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走龙蛇锐刀刻,
国画名师与篆刻名师皆用心教导。
刚劲有力且各式各样,惟妙惟肖而包罗万象。
一方印章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花一木皆现宇宙,点点滴滴万物有情。
那一个世界,由卢荣基先生用心创作,
荟萃着现实与思想,
里面的一笔一划,皆精彩纷呈,美不胜收。
师名家 学画转篆刻
2013年3月21日下午,“《春风满苍城2013》国画大师司徒奇一百○五年纪念书画联展”於铜锣湾香港中央图书馆地下展厅举行,在这个港岛最大的展览场地里,展出约三百多幅书画佳作,如百花齐放、相互竞艳。其中,现场展示板上“春风满苍城”几个苍劲有力的题字,十分引人注目,可看出作者卢荣基先生的功力深厚。
“我跟司徒老师学画很久了,因为我爸爸跟司徒老师很熟,他们同样是艺术界的人,我爸爸是篆刻的名手。”也许是父亲的影响,卢荣基先生随司徒奇先生学画时便在篆刻方面表现出优势:“虽然画画、书法、篆刻三样东西我都会,但同学们对我的评价卻是篆刻最好、书法次之,绘画第三。”
慧眼识珠、平易近人的司徒奇老师同样留意到这个情况,他觉得卢荣基先生所作书法配合绘画效果很美,因此建议其学习重心转向篆刻,並写信给篆刻名家陈语山老师,向其介绍卢荣基先生。从国画转为篆刻,卢荣基先生得以发挥优势、学有所长。专攻篆刻,他书法大有改进,水平日益提升。
学习书法、篆刻比学画的难度要大:“画面不夠好,可以用颜色遮住、进行小幅度的修改,即使连续几次,也不损美感。但写字一旦出现错误,就不能改动,书法线条一经改动,效果就变差、且越改越容易欲盖弥彰。”因此,学习书法、篆刻,对自己的要求较高,老师也较为严格,稍有偏差,便需重新练习。
两位良师的培养,造就今日卢荣基先生喜人的成绩。书画皆成,难怪他能对篆刻、书法、绘画三者间的关係有一番形象概述。就如恩师教导,字、画、篆刻配合好,可让画面增色,为书法添加魅力,篆刻营造出更有意味的境界。
无论是古代的八大山人,还是近代的齐白石、张大千等名家,无一不精於国画、书法、篆刻。相比之下,当代不少画家因为在书法方面造诣不深,甚至只会在画上留名,令其佳作艺术价值略打折扣,诗情画意失色不少,对於个人与艺术界而言,都甚为可惜。
精於业 篆刻藏乾坤
因为父亲是一位闻名香港、广州、澳门的篆刻家,所以卢荣基先生从小学习篆刻,终获父亲真传:“因为我们是家传的篆刻,所以在学习技术方面,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不过虽是学成,但要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才能突破:“之後自己钻研的时候就要顾及很多方面,例如篆刻的过程需加一点深吸,还要注意多方面的配合,字体、字型等互相呼应,字与字的结构比例得当,才能配合得当,做出好的印章。”
篆刻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实用性强,並与书法有着密切的关係,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又称玺印、印或印章等。篆刻家的作品讲究章法、篆法和刀法,有系统的理论,技法和审美取向。
文字为篆刻直溯渊源,旁通书、画之理,与其姊妹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繫,又兼涉镌刻技艺,更有赋予人文哲理内涵,综合一体,让篆刻艺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魅力足以引广大艺术爱好者所心醉。单其中章法一节,便有平正、匀落、疏密统一、巧拙、粗细、增减、重复、挪让、呼应、盘曲、变化、穿插、 笔、留红、留白、离合、变形、文、章草、草、隶、楷外文字、加边、界划等要领。模子的规格大小不一、形状五花八门,体现作者不同的构思和灵感。
一方小小的印章,外可包罗万象、变化多端;内能五臓俱全、别有洞天。只要能想,便可着手制作,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灵感一到,作者就可以篆出来、想到就刻,实现自己的构思。”在方寸之间,竟包含很大的学问,卢荣基先生可是乐此不疲:“线条、技艺配合,即使在这麽小的地方也包含很多功夫,就像把一个天地慢慢放大一样!”
刻一方印章,文字可选择金文、甲骨文、汉隶、大篆、小篆、行书等等;刻印章边款、印面的时候,既要符合金石的审美,不至於做得太过整齐呆板,又要考虑文字的笔画多少,保证线条匀称、每个字大小比例恰到好处,相互呼应。还要考虑在印章旁边用作记事的部分,以及作品是用阳文还是阴文的形式。若是诗句印,也得营造相应的氛围,细节处处显真章。
篆刻虽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但当其与其它艺术相互配合时,可带来更美妙的效果。与书法结合,落落大方、浑然一体;与国画配合,凸显主题、画龙点睛。其中配合也有很多学问。例如一幅大气粗狂的泼墨山水,配合的印章也要豪迈有力,气势倍增;要是一幅纤细雅致的工笔仕女图,所用印章可能採用圆润的朱文、美观的字形配合。
“配合不同的画,要盖大小不同、风格不一的印章。齐白石是画家也是篆刻家,他的画风粗犷,所以配合的印章也是张弛有序,艺术成就十分突出。”卢荣基先生随手一拈,便是一例,究其原理,亦是简明:“篆刻是一种很高深的学问,要研究文字以及相关的学问,文字演变几千年历史,如果疏忽了,就容易刻错了。”
学习篆刻艺术,需要有足夠的细心和耐心,常年寄情其中,陶冶情操之餘还能锻炼耐心、提升个人修为。卢荣基先生从篆刻中获益颇多,不管是其取得的艺术成就,还是在篆刻中养成敬业立业、对事对人不易中途而废的精神,让他在书画界中与各位好友善相处、共勉共进。
缘苍城 睦处师兄弟
对於老师司徒奇的用心栽培,和多位老师指导卢荣基先生一直心怀感恩,他时常心繫恩师,经常随之以及师兄弟一起旅行、到各地写生。师生之情如同陈年老酒,愈陈愈醇。司徒奇老师去世後,卢荣基先生对其难以忘怀,时常回忆与老师相处的快乐时光。
“老师教导有方,对待我们像子侄一样关心对待,我们经常想念老师,另很多同学都加入了苍城画会。”苍城画会由司徒奇老师所创,是一个传承和推动岭南画派的艺术群体,不仅有开放和兼容的治艺理念,充满探索精神的创作面貌,更有“尊师重道,奉献互助”的传统美德:“苍城是现在广东开平的旧称,是我老师的出生地,为了纪念老师成立这个画会,希望推动国画的水平,就像长江後浪推前浪。” “苍城”的命名,源於司徒奇老师的别号。其早年曾在家乡广东开平苍城镇任苍城小学校长,故而常以“苍城司徒奇”自署。1921年,司徒奇老师在广州创办烈风美术学校,提倡励精治艺、疏财助艺的“苍城精神”。1939年,“苍城精神”加入团队精神与家国兴亡相结合的元素。今日画会,即该精神之延伸。
1961年,司徒奇老师举家移居香港,在九龙白杨街设馆授徒,为众多弟子成立同学会,冠名“苍城画院”。1976年,司徒奇老师移居加拿大,苍城画会在異邦发扬光大。今日,该会也是卢荣基先生与一众爱好艺术的好友交流的平台,他们和睦相处、常常发表佳作於定期推出的画集中,以臻业界。
“周日或一般的公众假期,我有时会跟师兄师弟一起吃饭聚会,平日我都在店铺里。”目前,卢荣基先生经营一间名为“悠然堂”的店铺,从事与篆刻文化相关的工作,一周他基本上都在店里,“我自己也有学生,其中有的资质不错,並希望学生们成材为书画界增添一批新鲜血液。”
卢荣基先生同样是一位热心公益的艺术家,无论是画会定期推出的画集,还是社区以及扶轮社等的活动,他都会出席其中。若是业内举行对外扶贫义展,也能看到他的篆刻或书画作品。这种低调的善良,也许能在他即将推出的作品集中细细品出。
“我喜欢旅行,因为天地为师,我们的‘大老师’就是大自然,很多时候我们的灵感都是在大自然寻找。”对於很多艺术家而言,大自然是他们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例如动物的动作、景色细微的变化,都蕴含奇妙的元素,卢荣基先生以敏锐的眼睛抓住细节,获取灵感不断努力、不断追求、不断进修,锲而不捨:“因为学无止境,我老师的名言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才可通神。”要是没有灵感,是做不出好作品,卢荣基先生会外出旅遊,他享受着轻鬆自由的乐趣,获得更丰富的灵感,一个更好的作品,也即将诞生。
卢荣基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广东顺德人,字仲良,号悠然堂主
现任苍城画会司库
竹刻名家云斋长子,习得父亲技艺
先後拜师金石篆刻家陈语山、
艺坛名宿陈荆鸿、岭南画派大师司徒奇
师承学满後,自1975年开始陆续参加各大
画展
2008年3月在澳洲雪梨市车士活中华文化展
览馆举行书画篆刻个展出版《卢荣基印集》
多次参加香港书画展
国画名师与篆刻名师皆用心教导。
刚劲有力且各式各样,惟妙惟肖而包罗万象。
一方印章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花一木皆现宇宙,点点滴滴万物有情。
那一个世界,由卢荣基先生用心创作,
荟萃着现实与思想,
里面的一笔一划,皆精彩纷呈,美不胜收。
师名家 学画转篆刻
2013年3月21日下午,“《春风满苍城2013》国画大师司徒奇一百○五年纪念书画联展”於铜锣湾香港中央图书馆地下展厅举行,在这个港岛最大的展览场地里,展出约三百多幅书画佳作,如百花齐放、相互竞艳。其中,现场展示板上“春风满苍城”几个苍劲有力的题字,十分引人注目,可看出作者卢荣基先生的功力深厚。
“我跟司徒老师学画很久了,因为我爸爸跟司徒老师很熟,他们同样是艺术界的人,我爸爸是篆刻的名手。”也许是父亲的影响,卢荣基先生随司徒奇先生学画时便在篆刻方面表现出优势:“虽然画画、书法、篆刻三样东西我都会,但同学们对我的评价卻是篆刻最好、书法次之,绘画第三。”
慧眼识珠、平易近人的司徒奇老师同样留意到这个情况,他觉得卢荣基先生所作书法配合绘画效果很美,因此建议其学习重心转向篆刻,並写信给篆刻名家陈语山老师,向其介绍卢荣基先生。从国画转为篆刻,卢荣基先生得以发挥优势、学有所长。专攻篆刻,他书法大有改进,水平日益提升。
学习书法、篆刻比学画的难度要大:“画面不夠好,可以用颜色遮住、进行小幅度的修改,即使连续几次,也不损美感。但写字一旦出现错误,就不能改动,书法线条一经改动,效果就变差、且越改越容易欲盖弥彰。”因此,学习书法、篆刻,对自己的要求较高,老师也较为严格,稍有偏差,便需重新练习。
两位良师的培养,造就今日卢荣基先生喜人的成绩。书画皆成,难怪他能对篆刻、书法、绘画三者间的关係有一番形象概述。就如恩师教导,字、画、篆刻配合好,可让画面增色,为书法添加魅力,篆刻营造出更有意味的境界。
无论是古代的八大山人,还是近代的齐白石、张大千等名家,无一不精於国画、书法、篆刻。相比之下,当代不少画家因为在书法方面造诣不深,甚至只会在画上留名,令其佳作艺术价值略打折扣,诗情画意失色不少,对於个人与艺术界而言,都甚为可惜。
精於业 篆刻藏乾坤
因为父亲是一位闻名香港、广州、澳门的篆刻家,所以卢荣基先生从小学习篆刻,终获父亲真传:“因为我们是家传的篆刻,所以在学习技术方面,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不过虽是学成,但要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才能突破:“之後自己钻研的时候就要顾及很多方面,例如篆刻的过程需加一点深吸,还要注意多方面的配合,字体、字型等互相呼应,字与字的结构比例得当,才能配合得当,做出好的印章。”
篆刻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实用性强,並与书法有着密切的关係,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又称玺印、印或印章等。篆刻家的作品讲究章法、篆法和刀法,有系统的理论,技法和审美取向。
文字为篆刻直溯渊源,旁通书、画之理,与其姊妹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繫,又兼涉镌刻技艺,更有赋予人文哲理内涵,综合一体,让篆刻艺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魅力足以引广大艺术爱好者所心醉。单其中章法一节,便有平正、匀落、疏密统一、巧拙、粗细、增减、重复、挪让、呼应、盘曲、变化、穿插、 笔、留红、留白、离合、变形、文、章草、草、隶、楷外文字、加边、界划等要领。模子的规格大小不一、形状五花八门,体现作者不同的构思和灵感。
一方小小的印章,外可包罗万象、变化多端;内能五臓俱全、别有洞天。只要能想,便可着手制作,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灵感一到,作者就可以篆出来、想到就刻,实现自己的构思。”在方寸之间,竟包含很大的学问,卢荣基先生可是乐此不疲:“线条、技艺配合,即使在这麽小的地方也包含很多功夫,就像把一个天地慢慢放大一样!”
刻一方印章,文字可选择金文、甲骨文、汉隶、大篆、小篆、行书等等;刻印章边款、印面的时候,既要符合金石的审美,不至於做得太过整齐呆板,又要考虑文字的笔画多少,保证线条匀称、每个字大小比例恰到好处,相互呼应。还要考虑在印章旁边用作记事的部分,以及作品是用阳文还是阴文的形式。若是诗句印,也得营造相应的氛围,细节处处显真章。
篆刻虽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但当其与其它艺术相互配合时,可带来更美妙的效果。与书法结合,落落大方、浑然一体;与国画配合,凸显主题、画龙点睛。其中配合也有很多学问。例如一幅大气粗狂的泼墨山水,配合的印章也要豪迈有力,气势倍增;要是一幅纤细雅致的工笔仕女图,所用印章可能採用圆润的朱文、美观的字形配合。
“配合不同的画,要盖大小不同、风格不一的印章。齐白石是画家也是篆刻家,他的画风粗犷,所以配合的印章也是张弛有序,艺术成就十分突出。”卢荣基先生随手一拈,便是一例,究其原理,亦是简明:“篆刻是一种很高深的学问,要研究文字以及相关的学问,文字演变几千年历史,如果疏忽了,就容易刻错了。”
学习篆刻艺术,需要有足夠的细心和耐心,常年寄情其中,陶冶情操之餘还能锻炼耐心、提升个人修为。卢荣基先生从篆刻中获益颇多,不管是其取得的艺术成就,还是在篆刻中养成敬业立业、对事对人不易中途而废的精神,让他在书画界中与各位好友善相处、共勉共进。
缘苍城 睦处师兄弟
对於老师司徒奇的用心栽培,和多位老师指导卢荣基先生一直心怀感恩,他时常心繫恩师,经常随之以及师兄弟一起旅行、到各地写生。师生之情如同陈年老酒,愈陈愈醇。司徒奇老师去世後,卢荣基先生对其难以忘怀,时常回忆与老师相处的快乐时光。
“老师教导有方,对待我们像子侄一样关心对待,我们经常想念老师,另很多同学都加入了苍城画会。”苍城画会由司徒奇老师所创,是一个传承和推动岭南画派的艺术群体,不仅有开放和兼容的治艺理念,充满探索精神的创作面貌,更有“尊师重道,奉献互助”的传统美德:“苍城是现在广东开平的旧称,是我老师的出生地,为了纪念老师成立这个画会,希望推动国画的水平,就像长江後浪推前浪。” “苍城”的命名,源於司徒奇老师的别号。其早年曾在家乡广东开平苍城镇任苍城小学校长,故而常以“苍城司徒奇”自署。1921年,司徒奇老师在广州创办烈风美术学校,提倡励精治艺、疏财助艺的“苍城精神”。1939年,“苍城精神”加入团队精神与家国兴亡相结合的元素。今日画会,即该精神之延伸。
1961年,司徒奇老师举家移居香港,在九龙白杨街设馆授徒,为众多弟子成立同学会,冠名“苍城画院”。1976年,司徒奇老师移居加拿大,苍城画会在異邦发扬光大。今日,该会也是卢荣基先生与一众爱好艺术的好友交流的平台,他们和睦相处、常常发表佳作於定期推出的画集中,以臻业界。
“周日或一般的公众假期,我有时会跟师兄师弟一起吃饭聚会,平日我都在店铺里。”目前,卢荣基先生经营一间名为“悠然堂”的店铺,从事与篆刻文化相关的工作,一周他基本上都在店里,“我自己也有学生,其中有的资质不错,並希望学生们成材为书画界增添一批新鲜血液。”
卢荣基先生同样是一位热心公益的艺术家,无论是画会定期推出的画集,还是社区以及扶轮社等的活动,他都会出席其中。若是业内举行对外扶贫义展,也能看到他的篆刻或书画作品。这种低调的善良,也许能在他即将推出的作品集中细细品出。
“我喜欢旅行,因为天地为师,我们的‘大老师’就是大自然,很多时候我们的灵感都是在大自然寻找。”对於很多艺术家而言,大自然是他们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例如动物的动作、景色细微的变化,都蕴含奇妙的元素,卢荣基先生以敏锐的眼睛抓住细节,获取灵感不断努力、不断追求、不断进修,锲而不捨:“因为学无止境,我老师的名言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才可通神。”要是没有灵感,是做不出好作品,卢荣基先生会外出旅遊,他享受着轻鬆自由的乐趣,获得更丰富的灵感,一个更好的作品,也即将诞生。
卢荣基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广东顺德人,字仲良,号悠然堂主
现任苍城画会司库
竹刻名家云斋长子,习得父亲技艺
先後拜师金石篆刻家陈语山、
艺坛名宿陈荆鸿、岭南画派大师司徒奇
师承学满後,自1975年开始陆续参加各大
画展
2008年3月在澳洲雪梨市车士活中华文化展
览馆举行书画篆刻个展出版《卢荣基印集》
多次参加香港书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