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觉得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从以下这些方面做起:①观念创新,以学生为主体,创立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唤起创新意识;②课堂教学的创新;③在语文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精神 培养
国家靠不断创新才能得以兴旺,社会靠不断创新才能得以进步。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新的学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觉得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从以下这些方面做起:
1.观念创新,以学生为主体,创立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唤起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没有创新的意识,没有新的教学观念,创新只是空话而已。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挑战。"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常流水"。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知识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要始终把握时代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观,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目光始终放在学生的发展上,只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要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求知欲中学习,在主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另一方面还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要摒弃单纯重视"教",把视点转向"学",真正使学生通过"学"来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即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创造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作文,自己领悟,使学生能够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让他们在语文课上发展个性,愉快的学习。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掌握好"放"与"收"的尺度,既不放任自流,又不过于拘谨严肃。在自由自在,宽松的环境下,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充分展开想象,鼓励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拥有独立见解,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最大的发挥。
2.课堂教学的创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然也是语文教学创新的主渠道。
2.1 课型创新。课型创新的目的,是探索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型创新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真正"悟"出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义来。质疑问难式、启发讨论式、自读自悟式、自教式等都是在传统讲授式课型基础上的创新。这些课型的共同优势在于真正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落实学生的创新行为。
2.2 找准切入点,创新设计。所谓"切入点",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结合点。语文教学要通过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潜在因素,找准教材与教学实践的切入点,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同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结合起来,做到两全其美。并引导学生以教材为"基点",向写作迁移,向课外延伸,向生活拓展,让学生在学到丰富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创新精神,成为探索知识和驾驭知识的主人。
2.3 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传统的课堂的组织形式是比较死板的。而学生的学习需要自读,也需要讨论和互助,讨论式较好地满足了这种需要。一般的讨论分为同桌讨论和四人小组讨论两种形式。能否打破这种形式,而有所创新呢?我认为组织形式可以允许学生走动,但课堂活而不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学得有法,学有所得。
2.4 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培养创新。现在的语文教学方法很多,教师要广泛吸收,综合多家之长,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不同的学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授之以渔,并反复训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熟能生巧,进而获得创新精神。
就教学手段而言,我们要尽可能的有效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幻灯片等来增大课堂的容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走进课堂,让学生养成多种感官接收信息、敢于创新的优良习惯。
2.5 板书设计的创新。一堂富有创意的优质课,始于针对教材和学生特点所作的精心构思,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案。其中,作为教案内容之浓缩的板书设计十分关键。将主要教学内容创新地定格在黑板上,板书设计的创新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参与设计,甚至独立完成板书设计。他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记忆 课文。新鲜生动、灵活多变的板书形式,是课堂教学艺术追求的创新目标之一。
2.6 教学语言的风格创新。风格化的教学语言是卓越的教学创新的标志之一。由于教学语言是教师口头表达的综合反映,这是教学创新中最直接、最外在、最为学生迅速感知的因素。是教师个体精神内最具特殊性和差异性的外化,它的形成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当教师进入到自由的创新成就阶段,才能自然形成,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地去追求。此外,风格化的教学语言,还包括广义的体态语言,如表情、目光、手势、体姿等,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艺术创新过程,需要教师充分调动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并尽力创造色彩多样,个性鲜明的体态语言相配合,以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在课堂中,教师的激励性的话语就像春风吹进学生的心灵,教师对于问题的点睛之笔,可以让学生茅塞顿开。
2.7 发散思维,给创新插上翅膀。初中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内容上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形式上则有结构美、节奏美、语言美。所以教师可以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欣赏、体味这些名篇,使学生获得身心的陶冶和情趣的升华;使学生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课文内容上,而且可以拓宽到课文的深处。例如美学教育和德育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另一方面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结合一些恰当的问题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例如,在《桥之美》一课中,我先让学生读,然后提出问题: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长桥之美;风雨桥的作用。最后结合教师讲评,让学生感受、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同时,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课外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出来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给学生的创新插上翅膀。
2.8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心存疑问,才能发现问题,才能触发人的思维,寻找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并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和途径。
3.在语文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堂教学既相对独立,又相得益彰。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能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追求、探索,拓宽思路;能点缀学生们单调的学习生活,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学习语文;而且在活动中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提高对事物的判断力,实在是一举多得。我们语文教师我们要非常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环境,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语文活动,进行大容量的课内外阅读。使学生从多种渠道吸取多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活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师放手,学生独立完成;发挥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才能,增强学生自我发展意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有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探索,学生的创新精神一定会获得稳步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精神 培养
国家靠不断创新才能得以兴旺,社会靠不断创新才能得以进步。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新的学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觉得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从以下这些方面做起:
1.观念创新,以学生为主体,创立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唤起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没有创新的意识,没有新的教学观念,创新只是空话而已。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挑战。"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常流水"。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知识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要始终把握时代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观,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目光始终放在学生的发展上,只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要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求知欲中学习,在主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另一方面还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要摒弃单纯重视"教",把视点转向"学",真正使学生通过"学"来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即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创造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作文,自己领悟,使学生能够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让他们在语文课上发展个性,愉快的学习。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掌握好"放"与"收"的尺度,既不放任自流,又不过于拘谨严肃。在自由自在,宽松的环境下,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充分展开想象,鼓励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拥有独立见解,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最大的发挥。
2.课堂教学的创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然也是语文教学创新的主渠道。
2.1 课型创新。课型创新的目的,是探索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型创新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真正"悟"出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义来。质疑问难式、启发讨论式、自读自悟式、自教式等都是在传统讲授式课型基础上的创新。这些课型的共同优势在于真正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落实学生的创新行为。
2.2 找准切入点,创新设计。所谓"切入点",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结合点。语文教学要通过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潜在因素,找准教材与教学实践的切入点,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同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结合起来,做到两全其美。并引导学生以教材为"基点",向写作迁移,向课外延伸,向生活拓展,让学生在学到丰富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创新精神,成为探索知识和驾驭知识的主人。
2.3 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传统的课堂的组织形式是比较死板的。而学生的学习需要自读,也需要讨论和互助,讨论式较好地满足了这种需要。一般的讨论分为同桌讨论和四人小组讨论两种形式。能否打破这种形式,而有所创新呢?我认为组织形式可以允许学生走动,但课堂活而不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学得有法,学有所得。
2.4 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培养创新。现在的语文教学方法很多,教师要广泛吸收,综合多家之长,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不同的学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授之以渔,并反复训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熟能生巧,进而获得创新精神。
就教学手段而言,我们要尽可能的有效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幻灯片等来增大课堂的容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走进课堂,让学生养成多种感官接收信息、敢于创新的优良习惯。
2.5 板书设计的创新。一堂富有创意的优质课,始于针对教材和学生特点所作的精心构思,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案。其中,作为教案内容之浓缩的板书设计十分关键。将主要教学内容创新地定格在黑板上,板书设计的创新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参与设计,甚至独立完成板书设计。他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记忆 课文。新鲜生动、灵活多变的板书形式,是课堂教学艺术追求的创新目标之一。
2.6 教学语言的风格创新。风格化的教学语言是卓越的教学创新的标志之一。由于教学语言是教师口头表达的综合反映,这是教学创新中最直接、最外在、最为学生迅速感知的因素。是教师个体精神内最具特殊性和差异性的外化,它的形成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当教师进入到自由的创新成就阶段,才能自然形成,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地去追求。此外,风格化的教学语言,还包括广义的体态语言,如表情、目光、手势、体姿等,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艺术创新过程,需要教师充分调动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并尽力创造色彩多样,个性鲜明的体态语言相配合,以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在课堂中,教师的激励性的话语就像春风吹进学生的心灵,教师对于问题的点睛之笔,可以让学生茅塞顿开。
2.7 发散思维,给创新插上翅膀。初中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内容上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形式上则有结构美、节奏美、语言美。所以教师可以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欣赏、体味这些名篇,使学生获得身心的陶冶和情趣的升华;使学生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课文内容上,而且可以拓宽到课文的深处。例如美学教育和德育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另一方面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结合一些恰当的问题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例如,在《桥之美》一课中,我先让学生读,然后提出问题: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长桥之美;风雨桥的作用。最后结合教师讲评,让学生感受、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同时,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课外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出来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给学生的创新插上翅膀。
2.8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心存疑问,才能发现问题,才能触发人的思维,寻找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并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和途径。
3.在语文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堂教学既相对独立,又相得益彰。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能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追求、探索,拓宽思路;能点缀学生们单调的学习生活,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学习语文;而且在活动中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提高对事物的判断力,实在是一举多得。我们语文教师我们要非常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环境,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语文活动,进行大容量的课内外阅读。使学生从多种渠道吸取多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活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师放手,学生独立完成;发挥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才能,增强学生自我发展意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有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探索,学生的创新精神一定会获得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