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高校在 “两型社会”建设中大有可为。建设 “两型社会”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参与建设 “两型社会”建设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以武汉城市圈建设为例,主要就高校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条件、必要性、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这将作为一个突破口,全面提高城市整体素质。而如何按照主体功能要求,根据环境承载条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把中心城市发展与周边城市腹地开发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进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既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我省和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我国经济将要面临转型,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在这个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有一股力量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科技的投入。促进科技进步的因素有很多,但总结世界各国的科技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高校尤其是研究型高校的科研成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校参与“两型社会”建设是我们构建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我省地处中部,作为高校高度密集的地方,高校与其“两型社会”建设密不可分,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高校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条件分析
1.1 高校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技术优势
自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已鲜为人知,而在这个经济发展亟待转型的关键时期,科技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两型社会”是要在减少投入、降低能耗、减轻污染的前提下提高产出,就是要变过去的“粗放型”经济为今后的“集约型”经济,就是要把经济社会发展对单纯的大量自然资源的依赖转移到对科技进步的依赖上来。既然发展的动力将逐渐转变为科技的进步,那么加大对科研的投入无疑将为“两型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动力。促进科技进步的因素有很多,但总结世界各国的科技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增强高校的科研能力,将高校里的科研理论知识更直接、更迅速地转化为发展的动力,是我们构建“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自从武汉城市圈获准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以中国地质大学等为代表的省内各大高校纷纷抓住这一契机,整合优势学科力量,承担重大研究课题,积极为湖北省“两型社会”建设提供高水平、全方位的理论支持与服务,这体现的仅仅是高校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技术责任担当,突出的是高校的技术优势。
1.2 高校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人力资源优势
除此之外,高校还拥有充分的人力资源。近年来,高校扩招的同时,培育了大批的人才资源。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培养的人才,存在“孔雀东南飞”的现象。时至今日,这个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人才的流失,是最大的资源浪费。更为严重的是当前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大批的人才不为所用,处于失业状态,出现新一轮的“脑体倒挂”现象。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需要的是人才的投入,高校的参与。高校参与“两型社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破解人才流失以及就业问题,同时这也是高校已有的人力资源优势。
2 高校参与“两型社会”建设必要性分析
(1)高校全面渗入“两型社会”,是建设 “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武汉是高校最集中的城市之一。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省高校集聚了一批引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高科技人才,其职能也渐渐从过去单纯的培养人才发展到今天教育与科研并重、培养人才与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共进的局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我省高校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紧密相融,培养的人才能更好适应社会的需要、更好服务社会,已成为社会评价高校的主要标准。现国家将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对于我省的高校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充分调动高校全面参与建设“两型社会”,充分发挥高校在建设“两型社会”中的高科技人才优势和高新技术创新优势,既体现了高校的人才技术优势,又可以解决高校人才闲置问题。这样从高校人才的培养到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其每一个环节都渗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内涵,将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2)高校全面服务于“两型社会”建设,是当前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基本的人力资源保障。同时,高校的学科门类齐全,科技人才密集,科技实力较强,有基础、有条件成为经济社会建设的贡献主体。“两型社会”要从资源浪费型的生产方式转向循环利用型的生产方式,要求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这一切都必须由高科技人才的科技创新来实现。因此,可以说人才是“两型社会”的关键,科技进步是“两型社会”经济增长的力量之源。将高校拥有的强大人才阵容和科技力量转化为经济建设的强大动力,探索出一条以循环经济为主导,以两型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的新路子,是武汉城市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3)高校全面参加建设“两型社会”,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事情,几乎成为社会每一个公民的共识,而在我国却是一个新鲜事物,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当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艰苦努力,需要高校乃至于整个教育系统在人的培养上进行进一步深入改革,通过不懈的教育,在当代中国人和未来中国人的脑子中牢固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意识。要实现这样宏伟的目标,我国的高校必须主动参加到当前建设“两型社会”的进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以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来谋求经济社会的支持,与此同时推动高校自身更快的发展,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
如今, 高校的人力、技术优势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动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又为我省高校发展提供了更加重要而广阔的空间,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强双赢意识。这是一个源自社会又反馈社会的互动作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双向提升了社会和高校的发展水平,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高校必须紧紧抓住和抓好这种机遇,增强危机感、机遇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促进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实践证明,零距离接触社会,多渠道交融互动,谋求与经济社会的双赢发展,己成为当今高校发展的根本途径。
3 高校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作用分析
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为例,从更广阔的视域和长远的目光来分析,着眼于高校的教书育人的本职、科研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及对接社会的目标来看,高校对于构建“两型社会”所起的作用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弘扬“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新文化,培养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人才。高校可以将现代化的高校文化融入“两型社会”新文化,促进与“两型社会”相适应的文化和伦理道德体系的建立,为“两型社会”的建设注入强大的文化活力和精神动力。让广大师生成为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知识的“宣传员”,树立“节约能源资源”新风尚。通过“三下乡”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动员身边所有的人一起加入到节约资源的行动中来,提倡使用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积极倡导绿色文明消费,树立“生态文明”新观念,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2)引进国内外优秀专家,为“两型社会”献计献策。培养人才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但引进人才则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优秀学者,集中他们的智慧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通过引进一些致力于环保、节能的学者,这样不仅能带来许多科研成果,更能带动一批立志从事环保、节能事业的优秀学生,这必然会为“两型社会”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通过与企业、政府合作的形式,主动对接服务需求,更直接、更迅速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两型社会”的要求之一便是着力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一是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要重点扶持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二是促进产学研结合。支持引导科技人员带着新技术成果创办企业,使之成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中坚力量。三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要大力支持企业建设一批高新技术研发平台,引导、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和高校建设一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高校可以主动对接服务需要,拓展服务空间,促进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
(4)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为政府作出的关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决策时提供正确的参考信息和建议。高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善于使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如头脑风暴法等,将学者与领导干部的智慧结合起来,一方面充分整合学校的学科和人才优势,服务政府的工作,推动湖北的对外开放,另一方面又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实践平台。
总之,高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在做好理论宣传教育的同时,要抓住当今“两型社会”建设的机遇,积极做好人才的对接工作,及时的将人才、技术直接有效的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为人才的闲置,也是资源的一大浪费。高校要在 “两型社会”建设中更好的发挥作用,除了宣传教育外,最重要的是培养与当前实际相结合的人才,杜绝人才资源的浪费,将有限的人力资源投入到这项巨大的工程,这既是高校解决就业问题的机遇,也是 “两型社会”建设的机遇。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这将作为一个突破口,全面提高城市整体素质。而如何按照主体功能要求,根据环境承载条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把中心城市发展与周边城市腹地开发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进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既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我省和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我国经济将要面临转型,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在这个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有一股力量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科技的投入。促进科技进步的因素有很多,但总结世界各国的科技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高校尤其是研究型高校的科研成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校参与“两型社会”建设是我们构建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我省地处中部,作为高校高度密集的地方,高校与其“两型社会”建设密不可分,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高校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条件分析
1.1 高校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技术优势
自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已鲜为人知,而在这个经济发展亟待转型的关键时期,科技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两型社会”是要在减少投入、降低能耗、减轻污染的前提下提高产出,就是要变过去的“粗放型”经济为今后的“集约型”经济,就是要把经济社会发展对单纯的大量自然资源的依赖转移到对科技进步的依赖上来。既然发展的动力将逐渐转变为科技的进步,那么加大对科研的投入无疑将为“两型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动力。促进科技进步的因素有很多,但总结世界各国的科技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增强高校的科研能力,将高校里的科研理论知识更直接、更迅速地转化为发展的动力,是我们构建“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自从武汉城市圈获准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以中国地质大学等为代表的省内各大高校纷纷抓住这一契机,整合优势学科力量,承担重大研究课题,积极为湖北省“两型社会”建设提供高水平、全方位的理论支持与服务,这体现的仅仅是高校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技术责任担当,突出的是高校的技术优势。
1.2 高校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人力资源优势
除此之外,高校还拥有充分的人力资源。近年来,高校扩招的同时,培育了大批的人才资源。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培养的人才,存在“孔雀东南飞”的现象。时至今日,这个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人才的流失,是最大的资源浪费。更为严重的是当前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大批的人才不为所用,处于失业状态,出现新一轮的“脑体倒挂”现象。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需要的是人才的投入,高校的参与。高校参与“两型社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破解人才流失以及就业问题,同时这也是高校已有的人力资源优势。
2 高校参与“两型社会”建设必要性分析
(1)高校全面渗入“两型社会”,是建设 “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武汉是高校最集中的城市之一。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省高校集聚了一批引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高科技人才,其职能也渐渐从过去单纯的培养人才发展到今天教育与科研并重、培养人才与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共进的局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我省高校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紧密相融,培养的人才能更好适应社会的需要、更好服务社会,已成为社会评价高校的主要标准。现国家将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对于我省的高校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充分调动高校全面参与建设“两型社会”,充分发挥高校在建设“两型社会”中的高科技人才优势和高新技术创新优势,既体现了高校的人才技术优势,又可以解决高校人才闲置问题。这样从高校人才的培养到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其每一个环节都渗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内涵,将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2)高校全面服务于“两型社会”建设,是当前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基本的人力资源保障。同时,高校的学科门类齐全,科技人才密集,科技实力较强,有基础、有条件成为经济社会建设的贡献主体。“两型社会”要从资源浪费型的生产方式转向循环利用型的生产方式,要求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这一切都必须由高科技人才的科技创新来实现。因此,可以说人才是“两型社会”的关键,科技进步是“两型社会”经济增长的力量之源。将高校拥有的强大人才阵容和科技力量转化为经济建设的强大动力,探索出一条以循环经济为主导,以两型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的新路子,是武汉城市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3)高校全面参加建设“两型社会”,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事情,几乎成为社会每一个公民的共识,而在我国却是一个新鲜事物,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当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艰苦努力,需要高校乃至于整个教育系统在人的培养上进行进一步深入改革,通过不懈的教育,在当代中国人和未来中国人的脑子中牢固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意识。要实现这样宏伟的目标,我国的高校必须主动参加到当前建设“两型社会”的进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以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来谋求经济社会的支持,与此同时推动高校自身更快的发展,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
如今, 高校的人力、技术优势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动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又为我省高校发展提供了更加重要而广阔的空间,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强双赢意识。这是一个源自社会又反馈社会的互动作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双向提升了社会和高校的发展水平,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高校必须紧紧抓住和抓好这种机遇,增强危机感、机遇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促进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实践证明,零距离接触社会,多渠道交融互动,谋求与经济社会的双赢发展,己成为当今高校发展的根本途径。
3 高校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作用分析
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为例,从更广阔的视域和长远的目光来分析,着眼于高校的教书育人的本职、科研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及对接社会的目标来看,高校对于构建“两型社会”所起的作用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弘扬“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新文化,培养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人才。高校可以将现代化的高校文化融入“两型社会”新文化,促进与“两型社会”相适应的文化和伦理道德体系的建立,为“两型社会”的建设注入强大的文化活力和精神动力。让广大师生成为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知识的“宣传员”,树立“节约能源资源”新风尚。通过“三下乡”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动员身边所有的人一起加入到节约资源的行动中来,提倡使用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积极倡导绿色文明消费,树立“生态文明”新观念,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2)引进国内外优秀专家,为“两型社会”献计献策。培养人才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但引进人才则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优秀学者,集中他们的智慧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通过引进一些致力于环保、节能的学者,这样不仅能带来许多科研成果,更能带动一批立志从事环保、节能事业的优秀学生,这必然会为“两型社会”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通过与企业、政府合作的形式,主动对接服务需求,更直接、更迅速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两型社会”的要求之一便是着力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一是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要重点扶持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二是促进产学研结合。支持引导科技人员带着新技术成果创办企业,使之成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中坚力量。三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要大力支持企业建设一批高新技术研发平台,引导、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和高校建设一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高校可以主动对接服务需要,拓展服务空间,促进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
(4)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为政府作出的关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决策时提供正确的参考信息和建议。高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善于使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如头脑风暴法等,将学者与领导干部的智慧结合起来,一方面充分整合学校的学科和人才优势,服务政府的工作,推动湖北的对外开放,另一方面又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实践平台。
总之,高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在做好理论宣传教育的同时,要抓住当今“两型社会”建设的机遇,积极做好人才的对接工作,及时的将人才、技术直接有效的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为人才的闲置,也是资源的一大浪费。高校要在 “两型社会”建设中更好的发挥作用,除了宣传教育外,最重要的是培养与当前实际相结合的人才,杜绝人才资源的浪费,将有限的人力资源投入到这项巨大的工程,这既是高校解决就业问题的机遇,也是 “两型社会”建设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