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主招生是高校招生制度的重要改革,初衷是打破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状,实现对多元人才的培养。但是自主招生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引起了不少争议。本文旨在对国内外关于自主招生制度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完善自主招生制度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高校 自主招生 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陈尉,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廖阿婧,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124
一、国外高校招生考试研究综述
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校招生考试是一个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世界各国都受到极大关注。一直以来,各国、各地区都在努力研究和探索适合本国、本地区的高校招生考试方式,以期更有效地为国家选拔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对此,国内外相关的学术论文也层出不穷。通过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总结研究美国、英国和日本的高校招生考试方式,希望对我国重点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
(一)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
1.美国高校的招生政策。郑若玲,陈为峰(2010)指出美国各级各类的大学招生方式各不相同,招生政策是多元的,没有统一的招生录取标准,但却享有充分的招生自主权。美国高校招生工作的具体负责是各个学校的招生委员会,它们都有自己明确的使命和人才培养目标,各个高校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筛选培养各类人才。
2.美国高校的录取标准。李松林(2010)认为美国高校在选拔录取新生的时候,依据的是多元的指标和资料,主要包括中学课业和学业成绩、大学入学考试的成绩、入学申请和推荐信、面试成绩、大学招生中的特殊标准等这几个方面,但是在具体的招生过程中,各个大学会根据自己的目标来制定不同的标准,以便选拔出适合自己的人才。
3.美国高校的招生形式。高云坚(2010)分析指出三种招生形式,即开放式招生、半开放式招生和竞争选拔式招生。利用开放式招生方式的主要是社区学院以及相当多的文理学院;半开放式招生,相当多的州立大学采用这种方式;竞争选拔式招生,层次较高的美国大学一般采用这种选拔形式。
(二)英国高校招生考试研究
1.英国高校的招生模式。总体来讲,英国高校的招生模式是“证书 综合评定”,招生考试由相关的考试机构和招生机构共同完成。王立科(2008)在他编著的《英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一书中介绍,英国政府历来没有举办全国统考的传统,学校一般也不单独组织考试,高校选拔主要依据学生通过各类型学习所获得的校外考试机构颁发的考试证书,同时,对申请人进行综合评定。并指出英国设有高等院校招生服务处(UCAS),它是一个全国性的招生服务机构,其主要职能是为各方提供服务,就像“媒婆”,把学生和高校很好的联系起来。 冯生尧,谢瑶妮(2006)通过对英国高考中的中心课程评审作业的表现性评价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出目前在综合评定中,加大了“课程作业”所占的比例,高校在招生和录取中享受完全的自主权,但是仍需要接受严格的监督。
2.英国高校招生的程序。英国高校的招生录取程序比较灵活,能够给予学生及高校自由择校和自主招生的权利,有利于实现学生进入理想的学府、高校选拔合适人才这样一个双赢的目标。樊本富(2009)在其博士论文中总结出英国高校的招生程序一般包括四步:第一,学生提交大学入学申请书;第二,高校初审;第三,学生填报志愿,大学根据条件录取(二次选择);第四,调剂申请。
(三)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
日本和中国隔海相望,地处儒家文化圈,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日本也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适合本国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其基本方向是“多元化”,而“多元化”的重要标志的是不断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这对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有着直接借鉴意义。金志远,李松林(2008)通过研究日本考试制度的发展与改革,总结出日本现行的大学考试是“统一考试 各校单独考试”,即“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和各大学的个别考试相结合,通过这两种考试来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
通过上述对美国、英国、日本高校招生考试的研究分析不难发现,三个国家的高校招生政策、录取程序和录取标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灵活性、适应性。
1.高校享有高度的招生录取的自主权。美国、英国、日本三个国家的高校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自己的录取方式和录取标准,国家只有监督的权利,没有直接的领导命令权。
2.录取标准的多元化。它们的录取标准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国家规定的基本证书、课外活动、课程作业等等都可以作为录取标准,这和我国仅仅把高考分数作为录取的依据截然不同。
3.录取程序的灵活性。我国一般实行的是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方式,这种方式极有可能埋没人才。而国外的高校招生考试方式则十分灵活,学生可以参加多次考试,没有年限的限制,只要达到基本的入学年龄,并取得了高校所需的资格证书和分数等基本条件就可以申请心仪的大学。
二、我国自主招生研究综述
自主招生作为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自实施以来,社会各界对它的关注越来越多,学术界对于其引发的问题讨论不断,褒贬不一,有学者肯定其存在的重要价值,认为自主招生政策的实施利大于弊,反之,有学者认为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在实施的过程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一)国内自主招生的内涵
目前我国高校实行的自主招生,主要指的是高等院校根據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在政府批准的基础上,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同时结合本校自身的实际制定招生政策,按照一定的招生计划进行择优录取,接受社会的监督(欧阳宏斌(2004)、程斯辉(2004)、张继明(2005)) 。具体来说,考认为自主招生是指高校通过自主考试选拔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或综合素质名列前茅的高中毕业生,通过考试并签订协议的考生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后可低于学校录取分数线若干分录取(尹晓敏(2012))。 (二)自主招生实施的条件研究
有学者认为,“高校如果想要真正的实现自主招生,就必须过两道关:第一是高校必须‘去行政化’。在高校不能完全脱离行政体制自主办学之前,高校自主招生自始至终会存在许多相互掣肘的矛盾,而不能真正实现自主招生,自主选拔人才:第二是高校自主招生学校和学生选择应该是‘双向选择’,而不是‘单向选择’。在扩大高校自主权的同时,还应赋予学生选择高校的权利,教育部门应该彻底放开对两方自主选择的限制,监督而不干涉,必定促成优秀学生为拿到高学位而不断提高竞争力,也促进学校之间为吸引生源而改善良性竞争”。
(三)自主招生标准和程序制定者的研究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招生标准和招录程序的制定者是国家教育部。2003年,高校自主招生实施试点开始,教育部颁布《 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文件,明确规定试点高校拿出招生计划总数的5%进行自主招生,教育部直到2006年才放开5%的上限,另外,教育部还制定了各个试点高校自主招生的程序,并要求高校必须严格遵守。对此,有学者提出异议,“由于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国家不应把招生名额‘整齐划一’控制在5%,而是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招生能力来具体制定自己的招生名额。为了选拔出各试点高校需要的人才,也无需严格规定自主招生的录取程序,只要录取程序科学、有序都可以采用”。另有一些学者也认为,“国家放宽自主招生计划的制定权限,同时给予宏观上的指导,有利于高校合理、规范的实施自主招生”。
(四)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自主招生问题的研究。自主招生面临着教育公平问题、诚信问题、腐败问题、考核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张亚群 (2010)从分别自主招生实施的结果、招考的方式、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功能和作用方面分析了,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他认为这些问题必须得到尽快的解决,才能保证自主招生的有效开展。 荀振芳、汪庆(2011)认为自主选拔录取制度可能会成为权贵的游戏,家庭经济环境、社会地位、教育资源占优的一方可能获得更大的优势。对于自主招生, 甚至有人发出了是“有钱人玩的游戏”的叹息。
2.自主招生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为解决自主招生中存在的问题,学者郑若玲(2010)提出可以通过制度建设、舆论监督、技术改进等加以治理。自主招生改革研究的当务之急,乃是分析自主招生的本质,了解其“应然”,并分析改革的“实然”,找出“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差距。 高建京,张维平(2011)建议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加强社会监督和法律监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行“联考联招”制度设立自主招生考试委员会。 曾令奇(2012)认为应该改革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形式和方法;完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控制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名额;加强对自主招生的监督管理;扩大农村学生在自主招生中的名额。
综上所述,本题从高校自主招生的内涵、实施的条件、计划的制定者、招生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面做了综述分析。研究表明,自主招生作为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高校招生考试选拔优秀人才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可以从国外有效的高校招生考试中获得有益的经验,但同时,只有在认清本国国情的基础之上,制定和完善适合我国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自主招生中遇到的问题。
注释:
鄭若玲、陈为峰.美国名校本科招生方式及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10(10).
李松林.美、法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动向.中国高等教育.2009(10).
高云坚.美国高考录取模式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高教探索.2010(4).
王立科.英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冯生尧、谢瑶妮.英国高考中的表现性评价:中心评审课程作业.比较教育研究.2006(8).
金志远、李松林.日本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借鉴与启示.世界教育信息.2008(2).
欧阳宏斌、徐颖峻.对当前高考模式下自主招生的分析与思考.江苏高教.2004(4).
高校自主招生如何赢得公众信任——以信息公开为视角的理性分析.江苏高教.2012(2).
张亚群.北大清华自主招生改革透视.考试研究.2007(1).
郑若玲.自主招生改革何去何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
高建京、张维平.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程序悖谬及其匡正.高校教育管理.2011(1).
关键词 高校 自主招生 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陈尉,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廖阿婧,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124
一、国外高校招生考试研究综述
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校招生考试是一个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世界各国都受到极大关注。一直以来,各国、各地区都在努力研究和探索适合本国、本地区的高校招生考试方式,以期更有效地为国家选拔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对此,国内外相关的学术论文也层出不穷。通过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总结研究美国、英国和日本的高校招生考试方式,希望对我国重点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
(一)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
1.美国高校的招生政策。郑若玲,陈为峰(2010)指出美国各级各类的大学招生方式各不相同,招生政策是多元的,没有统一的招生录取标准,但却享有充分的招生自主权。美国高校招生工作的具体负责是各个学校的招生委员会,它们都有自己明确的使命和人才培养目标,各个高校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筛选培养各类人才。
2.美国高校的录取标准。李松林(2010)认为美国高校在选拔录取新生的时候,依据的是多元的指标和资料,主要包括中学课业和学业成绩、大学入学考试的成绩、入学申请和推荐信、面试成绩、大学招生中的特殊标准等这几个方面,但是在具体的招生过程中,各个大学会根据自己的目标来制定不同的标准,以便选拔出适合自己的人才。
3.美国高校的招生形式。高云坚(2010)分析指出三种招生形式,即开放式招生、半开放式招生和竞争选拔式招生。利用开放式招生方式的主要是社区学院以及相当多的文理学院;半开放式招生,相当多的州立大学采用这种方式;竞争选拔式招生,层次较高的美国大学一般采用这种选拔形式。
(二)英国高校招生考试研究
1.英国高校的招生模式。总体来讲,英国高校的招生模式是“证书 综合评定”,招生考试由相关的考试机构和招生机构共同完成。王立科(2008)在他编著的《英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一书中介绍,英国政府历来没有举办全国统考的传统,学校一般也不单独组织考试,高校选拔主要依据学生通过各类型学习所获得的校外考试机构颁发的考试证书,同时,对申请人进行综合评定。并指出英国设有高等院校招生服务处(UCAS),它是一个全国性的招生服务机构,其主要职能是为各方提供服务,就像“媒婆”,把学生和高校很好的联系起来。 冯生尧,谢瑶妮(2006)通过对英国高考中的中心课程评审作业的表现性评价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出目前在综合评定中,加大了“课程作业”所占的比例,高校在招生和录取中享受完全的自主权,但是仍需要接受严格的监督。
2.英国高校招生的程序。英国高校的招生录取程序比较灵活,能够给予学生及高校自由择校和自主招生的权利,有利于实现学生进入理想的学府、高校选拔合适人才这样一个双赢的目标。樊本富(2009)在其博士论文中总结出英国高校的招生程序一般包括四步:第一,学生提交大学入学申请书;第二,高校初审;第三,学生填报志愿,大学根据条件录取(二次选择);第四,调剂申请。
(三)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
日本和中国隔海相望,地处儒家文化圈,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日本也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适合本国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其基本方向是“多元化”,而“多元化”的重要标志的是不断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这对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有着直接借鉴意义。金志远,李松林(2008)通过研究日本考试制度的发展与改革,总结出日本现行的大学考试是“统一考试 各校单独考试”,即“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和各大学的个别考试相结合,通过这两种考试来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
通过上述对美国、英国、日本高校招生考试的研究分析不难发现,三个国家的高校招生政策、录取程序和录取标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灵活性、适应性。
1.高校享有高度的招生录取的自主权。美国、英国、日本三个国家的高校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自己的录取方式和录取标准,国家只有监督的权利,没有直接的领导命令权。
2.录取标准的多元化。它们的录取标准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国家规定的基本证书、课外活动、课程作业等等都可以作为录取标准,这和我国仅仅把高考分数作为录取的依据截然不同。
3.录取程序的灵活性。我国一般实行的是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方式,这种方式极有可能埋没人才。而国外的高校招生考试方式则十分灵活,学生可以参加多次考试,没有年限的限制,只要达到基本的入学年龄,并取得了高校所需的资格证书和分数等基本条件就可以申请心仪的大学。
二、我国自主招生研究综述
自主招生作为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自实施以来,社会各界对它的关注越来越多,学术界对于其引发的问题讨论不断,褒贬不一,有学者肯定其存在的重要价值,认为自主招生政策的实施利大于弊,反之,有学者认为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在实施的过程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一)国内自主招生的内涵
目前我国高校实行的自主招生,主要指的是高等院校根據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在政府批准的基础上,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同时结合本校自身的实际制定招生政策,按照一定的招生计划进行择优录取,接受社会的监督(欧阳宏斌(2004)、程斯辉(2004)、张继明(2005)) 。具体来说,考认为自主招生是指高校通过自主考试选拔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或综合素质名列前茅的高中毕业生,通过考试并签订协议的考生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后可低于学校录取分数线若干分录取(尹晓敏(2012))。 (二)自主招生实施的条件研究
有学者认为,“高校如果想要真正的实现自主招生,就必须过两道关:第一是高校必须‘去行政化’。在高校不能完全脱离行政体制自主办学之前,高校自主招生自始至终会存在许多相互掣肘的矛盾,而不能真正实现自主招生,自主选拔人才:第二是高校自主招生学校和学生选择应该是‘双向选择’,而不是‘单向选择’。在扩大高校自主权的同时,还应赋予学生选择高校的权利,教育部门应该彻底放开对两方自主选择的限制,监督而不干涉,必定促成优秀学生为拿到高学位而不断提高竞争力,也促进学校之间为吸引生源而改善良性竞争”。
(三)自主招生标准和程序制定者的研究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招生标准和招录程序的制定者是国家教育部。2003年,高校自主招生实施试点开始,教育部颁布《 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文件,明确规定试点高校拿出招生计划总数的5%进行自主招生,教育部直到2006年才放开5%的上限,另外,教育部还制定了各个试点高校自主招生的程序,并要求高校必须严格遵守。对此,有学者提出异议,“由于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国家不应把招生名额‘整齐划一’控制在5%,而是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招生能力来具体制定自己的招生名额。为了选拔出各试点高校需要的人才,也无需严格规定自主招生的录取程序,只要录取程序科学、有序都可以采用”。另有一些学者也认为,“国家放宽自主招生计划的制定权限,同时给予宏观上的指导,有利于高校合理、规范的实施自主招生”。
(四)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自主招生问题的研究。自主招生面临着教育公平问题、诚信问题、腐败问题、考核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张亚群 (2010)从分别自主招生实施的结果、招考的方式、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功能和作用方面分析了,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他认为这些问题必须得到尽快的解决,才能保证自主招生的有效开展。 荀振芳、汪庆(2011)认为自主选拔录取制度可能会成为权贵的游戏,家庭经济环境、社会地位、教育资源占优的一方可能获得更大的优势。对于自主招生, 甚至有人发出了是“有钱人玩的游戏”的叹息。
2.自主招生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为解决自主招生中存在的问题,学者郑若玲(2010)提出可以通过制度建设、舆论监督、技术改进等加以治理。自主招生改革研究的当务之急,乃是分析自主招生的本质,了解其“应然”,并分析改革的“实然”,找出“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差距。 高建京,张维平(2011)建议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加强社会监督和法律监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行“联考联招”制度设立自主招生考试委员会。 曾令奇(2012)认为应该改革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形式和方法;完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控制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名额;加强对自主招生的监督管理;扩大农村学生在自主招生中的名额。
综上所述,本题从高校自主招生的内涵、实施的条件、计划的制定者、招生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面做了综述分析。研究表明,自主招生作为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高校招生考试选拔优秀人才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可以从国外有效的高校招生考试中获得有益的经验,但同时,只有在认清本国国情的基础之上,制定和完善适合我国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自主招生中遇到的问题。
注释:
鄭若玲、陈为峰.美国名校本科招生方式及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10(10).
李松林.美、法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动向.中国高等教育.2009(10).
高云坚.美国高考录取模式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高教探索.2010(4).
王立科.英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冯生尧、谢瑶妮.英国高考中的表现性评价:中心评审课程作业.比较教育研究.2006(8).
金志远、李松林.日本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借鉴与启示.世界教育信息.2008(2).
欧阳宏斌、徐颖峻.对当前高考模式下自主招生的分析与思考.江苏高教.2004(4).
高校自主招生如何赢得公众信任——以信息公开为视角的理性分析.江苏高教.2012(2).
张亚群.北大清华自主招生改革透视.考试研究.2007(1).
郑若玲.自主招生改革何去何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
高建京、张维平.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程序悖谬及其匡正.高校教育管理.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