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此文研究了关于普罗科菲耶夫的歌剧《战争与和平》中的第二幕——舞会场景。简要概述了舞会文化的特点以及格林卡与柴可夫斯基歌剧作品中对舞会场景的描写。将托尔斯泰长篇小说中的舞会场景与普罗科菲耶夫歌剧中的相同场景做了对比,分析了相同与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着重分析了舞会场景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华尔兹舞曲。
【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战争与和平;俄罗斯舞会文化;舞会场面;格林卡与柴可夫斯基传统;歌剧戏剧艺术;华尔兹舞
【中图分类号】J951.2 【文献标识码】A
无论是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格林卡,还是苏联著名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他们的歌剧中,经常会细致入微地描写舞会场景。舞会,作为一种文化,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并迅速成为欧洲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流传至俄罗斯时,同样受到俄罗斯上层社会的青睐; “舞会”文化正如钟声文化与教堂文化一样,深深地融入了俄罗斯艺术家及百姓的心中。遗憾的是,相对于钟声文化、教堂文化,舞会文化的研究资料却并不多见。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介绍歌剧的同時,将舞会场景作为其内容的一部分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并没有更多更深入的讲解。而舞会文化却恰恰是俄罗斯文化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普罗科菲耶夫的歌剧《战争与和平》为例,重点分析舞会场景在俄罗斯歌剧中的作用及特征。
俄罗斯舞会文化,作为一个历史时代的坐标,直接影响了俄罗斯作曲家的创作,包括格林卡和柴可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等。
舞会场景第一次被纳入俄罗斯歌剧是格林卡的《为沙皇献身》。
舞会场景在柴可夫斯基歌剧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叶甫盖尼·奥涅金》中两场舞会、《黑桃皇后》中的舞会等。柴可夫斯基在自己的作品中广泛吸收了各式舞曲体裁。
普罗科菲耶夫,作为苏联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在他的歌剧《战争与和平》中也将舞会场景吸纳入其中,作曲家不但通过该场景深入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更是以丰富多样的舞曲体裁及优美的舞曲音乐成为了整部歌剧的点睛之笔。本文将以他的歌剧《战争与和平》为例,着重分析俄罗斯舞会文化在这部歌剧中的运用。
在创建场景时普罗科菲耶夫大体遵照托尔斯泰原著对舞会场景的描写,并借鉴了格林卡与柴可夫斯基歌剧创作中所应用的一些艺术表现形式。无论是托尔斯泰还是普罗科菲耶夫,都是借助这场舞会场景来发展主人公安德烈和娜塔莎的感情。
普罗科菲耶夫的舞曲在整体上遵循了作家作品中的描述,但按照其本人的构思对其做了些许更改;将娜塔莎与安德烈公爵的华尔兹舞放置在场景高潮部分。
在作曲家的笔下,整场舞会是以波罗涅兹开始的,这支舞曲不但描写了舞会华丽无比的场面,更是给整场舞会奠定了基调。为了舞曲的音乐完美呈现,作曲家运用了富有表现力的写作手法:C大调(C-dur),四分之四拍,独特的节奏,带有作曲家鲜明个性的装饰音,跳跃很大的旋律线及大小调交替的和声色彩。而合唱则由主人家农奴唱诗班来演唱,抒情的合唱与之前的舞蹈在音乐语言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为庆祝国君到来,农奴合唱演唱了罗曼诺索夫的诗歌作为庄严的颂歌,这首类似于合唱的颂歌由四个声部组成,使用的伴奏在配器上也相对朴实无华。两首抒情的合唱与穿插其中的舞蹈音乐在音乐形象上形成了戏剧性的对比。
该场景的第二个层面则是主人公们的声乐演唱部分。我们首先听到的是男主人、罗斯托夫伯爵、娜塔莎的谈话,别隆斯卡娅和阿赫洛西莫娃闲聊 ,而此时农民合唱为背景旋律,这个背景后来变为之前奏过的波洛涅兹舞曲。
在此之后,奏出了活泼欢快的玛祖卡,不过在托尔斯泰的小说中是没有的。根据俄罗斯舞会传统,通常在波罗涅兹舞曲和华尔兹之后的第三支舞蹈,而且是必演曲目(该曲目一般都将舞会推向高潮)与传统不同的是,作曲家把玛祖卡舞放到波罗涅兹舞曲之后华尔兹舞曲之前,考虑到该舞会的整个基调以抒情为主,而华尔兹更富于抒情性,所以将其放在第三位,对表现高潮部分更为适宜。
在第一个玛祖卡主题材料中出现五重唱(别隆斯卡娅,阿赫洛西莫娃、海伦、阿纳托利、罗斯托夫伯爵)而第二节则表现出比较轻柔抒情的主题舞曲——娜塔莎的声音,安德烈大公的客人,索尼娅等。
舞会已经如火如荼,但是没有人邀请娜塔莎。作曲家以她的咏叹调《难道就没有人来找我?》来烘托出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失落,吸引了观众更加注意她的情感层面。
娜塔莎和安德烈单独跳圆舞曲。舞曲的开头听起来充满了活泼而又细腻的感觉。这里作曲家精确地传达了因激动而变得沉静的娜塔莎那腼腆的个性。另一个心情变化情节D-dur ——豪放的动作,音阶跳跃,反映了第一次参加舞会的女主人公喜悦兴奋的心情。
娜塔莎和安德烈简短的对话构成了第二部分。他们的谈话揭示了他们各自的内心世界。波尔昆斯基亲切而慢条斯理地回忆起在奥特拉德村的春夜。娜塔莎仿佛没听他说话,她心中溢满了幸福:多么快乐的舞会啊!
对话重新由极富表现力的华尔兹音乐作为背景。未选用传统二重唱是完全正确的:唱词会毁掉沉默表白的迷人之处。
更隐秘地转向另一调性—— e-moll。尾声又奏响主题华尔兹。此处由弦乐演奏,表现出忐忑不安的特点。
与传统歌剧手法不同的是普罗科菲耶夫细致地刻画了主人公感情的发展线索——他们彼此情感的萌生——不用声乐手段实现,而是器乐舞曲音乐。由乐队奏出的华尔兹,传达安德烈和娜塔莎感情上的细微变化:腼腆,欣喜,疑虑。它刻画了娜塔莎·罗斯托娃的性格,既符合她作为年轻姑娘活泼的个性,又体现她崇高的浪漫主义情怀,也反映出安德烈的感情,勾画了他亲眼所见的娜塔莎的形象。
在戏剧艺术方面来说,娜塔莎和安德烈的华尔兹舞不仅仅是整个舞会的高潮,还是整部歌剧抒情的开端和高潮(作品两条情节线之一)。
这不由使人联想起歌剧柴可夫斯基《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华尔兹,作曲家同样赋予华尔兹重要的意义。华尔兹背景下出现塔季娅娜,响起间接反映其性格特点的客人们的合唱,之后是塔季娅娜和奥涅金的会面。舞曲不仅刻画了塔季扬娜变身为彼得堡上流社会女主人公的形象,更展现了主人公们精神层面的变化:震惊,矛盾,塔季扬娜的激动,奥涅金的赞叹。
在歌剧《战争与和平》第二幕场景中,普罗科菲耶夫传承并丰富了俄罗斯舞会文化。在作曲家的笔下,舞会文化不再仅仅描绘绚丽多姿的场面,更是主人公内心的深刻体现及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场景确为这部歌剧的点睛之笔。
参考文献:
[1]АсафьевБ.В.Обопере:избранныестатьи.Изд-е2-е.Л.: Музыка,1985,345с.
[2]ВолковА.《Войнаимир》Прокофьева:опытанализавариантовоперы.М.:Музыка,1976,135с.
[ 3 ]КандинскийА.И.ДиалогиПрокофьеванаопернойсцене//КандинскийА.И.Статьиорусскоймузыке.М.,2010.
[ 4 ]НестьевИ.ЖизньСергеяПрокофьева.Изд-е2-е,пер.идоп.М.:Советскийкомпозитор,1973,713с.
[5]ПокровскийБ.А.Мояжизнь–опера.М.:Аграф,1999,272с.
[6]ПрокофьевС.С.Войнаимир:опера:клавир.М.:Музыка,1973,Т.1,220с.
作者简介:徐渤(1982-),女,哈尔滨人,毕业于俄罗斯,罗斯托夫拉赫玛尼诺夫国立音乐学院,艺术学博士,室内乐演奏副博士,交响乐与歌剧指挥,钢琴演奏硕士。
【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战争与和平;俄罗斯舞会文化;舞会场面;格林卡与柴可夫斯基传统;歌剧戏剧艺术;华尔兹舞
【中图分类号】J951.2 【文献标识码】A
无论是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格林卡,还是苏联著名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他们的歌剧中,经常会细致入微地描写舞会场景。舞会,作为一种文化,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并迅速成为欧洲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流传至俄罗斯时,同样受到俄罗斯上层社会的青睐; “舞会”文化正如钟声文化与教堂文化一样,深深地融入了俄罗斯艺术家及百姓的心中。遗憾的是,相对于钟声文化、教堂文化,舞会文化的研究资料却并不多见。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介绍歌剧的同時,将舞会场景作为其内容的一部分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并没有更多更深入的讲解。而舞会文化却恰恰是俄罗斯文化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普罗科菲耶夫的歌剧《战争与和平》为例,重点分析舞会场景在俄罗斯歌剧中的作用及特征。
俄罗斯舞会文化,作为一个历史时代的坐标,直接影响了俄罗斯作曲家的创作,包括格林卡和柴可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等。
舞会场景第一次被纳入俄罗斯歌剧是格林卡的《为沙皇献身》。
舞会场景在柴可夫斯基歌剧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叶甫盖尼·奥涅金》中两场舞会、《黑桃皇后》中的舞会等。柴可夫斯基在自己的作品中广泛吸收了各式舞曲体裁。
普罗科菲耶夫,作为苏联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在他的歌剧《战争与和平》中也将舞会场景吸纳入其中,作曲家不但通过该场景深入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更是以丰富多样的舞曲体裁及优美的舞曲音乐成为了整部歌剧的点睛之笔。本文将以他的歌剧《战争与和平》为例,着重分析俄罗斯舞会文化在这部歌剧中的运用。
在创建场景时普罗科菲耶夫大体遵照托尔斯泰原著对舞会场景的描写,并借鉴了格林卡与柴可夫斯基歌剧创作中所应用的一些艺术表现形式。无论是托尔斯泰还是普罗科菲耶夫,都是借助这场舞会场景来发展主人公安德烈和娜塔莎的感情。
普罗科菲耶夫的舞曲在整体上遵循了作家作品中的描述,但按照其本人的构思对其做了些许更改;将娜塔莎与安德烈公爵的华尔兹舞放置在场景高潮部分。
在作曲家的笔下,整场舞会是以波罗涅兹开始的,这支舞曲不但描写了舞会华丽无比的场面,更是给整场舞会奠定了基调。为了舞曲的音乐完美呈现,作曲家运用了富有表现力的写作手法:C大调(C-dur),四分之四拍,独特的节奏,带有作曲家鲜明个性的装饰音,跳跃很大的旋律线及大小调交替的和声色彩。而合唱则由主人家农奴唱诗班来演唱,抒情的合唱与之前的舞蹈在音乐语言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为庆祝国君到来,农奴合唱演唱了罗曼诺索夫的诗歌作为庄严的颂歌,这首类似于合唱的颂歌由四个声部组成,使用的伴奏在配器上也相对朴实无华。两首抒情的合唱与穿插其中的舞蹈音乐在音乐形象上形成了戏剧性的对比。
该场景的第二个层面则是主人公们的声乐演唱部分。我们首先听到的是男主人、罗斯托夫伯爵、娜塔莎的谈话,别隆斯卡娅和阿赫洛西莫娃闲聊 ,而此时农民合唱为背景旋律,这个背景后来变为之前奏过的波洛涅兹舞曲。
在此之后,奏出了活泼欢快的玛祖卡,不过在托尔斯泰的小说中是没有的。根据俄罗斯舞会传统,通常在波罗涅兹舞曲和华尔兹之后的第三支舞蹈,而且是必演曲目(该曲目一般都将舞会推向高潮)与传统不同的是,作曲家把玛祖卡舞放到波罗涅兹舞曲之后华尔兹舞曲之前,考虑到该舞会的整个基调以抒情为主,而华尔兹更富于抒情性,所以将其放在第三位,对表现高潮部分更为适宜。
在第一个玛祖卡主题材料中出现五重唱(别隆斯卡娅,阿赫洛西莫娃、海伦、阿纳托利、罗斯托夫伯爵)而第二节则表现出比较轻柔抒情的主题舞曲——娜塔莎的声音,安德烈大公的客人,索尼娅等。
舞会已经如火如荼,但是没有人邀请娜塔莎。作曲家以她的咏叹调《难道就没有人来找我?》来烘托出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失落,吸引了观众更加注意她的情感层面。
娜塔莎和安德烈单独跳圆舞曲。舞曲的开头听起来充满了活泼而又细腻的感觉。这里作曲家精确地传达了因激动而变得沉静的娜塔莎那腼腆的个性。另一个心情变化情节D-dur ——豪放的动作,音阶跳跃,反映了第一次参加舞会的女主人公喜悦兴奋的心情。
娜塔莎和安德烈简短的对话构成了第二部分。他们的谈话揭示了他们各自的内心世界。波尔昆斯基亲切而慢条斯理地回忆起在奥特拉德村的春夜。娜塔莎仿佛没听他说话,她心中溢满了幸福:多么快乐的舞会啊!
对话重新由极富表现力的华尔兹音乐作为背景。未选用传统二重唱是完全正确的:唱词会毁掉沉默表白的迷人之处。
更隐秘地转向另一调性—— e-moll。尾声又奏响主题华尔兹。此处由弦乐演奏,表现出忐忑不安的特点。
与传统歌剧手法不同的是普罗科菲耶夫细致地刻画了主人公感情的发展线索——他们彼此情感的萌生——不用声乐手段实现,而是器乐舞曲音乐。由乐队奏出的华尔兹,传达安德烈和娜塔莎感情上的细微变化:腼腆,欣喜,疑虑。它刻画了娜塔莎·罗斯托娃的性格,既符合她作为年轻姑娘活泼的个性,又体现她崇高的浪漫主义情怀,也反映出安德烈的感情,勾画了他亲眼所见的娜塔莎的形象。
在戏剧艺术方面来说,娜塔莎和安德烈的华尔兹舞不仅仅是整个舞会的高潮,还是整部歌剧抒情的开端和高潮(作品两条情节线之一)。
这不由使人联想起歌剧柴可夫斯基《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华尔兹,作曲家同样赋予华尔兹重要的意义。华尔兹背景下出现塔季娅娜,响起间接反映其性格特点的客人们的合唱,之后是塔季娅娜和奥涅金的会面。舞曲不仅刻画了塔季扬娜变身为彼得堡上流社会女主人公的形象,更展现了主人公们精神层面的变化:震惊,矛盾,塔季扬娜的激动,奥涅金的赞叹。
在歌剧《战争与和平》第二幕场景中,普罗科菲耶夫传承并丰富了俄罗斯舞会文化。在作曲家的笔下,舞会文化不再仅仅描绘绚丽多姿的场面,更是主人公内心的深刻体现及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场景确为这部歌剧的点睛之笔。
参考文献:
[1]АсафьевБ.В.Обопере:избранныестатьи.Изд-е2-е.Л.: Музыка,1985,345с.
[2]ВолковА.《Войнаимир》Прокофьева:опытанализавариантовоперы.М.:Музыка,1976,135с.
[ 3 ]КандинскийА.И.ДиалогиПрокофьеванаопернойсцене//КандинскийА.И.Статьиорусскоймузыке.М.,2010.
[ 4 ]НестьевИ.ЖизньСергеяПрокофьева.Изд-е2-е,пер.идоп.М.:Советскийкомпозитор,1973,713с.
[5]ПокровскийБ.А.Мояжизнь–опера.М.:Аграф,1999,272с.
[6]ПрокофьевС.С.Войнаимир:опера:клавир.М.:Музыка,1973,Т.1,220с.
作者简介:徐渤(1982-),女,哈尔滨人,毕业于俄罗斯,罗斯托夫拉赫玛尼诺夫国立音乐学院,艺术学博士,室内乐演奏副博士,交响乐与歌剧指挥,钢琴演奏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