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关于体验式营销的文献进行梳理,从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以及市场营销学三个学科角度分析整理文出现有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体验式营销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体验经济;体验式营销;心理学
一、体验经济
体验经济作为更高层次的服务经济,以服务为主,结合服务和商品,创造出新的体验,企业通过创造个性化生活及商业体验获得利润的。[1]
1998年,《哈佛商业评论》刊登了B.Joseph.pineⅡ和James.H.Gilmore的文章《Experience Economy》,他们认为“体验事实上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2]一时间,消费体验与体验经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响应,特别是联想、惠普、微软等国内外大企业都关注体验概念,相继提出要实行客户体验,微软公司自称设计最佳、性能最可靠的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XP的“XP”来自“Experience”,即“体验”。
二、体验式营销的内涵
体验经济的到来赋予了营销全新的发展方向和营销范式:体验式营销。体验式营销是融合了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营销学等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而形成的一个综合的营销方式。诸多学科的学者都从自身学科背景出发对体验式营销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研究。下面本文对学者的研究分别从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和营销学三个不同学科研究视角进行评介。
(一)心理学视角下的体验式营销的概念
关于体验式营销,国外学者研究比较早。Bernd·H·Schmidt是第一个提出体验营销概念的学者,他在《体验式营销》一书中对“体验营销”进行了界定。在他写的《Experiential Marketing》一书中认为“体验是对某些刺激(如市场营销措施)产生的内在反应”,体验式营销要求企业必须从消费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策略。[3]Schmidt的思考方式突破了“理性消费者”的传统假设,认为在消费时消费者内心是兼具理性与感性的。
国内学者关于体验式营销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也有很多。其中,汪涛、崔国华(2003)在指出B.Joseph.pineⅡ和James.H.Gilmore在定义体验时存在的缺陷后,提出体验就是“在企业提供的场景中,顾客将自己作为事件中的一员主动参与表演所产生的美妙而深刻的感觉。”[4]
李光明等认为,体验是顾客在与企业互动的过程中,作为体验活动的主角所产生的美好心理感受。[5]这说明体验作为一种心理感受有很强的主观性,不同的人对相同的营销活动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顾客参与体验营销活动就是为了获得体验价值,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这与服务是有区别的。
贾利军,李晏墅认为体验是顾客对企业提供的刺激因素产生反应,企业记录分析反应,并不断调整刺激因素,顾客又产生新的反应的过程。[6]在这样的动态过程中,顾客会产生美妙的体验。顾客选择性地注意一些刺激因素,企业根据顾客先前的反应来对刺激因素做出调整。
(二)消费者行为学视角下的体验式营销的概念
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心理学科分会,标志着消费者心理学独立学科正式诞生,这就是消费者行为学的前身。后来,学者们开始把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市场营销学中,此后,对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也更具现实意义。学者从消费者行为学的学科角度对体验式营销的研究也有很多。
李俊青,薛建明(2009)提出体验营销是指营销者利用消费者的整体感受和评价去激活消费者内心的消费欲望并加快购买行为的一种营销方式。[9]与传统的营销模式相比,体验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有着鲜明的特色,体现在关注焦点、营销要点、互动性、顾客认知、价值创造主体和效果检验等方面有着诸多不同。
周彩云和李燕(2015)认为体验式营销是指“消费者通过对消费品的实际应用体验产生对消费品的购买欲,这种购买欲最终会使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10]
通过对学者的研究进行综合发现,体验式营销相较于传统的营销,其特点和优势在于,消费者在体验消费品的过程中,会产生情绪、心理方面的美好感觉,这种感觉与消费品的存在和应用是同步的。因此,为了满足自身对好的感觉的追求,避免这种美好的感觉会消失,消费者会对消费品产生购买欲,这是体验式营销的精髓所在。
(三)市场营销学视角下的体验式营销的概念
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系统地研究市场营销活动规律性的科学,也独具可研究性。体验式营销本就属于市场营销学的范畴,学者们的研究自然也是从该学科的角度进行,本文该部分评述的是学者单纯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研究体验式营销的研究成果。
我国学者范秀成和陈英毅(2002)从营销活动的客体的角度对体验营销进行定义。他们认为,“体验营销,简单地说就是以体验作为营销客体的市场营销”,“体验营销的核心观念是,不仅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还要为他们创造和提供有价值的体验。”[11]
郭国庆在其2008年的专著《体验营销新论》中认为,“体验营销是指企业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诸方面设计营销理念,以产品或服务为道具,激发并满足顾客体验需求,从而达到企业目标的营销模式。”[13]该定义是国内体验式营销最新的较为全面的观点。
总体来说,体验式营销的内涵在其发展过程中被学者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丰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行体验式营销,以此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带给消费者更多的消费愉悦和价值享受,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当前体验式营销研究尚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验式营销的强烈的主观性会导致不同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区域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结合不同性格的消费者,应使用何种体验式营销策略,帮助消费者获得价值体验,这些都有待我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此外,当前我国对体验式营销的研究和应用还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研究和严谨的实验研究。期望学者能结合我国经济环境和人文特征,深入开展体验式营销研究和实践,推动我国营销工作的多元发展。
笔者认为未来体验式营销的发展方向应该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情感对消费体验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哪些情感对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需要实证方面来加以研究。
2、虽然学者关于体验式营销提出了一些模型,但是这些模型都还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持,未来需要多做些实证研究来支持这些模型。(作者單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Alivin Toffler and Heidi Toffler.Future Shock Bantam Books[M].1984.9.1
[2]汪 涛,崔国华.经济形态演进背景下体验营销的解读和构建[J].经济管理,2003,(20):43-49.
[3]李光明,钱明辉,苟彦忠.基于互动导向的体验营销策略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0,(1):69-74
关键词:体验经济;体验式营销;心理学
一、体验经济
体验经济作为更高层次的服务经济,以服务为主,结合服务和商品,创造出新的体验,企业通过创造个性化生活及商业体验获得利润的。[1]
1998年,《哈佛商业评论》刊登了B.Joseph.pineⅡ和James.H.Gilmore的文章《Experience Economy》,他们认为“体验事实上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2]一时间,消费体验与体验经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响应,特别是联想、惠普、微软等国内外大企业都关注体验概念,相继提出要实行客户体验,微软公司自称设计最佳、性能最可靠的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XP的“XP”来自“Experience”,即“体验”。
二、体验式营销的内涵
体验经济的到来赋予了营销全新的发展方向和营销范式:体验式营销。体验式营销是融合了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营销学等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而形成的一个综合的营销方式。诸多学科的学者都从自身学科背景出发对体验式营销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研究。下面本文对学者的研究分别从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和营销学三个不同学科研究视角进行评介。
(一)心理学视角下的体验式营销的概念
关于体验式营销,国外学者研究比较早。Bernd·H·Schmidt是第一个提出体验营销概念的学者,他在《体验式营销》一书中对“体验营销”进行了界定。在他写的《Experiential Marketing》一书中认为“体验是对某些刺激(如市场营销措施)产生的内在反应”,体验式营销要求企业必须从消费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策略。[3]Schmidt的思考方式突破了“理性消费者”的传统假设,认为在消费时消费者内心是兼具理性与感性的。
国内学者关于体验式营销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也有很多。其中,汪涛、崔国华(2003)在指出B.Joseph.pineⅡ和James.H.Gilmore在定义体验时存在的缺陷后,提出体验就是“在企业提供的场景中,顾客将自己作为事件中的一员主动参与表演所产生的美妙而深刻的感觉。”[4]
李光明等认为,体验是顾客在与企业互动的过程中,作为体验活动的主角所产生的美好心理感受。[5]这说明体验作为一种心理感受有很强的主观性,不同的人对相同的营销活动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顾客参与体验营销活动就是为了获得体验价值,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这与服务是有区别的。
贾利军,李晏墅认为体验是顾客对企业提供的刺激因素产生反应,企业记录分析反应,并不断调整刺激因素,顾客又产生新的反应的过程。[6]在这样的动态过程中,顾客会产生美妙的体验。顾客选择性地注意一些刺激因素,企业根据顾客先前的反应来对刺激因素做出调整。
(二)消费者行为学视角下的体验式营销的概念
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心理学科分会,标志着消费者心理学独立学科正式诞生,这就是消费者行为学的前身。后来,学者们开始把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市场营销学中,此后,对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也更具现实意义。学者从消费者行为学的学科角度对体验式营销的研究也有很多。
李俊青,薛建明(2009)提出体验营销是指营销者利用消费者的整体感受和评价去激活消费者内心的消费欲望并加快购买行为的一种营销方式。[9]与传统的营销模式相比,体验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有着鲜明的特色,体现在关注焦点、营销要点、互动性、顾客认知、价值创造主体和效果检验等方面有着诸多不同。
周彩云和李燕(2015)认为体验式营销是指“消费者通过对消费品的实际应用体验产生对消费品的购买欲,这种购买欲最终会使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10]
通过对学者的研究进行综合发现,体验式营销相较于传统的营销,其特点和优势在于,消费者在体验消费品的过程中,会产生情绪、心理方面的美好感觉,这种感觉与消费品的存在和应用是同步的。因此,为了满足自身对好的感觉的追求,避免这种美好的感觉会消失,消费者会对消费品产生购买欲,这是体验式营销的精髓所在。
(三)市场营销学视角下的体验式营销的概念
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系统地研究市场营销活动规律性的科学,也独具可研究性。体验式营销本就属于市场营销学的范畴,学者们的研究自然也是从该学科的角度进行,本文该部分评述的是学者单纯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研究体验式营销的研究成果。
我国学者范秀成和陈英毅(2002)从营销活动的客体的角度对体验营销进行定义。他们认为,“体验营销,简单地说就是以体验作为营销客体的市场营销”,“体验营销的核心观念是,不仅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还要为他们创造和提供有价值的体验。”[11]
郭国庆在其2008年的专著《体验营销新论》中认为,“体验营销是指企业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诸方面设计营销理念,以产品或服务为道具,激发并满足顾客体验需求,从而达到企业目标的营销模式。”[13]该定义是国内体验式营销最新的较为全面的观点。
总体来说,体验式营销的内涵在其发展过程中被学者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丰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行体验式营销,以此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带给消费者更多的消费愉悦和价值享受,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当前体验式营销研究尚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验式营销的强烈的主观性会导致不同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区域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结合不同性格的消费者,应使用何种体验式营销策略,帮助消费者获得价值体验,这些都有待我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此外,当前我国对体验式营销的研究和应用还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研究和严谨的实验研究。期望学者能结合我国经济环境和人文特征,深入开展体验式营销研究和实践,推动我国营销工作的多元发展。
笔者认为未来体验式营销的发展方向应该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情感对消费体验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哪些情感对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需要实证方面来加以研究。
2、虽然学者关于体验式营销提出了一些模型,但是这些模型都还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持,未来需要多做些实证研究来支持这些模型。(作者單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Alivin Toffler and Heidi Toffler.Future Shock Bantam Books[M].1984.9.1
[2]汪 涛,崔国华.经济形态演进背景下体验营销的解读和构建[J].经济管理,2003,(20):43-49.
[3]李光明,钱明辉,苟彦忠.基于互动导向的体验营销策略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0,(1):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