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1月,杭州已萧瑟入冬;而在四季如夏的新加坡市,容纳了千余人的黄金剧场内掌声阵阵,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陈美兰新剧目创作团队的婺剧传统剧目《连环计》和折子戏《吕布试马》,让当地观众叫好连连。
此次,浙江婺剧团(以下简称浙婺)应新加坡牛车水人民剧场基金管委会邀请,赴新加坡进行为期6天共3场的演出。值得一提的是,从1994年开始,这已是浙婺第六次应邀到新加坡演出。
婺剧俗称“金华戏”,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衢州和临海、建德等地。婺剧融合了高腔、昆腔、乱弹、徽调、滩簧及时调六种声腔,被誉为“京剧的祖宗、徽戏的正宗、南戏的活化石”。2008年,婺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用特色文化讲述中国故事。这些年,浙婺加快脚步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自2009年起,该团已连续十年参加中国文化旗舰项目“欢乐春节”。十年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浙婺的足迹已遍布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都刮起一股中国风。
让世界各地观众接触多元、精湛的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正是浙婺频频走出国门的目的所在。
浙江婺剧团成立于1956年,2011年12月更名为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1962年,浙婺首次晋京演出《断桥》《牡丹对课》《僧尼会》《挡马》四个折子戏,享誉京城。上世纪80年代,浙婺大胆创新的《白蛇前传》大获成功,戏曲界反响强烈,婺剧《西施泪》还被拍成电影。近年来,浙婺以著名婺剧表演艺术家、二度“梅花奖”获得者陈美兰为首的新剧目创作团队,先后创排出多部优秀剧目。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外团体主动邀约浙婺。赴外演出对于浙婺的演员来说,早已成为家常便饭。
在赴新加坡演出前,去年10月底,浙婺陈美兰新剧目创作团队作为主办方唯一邀请的中国团队,参加了第三届中非艺术节。首站埃及开罗,在尼罗河畔古老独特的玛内斯特丽雅宫内,浙婺作为打头演出,拉开了艺术节的帷幕。浙婺的演员和来自埃及、南非、摩洛哥、伊拉克等25个国家的艺术家在尼罗河畔共叙中非友谊。这也开启了浙婺在埃及、厄立特里亚、布隆迪等非洲三国访问演出的行程。
在2018年农历春节前夕,浙婺还赴瑞士、意大利、马耳他参加“欢乐春节”的演出。而在马耳他,浙婺连续演出9场,还参与了“2018马耳他狂欢节”巡游,与欧洲民众和华人华侨分享春节欢乐。著名婺剧表演艺术家、二度“梅花奖”、“二度文华奖”获得者陈美兰,“梅花奖”获得者杨霞云,“白玉兰奖”获得者楼胜,省“新松计划”青年演员大奖赛冠军周宏伟等优秀青年演员,为欧洲民众献上了婺剧《断桥》《吕布试马》等优秀传统剧目。
更早些时候,2017年底,历时十年修建的阿联酋阿布扎比卢浮宫正式对公众开放。为了庆祝阿布扎比卢浮宫开放,庆典期间,阿布扎比卢浮宫共邀请了英国、法国、德国、希腊、韩国等10多个国家共20个艺术门类的演出团队参加开馆表演,浙婺是中国唯一一个受邀的团队。
浙婺表演的舞龙和拉线狮子一登场,演出现场很快里三层外三层地挤满了观众。节目结束后,有观众仍意犹未尽,追着演员问:“第一次看这么棒的演出,你们还演吗?”在一旁负责庆典活动运营的工作人员莫德女士不断向浙婺演员竖起大拇指,连说“太棒了”。阿布扎比卢浮宫馆长Manuel Rabate也对浙婺的精彩表现非常满意。他说自己连续看了两场浙婺的演出,“我没有到过中国,但你们让我看到了中國传统艺术的精彩。”
事实上,浙婺也成为金华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先行者。
去年,历时半月,浙婺沿古代丝绸之路,赴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四地进行“丝绸之路文化之旅”,完成了《白蛇传》和青春版《穆桂英》、婺剧折子戏共9场演出。
为了这次巡演,浙婺将经典剧目《白蛇传》又进行了精练和加工,压缩了前半部的文戏,强化了水斗等武戏,改进和更新了服装,更凸显了婺剧“文戏武做”的特点。巡演剧目以“梅花奖”获得者杨霞云,上海白玉兰奖获得者楼胜、巫文玲,以及陈丽俐、陈建旭、周宏伟、李烜宇等优秀青年演员领衔主演,平均年龄不到30岁。
而青春版《穆桂英》也同样颇受好评。“婺剧《穆桂英》是硬底子戏,不玩丝毫虚花头,真枪实刀唱念做打,功夫令人咋舌。”作为南方剧目首次走进乌鲁木齐演出,有当地观众对浙婺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当天晚上,应现场观众强烈要求,经典折子戏专场还临时加演了一场《穆桂英》之《大破天门阵》,让意犹未尽的戏迷们再次过了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