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岩壁上的野菰,像插在苔藓上的烟斗,既有单丛,也有三五棵成束的,无一例外都是直挺挺地立着,茎呈黄色,花色却由红变淡了,淡到雅致。在野菰的周围,瓜蒌分枝攀援,看去枝蔓像须,有一层细白的绒毛,开着白净的花朵。石苇、地锦草、紫花地丁、一包针,还有鸡眼草,绿盈盈地依着山脚生长。唯独,菟丝子藤茎偏黄,无叶,却长得张狂,好比铁丝一样紧紧地网在灌木丛上。
噗,噗噗噗,从灌木丛中飞出的应是黄臀鹎与鹊鸲,一阵接一阵。鹊鸲黑翅翘尾,身材比黄臀鹎小巧,叫声却一样动听。树鹨呢,长相与麻雀有几分相似,它摇摆着尾巴,机警地看着周围,仍站在树技上啾啾地叫唤着。
没承想,这宁静的山野昨天傍晚却来了一班访客,山坞的稻田像飞碟停泊过似的,一块一片地倒伏——无论是小块的,还是大片的,看得出都是野猪聚群造访过的结果。正在茶园进行秋挖的老欣一手杵着锄头,一手叉着腰,无奈地说,没办法,一到秋季野猪就泛滥,到处拱得一塌糊涂,有的山坞田只能撂荒了。你看到的还算好的,野猪只是把稻子糟蹋了。龙池汰村的野猪更猖狂,都跑到村民家猪圈里去睡觉了。
处于赣浙皖边界的婺源山村,野猪扰民危害庄稼是常有的事,而野猪跑到村民家猪圈里睡觉,我倒是头一次听说。
嗡的一声,一只马蜂突然从头顶飞过,出于本能反应,我立即缩起了脖子,不敢大声出气。谁知,老欣根本不当一回事,他掏出打火机点上一支香烟,叼在嘴上,指了指茶园旁裸露的电线说,前几年有人也偷偷摸摸装过电猫,结果野猪没打着,还差点出了人命。
难怪,我在岚培路边看到了杂乱的趾蹄印,以及野猪揩痒蹭过的松树——那松树离地一米左右的树干,几乎半边树皮都蹭没了,只露出白乎乎的树身,粗粝的树皮、松果散落一地。好在,松树长得粗壮,不然早就让野猪蹭倒了。
我想,山野的草木是有记忆的,或许因为暮色太浓,它们没能看清一群野猪獠牙的凶猛样子,却记住了野猪哄哄哄摧枯拉朽的气息。
二
古道,山村前世的脐带。
躺在古道上的青石板,倾斜,深陷,破裂,即便有完整成块的,边缘也都有石苇与苔藓覆盖着。树瘿、庵堂基、路亭,还有古道上碎裂的青石板,都比时光沉重得多。地念、车前草、白茅、芒萁、土南星、金樱子、黄栀子、双钩藤,在岭边随处可见。当然,也有隆起的坟头。此时,高耸的香樟与枫香树叶间漏下的光影,显得更为迷离。远方,那陡峭的山峰,即是龙牙尖。
杨梅山、化岭、由义岭,绕着龙牙尖可以行走一个回环。不承想,在遥远的年月,这是婺源西坑、秋口,以及德兴占才、开化苏庄等地部分村民通往婺源蚺城的主要通道。当然,也可以通往城西的寅川埠驿站。最早修建化岭、由义岭的时候,可以追溯到清代初期。走过的商旅、学子、挑夫、仕宦,不计其数。我虽然没有找到古道捐资与募化的“芳名碑”,也没有在地方志与谱牒中找到相关的记载,却在老辈人的讲述里得知倡导修路筑岭的是清代一位茶商。虽然没有直接的史料可考,但我还是在故纸堆里找到了清代蚺城两位乐善好施的茶商:“胡正鸿,业茶沪城,尝于沪创立‘敦梓堂’,又设粥厂,恤流亡及助理瘗局收暴骨;董则葵,业茶广东,乡里纷争,必竭力排解,善举必捐助。”想必,化岭、由义岭的修筑,应与他俩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吧。
实际上,我的追寻只是个人的一种意愿,或者触动。那位捐资倡导筑路的茶商,压根儿没有想过要留下“芳名”,不然,古道周边的杨溪、学堂屋、上坦、曹家坦,甚至蚺城的后人怎么会不知道他的名字呢?
我相信,石碑会风化,而人的善行不会。
三
老欣的祖上是从江湾中平迁到杨家林的,他父亲一辈子在龙牙尖的山坞里刀耕火种,也烧过木炭。一位走遍村前山岭岚培的人,就在家门口摔了一跤,瘫了。他曾经是在山里冒烟的人,三年前也化作了灰烬。老欣呢,父亲一去世,就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他日子过得省俭,穿在身上的衣服都是褪色的。笃,笃笃,斧头落在圆乎乎的松树上,并不爽快,似乎带着陷落的声响,那是他挥斧劈柴力不从心的体现。毕竟,是年过六旬的人了。
松树是遭松线虫侵袭后,枯死的。前两年,松线虫来势汹汹,山上成片的松树都没有逃过劫难。据说,松线虫是寄生在天牛身上传播的,危害程度可想而知。老欣在手上吐了一口唾沫,他并没有挥斧,而是指了指堆在门口的一堆松树说,遭到虫害枯死的松树不能做板材,只能当柴烧了。
老欣膝下有三儿一女,儿子在温州打工,女儿嫁到了外乡,都不在身边,他与老伴守着几亩田地倒也清静。老欣写得一手小楷,我在他家堂前看过他抄录的“婺邑文和堂”《农业杂字》:“人生百艺,无如务耕。神农后稷,稼穑始兴。一犁春雨,民望秋成。数声布谷,南亩躬耕……”可谓是骨力遒劲,筋力丰厚。记得我第一次遇见老欣,还是去年春天,他和妻子一起把菜园里采摘的辣椒、茄子、青菜,满满一篮,卖给由義岭底的汪村坦农家乐。
当时,我也没顾得上老欣是否有时间,就冒昧地让他帮忙带我去陂下村了。我看重十几户人家的陂下村,是它千年的厚重。想想,陂下村早在宋代就开始建村了,村里的程龙宋咸淳元年(1265)进士及第,他的《尚书毛诗二传释疑》《礼记春秋辩证》等著作还录入《四库全书》。往往,事与愿违,我不仅在陂下,即便访遍了寺前、程狮桥、湖村、东山,也没能找到与程龙有关的古迹。
如果时光有回放键,陂下村应有进士第或进士坊,只不过是我的访问迟到了吧。村里有耄耋,甚至挨边期颐的老人,他们一个个却对村庄的先祖语焉不详。
有时,时光成了访古的一种障碍,抑或一种欺骗,就像村口那古老的石拱桥桥面,已经被水泥完全覆盖了。想来,文字是相通的,那程龙的生平介绍,仅仅只是载记于《婺源县志》之中简洁得像词条一样的文字吗?
后来,我在《新元史》与他相遇了:“程龙,字舜俞,婺源人。宋永嘉县尹。入元不仕。著《尚书毛诗二传释疑》《礼记春秋辩证》及《弄环余说》《补程子三说》《易图》,并刊行当世。” 四
车田、茶坑溪、符竹、溪源、水车埠、曹家坦、杨溪,都是沿潋溪依山傍水的村庄,而潋溪水发源于浙江开化与江西婺源交界的石耳山,我春天时自东向西,从江湾的大潋、钟吕、秋口的岭溪,沿潋溪水而下做过田野调查。一路上,称得上是波光潋滟,溪水潺潺,村落水口古树遮蔽,九曲十八弯,俨然一方秘境。
在婺源,雨是古老的农具
镌刻在岩壁上湿漉漉的农家乐
沿山体下滑
烧炭人的烟
自乳白色的山腰冉冉上升
一枚枚种籽笔直射向
村头上千年的古樟
村落从牛鼻里穿过
偶尔有一头未满周岁的小牛,撒着欢
滑倒在田间青石上
泥泞纵横
溪流潺潺
空无一人的旅行车窗,凝视
长满了铁锈的孤独的田野
与老欣一起坐在古道石阶上歇脚,我滑动手机重温庞培兄的《在婺源》,是对走过村庄的比照。他写《在婺源》的时候,应是在千禧年前后的一个春日。记得他在之后的《半山亭》中说,你用一把口琴吹出那个词:夏天。
山风吹拂,盈耳的是树叶与树叶交织摩擦的声音,唰唰,哗哗,仿佛在不同的音阶上有无数枝叶在摇曳起舞。然后,慢慢地静了下来,静得能听见山风远去的声音。鸟的鸣叫四起,像一场盛大演出谢幕观众发出的唿哨。
一只七星瓢虫停在叶子上,是一种点缀,而十几只一起停在叶面上,密密麻麻,成蜂拥之势,会给我带来视觉上的密集恐惧,甚至皮肤上会起鸡皮疙瘩。然而,我不知道昆虫是否像人一样需要各种聚会,但看它们安闲灵动的样子,应是愉悦的。
神秘,陌生,是昆虫为我打开的另一个世界。
老欣则不以为然,笑了笑说,七星瓢虫聚在一起是为了争食呢。好在,七星瓢虫不像毛辣虫、老虎蜂,对人没有伤害。不然,你我坐在这里都坐不住。
五
回到杨家林,晚霞映着溪面,红彤彤的,仿佛无数绸带在飘。几位孩童光着屁股,在河里网鱼摸虾,他们银铃般的笑声,与河水一样清亮。
老欣的妻子偏瘦,话不多,见人一脸微笑。她择菜,洗菜,炒菜,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她就变戏法似的在堂前八仙桌上摆了一桌菜:腊肉焋干山蕨、南瓜蒸豆角、火烘干魚、虎皮辣椒、素炒白菜、丝瓜煮粿汤,还有小碟的辣椒腌藠头。俗话说,菜滚三分鲜。何况,南瓜、丝瓜、豆角、辣椒、白菜都是菜园里现摘的。进进出出,小孙女像跟屁虫似的粘着奶奶,她扎两条麻花辫,讲话稚声稚气的,调皮、可爱。必须承认,倘若没有小孙女带在身边,老两口的生活肯定会失落不少。
晚饭,老欣欢喜喝一杯,他起了聊兴,不仅与我谈了捐资建深凹亭的汪根和,捐资修葺永济古桥的乡亲,还有他早年从事代课老师的经历。村庄好多的过往,一一在老欣的讲述中复原。譬如祠堂的倒塌,水碓的拆除,公路的改道,还有某某老人的寿材准备了多年,最后还是火化了。他坦言,村里大多数人出外打工的打工,搬到县城的搬到县城,他们一是为了生计,更多的是为了小孩上学读书。真正住在村里的也只有三分之一左右。他与老伴带着小孙女守在村里,种茶种田,图的就是为子女留一个家,让他们过年过节有个盼头。
想必,那走出村庄三分之二的人群,就像从村庄飞向城市的候鸟,他们只不过是混杂在更多更大的务工人流之中罢了。
历史的过往,总是让人侧目。可见,从化岭到由义岭的倡导捐资修建,再到山凹亭的捐建,以及永济古桥的捐资修葺,人们热心公益的善举依然在山村世代相承。
我沿西(坑)婺(源)线回蛰居的蚺城已是夜深了,沿途的村庄仿佛都进入了睡眠,只有天空的一轮明月还醒着。车子缓慢,还是能够感觉到月亮在山野村庄流泻的辉光。“婺源像夜晚一样,饱含着生活的秘密。夜是黯哑的,它从不嚣张,然而它却是许多事物的开始。夜,是我认识婺源的开始。我们在白天里观察婺源,疯跑,迷失,流连忘返。你的快门频繁闪动,我则享受着漫长的发呆。但在夜晚,我们进入了婺源的内部,可以变换观察婺源的方式,比如:倾听、呼吸、梦幻、想象。夜晚呈现了比白天更多的东西……”婺源,是我的家乡,相对于远在京城的祝勇兄却是异乡了。一旦,进入他的《婺源笔记》,我们的感觉是相通的。
想起来,祝勇在婺源乡村访问已是十几年前的秋天了。那个夜晚,也有同样皎洁的月光,只不过村庄的老房子太古旧了。古旧,是夜之外的吸光体,而月亮是村庄的容器,有多少村人,就会有多少凝望。
到了东岭坞,我选择了步行。在这样的夜里,我能够感觉得到,有月亮在天空醒着,有蟋蟀在鸣叫,就有了村庄秋夜的沉寂、消隐,还有安宁。
【责任编辑】邹 军
洪忠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三届高研班学员,江西滕王阁文学院特聘作家。发表散文、小说三百多万字。作品散见《青年文学》《北京文学》《作品》《散文》《散文海外版》等多家期刊,先后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等多种选本。出版散文集《影像·记忆》《婺源的桥》《松风煮茗》及长篇小说《见素抱朴》等多部。
岩壁上的野菰,像插在苔藓上的烟斗,既有单丛,也有三五棵成束的,无一例外都是直挺挺地立着,茎呈黄色,花色却由红变淡了,淡到雅致。在野菰的周围,瓜蒌分枝攀援,看去枝蔓像须,有一层细白的绒毛,开着白净的花朵。石苇、地锦草、紫花地丁、一包针,还有鸡眼草,绿盈盈地依着山脚生长。唯独,菟丝子藤茎偏黄,无叶,却长得张狂,好比铁丝一样紧紧地网在灌木丛上。
噗,噗噗噗,从灌木丛中飞出的应是黄臀鹎与鹊鸲,一阵接一阵。鹊鸲黑翅翘尾,身材比黄臀鹎小巧,叫声却一样动听。树鹨呢,长相与麻雀有几分相似,它摇摆着尾巴,机警地看着周围,仍站在树技上啾啾地叫唤着。
没承想,这宁静的山野昨天傍晚却来了一班访客,山坞的稻田像飞碟停泊过似的,一块一片地倒伏——无论是小块的,还是大片的,看得出都是野猪聚群造访过的结果。正在茶园进行秋挖的老欣一手杵着锄头,一手叉着腰,无奈地说,没办法,一到秋季野猪就泛滥,到处拱得一塌糊涂,有的山坞田只能撂荒了。你看到的还算好的,野猪只是把稻子糟蹋了。龙池汰村的野猪更猖狂,都跑到村民家猪圈里去睡觉了。
处于赣浙皖边界的婺源山村,野猪扰民危害庄稼是常有的事,而野猪跑到村民家猪圈里睡觉,我倒是头一次听说。
嗡的一声,一只马蜂突然从头顶飞过,出于本能反应,我立即缩起了脖子,不敢大声出气。谁知,老欣根本不当一回事,他掏出打火机点上一支香烟,叼在嘴上,指了指茶园旁裸露的电线说,前几年有人也偷偷摸摸装过电猫,结果野猪没打着,还差点出了人命。
难怪,我在岚培路边看到了杂乱的趾蹄印,以及野猪揩痒蹭过的松树——那松树离地一米左右的树干,几乎半边树皮都蹭没了,只露出白乎乎的树身,粗粝的树皮、松果散落一地。好在,松树长得粗壮,不然早就让野猪蹭倒了。
我想,山野的草木是有记忆的,或许因为暮色太浓,它们没能看清一群野猪獠牙的凶猛样子,却记住了野猪哄哄哄摧枯拉朽的气息。
二
古道,山村前世的脐带。
躺在古道上的青石板,倾斜,深陷,破裂,即便有完整成块的,边缘也都有石苇与苔藓覆盖着。树瘿、庵堂基、路亭,还有古道上碎裂的青石板,都比时光沉重得多。地念、车前草、白茅、芒萁、土南星、金樱子、黄栀子、双钩藤,在岭边随处可见。当然,也有隆起的坟头。此时,高耸的香樟与枫香树叶间漏下的光影,显得更为迷离。远方,那陡峭的山峰,即是龙牙尖。
杨梅山、化岭、由义岭,绕着龙牙尖可以行走一个回环。不承想,在遥远的年月,这是婺源西坑、秋口,以及德兴占才、开化苏庄等地部分村民通往婺源蚺城的主要通道。当然,也可以通往城西的寅川埠驿站。最早修建化岭、由义岭的时候,可以追溯到清代初期。走过的商旅、学子、挑夫、仕宦,不计其数。我虽然没有找到古道捐资与募化的“芳名碑”,也没有在地方志与谱牒中找到相关的记载,却在老辈人的讲述里得知倡导修路筑岭的是清代一位茶商。虽然没有直接的史料可考,但我还是在故纸堆里找到了清代蚺城两位乐善好施的茶商:“胡正鸿,业茶沪城,尝于沪创立‘敦梓堂’,又设粥厂,恤流亡及助理瘗局收暴骨;董则葵,业茶广东,乡里纷争,必竭力排解,善举必捐助。”想必,化岭、由义岭的修筑,应与他俩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吧。
实际上,我的追寻只是个人的一种意愿,或者触动。那位捐资倡导筑路的茶商,压根儿没有想过要留下“芳名”,不然,古道周边的杨溪、学堂屋、上坦、曹家坦,甚至蚺城的后人怎么会不知道他的名字呢?
我相信,石碑会风化,而人的善行不会。
三
老欣的祖上是从江湾中平迁到杨家林的,他父亲一辈子在龙牙尖的山坞里刀耕火种,也烧过木炭。一位走遍村前山岭岚培的人,就在家门口摔了一跤,瘫了。他曾经是在山里冒烟的人,三年前也化作了灰烬。老欣呢,父亲一去世,就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他日子过得省俭,穿在身上的衣服都是褪色的。笃,笃笃,斧头落在圆乎乎的松树上,并不爽快,似乎带着陷落的声响,那是他挥斧劈柴力不从心的体现。毕竟,是年过六旬的人了。
松树是遭松线虫侵袭后,枯死的。前两年,松线虫来势汹汹,山上成片的松树都没有逃过劫难。据说,松线虫是寄生在天牛身上传播的,危害程度可想而知。老欣在手上吐了一口唾沫,他并没有挥斧,而是指了指堆在门口的一堆松树说,遭到虫害枯死的松树不能做板材,只能当柴烧了。
老欣膝下有三儿一女,儿子在温州打工,女儿嫁到了外乡,都不在身边,他与老伴守着几亩田地倒也清静。老欣写得一手小楷,我在他家堂前看过他抄录的“婺邑文和堂”《农业杂字》:“人生百艺,无如务耕。神农后稷,稼穑始兴。一犁春雨,民望秋成。数声布谷,南亩躬耕……”可谓是骨力遒劲,筋力丰厚。记得我第一次遇见老欣,还是去年春天,他和妻子一起把菜园里采摘的辣椒、茄子、青菜,满满一篮,卖给由義岭底的汪村坦农家乐。
当时,我也没顾得上老欣是否有时间,就冒昧地让他帮忙带我去陂下村了。我看重十几户人家的陂下村,是它千年的厚重。想想,陂下村早在宋代就开始建村了,村里的程龙宋咸淳元年(1265)进士及第,他的《尚书毛诗二传释疑》《礼记春秋辩证》等著作还录入《四库全书》。往往,事与愿违,我不仅在陂下,即便访遍了寺前、程狮桥、湖村、东山,也没能找到与程龙有关的古迹。
如果时光有回放键,陂下村应有进士第或进士坊,只不过是我的访问迟到了吧。村里有耄耋,甚至挨边期颐的老人,他们一个个却对村庄的先祖语焉不详。
有时,时光成了访古的一种障碍,抑或一种欺骗,就像村口那古老的石拱桥桥面,已经被水泥完全覆盖了。想来,文字是相通的,那程龙的生平介绍,仅仅只是载记于《婺源县志》之中简洁得像词条一样的文字吗?
后来,我在《新元史》与他相遇了:“程龙,字舜俞,婺源人。宋永嘉县尹。入元不仕。著《尚书毛诗二传释疑》《礼记春秋辩证》及《弄环余说》《补程子三说》《易图》,并刊行当世。” 四
车田、茶坑溪、符竹、溪源、水车埠、曹家坦、杨溪,都是沿潋溪依山傍水的村庄,而潋溪水发源于浙江开化与江西婺源交界的石耳山,我春天时自东向西,从江湾的大潋、钟吕、秋口的岭溪,沿潋溪水而下做过田野调查。一路上,称得上是波光潋滟,溪水潺潺,村落水口古树遮蔽,九曲十八弯,俨然一方秘境。
在婺源,雨是古老的农具
镌刻在岩壁上湿漉漉的农家乐
沿山体下滑
烧炭人的烟
自乳白色的山腰冉冉上升
一枚枚种籽笔直射向
村头上千年的古樟
村落从牛鼻里穿过
偶尔有一头未满周岁的小牛,撒着欢
滑倒在田间青石上
泥泞纵横
溪流潺潺
空无一人的旅行车窗,凝视
长满了铁锈的孤独的田野
与老欣一起坐在古道石阶上歇脚,我滑动手机重温庞培兄的《在婺源》,是对走过村庄的比照。他写《在婺源》的时候,应是在千禧年前后的一个春日。记得他在之后的《半山亭》中说,你用一把口琴吹出那个词:夏天。
山风吹拂,盈耳的是树叶与树叶交织摩擦的声音,唰唰,哗哗,仿佛在不同的音阶上有无数枝叶在摇曳起舞。然后,慢慢地静了下来,静得能听见山风远去的声音。鸟的鸣叫四起,像一场盛大演出谢幕观众发出的唿哨。
一只七星瓢虫停在叶子上,是一种点缀,而十几只一起停在叶面上,密密麻麻,成蜂拥之势,会给我带来视觉上的密集恐惧,甚至皮肤上会起鸡皮疙瘩。然而,我不知道昆虫是否像人一样需要各种聚会,但看它们安闲灵动的样子,应是愉悦的。
神秘,陌生,是昆虫为我打开的另一个世界。
老欣则不以为然,笑了笑说,七星瓢虫聚在一起是为了争食呢。好在,七星瓢虫不像毛辣虫、老虎蜂,对人没有伤害。不然,你我坐在这里都坐不住。
五
回到杨家林,晚霞映着溪面,红彤彤的,仿佛无数绸带在飘。几位孩童光着屁股,在河里网鱼摸虾,他们银铃般的笑声,与河水一样清亮。
老欣的妻子偏瘦,话不多,见人一脸微笑。她择菜,洗菜,炒菜,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她就变戏法似的在堂前八仙桌上摆了一桌菜:腊肉焋干山蕨、南瓜蒸豆角、火烘干魚、虎皮辣椒、素炒白菜、丝瓜煮粿汤,还有小碟的辣椒腌藠头。俗话说,菜滚三分鲜。何况,南瓜、丝瓜、豆角、辣椒、白菜都是菜园里现摘的。进进出出,小孙女像跟屁虫似的粘着奶奶,她扎两条麻花辫,讲话稚声稚气的,调皮、可爱。必须承认,倘若没有小孙女带在身边,老两口的生活肯定会失落不少。
晚饭,老欣欢喜喝一杯,他起了聊兴,不仅与我谈了捐资建深凹亭的汪根和,捐资修葺永济古桥的乡亲,还有他早年从事代课老师的经历。村庄好多的过往,一一在老欣的讲述中复原。譬如祠堂的倒塌,水碓的拆除,公路的改道,还有某某老人的寿材准备了多年,最后还是火化了。他坦言,村里大多数人出外打工的打工,搬到县城的搬到县城,他们一是为了生计,更多的是为了小孩上学读书。真正住在村里的也只有三分之一左右。他与老伴带着小孙女守在村里,种茶种田,图的就是为子女留一个家,让他们过年过节有个盼头。
想必,那走出村庄三分之二的人群,就像从村庄飞向城市的候鸟,他们只不过是混杂在更多更大的务工人流之中罢了。
历史的过往,总是让人侧目。可见,从化岭到由义岭的倡导捐资修建,再到山凹亭的捐建,以及永济古桥的捐资修葺,人们热心公益的善举依然在山村世代相承。
我沿西(坑)婺(源)线回蛰居的蚺城已是夜深了,沿途的村庄仿佛都进入了睡眠,只有天空的一轮明月还醒着。车子缓慢,还是能够感觉到月亮在山野村庄流泻的辉光。“婺源像夜晚一样,饱含着生活的秘密。夜是黯哑的,它从不嚣张,然而它却是许多事物的开始。夜,是我认识婺源的开始。我们在白天里观察婺源,疯跑,迷失,流连忘返。你的快门频繁闪动,我则享受着漫长的发呆。但在夜晚,我们进入了婺源的内部,可以变换观察婺源的方式,比如:倾听、呼吸、梦幻、想象。夜晚呈现了比白天更多的东西……”婺源,是我的家乡,相对于远在京城的祝勇兄却是异乡了。一旦,进入他的《婺源笔记》,我们的感觉是相通的。
想起来,祝勇在婺源乡村访问已是十几年前的秋天了。那个夜晚,也有同样皎洁的月光,只不过村庄的老房子太古旧了。古旧,是夜之外的吸光体,而月亮是村庄的容器,有多少村人,就会有多少凝望。
到了东岭坞,我选择了步行。在这样的夜里,我能够感觉得到,有月亮在天空醒着,有蟋蟀在鸣叫,就有了村庄秋夜的沉寂、消隐,还有安宁。
【责任编辑】邹 军
洪忠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三届高研班学员,江西滕王阁文学院特聘作家。发表散文、小说三百多万字。作品散见《青年文学》《北京文学》《作品》《散文》《散文海外版》等多家期刊,先后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等多种选本。出版散文集《影像·记忆》《婺源的桥》《松风煮茗》及长篇小说《见素抱朴》等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