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构建充满活力语文课堂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
9889(B).2011.09.024
语文课堂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气氛的活跃与否,而要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特征出发,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过程,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构建充满活力的初中课堂教学呢?
一、 从根本上改变教育教学理念
过去的语文教学,教师只注重对课文的结构、思想感情等知识点的分析,把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解剖得支离破碎,教学过程显得枯燥乏味,教学气氛沉闷呆板。而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促进者。因此,教师得从三尺讲台上走下来,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互相交流、沟通、理解,让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自由、关爱,有成就感,也使教师感受到共识、共享、共进步的喜悦。
总结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感触最深的是,不论面对的班级学生水平如何,只要教师愿意走进学生中间,跟他们真诚交往,把自己的平等、民主信息传递给他们,学生就会逐渐把心胸敞开,与你建立起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记得在一次作文课里,有几个学生写“老师,我想对您说”的作文题,他们把心中的秘密或困惑(如早恋)写了出来,并请我替他们保守秘密。我在每篇作文的后面,也用真诚的语言和他们作了沟通,建议他们该如何去解决。过后再找他们谈心,直到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为止。从此,在学生的作文簿里,时常会夹有短短的信笺,这便是师生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互动。三年下来,历来不被看好的这个班级,中考时语文科取得了喜人成绩。如果说这份惊喜是偶然的,那么接下来的另一个班级却是实实在在的。这个班历次考试成绩都排在全年级的末尾,学生的学习劲头很不足。教学中,笔者试着用上述的方式接近学生,平日似不经意的一两句鼓励、关心的话,课余轻松的交谈,慢慢地,我走进了学生的中间,成了他们的朋友。课堂上的语文活动,教师出题考学生,学生也可以出题考老师,课堂氛围活跃异常。由此,语文教学活动在这个班里得以顺利进行,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这些教学效果说明,师生互动,尤其是情感的互动,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 注重教学的开放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更是为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健全人格。因此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开放性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巧的运用至关重要。
首先,应注重教师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开放。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该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和创新意识。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树立全面提高语文素质的观念,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内容、不同特色的课文去安排课堂环节,设计教学方法,让学生去阅读、思考、筛选、评述、迁移。不论是启发式、讨论式、比较式,还是表演式、竞赛式、欣赏式均要根据教学需要及学习主体(学生)的需要去做决定。
其次,借助多媒体教学进一步开放课堂,提高学生兴趣,进行创新教育、能力训练。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直观、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特点,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大课堂容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如在《论语》单元的学习中,笔者让学生分组利用多媒体查找资料,并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演示。学生的课件中有文档、图片,甚至把论语故事做成动画,把孔子名言编成歌词,并谱上曲、配上音乐进行教学。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语文课堂的魅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语文课堂更开放,更个性化,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
三、 课堂上需要教师的激情引导
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需要有对教学充满激情的教师。不管教师备课如何充分,上课时如果面容困倦、无精打采,是无法组织好课堂教学的,更不要谈效果了。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在实践中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可以使人生获得充实,可以提高人们的活力。人的巨大热情和激情能驱动和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使人得到丰富的工作和学习的成果。以此类推,运用教师的巨大激情的力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根据语文课行文优美、内容丰富等独特的特点,要想让学生很快成为教学的参与者,教师只要以激情和诚挚的爱去感动学生、感染学生、感化学生,就会拉近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也会很快地进入教学情境,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境界。
(责编李新海)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
9889(B).2011.09.024
语文课堂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气氛的活跃与否,而要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特征出发,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过程,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构建充满活力的初中课堂教学呢?
一、 从根本上改变教育教学理念
过去的语文教学,教师只注重对课文的结构、思想感情等知识点的分析,把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解剖得支离破碎,教学过程显得枯燥乏味,教学气氛沉闷呆板。而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促进者。因此,教师得从三尺讲台上走下来,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互相交流、沟通、理解,让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自由、关爱,有成就感,也使教师感受到共识、共享、共进步的喜悦。
总结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感触最深的是,不论面对的班级学生水平如何,只要教师愿意走进学生中间,跟他们真诚交往,把自己的平等、民主信息传递给他们,学生就会逐渐把心胸敞开,与你建立起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记得在一次作文课里,有几个学生写“老师,我想对您说”的作文题,他们把心中的秘密或困惑(如早恋)写了出来,并请我替他们保守秘密。我在每篇作文的后面,也用真诚的语言和他们作了沟通,建议他们该如何去解决。过后再找他们谈心,直到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为止。从此,在学生的作文簿里,时常会夹有短短的信笺,这便是师生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互动。三年下来,历来不被看好的这个班级,中考时语文科取得了喜人成绩。如果说这份惊喜是偶然的,那么接下来的另一个班级却是实实在在的。这个班历次考试成绩都排在全年级的末尾,学生的学习劲头很不足。教学中,笔者试着用上述的方式接近学生,平日似不经意的一两句鼓励、关心的话,课余轻松的交谈,慢慢地,我走进了学生的中间,成了他们的朋友。课堂上的语文活动,教师出题考学生,学生也可以出题考老师,课堂氛围活跃异常。由此,语文教学活动在这个班里得以顺利进行,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这些教学效果说明,师生互动,尤其是情感的互动,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 注重教学的开放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更是为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健全人格。因此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开放性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巧的运用至关重要。
首先,应注重教师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开放。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该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和创新意识。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树立全面提高语文素质的观念,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内容、不同特色的课文去安排课堂环节,设计教学方法,让学生去阅读、思考、筛选、评述、迁移。不论是启发式、讨论式、比较式,还是表演式、竞赛式、欣赏式均要根据教学需要及学习主体(学生)的需要去做决定。
其次,借助多媒体教学进一步开放课堂,提高学生兴趣,进行创新教育、能力训练。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直观、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特点,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大课堂容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如在《论语》单元的学习中,笔者让学生分组利用多媒体查找资料,并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演示。学生的课件中有文档、图片,甚至把论语故事做成动画,把孔子名言编成歌词,并谱上曲、配上音乐进行教学。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语文课堂的魅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语文课堂更开放,更个性化,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
三、 课堂上需要教师的激情引导
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需要有对教学充满激情的教师。不管教师备课如何充分,上课时如果面容困倦、无精打采,是无法组织好课堂教学的,更不要谈效果了。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在实践中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可以使人生获得充实,可以提高人们的活力。人的巨大热情和激情能驱动和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使人得到丰富的工作和学习的成果。以此类推,运用教师的巨大激情的力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根据语文课行文优美、内容丰富等独特的特点,要想让学生很快成为教学的参与者,教师只要以激情和诚挚的爱去感动学生、感染学生、感化学生,就会拉近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也会很快地进入教学情境,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境界。
(责编李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