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初年,张库大道在鼎盛中蕴含着重重危机。随着内外社会环境的变化,危机日益加剧。1929年中苏断交成为张库大道明显进入衰落时期的标志。从宋辽时期茶马互市算起,这条茶叶之路前后延续1000年,是继丝绸之路之后又一条重要的中外贸易大道。
张库大道的中断
张库大道衰败的原因有多项,沟通欧洲与东亚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商道改途自是重要原因,但更直接的原因则是,俄国革命、蒙古革命之后,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在库伦和恰克图的中国商号被查封,资产被没收,甚至中国商人被杀害,至此,这条商道彻底中止了。
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沙俄以保护领事为借口,派哥萨克骑兵800多人进入库伦,加上原有部队,沙俄驻库伦的部队人数增至1.3万人。恰克图和库伦的中国商人的商业活动受到极大的限制,很多中国商人迁回内地。1924年,外蒙古宣布独立,库伦改名乌兰巴托。此时的蒙古国受前苏联控制。1929年中东铁路事件爆发,张学良武力接管中东铁路,中苏断交。同年,在库伦发生了杀害中国商人的惨案,直接导致张家口驻库伦的商号都关门歇业,张库大道被迫中断。
乌兰巴托惨案发生四年后,一位名叫刘筱如的张家口商人(时任张家口汽车公会会长,自家拥有永大祥记汽车行)自告奋勇,拉起一支队伍,重走张库大道,希望能再开贸易通途。此时的中苏关系已不同于1929年。九一八事变后,为了对抗日本,中苏关系开始缓和接近,1932年两国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刘筱如一行六人,开着三辆车,有汽车公会的王永、罗宴清,有东方汽车公司的崔庆泉、吕驾驶,还有刘筱如的儿子刘振华。1933年,刘筱如等到达乌兰巴托,当地蒙古群众盼望重新沟通商贸往来,对汉族商人表示欢迎,但因为种种原因,重开商道的事没有成功。
沧桑过后再回眸
在之后的几十年历史沧桑中,人们逐渐淡忘了张库大道,淡忘了北方的茶马古道。进入新世纪,万里茶道再次被人们记起,不少人开始走上茶道,追寻中华民族与北方蒙古和俄罗斯经济贸易的繁荣与辉煌。
1992年,张家口察哈尔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刘振瑛先生专程探访乌兰巴托。他试着寻找当年张家口人留在大圐圙的蛛丝马迹。历史上的大圐圙东营子,是今天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的一区,一个汉族商人的买卖市场。市场北面的小山丘下就是汉族人生活聚集区,以阳原、怀安、万全、蔚縣的老乡居多。几百年过去了,虽然繁华不再,但仍有三百多户阳原人在此居住,因此刘振瑛把这里命名为阳原街。阳原街在乌兰巴托市中心的北边,历史上曾经叫东岗木头街,现在这条街道更名为昭艾勒,蒙语意思是“一百户人家”。乌兰巴托市区北边有座山,当地华人去世后集中葬在这里,刘振瑛把这片地方称之为华人墓。华人墓中埋葬着上千位同胞,墓碑上清楚地刻着逝者的家乡,有些还刻着“中国”二字。逝者之中以张家口地域居多,还有一部分山西、河南、山东籍人氏。而河北张家口籍人氏中,又以阳原、怀安、蔚县、张北几县居多。
2005年,刘振瑛在他的《张家口兴盛的古商道》一书中把“阳原街”和“华人墓”的信息传播给世界。2011年6月25日,刘振瑛和张家口日报社新闻采访团的成员,从张库大道的起点大境门出发,踏上了重走张库大道的征途。从旱淖坝上坝,朝着西北驶过了张北、康保,到达内蒙古化德、镶黄旗,再往北就是浑善达克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的沙漠中有一个地方名叫滂江,是内地通往漠北的交通节点和军事要地。在茫茫沙漠中,采访团队员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从前的电报分局和汽车站遗址,确认了张库大道的走向。
采访团一路到了伊林站遗址,发现了一个底部刻有“张家口”字样的导线磁瓶,这个饱经风霜的小物件证明了一个事实——以前,张家口至恰克图电报线路途经此处。
采访团的车队进入蒙古国,第一站是扎门乌德。扎门乌德在蒙语中的意思是“延伸到边境的国门”,出了扎门乌德便是无边无际的戈壁沙漠。刘振瑛和采访团的成员们有个共同的心愿——寻找大漠深处的一眼井,也就是当年商人常万达受困沙漠,其骆驼找到水源,商队因此获救的那眼井。
苍天不负探索者,采访团穿越沙漠的途中果然发现了那眼用木材围起来的旧水井,清凉、甘甜的井水映着天空,激起人们对过往历史的无限遐想。采访团到达乌兰巴托后,刘振瑛一行再次探访了华人墓和阳原街。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紧紧握着故乡人的手,诉说着对故乡的思念。
2011年,采访团来到恰克图,受到当地茶叶之路研究会的设宴招待。研究会主席菲里欣·恩格提议举杯祝愿中俄蒙三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全体中国人、俄国人、蒙古人都兴高采烈地举起酒杯,一起欢呼,祝愿与期待张库大道万古畅通。
万里茶道的伟大复兴
重走张库大道,是今人重新审视历史的深情回望,是张库大道和草原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复兴。1989年、1990年和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连续三次派出考察组,考察陆路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2005年10月,中国国家文物局表示:要把包括“草原丝绸之路”在内的“丝绸之路”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举世瞩目。包括张库大道在内的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计划,由此开始酝酿。
2013年9月,中蒙俄3国万里茶道沿线31个城市的政府市长代表,在二连浩特召开了万里茶道沿线市长峰会,签署了《万里茶道沿线城市旅游合作协议》,倡议由中蒙俄3国共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签署《万里茶道共同申遗倡议书》。
2014年10月25日,在武汉举办的中俄万里茶道城市市长高峰论坛上,万里茶道中俄两国沿线城市市长、代表共同签署了《中俄万里茶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武汉共识》。
2014年11月,中国联手草原丝绸之路沿线的俄罗斯等国家,启动了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浩大工程。其中,在中国境内文物遗址、遗迹的调查名单上,张家口和张库大道赫然上榜。关于草原丝绸之路,专家们已达成共识,确认这条“经叶尼塞流域、鄂尔浑河谷、乌里雅苏台和张家口到达北京”的茶马古道,是马克思著作中讲到的中国到俄罗斯的茶叶之路。
2014年11月16日,“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武夷山)中蒙俄市长峰会国际联盟城市市长圆桌会议在武夷山举行,中蒙俄3国50个沿线城市联合签署了《“万里茶道”国际联盟城市合作武夷山宣言》,推动万里茶道共同申遗。
2015年4月,来自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万里茶道沿线8省区文物局的代表在湖北武汉市召开会议,共同研究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体事宜。同时参加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推进会,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2017年力争万里茶道纳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作为近期工作目标,并决定2015年9月底前,8省完成万里茶道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和基础价值研究;2016年上半年,组织专家重走万里茶道,考察确定各省万里茶道遗产点;2016年底前,基本完成“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本”。
“一带一路”倡议,是面向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情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就要复兴,丝路文化就要复兴。凝聚着中国、蒙古、俄罗斯人民商贸、文化交流历史的张库大道,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编辑:安春华
张库大道的中断
张库大道衰败的原因有多项,沟通欧洲与东亚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商道改途自是重要原因,但更直接的原因则是,俄国革命、蒙古革命之后,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在库伦和恰克图的中国商号被查封,资产被没收,甚至中国商人被杀害,至此,这条商道彻底中止了。
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沙俄以保护领事为借口,派哥萨克骑兵800多人进入库伦,加上原有部队,沙俄驻库伦的部队人数增至1.3万人。恰克图和库伦的中国商人的商业活动受到极大的限制,很多中国商人迁回内地。1924年,外蒙古宣布独立,库伦改名乌兰巴托。此时的蒙古国受前苏联控制。1929年中东铁路事件爆发,张学良武力接管中东铁路,中苏断交。同年,在库伦发生了杀害中国商人的惨案,直接导致张家口驻库伦的商号都关门歇业,张库大道被迫中断。
乌兰巴托惨案发生四年后,一位名叫刘筱如的张家口商人(时任张家口汽车公会会长,自家拥有永大祥记汽车行)自告奋勇,拉起一支队伍,重走张库大道,希望能再开贸易通途。此时的中苏关系已不同于1929年。九一八事变后,为了对抗日本,中苏关系开始缓和接近,1932年两国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刘筱如一行六人,开着三辆车,有汽车公会的王永、罗宴清,有东方汽车公司的崔庆泉、吕驾驶,还有刘筱如的儿子刘振华。1933年,刘筱如等到达乌兰巴托,当地蒙古群众盼望重新沟通商贸往来,对汉族商人表示欢迎,但因为种种原因,重开商道的事没有成功。
沧桑过后再回眸
在之后的几十年历史沧桑中,人们逐渐淡忘了张库大道,淡忘了北方的茶马古道。进入新世纪,万里茶道再次被人们记起,不少人开始走上茶道,追寻中华民族与北方蒙古和俄罗斯经济贸易的繁荣与辉煌。
1992年,张家口察哈尔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刘振瑛先生专程探访乌兰巴托。他试着寻找当年张家口人留在大圐圙的蛛丝马迹。历史上的大圐圙东营子,是今天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的一区,一个汉族商人的买卖市场。市场北面的小山丘下就是汉族人生活聚集区,以阳原、怀安、万全、蔚縣的老乡居多。几百年过去了,虽然繁华不再,但仍有三百多户阳原人在此居住,因此刘振瑛把这里命名为阳原街。阳原街在乌兰巴托市中心的北边,历史上曾经叫东岗木头街,现在这条街道更名为昭艾勒,蒙语意思是“一百户人家”。乌兰巴托市区北边有座山,当地华人去世后集中葬在这里,刘振瑛把这片地方称之为华人墓。华人墓中埋葬着上千位同胞,墓碑上清楚地刻着逝者的家乡,有些还刻着“中国”二字。逝者之中以张家口地域居多,还有一部分山西、河南、山东籍人氏。而河北张家口籍人氏中,又以阳原、怀安、蔚县、张北几县居多。
2005年,刘振瑛在他的《张家口兴盛的古商道》一书中把“阳原街”和“华人墓”的信息传播给世界。2011年6月25日,刘振瑛和张家口日报社新闻采访团的成员,从张库大道的起点大境门出发,踏上了重走张库大道的征途。从旱淖坝上坝,朝着西北驶过了张北、康保,到达内蒙古化德、镶黄旗,再往北就是浑善达克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的沙漠中有一个地方名叫滂江,是内地通往漠北的交通节点和军事要地。在茫茫沙漠中,采访团队员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从前的电报分局和汽车站遗址,确认了张库大道的走向。
采访团一路到了伊林站遗址,发现了一个底部刻有“张家口”字样的导线磁瓶,这个饱经风霜的小物件证明了一个事实——以前,张家口至恰克图电报线路途经此处。
采访团的车队进入蒙古国,第一站是扎门乌德。扎门乌德在蒙语中的意思是“延伸到边境的国门”,出了扎门乌德便是无边无际的戈壁沙漠。刘振瑛和采访团的成员们有个共同的心愿——寻找大漠深处的一眼井,也就是当年商人常万达受困沙漠,其骆驼找到水源,商队因此获救的那眼井。
苍天不负探索者,采访团穿越沙漠的途中果然发现了那眼用木材围起来的旧水井,清凉、甘甜的井水映着天空,激起人们对过往历史的无限遐想。采访团到达乌兰巴托后,刘振瑛一行再次探访了华人墓和阳原街。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紧紧握着故乡人的手,诉说着对故乡的思念。
2011年,采访团来到恰克图,受到当地茶叶之路研究会的设宴招待。研究会主席菲里欣·恩格提议举杯祝愿中俄蒙三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全体中国人、俄国人、蒙古人都兴高采烈地举起酒杯,一起欢呼,祝愿与期待张库大道万古畅通。
万里茶道的伟大复兴
重走张库大道,是今人重新审视历史的深情回望,是张库大道和草原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复兴。1989年、1990年和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连续三次派出考察组,考察陆路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2005年10月,中国国家文物局表示:要把包括“草原丝绸之路”在内的“丝绸之路”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举世瞩目。包括张库大道在内的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计划,由此开始酝酿。
2013年9月,中蒙俄3国万里茶道沿线31个城市的政府市长代表,在二连浩特召开了万里茶道沿线市长峰会,签署了《万里茶道沿线城市旅游合作协议》,倡议由中蒙俄3国共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签署《万里茶道共同申遗倡议书》。
2014年10月25日,在武汉举办的中俄万里茶道城市市长高峰论坛上,万里茶道中俄两国沿线城市市长、代表共同签署了《中俄万里茶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武汉共识》。
2014年11月,中国联手草原丝绸之路沿线的俄罗斯等国家,启动了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浩大工程。其中,在中国境内文物遗址、遗迹的调查名单上,张家口和张库大道赫然上榜。关于草原丝绸之路,专家们已达成共识,确认这条“经叶尼塞流域、鄂尔浑河谷、乌里雅苏台和张家口到达北京”的茶马古道,是马克思著作中讲到的中国到俄罗斯的茶叶之路。
2014年11月16日,“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武夷山)中蒙俄市长峰会国际联盟城市市长圆桌会议在武夷山举行,中蒙俄3国50个沿线城市联合签署了《“万里茶道”国际联盟城市合作武夷山宣言》,推动万里茶道共同申遗。
2015年4月,来自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万里茶道沿线8省区文物局的代表在湖北武汉市召开会议,共同研究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体事宜。同时参加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推进会,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2017年力争万里茶道纳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作为近期工作目标,并决定2015年9月底前,8省完成万里茶道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和基础价值研究;2016年上半年,组织专家重走万里茶道,考察确定各省万里茶道遗产点;2016年底前,基本完成“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本”。
“一带一路”倡议,是面向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情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就要复兴,丝路文化就要复兴。凝聚着中国、蒙古、俄罗斯人民商贸、文化交流历史的张库大道,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编辑:安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