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沙化的防治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性难题?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治治沙更是我国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与人类的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土地沙化的防治需用一定的方式取得并组织各种投入,但防沙治沙又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因为其首要目标是生态效益,用现代经济学的观点看,这样的活动必然具有正的外部性,也就是说,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会对他人(非投资者)的利益带来正面影响,而这些正面影响无助于投资者的收益,这当然意味着投资者收益的损失。一般来讲,有外部性的地方就有市场失灵,就正的外部性而言,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就是私人投资不足。
一、 风沙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1、风沙成因及扩散要素分析
(1) 气候、风速、风向、空间距离
季节性差异和年际、年内降雨量分布不均及降水量不足,会使地表因水蒸发量较大而土壤干燥。尤其是降水量较低且大风频发的冬春两季,裸露的农田因严重风蚀,致使干燥的土壤在大风的作用下发生起沙、扬沙甚至沙尘暴,形成风沙灾害;风速大时沙尘扩散的距离较远,范围较大;风沙随大风吹蚀的方向扩散;大风携带沙尘物质的风沙运动因受到空间阻力,风沙在逐渐扩散的过程中,随着距离的增大,所造成的危害影响会越来越小。
(2)环境、下垫面状况以细沙及粉沙为主的沙地、荒草地、耕地、林地,其土壤表层干燥、土质疏松、粘力差,抗风蚀能力低,容易形成风沙;根据不同土质、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及地表景观格局对风沙扩散的不同阻力影响,其下垫面可分为衰减型、累加型和波动型。属衰减型的粗糙度较高的乔灌草复合防护林对风沙抑制作用最强,而属累加型的裸露农田则对风沙阻力很小,受风沙危害程度较大。
(3)人为因素 滥砍滥伐等刨草毁林现象,严重破坏了所在区域的生态系统稳定,大面积撂荒的土地被沙化;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风蚀加剧;滥用和浪费水资源,致使生态用水困难,大面积天然林死亡、植被干枯、草地退化、土壤沙化。
2、风沙灾害危险程度区域界定 界定风沙灾害危险程度区域及进行等级划分,有利于确定风沙危害源及沙尘漫延范围,正确评估风沙扩散对环境、动植物与人类造成影响和危害的程度,根据不同级别的区域设计治理方案和采取应对措施。
(1) 风沙源区
风沙源是风沙灾害形成的起源地,是风速达到引发地表起沙的主要区域。多见含有丰富沙物质的沙垄、沙带及干涸河滩,基本呈条带状分布。 这些区域植被覆盖很低,地表物质多为沙质土壤或土壤沙化严重,极易受风蚀影响,是风沙危害的重灾区。
(2)高度危险区
处于风沙源外围的区域,在风沙灾害发生、扬沙天气出现时,沙尘浓度最大,是风沙危害危险程度最高的区域。
(3) 中度危险区
在高度危险区外围的区域,是风沙灾害发生时受影响较大的区域。
(4) 低度、轻度危险区
风沙进入距风沙源有一定距离,但仍然能受到风沙扩散影响的区域,速度逐渐减缓,浓度减小,是风沙危害开始减轻并逐渐减小的过渡区域;离风沙源距离较远地区是风沙危害的轻度危险区。
3、风沙灾害种类及损害程度
①大风吹蚀使土壤有机物质减少、土壤颗粒粗化、肥力贫瘠、生物生产力下降。②沙尘物质会使建筑物、农作物、水体、道路及人畜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③强度的沙尘天气甚至会导致大气环境质量恶化,掩埋道路、农田、村庄、牧场,破坏交通、通讯设施及各种运输机械和精密仪器。
二、防沙治沙安全格局的构建
1、加强建设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根据风沙灾害程度区域界定的级别,针对各级别区域所需的相应风沙扩散阻力值划分出治理区,统筹设计治理方案。
(1) 核心区
将风沙源区及其临近区域设定为核心治理区,实施乔灌草相结合,针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制约,选择抗旱、根系发达的树种及草种进行治理,争取迅速增加地表覆盖,固定土壤,恢复天然植被及生态系统的原有保障功能。
(2) 治理区
将高度危险区设定为外围治理区,做好生态规划, 保护好现有沙区植被,严禁滥伐、乱垦、滥牧;恢复并扩大自然林植被种植;实行农田保护,进行保育种植,减少沙化土地的裸露面积;对沙化程度较高的土地开展综合治理,发展经济林木与半人工草地,建立起遏制沙漠推进的生态屏障,以减缓和治理沙尘。
(3) 控制区
将中度危险区设定为外围控制区,统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结合水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条件加以科学布局,优化设计土地利用及不同土地覆被结构,合理配置草、田、林的种植比例及品种组合,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态景观结合的生态环境建设,使之构成高效生态防护、经济效益复合系统的第二层防护体系,以控制风沙漫延,并保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4) 保护区
将低度危险区和轻度危险区划为外围保护区,以现有林地、果园、苗圃、庭院绿化、城市公园作为风沙控制屏障,构建城乡连通的护林路、护堤林、农田林网等生态网络,实现对景观生态过程的整体控制。
2、 构建防灾减灾预警及科研体系
(1) 建立和完善沙尘天气的动态监测、预警系统 利用卫星遥感、雷达和探空等高科技手段,对沙尘天气的形成、发展和扩散进行实时跟踪观测,及时发布预警。
(2) 做好防灾减灾的科学研究 加强对沙尘源区形成及环境与沙尘运移规律的分析,研究气候条件对沙化、沙尘天气相互作用的机理,探讨历史上气候变迁与沙化及沙尘天气的对应关系,预估未来气候变化状况,为准确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沙化和沙尘暴的影响,有效防止风沙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一、 风沙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1、风沙成因及扩散要素分析
(1) 气候、风速、风向、空间距离
季节性差异和年际、年内降雨量分布不均及降水量不足,会使地表因水蒸发量较大而土壤干燥。尤其是降水量较低且大风频发的冬春两季,裸露的农田因严重风蚀,致使干燥的土壤在大风的作用下发生起沙、扬沙甚至沙尘暴,形成风沙灾害;风速大时沙尘扩散的距离较远,范围较大;风沙随大风吹蚀的方向扩散;大风携带沙尘物质的风沙运动因受到空间阻力,风沙在逐渐扩散的过程中,随着距离的增大,所造成的危害影响会越来越小。
(2)环境、下垫面状况以细沙及粉沙为主的沙地、荒草地、耕地、林地,其土壤表层干燥、土质疏松、粘力差,抗风蚀能力低,容易形成风沙;根据不同土质、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及地表景观格局对风沙扩散的不同阻力影响,其下垫面可分为衰减型、累加型和波动型。属衰减型的粗糙度较高的乔灌草复合防护林对风沙抑制作用最强,而属累加型的裸露农田则对风沙阻力很小,受风沙危害程度较大。
(3)人为因素 滥砍滥伐等刨草毁林现象,严重破坏了所在区域的生态系统稳定,大面积撂荒的土地被沙化;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风蚀加剧;滥用和浪费水资源,致使生态用水困难,大面积天然林死亡、植被干枯、草地退化、土壤沙化。
2、风沙灾害危险程度区域界定 界定风沙灾害危险程度区域及进行等级划分,有利于确定风沙危害源及沙尘漫延范围,正确评估风沙扩散对环境、动植物与人类造成影响和危害的程度,根据不同级别的区域设计治理方案和采取应对措施。
(1) 风沙源区
风沙源是风沙灾害形成的起源地,是风速达到引发地表起沙的主要区域。多见含有丰富沙物质的沙垄、沙带及干涸河滩,基本呈条带状分布。 这些区域植被覆盖很低,地表物质多为沙质土壤或土壤沙化严重,极易受风蚀影响,是风沙危害的重灾区。
(2)高度危险区
处于风沙源外围的区域,在风沙灾害发生、扬沙天气出现时,沙尘浓度最大,是风沙危害危险程度最高的区域。
(3) 中度危险区
在高度危险区外围的区域,是风沙灾害发生时受影响较大的区域。
(4) 低度、轻度危险区
风沙进入距风沙源有一定距离,但仍然能受到风沙扩散影响的区域,速度逐渐减缓,浓度减小,是风沙危害开始减轻并逐渐减小的过渡区域;离风沙源距离较远地区是风沙危害的轻度危险区。
3、风沙灾害种类及损害程度
①大风吹蚀使土壤有机物质减少、土壤颗粒粗化、肥力贫瘠、生物生产力下降。②沙尘物质会使建筑物、农作物、水体、道路及人畜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③强度的沙尘天气甚至会导致大气环境质量恶化,掩埋道路、农田、村庄、牧场,破坏交通、通讯设施及各种运输机械和精密仪器。
二、防沙治沙安全格局的构建
1、加强建设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根据风沙灾害程度区域界定的级别,针对各级别区域所需的相应风沙扩散阻力值划分出治理区,统筹设计治理方案。
(1) 核心区
将风沙源区及其临近区域设定为核心治理区,实施乔灌草相结合,针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制约,选择抗旱、根系发达的树种及草种进行治理,争取迅速增加地表覆盖,固定土壤,恢复天然植被及生态系统的原有保障功能。
(2) 治理区
将高度危险区设定为外围治理区,做好生态规划, 保护好现有沙区植被,严禁滥伐、乱垦、滥牧;恢复并扩大自然林植被种植;实行农田保护,进行保育种植,减少沙化土地的裸露面积;对沙化程度较高的土地开展综合治理,发展经济林木与半人工草地,建立起遏制沙漠推进的生态屏障,以减缓和治理沙尘。
(3) 控制区
将中度危险区设定为外围控制区,统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结合水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条件加以科学布局,优化设计土地利用及不同土地覆被结构,合理配置草、田、林的种植比例及品种组合,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态景观结合的生态环境建设,使之构成高效生态防护、经济效益复合系统的第二层防护体系,以控制风沙漫延,并保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4) 保护区
将低度危险区和轻度危险区划为外围保护区,以现有林地、果园、苗圃、庭院绿化、城市公园作为风沙控制屏障,构建城乡连通的护林路、护堤林、农田林网等生态网络,实现对景观生态过程的整体控制。
2、 构建防灾减灾预警及科研体系
(1) 建立和完善沙尘天气的动态监测、预警系统 利用卫星遥感、雷达和探空等高科技手段,对沙尘天气的形成、发展和扩散进行实时跟踪观测,及时发布预警。
(2) 做好防灾减灾的科学研究 加强对沙尘源区形成及环境与沙尘运移规律的分析,研究气候条件对沙化、沙尘天气相互作用的机理,探讨历史上气候变迁与沙化及沙尘天气的对应关系,预估未来气候变化状况,为准确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沙化和沙尘暴的影响,有效防止风沙灾害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