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教育如何发展,特别是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企业认可的高技能专业人才,是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技能竞赛对教学改革以及课程整合的促进作用,并希望以技能竞赛为载体,摸索出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技能竞赛;实践教学;教学改革;课程整合
高职教育必须面向市场,培养从事管理和直接运作的高级实用型专门人才。简单的形容,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出“有人要、干得好、有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笔者参与辅导的三名学生在2012年6月举行的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比赛中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的良好成绩。本次比赛的目的在于引导高职院校关注行业在“机器人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物化竞赛结果,提高竞赛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增强观赏性和扩大宣传效应;促进智能机器人技术(尤其是自主识别、自主决策技术)及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的普及。
通过本次比赛,笔者感到日常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明显滞后,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存在较大偏差,可以以此次技能竞赛为契机,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切实做好课程整合。
1.打造一支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善于钻研与学习的教师队伍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对于实践教学的要求更高,自然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实践能力。一名高职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熟练本行业的各项技能,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
在辅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过程中,每个辅导教师都深有体会:一是深感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对于一些高新技术或专业技术知之甚少;二是在大賽的压力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可谓废寝忘食的学习后,感觉收效甚大、收获颇丰。以上情况说明,技能竞赛就是要引领教学改革、引导职业院校改进教学内容,而一线教师一定要在技能竞赛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不仅为竞赛辅导工作服务,更为了以后的教学工作服务。
2.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为重要的专业课程提供充足的课时
对于一名学生,高职教育一般只有三年时间,扣除校外实训等,我们的授课总学时一般不超过2000学时。在这2000个学时中,专业课所占比例不超过60%,如何更好地利用这1200个学时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是笔者经常思考的问题。
笔者考虑将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技能课程提前到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通过这些课程,使学生对专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激励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后续理论课程,从而更好地学习和解决问题。这样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
可以考虑将学生实习时间由大三提前到大二。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及早发现本专业有哪些实用技能和知识,以便有的放矢重点学习;另一方面能够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感受到的工作压力转化为归校后积极学习的动力。
另外,应为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开设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这门课程应由简入繁,可以仿照技能竞赛的要求将同学分组,从较简单的项目开始,要求每组学生完成数个难度递增的实验电路设计、制作与调试,并写出详细总结报告。在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案实现项目要求,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一些重要的、学生在就业后应用较多的课程,我们有必要加大其授课学时。当然,这就需要对现有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合并一些相关性较强的课程,削减一些理论性强的课程,从而为重要课程提供充足的课时。
3.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依照技能竞赛的指导作用,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应当更贴近市场需要,成为企业需要、社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方面根据学生兴趣,注重结果教学,培养相应的应用型人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思考,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同时,要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用声、形并用的教学效果,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感到学习困难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兴趣。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教法的研究,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上课要力求生动、易懂。教师要在教法上下功夫,正确处理好教材内容和学生认识水平的矛盾,条件允许的可以采用自编教材。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技能训练是职业教育重要的教学内容,职业教育的职业就体现在对高职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上。因此,技能训练既是职业教育的特点,也是职业教育的重点。除了加大实习、实验设施的投入外,一是要增加技能训练时间,把过去只是在大三着重培养技能改为三年连贯性实施技能训练;二是要开展各种技能竞赛和比武活动。高职生急需一系列新的学习机会,去激发其学习的内驱力,而技能训练和竞赛比武正好能给学生展示才华,体验成就感的机会。促其由不愿学,向愿学、乐学转变。
4.组织学生成立专业协会并使其活动日常化
通过组织参加全国性或全省性技能竞赛笔者发现,取得良好成绩的代表队往往来自电子协会组织较好的院校。
专业协会工作的长期稳定开展有利于老生与新生之间的沟通,便于开展传帮带活动。学生之间兴趣与身份比较接近,相互间的请教和帮助显得更加自然,新生对于专业能力比较强的老生有较强的崇拜心理和赶超愿望,老生也乐于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新成员。这样就形成了学生们以加入协会为荣,为提高技能水平而不断努力,以成为技术骨干而自豪,老帮新、强帮弱的可喜局面。
一直以来社会上总有一种误区,认为高职学生就是所谓的“蓝领”,与创新相距甚远。实际上与本科生、研究生一样,高职生同样是创新人才的一部分,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样应该得到关注和培养。
在参与技能大赛的过程中,我们日益感受到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感受到电子行业对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渴求;同时我们也发现,学生本身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要加以积极引导就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引导,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必须提倡创新的思维,把创新贯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实质上,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就是在创新。因此,可以为学生们开设了一些实践性、设计性较强的课程,通过设计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获取名次,只是我们参加技能竞赛的目的之一,重要的是通过参与比赛我们检验了参赛选手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了解了专业的发展趋势与技术应用方向。更重要的是,参加比赛指导和推动了我们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指明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加快了我们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步伐,坚定了我们培养技能型人才、培养适应行业需要人才的信心。从这个意义上讲,参与技能竞赛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对于下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培养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廖继红.从电子设计竞赛谈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2).
[2]徐秀伟.高职教学改革及对策研究.教书育人[J].2006,(14).
[3]吴秀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模式探讨[J].管理科学文摘,2008,(03).
[4]陈宪.人才“短板”与职业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7).
【关键词】技能竞赛;实践教学;教学改革;课程整合
高职教育必须面向市场,培养从事管理和直接运作的高级实用型专门人才。简单的形容,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出“有人要、干得好、有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笔者参与辅导的三名学生在2012年6月举行的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比赛中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的良好成绩。本次比赛的目的在于引导高职院校关注行业在“机器人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物化竞赛结果,提高竞赛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增强观赏性和扩大宣传效应;促进智能机器人技术(尤其是自主识别、自主决策技术)及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的普及。
通过本次比赛,笔者感到日常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明显滞后,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存在较大偏差,可以以此次技能竞赛为契机,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切实做好课程整合。
1.打造一支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善于钻研与学习的教师队伍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对于实践教学的要求更高,自然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实践能力。一名高职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熟练本行业的各项技能,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
在辅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过程中,每个辅导教师都深有体会:一是深感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对于一些高新技术或专业技术知之甚少;二是在大賽的压力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可谓废寝忘食的学习后,感觉收效甚大、收获颇丰。以上情况说明,技能竞赛就是要引领教学改革、引导职业院校改进教学内容,而一线教师一定要在技能竞赛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不仅为竞赛辅导工作服务,更为了以后的教学工作服务。
2.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为重要的专业课程提供充足的课时
对于一名学生,高职教育一般只有三年时间,扣除校外实训等,我们的授课总学时一般不超过2000学时。在这2000个学时中,专业课所占比例不超过60%,如何更好地利用这1200个学时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是笔者经常思考的问题。
笔者考虑将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技能课程提前到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通过这些课程,使学生对专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激励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后续理论课程,从而更好地学习和解决问题。这样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
可以考虑将学生实习时间由大三提前到大二。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及早发现本专业有哪些实用技能和知识,以便有的放矢重点学习;另一方面能够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感受到的工作压力转化为归校后积极学习的动力。
另外,应为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开设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这门课程应由简入繁,可以仿照技能竞赛的要求将同学分组,从较简单的项目开始,要求每组学生完成数个难度递增的实验电路设计、制作与调试,并写出详细总结报告。在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案实现项目要求,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一些重要的、学生在就业后应用较多的课程,我们有必要加大其授课学时。当然,这就需要对现有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合并一些相关性较强的课程,削减一些理论性强的课程,从而为重要课程提供充足的课时。
3.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依照技能竞赛的指导作用,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应当更贴近市场需要,成为企业需要、社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方面根据学生兴趣,注重结果教学,培养相应的应用型人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思考,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同时,要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用声、形并用的教学效果,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感到学习困难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兴趣。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教法的研究,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上课要力求生动、易懂。教师要在教法上下功夫,正确处理好教材内容和学生认识水平的矛盾,条件允许的可以采用自编教材。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技能训练是职业教育重要的教学内容,职业教育的职业就体现在对高职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上。因此,技能训练既是职业教育的特点,也是职业教育的重点。除了加大实习、实验设施的投入外,一是要增加技能训练时间,把过去只是在大三着重培养技能改为三年连贯性实施技能训练;二是要开展各种技能竞赛和比武活动。高职生急需一系列新的学习机会,去激发其学习的内驱力,而技能训练和竞赛比武正好能给学生展示才华,体验成就感的机会。促其由不愿学,向愿学、乐学转变。
4.组织学生成立专业协会并使其活动日常化
通过组织参加全国性或全省性技能竞赛笔者发现,取得良好成绩的代表队往往来自电子协会组织较好的院校。
专业协会工作的长期稳定开展有利于老生与新生之间的沟通,便于开展传帮带活动。学生之间兴趣与身份比较接近,相互间的请教和帮助显得更加自然,新生对于专业能力比较强的老生有较强的崇拜心理和赶超愿望,老生也乐于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新成员。这样就形成了学生们以加入协会为荣,为提高技能水平而不断努力,以成为技术骨干而自豪,老帮新、强帮弱的可喜局面。
一直以来社会上总有一种误区,认为高职学生就是所谓的“蓝领”,与创新相距甚远。实际上与本科生、研究生一样,高职生同样是创新人才的一部分,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样应该得到关注和培养。
在参与技能大赛的过程中,我们日益感受到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感受到电子行业对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渴求;同时我们也发现,学生本身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要加以积极引导就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引导,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必须提倡创新的思维,把创新贯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实质上,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就是在创新。因此,可以为学生们开设了一些实践性、设计性较强的课程,通过设计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获取名次,只是我们参加技能竞赛的目的之一,重要的是通过参与比赛我们检验了参赛选手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了解了专业的发展趋势与技术应用方向。更重要的是,参加比赛指导和推动了我们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指明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加快了我们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步伐,坚定了我们培养技能型人才、培养适应行业需要人才的信心。从这个意义上讲,参与技能竞赛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对于下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培养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廖继红.从电子设计竞赛谈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2).
[2]徐秀伟.高职教学改革及对策研究.教书育人[J].2006,(14).
[3]吴秀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模式探讨[J].管理科学文摘,2008,(03).
[4]陈宪.人才“短板”与职业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