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想象力与创新,但想象力不是一下就会拥有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慢慢养成的,必须要从小重视。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备受关注。本文主要论述了学生想象能力培养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小学作文教学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想象能力
引言
在人类思维活动中,想象是重要构成部分,为创造提供了前提与基础条件。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合理运用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创新,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想象能力。
1、想象能力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1.1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受年龄特点影响,小学生想象到的东西比较多,比如对于既定事物,不同学生认识不同,会提出很多为什么,究其原因在于,他们觉得这件物品和其它东西没啥区别,为什么不同类?月亮为什么有时圆、有时弯?太空中到底是什么样的,它也是不断变化的吗,又是什么引导着这种变化呢?这些问题与想象,借由文字记录的过程,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在描述物体时,语言也会更加细致化,充分感受语言的强大魅力。
1.2养成独具一格的写作方法
个人不同,其思维方式与方法也就不同,因而对同一事物产生的看法不同,形成讨论[1]。在培养想象能力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善于细腻描写、有的擅长抒情、有的还喜欢科普读物……这些都是学生个性的表现,培养的是不同角度的写作能力,想象能力能够促使每位学生形成不同的想法与偏好,从而写出更加精彩的文章。另外,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色写作方法后,为作文写作增添了乐趣。
1.3学生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习作水平,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写作也不例外,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在不断地想象与体会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这种情况下,学生写作文时,就不会感到有很大的压力,可写的东西也会很多,情感表达也会连绵不断。从根本上来将,这充分体现了想象的魅力,以此学生能够尽情遨游在想象的空间中。
2、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措施
2.1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自由化
在小学阶段学习中,学生思维变化有一定的限制,为了引导学生思维发展更加自由,从而养成良好的想象能力,在知识掌握前提下,适当的进行扩展与创新。在自由思维培养中,老师要选用恰当的手法,确保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力得到自由发挥,以此开启思维变化的空间建设之门。同时,在扩展思维方向时,还要引导学生思维向深度发展,在现有想象力前提下,鼓励学生积极发挥自身的深度想象力,以此在作文写作中,实现深度与广度的描写。
2.2丰富知识储备,为想象力培养奠定基础
虽然,想象力不可感知与碰触,但其形成也是有一定过程的。小学阶段,受认知水平限制,学生对生活与社会认识比较肤浅,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有意的增强学生的事物、人的观察能力,结合作文方式从不同角度进行组合描述,塑造具有特色的作文形象。在小学作文實践教学中,老师可有意识的带领学生走入大自然或社会,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物、景等的不同形状、姿态及颜色,并通过语言进行描画,比如可以借助比喻、拟人或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事物更加形象。例如在秋天景色描写中,黄叶飞舞是典型的特征,学生可以利用拟人手法,将叶子飞舞描述为离开自己的家,表达了深刻的感情,同时作文语言也更加丰富。此外,老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从小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真实记录每日所见、所闻及所感,这些素材都会成为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知识储备。在作文写作中,重新组合日记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提高自己的作文写作水平。
2.3根据实践开展作文教学
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所以写作能力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快速发展的时期,事物看法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这对学生想象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在作文写作中,小学生要根据自身生活实践,发挥联想,巧妙的联系周围不同事物,这样不但可以有效的加法对写作的兴趣,同时自身写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比如在以“我的”为主题的作文练习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描写亲人、朋友甚至小动物。此时,老师也要给予学生个性展示的空间,在此基础上,确保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4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立体化
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时,只有将其固有想象力转变里立体化事物,才能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立体化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一定程度上可使作文写作画面描述更加形象。在小学阶段,教学模式还不够系统化,学习时间相对较少,因此,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不是很强[2]。为了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在作文写作教学中,老师可针对性的训练与提升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在事物描写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以便创作出富有立体化的事物。同时在事物描写中,学生的有效沟通与感知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引导学生对不同事物表达不同的看法,以此形成良好的立体思维。此外,老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创造工艺品,通过亲身体验立体的感受事物特征,再将制作与实际相比较,以此弥补自身立体思维中的不足。
2.5合理创造想象教学情境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合理的想象情境,以此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首先,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创造教学情境,结合适当引导,确保学生完全进入情境。其次,在创造情境时,要恰当的运用夸张、幻想等修辞手段,结合音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技术,将学生带入生动形象的情境中。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老师为学生呈现小鸟与树桩的情境,根据图片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恰当的鼓励学生的新奇想法。假若学生的想象受到阻碍,老师要及时进行引导,比如可以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去想象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小学语文作文实际教学中,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与方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确保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准确描述周边的情境,以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想象能力。此外,在学生想象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增强学生驾驭文字的能力,创作更加精彩的文章。
参考文献
[1]刘建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142.
[2]黄志宏.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方法[J].亚太教育,2016,29:212.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想象能力
引言
在人类思维活动中,想象是重要构成部分,为创造提供了前提与基础条件。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合理运用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创新,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想象能力。
1、想象能力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1.1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受年龄特点影响,小学生想象到的东西比较多,比如对于既定事物,不同学生认识不同,会提出很多为什么,究其原因在于,他们觉得这件物品和其它东西没啥区别,为什么不同类?月亮为什么有时圆、有时弯?太空中到底是什么样的,它也是不断变化的吗,又是什么引导着这种变化呢?这些问题与想象,借由文字记录的过程,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在描述物体时,语言也会更加细致化,充分感受语言的强大魅力。
1.2养成独具一格的写作方法
个人不同,其思维方式与方法也就不同,因而对同一事物产生的看法不同,形成讨论[1]。在培养想象能力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善于细腻描写、有的擅长抒情、有的还喜欢科普读物……这些都是学生个性的表现,培养的是不同角度的写作能力,想象能力能够促使每位学生形成不同的想法与偏好,从而写出更加精彩的文章。另外,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色写作方法后,为作文写作增添了乐趣。
1.3学生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习作水平,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写作也不例外,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在不断地想象与体会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这种情况下,学生写作文时,就不会感到有很大的压力,可写的东西也会很多,情感表达也会连绵不断。从根本上来将,这充分体现了想象的魅力,以此学生能够尽情遨游在想象的空间中。
2、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措施
2.1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自由化
在小学阶段学习中,学生思维变化有一定的限制,为了引导学生思维发展更加自由,从而养成良好的想象能力,在知识掌握前提下,适当的进行扩展与创新。在自由思维培养中,老师要选用恰当的手法,确保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力得到自由发挥,以此开启思维变化的空间建设之门。同时,在扩展思维方向时,还要引导学生思维向深度发展,在现有想象力前提下,鼓励学生积极发挥自身的深度想象力,以此在作文写作中,实现深度与广度的描写。
2.2丰富知识储备,为想象力培养奠定基础
虽然,想象力不可感知与碰触,但其形成也是有一定过程的。小学阶段,受认知水平限制,学生对生活与社会认识比较肤浅,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有意的增强学生的事物、人的观察能力,结合作文方式从不同角度进行组合描述,塑造具有特色的作文形象。在小学作文實践教学中,老师可有意识的带领学生走入大自然或社会,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物、景等的不同形状、姿态及颜色,并通过语言进行描画,比如可以借助比喻、拟人或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事物更加形象。例如在秋天景色描写中,黄叶飞舞是典型的特征,学生可以利用拟人手法,将叶子飞舞描述为离开自己的家,表达了深刻的感情,同时作文语言也更加丰富。此外,老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从小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真实记录每日所见、所闻及所感,这些素材都会成为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知识储备。在作文写作中,重新组合日记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提高自己的作文写作水平。
2.3根据实践开展作文教学
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所以写作能力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快速发展的时期,事物看法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这对学生想象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在作文写作中,小学生要根据自身生活实践,发挥联想,巧妙的联系周围不同事物,这样不但可以有效的加法对写作的兴趣,同时自身写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比如在以“我的”为主题的作文练习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描写亲人、朋友甚至小动物。此时,老师也要给予学生个性展示的空间,在此基础上,确保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4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立体化
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时,只有将其固有想象力转变里立体化事物,才能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立体化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一定程度上可使作文写作画面描述更加形象。在小学阶段,教学模式还不够系统化,学习时间相对较少,因此,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不是很强[2]。为了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在作文写作教学中,老师可针对性的训练与提升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在事物描写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以便创作出富有立体化的事物。同时在事物描写中,学生的有效沟通与感知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引导学生对不同事物表达不同的看法,以此形成良好的立体思维。此外,老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创造工艺品,通过亲身体验立体的感受事物特征,再将制作与实际相比较,以此弥补自身立体思维中的不足。
2.5合理创造想象教学情境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合理的想象情境,以此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首先,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创造教学情境,结合适当引导,确保学生完全进入情境。其次,在创造情境时,要恰当的运用夸张、幻想等修辞手段,结合音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技术,将学生带入生动形象的情境中。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老师为学生呈现小鸟与树桩的情境,根据图片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恰当的鼓励学生的新奇想法。假若学生的想象受到阻碍,老师要及时进行引导,比如可以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去想象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小学语文作文实际教学中,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与方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确保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准确描述周边的情境,以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想象能力。此外,在学生想象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增强学生驾驭文字的能力,创作更加精彩的文章。
参考文献
[1]刘建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142.
[2]黄志宏.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方法[J].亚太教育,2016,2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