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向急性白血病转化过程中出现Sweet病一例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49岁.因面颈部疼痛性红色斑块、水疱伴发热半月入院.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先后于双耳前出现片状水肿性红色斑块,疼痛明显,颜色渐变深,表面出现米粒大水疱,并破溃、糜烂、结痂,红色斑块远心性蔓延扩大,边界清楚,呈堤状隆起,伴发热(体温最高达加℃),后颈前也出现片状水肿性红色斑块,表面呈粗颗粒状,感头晕乏力,当地医院以"面部感染"予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病情仍进行性加重。

其他文献
患者男,23岁.因腹股沟起皮疹伴瘙痒2个月,于2006年6月3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在双侧腹股沟起皮疹,伴阵发性瘙痒,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股癣和扁平疣等,外涂抗真菌及抗病毒药物疗效不明显,皮疹逐渐增多,瘙痒明显,遂来我院就诊.体检: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期刊
期刊
目的 检测1例Rothmund-Thomson综合征患者及其父母的RECQL4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1例中国汉族Rothmund-Thomson综合征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标本,提取其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RECQL4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DNA测序仪直接测序,明确突变位点,并以同样方法检测30例无关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患者RECQL4基因发生2处突变:剪接位点突变IVS11-1G→A和无
急性和重复日光照射能引起皮肤日晒伤和慢性损伤如光老化和癌症.这些损伤同时涉及到皮肤的乳头层和网状层,与日光中紫外线(UV)包括UVA和UVB辐射密切相关。
期刊
手术是治疗皮肤癌、尤其是Ⅰ期及Ⅱ期皮肤癌的首选方法.因癌的侵袭性,手术需扩大切除,但扩大切除的范围常由手术医生凭借自己的临床经验选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Mohs显微描记手术可精确控制手术切除范围,降低复发率.自2004年始,我们将此术式改良,并治疗26例皮肤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的初步疗效,现报道如下。
期刊
患者男,37岁,因发热、皮疹、关节炎3个月于2006年3月入院.发病以来伴有脱发、口腔溃疡、光过敏,反复有晨起及活动后头昏、出汗及行为异常、精神错乱.入院时体检:体温38.9℃、呼吸20次、脉搏110次、血压120/80 mm Hg(1mm Hg=0.133 kPa),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面部蝶形红斑,手指发绀,可见冻疮样皮损;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柔和
期刊
目的 观察引起不同临床色素表现的马拉色菌与角质形成细胞(KC)共培养液对B16F10黑素瘤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及共培养液中与黑素合成相关的细胞因子产生情况.方法将1×106/mL KC与分离自色素沉着区的马拉色菌(简称C株)、分离白色素减退区的马拉色菌(简称J株)按4个浓度比例(KC:马拉色菌为1:1、1:10、1:20、1:30)分别共培养,用MTT法测定KC增殖率.将C株或J株马拉色菌分别加入
患者女,58岁.因肛周疣状肿块伴瘙痒7个月,增大伴疼痛1个月于2007年5月入院.7个月前患者自觉肛门及外阴部瘙痒伴灼热,时伴里急后重,并于肌门处出现一黄豆大丘疹,为淡红色,表面光滑,无疼痛,未进行治疗.近1个月来肿块逐渐呈分叶状增大,仍瘙痒,有时疼痛。
期刊
目的 评估外用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对急性光损伤的日晒伤细胞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设计正常皮肤组、单纯2MED照射组、基质+2MED照射组、含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样品外用+2MED照射组,连续3天相同方法处理后24 h对皮肤取材,进行HE染色和p5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含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样品外用+2MED照射组的日晒伤细胞数与单纯接受紫外线照射的皮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大多数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约0.1%),但由于药物的广泛应用及使用不规则等原因引起的药疹临床并不少见.我们对临床各科住院患者中药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