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颖:低调,就是不给自己贴任何标签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un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惯有的想象中,设计师这一职业所代表的往往是雷厉风行,个性张扬,甚至还会有那么些许的“不好相处”,但这些在黄颖的身上全都被颠覆了,温婉安静的她说起话来柔声细语,谈起过往的经历亦非常谦虚低调,对待任何事物似乎都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淡定。而这恰恰也成为她的独到之处,令我们对她产生了好奇。从业20余年,黄颖见证了设计界的风格变迁,领略过创业的不易,了解到了市场的山重水复,而依旧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对待自己最爱的事业。


  不畏传统 而立之年继续追梦
  提起怎么会和设计结缘的,黄颖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因为自己从小就喜欢涂涂画画,因此在高考时就填报了“同济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希望能够在爱好和现实中找到一个平衡点。通过自己的努力,她以出色的成绩顺利考上。毕业之后,她便开始从事相关的设计工作,并于1996年起任职于杜邦中国有限公司的市场部。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能够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势必前景一片大好,如果安心地待上个几年,一定会有所成就。但黄颖却偏偏不愿意如此按部就班的生活,也许是因为对新鲜事物的向往,或是追寻内心未完成的设计之梦,在毕业十年之后,黄颖毅然选择放弃国内的工作,前往英国繼续深造。


  在英国肯特艺术设计学院学习的一年中,带给黄颖很多不同的感受。“此研究生课程及导师的设置是以跨领域研究见长,来自建筑,室内,珠宝,产品,服装领域的学生,在各学科教师的带领下各自进行课题研究”她说道,“比如室内设计与电影,珠宝设计与音乐,不同领域的知识与灵感的碰撞我觉得很新鲜。”
  另一点让黄颖觉得感触很深的是,同学中各个年龄段的都有,甚至还会有年过半百的“老年同学”,这起初让她觉得不可思议。“国内这个年纪的人一般都是想着在家颐养天年了吧,但这里却不一样。” 她记得有一位奔六十的老太太来研究陶瓷设计,专研瓷器表面肌理,在课余观察各式各样的物体表面,可能是自然的风化侵蚀,也可能是人类的使用痕迹,研究材料在时间的过程中出现在表面的痕迹。经过没有预设,没有保留地观察。再形成自己的观点,方法。最后动手做出成果。这种学习的方法和生活的态度深深感染了黄颖。
  云淡风轻 在创业中调整心态
  2002年,硕士毕业回国的黄颖与三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创立了“意庭家居”,希望可以作为独立设计师,生产自己设计的家居用品。“当时在国外的家居商店看到很多漂亮的家居产品,发现都是中国制造,但是在国内,找不到这类产品。”中国人制造,但中国人自己的生活里却没有很多漂亮好用的东西可以选择。这种状况令她十分感慨。“在英国学习时觉得,中国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和设计能力都不比别人差,中国又是世界的制造工厂,我们肯定可以做出适应中国人需要的家居产品和品牌。”在这样信心满满的前提下,黄颖和她的团队做出了第一批产品,包括家具、床上用品、陶瓷和不锈钢制的碗盘等现在看来也仍然是独具创意和审美内涵的各式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甚至产品也进入了当时的不少潮店进行销售,比如施养德先生开在上海新天地的“生活惊艳”等。但现实却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在进入市场之后,这批产品并未获得大众过多的关注,甚至鲜有人问津。


  谈及其中的原因,黄颖坦言,当时的做法的确是不够成熟。她还提到一个小插曲,彼时他们也曾将产品带去参展,希望获得商业订单。但在布展的时候,就被之前合作过的家具商指出一个家具细节的败笔,调侃道:“设计师是不考虑实用的。”一句话就道出不成熟的设计师产品与市场需求的差距。
  没有预先调查普罗大众的需求与喜好,没有强大的生产制造的技术支持,销售渠道不够完善,后期品牌推广与宣传也没有跟上,——这些都是设计师品牌产品无法顺利进入市场的原因。当然,“时机”也是做任何事都不得不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意庭家居在2003年所设计的一系列作品,用今天的眼光看来也都非常时尚简约,甚至十分契合当下的“性冷淡”风。但在十多年前,这个词还没有引领潮流,人们接受不了如此素雅单调的设计。在采访中谈起过去的这段经历,她显得云淡风轻,更是直接承认了自己那时的经验不足。可能也是因为这样良好的心态,让她在逆境中不断调整公司的运营。




  2003年意庭家居同时开始涉猎室内软装配饰,希望用优秀的家具及饰品对室内环境进行再创造,通过适当的组合,使生活的空间更实用,时尚,且充满生机。在已经完成的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各种不同风格的样板房,复古摩登,时尚浪漫,北欧风情……黄颖说,软装设计的客户如果是开发商,我们会尽量满足客户的展示需求,同时,最大程度地体现室内的美,样板房的软装设计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呈现。客户如果是个人,则使用需求比重更高。
  简单执着 从未想过放弃设计
  当然如果遇上观念不合的客户,她也会有自己的坚持。“通过前期的交流,会发现是否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审美观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她往往就会放弃这个客户,因为价值观的不同会让“设计目标”变得很难达成,她认为设计师与委托人必须有共同的价值观基础。
  而在被问及更多的是喜欢产品设计还是室内设计时,黄颖犹豫了片刻,然后说:“在做设计的时候,觉得其实都挺喜欢的。产品和其所在的空间不应该被割裂开,如果能够整体设计,发挥的空间可能会更大一些。但真的无论什么项目都会用心去做。而且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它不是艺术创作,不应以设计师个人的喜好为先,设计需要能够真正帮助别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现在的她在设计时,会更多地换位思考,以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为首要的设计原则。


  黄颖的工作室并不如一般设计师那样炫酷前卫,而是在朴素中透露着典雅,会让人感受到其中的小心思,但又并不浮夸。在谈到自己喜欢的设计案例时,黄颖说道:“我好像并没有特别喜欢的吧。”说到这,她自己也笑了起来。“在设计工作室和自己的家时,都是以‘简单’为准则,因为不想用某一种风格或定义去框定它。设计师为客户选择产品时,是在为客户选择一种话语,做一种表达。而在自己的空间里,我并不想有强烈明确的语言。我希望它是无声默然的。每个人看到后的感受可能都会不一样,那样才是最有意思的部分吧。”也许对于生活,她也是秉承着这样一种低调简单的方式,率性洒脱,顺其自然,但谁说这不是一种高明的选择呢?

其他文献
前两期介绍了孟菲斯与Art Deco风格之后,有朋友疑问道:“到底有多少种风格啊?怎么分辨?自己对于欧式、法式、地中海、日式的划分还未消化,怎么又冒出了这一堆新风格名词?能不能科普一版基本款的室内空间装饰风格,以及艺术品搭配技巧呢?”  那些国内常见的、乍听略像按照世界地理划分的方式,或许并非能帮助建立对装饰风格的认知体系。而真实有效的家居风格,我们建议按一下维度划分:延续宫廷的经典风格、亲近平和
期刊
最近看到一个有趣的说法:科学家发现,大脑中可能确实存在一种促进长期忠诚热爱的化学物质:后叶催产素,它可能奠定了人们爱慕、信任和对伴侣长期忠诚的物质基础。  催产素?男人的大脑里也有吗?这个素难道不是女人怀孕才会有吗?怀孕在我看来一定是忠诚的最崇高表现!  先不谈人的。生物学家苏卡特和汤姆英赛尔比较了实行“一夫一妻制”的草原野鼠和“雌雄乱交”的山地老鼠的神经学区别,发现前者大脑中后叶催产素的密度远高
期刊
11月12日,中国嘉德2016年北京秋拍举槌。这意味着2016秋拍第二轮,也就是北京第一轮秋拍正式落槌。那么,与10月初的香港第一轮秋拍相比,这次北京的第一轮秋拍传递了什么信号?今年春拍前,笔者就预言中国艺术市场将触底反弹,而这一轮北京秋拍尤其是其主将中国嘉德的战绩则表明,中国嘉德今年春拍上演的艺术市场的反弹行情,在今年秋拍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  “乍暖还寒”:嘉德北京秋拍确认反弹行情  支撑这
期刊
与徐文华先生见过两次,一次在黄浦江边的世博酒店公寓,一次在淮海中路新式里弄深处。两次的约聚点都有“地标”意味,前者能鸟瞰黄浦江,后者洋溢着昔日的租界情调。  在两个地标处,听老先生温文尔雅、不疾不徐地谈论绘画经历、艺术见解,并赏读他的作品,我真切感到,先生是横跨东西方文明,致力中西融合的“实践派”,他运用油彩这种源自西方的普世语言,孜孜以求的是画出东方意境和神韵,已达到了相当高度。他言谈举止掩不住
期刊
在温暖冬日的阳光下打字时,乌镇戏剧节已经过去一个月了。看过的戏,感动余味还在心头,更让我留恋的,却是戏剧节间,这江南小镇充满可能的撩人姿态——巷尾随处可见的表演者,让你恍惚于现实与梦境;吃个民宿饭旁边桌就能撞上的名人脸,让你目睹男神女神的日常逗逼;一个故事,一场戏之间,让你感受到这世上的另一个我,另一种可能的生活。  姿态的融合与调换  今年是乌镇戏剧节的第四年,这意味着孟京辉、黄磊、田沁鑫、赖声
期刊
英海珍从景德镇来到上海,这位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此行是与她的先生章业大联手举办一场为期一周的《传承文化,青花之美——瓷画品鉴会》。出乎她所料的是,除了大型的艺术瓷瓶以外,由她手制的一款看似普通的青花盖碗,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  “即便海珍已经回景德镇有些日子了,还是有不少人慕名前来。一方面想看到展出的大器,另一方面,是想买到她手制的那款青花盖碗。”刚落座喝茶,中国茶道专业委员会
期刊
2016年10月中旬,丁曦林与张永旭,两个60后,运用社交工具——微信,围绕着艺术和生活,进行了看似散漫、无主题变奏式的对话。透过这些即兴而有趣的长篇对话,我们不难享受到其间闪耀出的一些有意思的“火花”,包括张永旭对20多年绘画生涯的回顾、主张和态度,以及丁曦林站在圈子外,对艺术家成长途中细致入微的观察。现将他们的对话,原汁原味地整理如下。  丁曦林:永旭老兄,13日我专程去北京,不料与你“失之交
期刊
在很多人的眼中,拍卖机构的存在就像是为了在艺术品和消费者之间,架起两座桥梁,一曰“提供”,二曰“信任”,确保热爱艺术并重视艺术价值的人群能够顺利且安全地滿足其需求。因此一直以来,艺术品的品质、公司的信誉度都成为了大众所关注的焦点。但在近几年来,艺术品拍卖机构逐渐开始走向了上市的资本道路,这引得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议论,其背后真正的意图是什么?上市究竟是好是坏?……为此,本刊特别采访了几位圈内资深人士,
期刊
耳濡目染,感叹父亲的巧手天工  1994年出生于苏州的陈冠丞,是中国铜炉大师陈巧生之子,也是中国仿古铜炉(宣德炉)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他自童年起的记忆,就是以厂为家,与铜炉为伴。  据陈冠丞介绍,自己家中祖上三代都是铜匠,父亲从小就跟着爷爷学习如何敲打、铸造铜器等一系列基本功。但真正接触宣德炉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开始挖掘、并研究这个自明代起就逐渐失传,至民国时期已完全失传的宣德炉
期刊
科技,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儿,似乎所有房地产活动中都要求有科技元素,但如何将科技元素切切实实的运用到活动中,融为一体而不突兀却又贯穿始终于活动相匹配呢?2016年金秋10月,当太德邂逅葛洲坝,一场用科技、用创意打造的史无前例,最不像房地产发布会的发布会轰动业内外!  契合品牌主张与调性的“外壳”  作为中国葛洲坝地产首次对市场输出的品牌战略发布会,从什么角度切入、用什么手段去包装、通过哪些有效渠道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