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利玛窦、艾儒略和叶向高为例,分析晚明儒学与欧洲天主教的交往特征,认为双方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本位意识,并试图以自己的观念为基础构建文化统一性。这种心态制约儒学与天主教的进一步接触,使双方无法真正对话,而作为一种认识论模式的“对话”在近代早期的历史条件下难以真实存在。本文亦对文化交往中的“对话”模式的内涵提出设想,认为反思“对话”在历史上的缺失将有助于当下之人更重视对话论和有意识地将交往模式导向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