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融合在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就医工融合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卫生"教学改革中应用的价值与意义进行探讨,同时重点阐述了本校践行医工融合的教育理念。将食品科学融入在"食品卫生"的教学革新的方案中,借助食品科学对于食品卫生乃至整个产业链的理解和运用,取"食品科学"之"长",补"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之"短",完善教程体系,优化"双师型"师资配置,改进教学方式。采用传统教育方式与虚拟现实等现代化技术相结合,使之达到理论与应用相呼应、培养具备新时代该领域岗位胜任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Siewert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下纵隔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及转移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国内2家医学中心收治的185例(长治医学院附属长治市人民医院113例、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72例)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43例,女42例;年龄为(64±8)岁。患者均行AEG根治性切除 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指标:(1)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患者临床病理特征。(2)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下纵隔淋巴
目的探讨T1期和T2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影响因素及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72例T1期和T2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64例,女208例;年龄为(65±8)岁。患者均行根治性食管癌切除 二野或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指标:(1)淋巴结清扫、转移及随访情况。(2)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3)食管鳞癌根治术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4)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价。采用
目的探讨经颈内镜-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切除术(LGE)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1例行LGE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8例,女3例;年龄为(68±4)岁。以手术时间排序,病例序列第6例患者开始进行前哨淋巴结导航,腹部手术与颈部手术同时进行操作完成LGE。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30d内死亡情况,随访时间截至术后30d。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目的探讨胸部增强CT检查对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及准确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21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63例行外科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85例,女78例;年龄为(61±8)岁。观察指标:(1)术前胸部增强CT检查和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2)胸部增强CT检查对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3)胸部增强CT检查诊断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准确度的影响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或)百分比表示
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OPNI)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参数。它由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计算获得。最初,OPNI用于评估术前营养状态和手术风险。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其与许多肿瘤的预后有关。简单、精确的预后评估有助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选择,并且可以帮助确定最佳的术前治疗和手术时机,提高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笔者回顾国内外研究,总结OPNI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预后预测价值的研究进展。
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迫切需要加强老年医学教育。目前,我国对于医学本科生的老年医学教育尚无统一的教学大纲。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借鉴和总结国际上老年医学教育的先进经验,提出医学本科生的老年医学教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估建议,希望能引起更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参与讨论,以推动我国医学本科生的老年医学教学大纲的制订。
运用新颖的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VR)开展临床医学试题库建设。在深化临床医学课程考试改革的同时,继以革新医学专业考评体系并提升临床医学各学科在教学与考核中的灵活性、多元性、科学性,对于提升医科院校教学水平和医学教育质量等方面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意义。本文针对建设临床医学试题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融合VR技术开展临床医学试题库建设的优势及前景予以分析和论述,同时在基于VR技术开展试题库建设的探索及实践等方面展开细致的探讨,将为我国临床医学教学与考评、医学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创新性的思考与借鉴。
本文以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为例,分析了其办学现状及办学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了未来中医药院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路径。该研究为其他中医药院校或其他类型院校开办远程教育提供了借鉴和经验参考,也为进一步提高远程教育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完善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基础。
学生标准化病人是指培训学生成为标准化病人,并用于医学教学、考核。我国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各地区较均衡。尽管尚未形成大纲式的规范化教学模式,但"基础培训-案例特训-培训考核"的基本培训框架趋于一致,不同高校各有一定创新。本文对现阶段我国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模式进行了文献梳理,归纳出培养人群、培养模式、培养目的和应用方式4方面创新,总结了当前培训所面临的客观问题和主观困难,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展望。
《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对科学思维养成至关重要。为此,教学组在课程内容设置、教学策略、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尊重科学规律,集思广益,充分挖掘能够传递科学思维的教学元素;在实施过程中以历史为依据,通过情景重现启发和引导科学思维的形成;在教学考核中,增设讨论,将科学思维能力纳入考核。与往届学员相比,通过《基因工程》教学改革,学员的科学思维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