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讨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tom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度、综合水平上都会出现层次化发展趋势,导致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进度的不符,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分析解决能力,对其采取分层教学模式无疑是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理解能力的良好途径。本文深入了解了高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原因,提出以学生综合成绩、平时表现为基准来划分层次的模式,针对上、中、下三个层次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方案,教师还要根据分层教学注意事项来进行操作,在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的前提下激发其多方面潜力,探寻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脱离了初中数学教学僵硬的模式,开始侧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使其掌握运用数学知识的方法和策略。学生从稳定的教学模式跳跃到多变的环境中各项能力开始发生改变,数学水平也开始趋于某一阶段层次,而对高中数学课堂实施分层教学方案是必然趋势。分层教学秉承差异化、细致化的教学原则,对学生学习情况、知识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水平来实施教学策略。
  一、高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因
  高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根本原因是学科开始不同于小学、初中数学内容,原本学生单纯通过听课、练习的方式已经不适于高中数学学习阶段,以思维扩散、方法运用为主的高中数学让学生上升了一个阶段,而此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抽象想象能力也开始凸显出来,对数学的理解程度会带其进入学习的某一层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当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发生变化时教学方法和方向也应该有所调整,考虑到学生学习数学有优秀、一般、困难三类情况,所以如果一味采取中间水平教学方式会出现学生层次模糊的现象,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会觉得教学内容偏易,难以提升自身能力,对于困难的学生来说会觉得课堂学习吃力,难以消化教学内容,最终导致多数学生对数学失去信心和兴趣,数学成绩急剧下降。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感觉到有所学、有所思、有所益,这就要求教师能在洞悉学生水平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教学模式,利用各项教学资源、条件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分层教学模式无疑是学生巩固基础、提升能力的良好途径。
  二、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
  针对高中数学课堂采取分层教学模式,首先要处理好学生层次的划分问题,做到公平公正、科学合理。一般来说以学生多次考试成绩的平均分为标准,超过80分者属于上层阶段,处于60-80分之间属于中层阶段,而不及格者归纳到下层阶段。教师还要综合考量学生课后作业的情况,以平时表现为客观评判标准来划分层次,同时要征询学生的意见,使其对自身的能力、水平形成正确的认识,通过多方面的考核来衡量学生的数学水平,为后期分层教学的实施做好充足的准备。
  确定层次划分后就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目标来制定教学方案,选择最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学环境和教师引导双重作用下提高数学水平。以教学内容“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为例,对上、中、下三个层次学生的要求就要有所差异,考虑到上层学生拥有稳固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学习方法,所以要求其能快速利用公式来分析和解决三角函数问题,做到灵活运用、熟练步骤;针对中层学生则要求其能掌握推导公式的方法,对综合性函数问题有一定思路;而下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不高,只需要求其理解公式内容和运用范围,在一定时间内解答出三角函数问题。各类教学要求和方法都是在综合考量了学生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实施的,上层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和反应能力,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空间抽象思维较为敏捷,所以要侧重对其多方面潜能的挖掘,加大发散性题目的教学量;中层学生基础稳定、思维活跃,教师要引导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通过加强练习、抽象思考来形成严谨的数学思路,鼓励学生进入到上层水平;下层学生因缺乏学习兴趣而难以融入高中数学课堂,因此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采取趣味、引导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形成对数学的抽象理解,以表扬、鼓励的方式来激发学生潜质。
  三、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注意事项
  在实施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方向,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解决,及时调整学生所处层次,在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案和学生自身努力的前提下,许多学生会出现大幅度的水平提升,所以在一定时间内要做出学生层次的调整,经过努力的下层和中层学生完全可以进入上层阶段,使其能迅速找到更有效、快速的学习方法,融入分层教学氛围中。分层教学需要注意到学生的自尊和动力源,尽量弱化层次称号,让学生感知到是被学校和教师重视和鼓励的。为了让学生得到最好的教学,也要注意课堂时间的分配,使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引导下轻松学习。教师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咨询学生对层次教学内容的看法和建议,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和调整,使得教学方法始终和学生学习情况挂钩,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语
  考虑到高中数学不同于小学、初中等初级阶段,所以针对学生采取的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分层教学模式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自主理解、认知能力,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采取层次划分措施,让学生接受到最合理化、针对性的教学,而教师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科学、具体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快速的融入到学习氛围中,对自身学习、能力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不断提高班级总体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仲泰琪.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之思考[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2(12):8-10.
  [2] 何勇刚.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5):21+23-21,23.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外阅读的盲目性、随意性和功利性,造成课外阅读的尴尬地位:理论上重视,实践中漠视。只有重新认识阅读的本义,明确阅读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师要参与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外阅读;调查;对策  引言  苏霍姆林斯基:“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摘 要:创新能力是当前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能力的具体要求,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我国教育领域加大了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专门开设了音乐鉴赏课程。但是,据调查发现我国中学音乐鉴赏教学的教育现状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差甚远,不仅没有实现对学生进行基本音乐文化素养的教育,更谈不上通过音乐鉴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此,本文从分析中学音乐鉴赏教学的教育现状入手,探讨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创
摘 要: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化,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要真正搞好物理实验教学,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物理学史由于具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因此在物理实验中适当引入物理学史,对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物理学史  1. 引言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人脱落乳牙干细胞(SHEDs),分析其生物学特征,探讨SHEDs骨向分化潜能,分不同时间点观察成骨相关转录因子Runx2的动态表达规律,为研究SHEDs成骨调控因素及其
摘 要:高中体育的教学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起决定性作用。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高中体育教学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技巧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体育锻炼的参与机会。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培养;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是指在漫长的体育锻炼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内隐性认识,它的培养需要系统的、漫长艰巨的教学过程。对学生体育意
摘 要: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进一步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渠道。  关键词:政治;教学;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采用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
摘 要:担任了11年毕业班的班主任,我积累了一定的教育管理班级的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因为学生是不断变化的个体,时代又在不断的进步,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所以我也常常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如学生纪律涣散、没有集体观念、学习基础差等。初三班主任工作面临哪些棘手的问题?我们又将如何解决?我认为难点主要有:学生的逆反心理特别强烈,两极分化现象突出,早恋现象较普遍,一些孩子开始自由散漫,狂妄自大等。针对上述问
随着时代的改变,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学生的教育和教学质量要求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人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对班主任管理过程中的现存问题进行探讨。  一、管理观念的陈旧与落后  就笔者的实际经验来看,小学班主任大都是任课教师,也就是说,班主任的管理过程是没有客观理性的管理理论做保障的,学生所接收到的管理模式也只是教师主观所设计和决定的,对于个性化越来越明显的小学生,
期刊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互联网为历史教学素材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计算机与宽带数字通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将在容量、速率、距离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日益朝着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带动传统教育酝酿着空前的变革,对教师进行备课、科研、命题都带来了划时代的冲击。网络资源正成为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必将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和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必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