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21年7月23至26日,第13届中国比较文学年会暨国际研讨会在广西大学召开.本届年会主题是“时代变革与文化转型中的比较文学”,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和广西大学共同主办,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上海交通大学、贵州大学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协办.来自国内242所高校,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日本、越南等国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区的600余位专家学者及青年学生,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了这次盛会.开幕式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张辉教授主持.广西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田利辉教授致欢迎辞,第12届中国比较
【机 构】
: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7月23至26日,第13届中国比较文学年会暨国际研讨会在广西大学召开.本届年会主题是“时代变革与文化转型中的比较文学”,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和广西大学共同主办,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上海交通大学、贵州大学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协办.来自国内242所高校,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日本、越南等国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区的600余位专家学者及青年学生,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了这次盛会.开幕式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张辉教授主持.广西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田利辉教授致欢迎辞,第12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王宁教授致开幕词.
其他文献
近十几年来,海内外学界对中国古典小说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之研究持续升温,但翻译底本的问题总体上较少获得重视和仔细考证,尤以《西游记》的英译为甚.作为译本研究的初步环节,讨论厘清底本问题有助于对后续问题的正确全面认识,包括译者对小说主旨的理解和对小说版本的意识,译者的翻译动机和翻译策略等等,也 可为今后《西游记》英译事业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和方向.本文利用一手档案,结合《西游记》英译史和学术史的发展脉络,详述传教士翻译时期(1854-1929)、通俗化翻译时期(1930-1976)和学术性翻译时期(1977
我国近20年来有关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讨论,标志着后现代主义更深入地渗入文学知识建构中.相关争议虽已逐渐平息,但通过将视角从知识论转向存在论,可以继续深化相关探讨.但这依旧是不够的,“本质论”并非文学研究中的“第一哲学”,我们更应当超逾“本质之争”而从伦理的视角来重申文学的价值,这也契合于文学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伦理转向”潮流.借助引入列维纳斯“为他者的人道主义”,并融合“文学是人学”等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人道主义”思想资源,我们有可能构建一种新的文学伦理学来回应当前的文化和现实.
中国文艺理论的话语体系的转换是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的重要部分.“中国式德苏话语”是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主流,显现了回归德国古典即康德、黑格尔一脉的特征.“中国式后学话语”是2000年以来中国文论界大量译介西方后学(后结构、后现代、后殖民)形成的学术时尚,力图超越德国理性主义和启蒙话语.但两种话语互不交 集、各说各话,几乎是近十几年来中国文艺理论界的常态.要实现不同话语的转换,需要开展多元对话与争鸣.一方面对于各种理论的教条化要保持警觉,另一方面要不忘学术研究的现实意义、世俗关怀.
在以辞格认知转向为特征的学术背景中,隐喻等主要转义辞格广受青睐,但同样重要的非转义辞格却未获应有关注.以西方人文学传统中的隐喻、转喻、提喻、反语四大转义主辞格为参照,追溯其分别对应的相似性、接近性、闭合性、突显性格式塔完形原则,本文首次抉择出四大非转义主辞格为:反复、排比、反问、对照,并通过中西古今修辞学相关要著予以验证.四大非转义格契合的认知性理据和丰富的论辩性史据揭示了非转义主辞格与转义主辞格都具有重要的认知性与认识论意义.
比较文学是一个开放型的学科,但是也有一定的入门要求和操作规则,简单概括即语言、文本、问题和方法.首先,外语是比较文学研究的生命线,掌握一门外语是一名比较文学研究者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其次是文本:在经典文本与核心文本之外,比较文学学者还应注意“副文学文本”以及种种话语-权力关系交织而成的“大书”或“超文本”.第三是问题意识:比较文学研究需要思想的贯注和引领,但这并不意味着比较文学等同于思想史,事实上文学研究要谨防成为“时代精神”的传声筒和任何权力话语的同谋.最后是方法:比较文学本身是一门方法论,但比较不是目的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宽泛化、研究方法的机械化、研究前景的模糊化,使斯皮瓦克(Gayatri C.Spivak)于21世纪初在《一个学科之死》(Death of a Discipline,2003)一书中宣告了传统意义上比较文学学科的“死亡”,而召唤一种“新的”比较文学的诞生.在这基础上,大卫·达姆罗什(David Damrosch)撰写的《比较多种文学: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Comparing the Literatures:Literary Studies in a Glob-al
本文旨在以动物与人的关系为线索,探讨鲁迅对爱罗先珂的翻译、接受及其由此展现的相关思考.鲁迅在1921至1923年翻译了爱罗先珂的多篇童话,这些作品大多涉及动物与人的关系问题.爱罗先珂反对人类中心的叙事,并试图从动物界发掘拯救性力量,这契合了 1920年代初期鲁迅内心深处对人类主体性的怀疑,同时鲁迅也像爱罗先珂一样,赞美动物的自然天性,批评人类文明的堕落.爱罗先珂多次描写因博爱而逾越自然法则的动物,以表达对现实秩序的不满;鲁迅在爱罗先珂童话中发现了自己早年追逐过的“白心”理想,但区别在于,鲁迅没有遁入幻想,
乐黛云教授是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她不仅在文学关系研究、比较诗学等诸多方面积累了丰硕的成果,也在长期的思考和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具启发意义的比较文学观念.本文从她的比较文学研究实绩、思想师承,以及她对比较研究的哲学思考等三个方面,讨论乐黛云先生的比较文学观.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如何既反抗霸权主义又克服部落主义,以追求和而不同、多元之美的境界,乐黛云先生的努力留给我们巨大的思考空间和深刻启迪.
张枣是当代著名诗人,也是诗歌翻译家.他翻译了史蒂文斯的不少诗作,在创作上也受其影响.“基围斯特的秩序观”是一首颇能体现史蒂文斯诗学观念的作品,张枣不仅对其作了翻译,还在自己的诗作中致敬和回应之.张枣的翻译在一些关键之处偏移了原诗,而致敬之作也对史蒂文斯的观念作了改写.像史蒂文斯一样,张枣也追求“秩序”,但他的秩序与史蒂文斯的秩序并不等同.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张枣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要素吸收到其诗学里,从而对史蒂文斯的诗学作了中国化的改造.
《欧阳宏生文集》现已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并面向全国公开发行.rn欧阳宏生是四川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知名的广播电视学者.在40多年的新闻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和新闻人才培养中,总共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了20部著作,有5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可谓著述甚丰,成绩斐然.该书是他长期职业生涯学术成果的荟萃,也是他多年来学术研究理念、方向、方法、手段和建树的全面诠释与展现,为当下我国广播电视融媒体发展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启示和参考,对于推进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理论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总体来看,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