市档案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