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独立思考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对所学知识经过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是任何能力都不是先天具备的。教师不管是在预习、授课,还是在让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都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 独立思考能力 有意识
引文:新时期,新社会,企业需要新的人才。企业需求的变化带动了教育的改革,教育大纲根据教材内容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全新要求。教学大纲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作出指示:要加强培养。那么,学校目前的现状是什么样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从何做起呢?
一、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以前的教育制度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考察,只要认真学、肯学,就能有一个比较高的文凭,有一份好的工作。但是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需要的不再是记忆知识的人才,需要的是能够创新、有创造力的人才。因此,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观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独立思考,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形成有创造力的思维模式。长大后才能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在专业方面有所成就。
任何能力都不是一生下来就有,需要后天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最初阶段,思维模式还没形成,正处于发展时期,因此教师应该在这个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数学这一门学科,数学本身是一门抽象学科,只有深入地理解了才能学会。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学会思考,会思考,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二、小学生数学独立思考的现状
1. 教学模式令人担忧。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校的教学模式令人担忧,教师的教学设计就是用很少的课时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然后用很多的课时让学生做练习。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由于课时进度的安排,教师的讲解速度特别快,而且整堂课都是教师在进行讲解,学生只有听的份。教师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授课,完全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一节课下来,教师完成了教学目标,可是学生听得稀里糊涂,很多知识点都来不及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根本不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学生怎么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呢?
2. 练习多于思考。小学生阶段,学生的天性是活泼、爱玩的,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作业多,学生的精力都用在完成作业上,而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由于我国教学制度的弊端,教学质量以分数为宗旨,导致了很多教师出现了错误的教学观。教师也以分数为追求的目的,让学生通过做大量的练习达到记忆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但是练习只是对学生重复记忆的考核,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一点也没注意到。大量的练习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独立思考。教师的这种教学模式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没有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
三、如何加强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1. 独立思考需要空间。现在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抱有很大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主人翁的作用,而不是一味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要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 转变预习观念。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很多,比如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预习要达到的目标,不要只留预习的作业,而不对预习做要求。由于教师的这种教学态度,造成了学生对预习的不重视。在学生心中,预习就是没留作业,教师在课上还是会给出几分钟预习的。根据调查,不做预习的学生达到30%,40%的学生预习也只是简单地读一下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读完即预习完毕。在头脑中也只是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初步印象,只有30%的学生认真预习,并提出了预习过程中心中的疑惑。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经过思考的只是少数。其实预习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培养学生在预习过程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留预习这項作业时,教师要对预习的目标做出具体的要求,提出一些让学生经过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注意在给学生出预习的问题时,把握好度。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中,不能让学生感到无法回答,也不能太容易。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经过开动脑筋就能解答。这样就让学生在预习这项学习活动中有了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后,学生在以后的预习活动中才能更加积极地思考,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3. 转变练习观念。我们经常见到“海量练习库”“最全数学题1000道”等这样的字眼,这都反应了当前教学以练习为主的现状。海量的练习占用学生大部分的时间,而没有思考的空间。教师应该改变这种海量练习的观念,改变这种重复记忆的教学方法,练习应该以精为主,选择典型的题型,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数学题型都是对数学公式或是数学思想运用的考察。只有真正掌握了出题目的和学会了数学思想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练习过程是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总结出题规律,熟练应用知识点,而不是让学生反复练习。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给学生准备的练习题要有典型性,而且要让学生在每一道练习题的后面写上这道题考察的是什么知识点,运用了什么公式。让学生在解题完成之后,在宏观上进行总结归纳,发现做题规律。
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师在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是教师观念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些教师认为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数学公式,学会数学思想。这也没错,但错就错在教师一直在考虑怎样把知识点讲解得更透彻,怎样让学生听得更明白。而不是考虑怎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来掌握知识。教师的错误观念还是把自己放在了主体的位置上,而没有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因此,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二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的能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与一生下来就会,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结合学生的特点,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机会和空间,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是教师要对学生的思考方向加以规范,避免学生“钻牛角尖”。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空间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思考的方向加以引导,要让学生的思考在正常的轨道上,通过独立思考,提出相关问题,发散思维,不能任由学生的思维自由发展,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钻牛角尖的问题,这些学生的思维已经偏离正常的思考范围,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也非常重要。
结语:
独立思考在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以后的工作过程中都非常重要。但是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独立思考,需要后天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让学生有自己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预习环节,教师要给学生提出一些经过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的能力,还要注意在练习的过程中,以精为主,而不是以量为主,让学生通过做典型的习题,经过认真独立思考,总结做题规律,做到解决一道题就能解决一类型的题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的观念也必须改变,只有教师真正意识到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才能在教学上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锋花 如何提高小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育界》2012年第29期
2.王明哲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校长阅刊》2007年第Z2期
3.岑国健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年 第1期 1 页 194-194页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 独立思考能力 有意识
引文:新时期,新社会,企业需要新的人才。企业需求的变化带动了教育的改革,教育大纲根据教材内容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全新要求。教学大纲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作出指示:要加强培养。那么,学校目前的现状是什么样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从何做起呢?
一、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以前的教育制度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考察,只要认真学、肯学,就能有一个比较高的文凭,有一份好的工作。但是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需要的不再是记忆知识的人才,需要的是能够创新、有创造力的人才。因此,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观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独立思考,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形成有创造力的思维模式。长大后才能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在专业方面有所成就。
任何能力都不是一生下来就有,需要后天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最初阶段,思维模式还没形成,正处于发展时期,因此教师应该在这个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数学这一门学科,数学本身是一门抽象学科,只有深入地理解了才能学会。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学会思考,会思考,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二、小学生数学独立思考的现状
1. 教学模式令人担忧。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校的教学模式令人担忧,教师的教学设计就是用很少的课时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然后用很多的课时让学生做练习。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由于课时进度的安排,教师的讲解速度特别快,而且整堂课都是教师在进行讲解,学生只有听的份。教师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授课,完全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一节课下来,教师完成了教学目标,可是学生听得稀里糊涂,很多知识点都来不及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根本不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学生怎么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呢?
2. 练习多于思考。小学生阶段,学生的天性是活泼、爱玩的,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作业多,学生的精力都用在完成作业上,而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由于我国教学制度的弊端,教学质量以分数为宗旨,导致了很多教师出现了错误的教学观。教师也以分数为追求的目的,让学生通过做大量的练习达到记忆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但是练习只是对学生重复记忆的考核,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一点也没注意到。大量的练习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独立思考。教师的这种教学模式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没有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
三、如何加强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1. 独立思考需要空间。现在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抱有很大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主人翁的作用,而不是一味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要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 转变预习观念。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很多,比如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预习要达到的目标,不要只留预习的作业,而不对预习做要求。由于教师的这种教学态度,造成了学生对预习的不重视。在学生心中,预习就是没留作业,教师在课上还是会给出几分钟预习的。根据调查,不做预习的学生达到30%,40%的学生预习也只是简单地读一下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读完即预习完毕。在头脑中也只是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初步印象,只有30%的学生认真预习,并提出了预习过程中心中的疑惑。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经过思考的只是少数。其实预习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培养学生在预习过程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留预习这項作业时,教师要对预习的目标做出具体的要求,提出一些让学生经过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注意在给学生出预习的问题时,把握好度。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中,不能让学生感到无法回答,也不能太容易。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经过开动脑筋就能解答。这样就让学生在预习这项学习活动中有了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后,学生在以后的预习活动中才能更加积极地思考,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3. 转变练习观念。我们经常见到“海量练习库”“最全数学题1000道”等这样的字眼,这都反应了当前教学以练习为主的现状。海量的练习占用学生大部分的时间,而没有思考的空间。教师应该改变这种海量练习的观念,改变这种重复记忆的教学方法,练习应该以精为主,选择典型的题型,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数学题型都是对数学公式或是数学思想运用的考察。只有真正掌握了出题目的和学会了数学思想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练习过程是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总结出题规律,熟练应用知识点,而不是让学生反复练习。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给学生准备的练习题要有典型性,而且要让学生在每一道练习题的后面写上这道题考察的是什么知识点,运用了什么公式。让学生在解题完成之后,在宏观上进行总结归纳,发现做题规律。
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师在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是教师观念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些教师认为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数学公式,学会数学思想。这也没错,但错就错在教师一直在考虑怎样把知识点讲解得更透彻,怎样让学生听得更明白。而不是考虑怎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来掌握知识。教师的错误观念还是把自己放在了主体的位置上,而没有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因此,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二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的能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与一生下来就会,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结合学生的特点,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机会和空间,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是教师要对学生的思考方向加以规范,避免学生“钻牛角尖”。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空间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思考的方向加以引导,要让学生的思考在正常的轨道上,通过独立思考,提出相关问题,发散思维,不能任由学生的思维自由发展,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钻牛角尖的问题,这些学生的思维已经偏离正常的思考范围,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也非常重要。
结语:
独立思考在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以后的工作过程中都非常重要。但是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独立思考,需要后天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让学生有自己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预习环节,教师要给学生提出一些经过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的能力,还要注意在练习的过程中,以精为主,而不是以量为主,让学生通过做典型的习题,经过认真独立思考,总结做题规律,做到解决一道题就能解决一类型的题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的观念也必须改变,只有教师真正意识到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才能在教学上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锋花 如何提高小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育界》2012年第29期
2.王明哲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校长阅刊》2007年第Z2期
3.岑国健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年 第1期 1 页 194-1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