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ss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世信又一次将他裹携着山雨风光,充满云贵山区苍茫浑朴气息的雕塑作品,放在了中国美术馆的展厅中。
  1989年春天,田世信在这里第一次以他从贵州大山里带来的石雕、木雕,特别是一系列陶塑作品,给美术界以山风扑面的震荡。
  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乡土与民俗是一个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但中国雕塑中的民俗乡土,却一直是小品的园地。一个戴有少数民族头饰服饰的人物肖像,或者一个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舞蹈动作,往往都是照相机加模特儿摆动的产物。
  田世信表现山区彝族人生活的雕塑却是他二十多年生命投入的写照。1941年出生的田世信,从当年的北京艺术学院毕业时只有23岁。从卷起铺盖走入贵州山区到1989年调回北京成为专业雕塑家,25年西南山地生活使他与粗犷纯朴的山民血肉交融。因此,出自他神奇双手中的山民雕塑形象,超越了一般乡土风情的情趣小品状态,凝重粗犷,成为西南山地人生命激情的真实写照。二十五年的山雨山风已经渗透了田世信的身心,并持续地在他的生命中鼓荡。今天田世信向我们展示的,是他来北京后几年的思索与劳作历程。名为《山音》的两米高,四米见方的一组铸青铜的人物群像,使观者一进入展厅,就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压迫感,这种感觉毫无疑问是由作品如同移动的山岳一样沉重与强悍的视觉冲击力所造成。对黝黑凝重的青铜材料的选择;充满激情的独特如千年古柏蜷曲纠抗的塑造手法;深思熟虑,静中寓动的群体构图;对展出空间场所的明确而又巧妙地利用;以及对这诸多因素的确切把握所营造的展出效果,标志着田世信的雕塑艺术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加成熟的审美境界。这一境界的难能可贵更在于他作品中显示的,对于乡土雕塑的深入思索与开拓。
  《山音》的人物形象,还是田世信手下常见的彝族山民。表现的是山民们最富于生命激情的时刻——在大山中讴歌长啸。然而人物形象的坚毅甚至木讷,裸露着的粗糙笨拙的手脚,乃至于在身边跑着的带小猪仔的老母猪,又揭示出山民们每日生存的劳苦艰辛,将人的充满情怀的生命巅峰状态与沉闷无望的日常劳作并置,使作品的表现力达到了少见的深度。它向人们展示出一个完整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生命在挣扎、呐喊,也在欢呼奔走,痛苦与欢乐共存,成为现实世界的一个缩影。
  通过对山民生活的深入挖掘,田世信向我们呈现的是他对人的生命状态的思索,是他借山民形象表現出的对人们生存其中的现实世界的洞察。
  同时展示中的《王阳明》、《颜真卿》像,同样的沉寂凝重。联系到他展示过并且一直在反复推敲的《老子》、《司马迁》、《屈原》、《谭嗣同》、《秋瑾》……可以看到他对整个中华民族命运的深刻思索。《山音》同样是这一思索的产物。几万年来生息在中华大地上的中国人,正如屹立的群山,在生存的惊心动魄的辗转腾挪中,以恢弘璀璨的文明,展示着自己生命的激情。
  可以肯定,如果说《山音》是乡土雕塑,那么,这个乡土已不再仅仅是云贵山民的乡土,而是整个中国这块乡土。
  《山音》及《老子》、《屈原》、《司马迁》、《颜真卿》、《王阳明》、《谭嗣同》、《秋谨》等中华民族优秀分子的系列肖像,显示田世信的雕塑艺术已将乡土艺术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境界。他是在为“中国乡土”塑造一首凝结在岩石、陶土和青铜中的史诗。
  田世信
  Tian Shixin
  山音 青铜
  260×400×220cml
  1994年
  《山音》的人物形象,还是田世信手下常见的彝族山民。表现的是山民们最富于生命激情的时刻——在大山中讴歌长啸。然而人物形象的坚毅甚至木讷,裸露着的粗糙笨拙的手脚,乃至于在身边跑着的带小猪仔的老母猪,又揭示出山民们每日生存的劳苦艰辛,将人的充满情怀的生命巅峰状态与沉闷无望的日常劳作并置,使作品的表现力达到了少见的深度。它向人们展示出一个完整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生命在挣扎、呐喊,也在欢呼奔走,痛苦与欢乐其存,成为现实世界的一个缩影。
其他文献
1989年我在《美术》杂志担任编辑,秋天的一个上午,编辑部办公室走进来一位面容瘦削,头发略长的青年,他拿出一沓作品照片让我和唐庆年(原中央工艺美院学生会主席、傅中望的校友)观看,我和唐庆年一次见到如此特别的“雕塑”——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生发出的“榫卯结构”,这就是我与雕塑家傅中望的第一次相识。那时的他,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的艺术创造所具有的重要性,抱着探索的心情来北京征求意见,我和唐庆年热情鼓励
期刊
在艺术图像中寻找对于人类社会制度的形成、更替及其种种真相的理解的努力,如果不是比文献研究的工作更重要的话,至少不会是不重要的。“图像作为历史文献”的合法性早在18世纪中后期就开始被历史学家所接受,20世纪的人文科学研究者们对于“历史中的艺术”与“艺术中的历史”的重视程度更是有增无已。①本文的撰写当然深受这种史学研究思潮的感召,但是就研究的深度上说,实未敢言“以图证史”或“以史释图”,而只是希望在对
期刊
一    东西方的现代化有没有不同的模式?这个问题似乎是社会学界提出来的。美国社会学家勃格(PeterL.Berger)在他的著作AnEastAsianDevelopmentModel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可以合理地认为,东亚,即使从其最现代化的地区来看,也仍旧坚持一种注重一体性和自律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会给一个西方观察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因为它确实与他自己习以为常的那套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截然不同。近
期刊
一、说陈寅恪诗《答北客》    《答北客》是就汪鉴1953年冬迎陈寅恪先生北上任科学院中古史研究所所长一事而发。陈先生这首诗古典今典涵蕴很多层次,须以剥蕉见心的方法层层披解,始能贯通。诗的首句是:  多谢相知筑菟裘。  “菟裘”,地名。《左传·隐十一年》:“使营菟裘,吾将老焉。”这是鲁隐公回答羽父的话。服虔云:菟裘,鲁邑也,营菟裘以作宫室,欲居之以终老也。”第二句:  可怜无蟹有监州。  欧阳修《
期刊
在现代西方社会,宪政是宪法框架下政府权力资源的分配架构,属于政治领域。上帝是人精神信仰的对象,属于宗教世界。按照政教分离的原则,宪政与上帝各有其活动领域,各有其运作原则。如此看来,二者似乎没有关系。然而,如果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加以审视,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则不可否认。从《圣经·旧约》到现代宪政的理论逻辑则具体地展示了二者之间内在的关联性。本文把二者在理论逻辑上的内在关联概括为三个依次递进的命题:在上帝
期刊
吴先生是一位具有崇高理想、感情真挚、疾恶如仇的爱国爱民的诗人。昔日见面时,如咏其诗;现在读他的诗,则犹如亲见其面,亲聆其教。他常说“诗不能作伪”,他的诗,确实不是“无病呻吟”,有生命、有智慧、有真性情,有清澈透底的高尚人格和正气。    一    吴先生的诗和人格,是良好的小环境和艰苦努力造成的。在1908年(15岁)时,就喜欢偷读孙中山的《民报》(当时被禁的报刊),更喜欢刘光汉在《中国白话报》上
期刊
“三国”,由“汉”的大一统分迸支离而成。“一”分为“三”,神州幅裂,故国烟灭,何其悲哉!酝酿了60年,“三”复合“一”,江山大统,新朝鼎革,又何其喜也!  “两汉”与“三国”,为中国历史一大变局。其中,玄机深藏。此后的中国历史,不断搬演合而分、分而合的游戏,至今不衰歇。这是我草拟本文的历史诱因或文化诱因。    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质疑    打开《三国演义》,正文第一页,赫然入目一行文字,
期刊
田世信,一生至今都致力和委身雕塑艺术,虽然作品众多、弟子无数,但其生命的真谛,最终只用来关注一件事,只有雕塑本身、别无他求。他不仅敢于“违背传统”,对已有的雕塑行为秩序规则大打出手,对自己亦不手软——艺术家在任何时期和生涯阶段,从不害怕突然打破已有创作脉络和风格,大胆投身新思路或材料的实验。对雕塑的热忱与热爱,充满在他职业生涯的每个段落、角落,使他不惜以自身的“职业发展”作为赌注,不惜与不同时期的
期刊
公元755年(天宝14载),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叛军陷洛阳,京师震动,玄宗奔蜀,太子李享走灵武,百官惊逃。王维逃得慢,不幸被叛军给捉住,送至洛阳,署以伪官。尽管是被迫的,王维最终还是接受了。同样接受伪职的还有储光羲、李华等文人,但以王维的名气为最大,也是安禄山“钦点”的。这个事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浪花一朵,但对于王维个人来讲,无疑是其为世人称颂的盖世才气诗风背后完整个性的一大缺失。王维的任伪
期刊
1.引言。约翰·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是20世纪政治哲学最富于意义的理论之一。该理论以其强烈的契约论色彩,明确的自由主义倾向,有力地打破了20世纪政治哲学领域的停滞局面,形成现代学术史上少有的突飞猛进的浪潮。自此以来,对政治哲学的建构,都是要么将罗尔斯的思想引为基础之一,要么将罗尔斯树为自己的论战对象,而绝对无从简单回避了事。罗尔斯理论的重要意义,于此可见一斑。  关于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各方面的学者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