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房地产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与完善
1、房地产市场仍是宏观调控重点所在。在国家明确提出建立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房地产业重心将从第一次房改后的发展经济功能向发展社会功能倾斜转移。如果房价过高及房地产业收益过高,必然会吸引社会上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纷纷涌入房地产市场中。其中,国内银行的资金大量涌入,不仅是推动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进入房地产市场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不仅会掀起国内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新热潮,而且也会带动与房地产相关的数十个相关产业价格上涨与企业的投资冲动增加。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上涨也会推动全国各地的造城运动,这样,我国新轮的投资热又会到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房地产市场仍然为这一轮宏观调控的重点所在。
2、房地产发展的中长期调控原则和目标确定。坚持市场化和政策化的原则、统一性和区域性的原则、普及化和差别化原则、稳定性和持续性原则。而中长期调控的目标则是市场结构比较合理,各种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住房消费和投资比较理性,区域发展和梯度发展良性循环、价格结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结构增长吻合,中场投机成分得到有效控制,行业利润率比较合理,房地产与相关产业共同协调发展。
3、房地产通过配套政策完善来确保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市场经济不怕房价的涨和跌,就怕信息的不对称和政策的不明朗。对于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而言,政策和措施的连贯性和可操作性,不仅影响着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同时还体现着国际化都市建设的公共治理水平,短期而言:政府已将主要精力放在增加房地产市场信息供给,改善城市规划方案,提高公共房屋供给方面:长期而言:政府将提请全国人大制定和完善房地产相关法律,有效地防止和控制房地产业的风险度。
4、房地产业与金融行业建立良性的互动格局。
我国金融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房地产开发资金主要来自银行,宏观调控多项政策和措施出台后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70%以上仍依靠银行。国际经验和教训多次表明,房地产市场波动对银行体系具有较大影响,必须严控银行信贷过量地投放房地产业。为此,建立长效调控机制必须考虑房地产业与金融行业的良性互动与银行放贷资金的安全问题。科学地制定和把握房地产信贷规模和节奏,建立和健全商业银行的房地产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通过不断积累房地产案例,不断丰富风险监管经验和水平,积极维护和促进房地产业及金融行业的长期健康稳定与持续和谐发展。
二、土地资源严格控制和规范出让的制度逐步形成
1、国土资源部推出政策措施强化房地产土地管理。国务院九部委《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出台后,国土资源部率先发出《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抑制一些行业和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并遏制部分省市违法违规占用土地的行为。为制止地方政府以“土地换资金”,违规扩大土地占用量,通过严格限制低密度,大套型住房的土地供应,一律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供应和相关手续的办理。
2、通过严格土地出让规范地方财政收支。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共同下发了《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要求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提高倍。此前,由财政部主持的《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草案已制定完毕,会同《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这些综合配套文件的出台将会促进收支两条线的改革,进一步规范地方财政收支。
3、土地招拍挂出让增加用地预申请环节。为充分披露土地出让信息,扩大市场,形成土地价格的范围和加大用地成本,国土资源部2006年8月1日起正式实行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和《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两项政策,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中明确增加了用地预申请的环节。
4、国家投入巨资为未来发展预留土地资源。我国经济开发区的兴建和房地产的快速发展,使部分地区发展面临无地可用的瓶颈,国务院决定每年至少投入700亿元人民币用于整理上地,为未来发展预留土地资源,这批巨额资金将用于补充耕地开发储备和提高现有用地的使用效率,由此每年全国可整理出合规土地2亿多亩。整理土地的对象主要包括:农村地区部分耕地及村庄、城市建设未利用的零碎地块、工业建设废弃地等。而投入土地整理的资金则来源于土地出让金、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土地占用税等方面。“十一五”后期,我国土地整理资金每年可能追加投入至1400亿元。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我国80%以上的历史遗留废弃地未得到恢复利用,每年还新增大量废弃地得不到及时复垦和开发。仅煤炭开采破坏土地,每年仍以70万亩以上的速度递增,其中约60%是好耕地,目前全国约有9亿亩中低产田,工矿和交通业建设废弃地约2亿亩,通过整理对用地的贡献率为1%强。我国土地整理将持续30年时间,要将我国现有耕地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提高到较高的标准,为我国今后50年的发展提供用地保证。
5、强化对土地资源使用的实施管理和督察力度。结合今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土地资源部强化了土地使用的实施管理和督察力度。即严格依法办事,充分发挥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监督检查作用,强化对地方政府土地管理及国土资源部门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行为。
三、房地产业在调控中以规范求发展以稳定保持续
2006年我国房地产业最为重要和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前者无疑是国家先后推出的多项房地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广泛涉及房地产开发内容、市场规范、土地出让、金融管理、税收调整、外资购房、住房结构、问责考核等领域:而后者则是宏观调控对房地产价格走势的影响,经过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今年的房价已从快速增长期进入理性发展期,除北京、广州等地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幅度高于当地同期的GDP增长水平外,上海、南京、武汉、长春等大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增幅已回归。而展望2007年房地产市场价格,其涨跌,则完全取决于以下几个层面: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理解、政府的税收政策适应市场变化的同时调整房地产的供求关系、央行的利率政策等,前提是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不受到侵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问题要加快合规合理的实施和落实:并尽快解决房地产业稳步健康与持续和谐发展中,各地中低收入消费者的住房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
1、国务院正式明令地方政府控制房价。国务院认为:作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其发展和住宅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我国人口多,土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合理引导住房消费需求和消费模式。
2、房地产供需矛盾出现两级化发展态势。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相继出台和实施,对一线和二线城市产生的效果不尽相同:对一线城市而言影响较大,供应开始吃紧;对二线城市来讲影响较小,依旧大举投资,我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办公室今年首次以一、二线城市的分类方式归纳了全国56个主要城市的房地产走势。数据显示:2006年前10个月,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商品房供给明显下降,而天津、重庆、杭州等二线城市的新开工面积却都在普遍上升,具体就供给来讲:一线城市紧缩,二线城市升温。
3、房地产宏观调控加速了市场的五大新走向,自住客、投资客、中介方、银行界和开发商出现了各自的新走向。自住客:观望的心情更加笃定,投资客:逐步退出房地产领域。中介方:再遇生存冲击波。银行界:房贷创新大战越演越烈,开发商:资金紧缺采取自救措施。
4、加大房地产业督察力度部分项目陷入搁置危机。国务院有关部委办全年组织多次联合或各自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市场方面的专项检查,对各省市落实“国六条”和国务院房地产专题会议指示精神进行了认真督察,新规则的出台,使得上海和深圳等一线城市也有部分项目在规划报批阶段陷入搁置或推迟审批的危机,开发商已开始关心这种因规划审批受阻而造成的企业损失该如何弥补的问题。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1、房地产市场仍是宏观调控重点所在。在国家明确提出建立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房地产业重心将从第一次房改后的发展经济功能向发展社会功能倾斜转移。如果房价过高及房地产业收益过高,必然会吸引社会上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纷纷涌入房地产市场中。其中,国内银行的资金大量涌入,不仅是推动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进入房地产市场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不仅会掀起国内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新热潮,而且也会带动与房地产相关的数十个相关产业价格上涨与企业的投资冲动增加。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上涨也会推动全国各地的造城运动,这样,我国新轮的投资热又会到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房地产市场仍然为这一轮宏观调控的重点所在。
2、房地产发展的中长期调控原则和目标确定。坚持市场化和政策化的原则、统一性和区域性的原则、普及化和差别化原则、稳定性和持续性原则。而中长期调控的目标则是市场结构比较合理,各种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住房消费和投资比较理性,区域发展和梯度发展良性循环、价格结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结构增长吻合,中场投机成分得到有效控制,行业利润率比较合理,房地产与相关产业共同协调发展。
3、房地产通过配套政策完善来确保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市场经济不怕房价的涨和跌,就怕信息的不对称和政策的不明朗。对于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而言,政策和措施的连贯性和可操作性,不仅影响着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同时还体现着国际化都市建设的公共治理水平,短期而言:政府已将主要精力放在增加房地产市场信息供给,改善城市规划方案,提高公共房屋供给方面:长期而言:政府将提请全国人大制定和完善房地产相关法律,有效地防止和控制房地产业的风险度。
4、房地产业与金融行业建立良性的互动格局。
我国金融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房地产开发资金主要来自银行,宏观调控多项政策和措施出台后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70%以上仍依靠银行。国际经验和教训多次表明,房地产市场波动对银行体系具有较大影响,必须严控银行信贷过量地投放房地产业。为此,建立长效调控机制必须考虑房地产业与金融行业的良性互动与银行放贷资金的安全问题。科学地制定和把握房地产信贷规模和节奏,建立和健全商业银行的房地产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通过不断积累房地产案例,不断丰富风险监管经验和水平,积极维护和促进房地产业及金融行业的长期健康稳定与持续和谐发展。
二、土地资源严格控制和规范出让的制度逐步形成
1、国土资源部推出政策措施强化房地产土地管理。国务院九部委《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出台后,国土资源部率先发出《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抑制一些行业和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并遏制部分省市违法违规占用土地的行为。为制止地方政府以“土地换资金”,违规扩大土地占用量,通过严格限制低密度,大套型住房的土地供应,一律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供应和相关手续的办理。
2、通过严格土地出让规范地方财政收支。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共同下发了《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要求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提高倍。此前,由财政部主持的《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草案已制定完毕,会同《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这些综合配套文件的出台将会促进收支两条线的改革,进一步规范地方财政收支。
3、土地招拍挂出让增加用地预申请环节。为充分披露土地出让信息,扩大市场,形成土地价格的范围和加大用地成本,国土资源部2006年8月1日起正式实行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和《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两项政策,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中明确增加了用地预申请的环节。
4、国家投入巨资为未来发展预留土地资源。我国经济开发区的兴建和房地产的快速发展,使部分地区发展面临无地可用的瓶颈,国务院决定每年至少投入700亿元人民币用于整理上地,为未来发展预留土地资源,这批巨额资金将用于补充耕地开发储备和提高现有用地的使用效率,由此每年全国可整理出合规土地2亿多亩。整理土地的对象主要包括:农村地区部分耕地及村庄、城市建设未利用的零碎地块、工业建设废弃地等。而投入土地整理的资金则来源于土地出让金、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土地占用税等方面。“十一五”后期,我国土地整理资金每年可能追加投入至1400亿元。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我国80%以上的历史遗留废弃地未得到恢复利用,每年还新增大量废弃地得不到及时复垦和开发。仅煤炭开采破坏土地,每年仍以70万亩以上的速度递增,其中约60%是好耕地,目前全国约有9亿亩中低产田,工矿和交通业建设废弃地约2亿亩,通过整理对用地的贡献率为1%强。我国土地整理将持续30年时间,要将我国现有耕地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提高到较高的标准,为我国今后50年的发展提供用地保证。
5、强化对土地资源使用的实施管理和督察力度。结合今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土地资源部强化了土地使用的实施管理和督察力度。即严格依法办事,充分发挥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监督检查作用,强化对地方政府土地管理及国土资源部门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行为。
三、房地产业在调控中以规范求发展以稳定保持续
2006年我国房地产业最为重要和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前者无疑是国家先后推出的多项房地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广泛涉及房地产开发内容、市场规范、土地出让、金融管理、税收调整、外资购房、住房结构、问责考核等领域:而后者则是宏观调控对房地产价格走势的影响,经过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今年的房价已从快速增长期进入理性发展期,除北京、广州等地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幅度高于当地同期的GDP增长水平外,上海、南京、武汉、长春等大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增幅已回归。而展望2007年房地产市场价格,其涨跌,则完全取决于以下几个层面: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理解、政府的税收政策适应市场变化的同时调整房地产的供求关系、央行的利率政策等,前提是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不受到侵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问题要加快合规合理的实施和落实:并尽快解决房地产业稳步健康与持续和谐发展中,各地中低收入消费者的住房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
1、国务院正式明令地方政府控制房价。国务院认为:作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其发展和住宅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我国人口多,土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合理引导住房消费需求和消费模式。
2、房地产供需矛盾出现两级化发展态势。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相继出台和实施,对一线和二线城市产生的效果不尽相同:对一线城市而言影响较大,供应开始吃紧;对二线城市来讲影响较小,依旧大举投资,我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办公室今年首次以一、二线城市的分类方式归纳了全国56个主要城市的房地产走势。数据显示:2006年前10个月,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商品房供给明显下降,而天津、重庆、杭州等二线城市的新开工面积却都在普遍上升,具体就供给来讲:一线城市紧缩,二线城市升温。
3、房地产宏观调控加速了市场的五大新走向,自住客、投资客、中介方、银行界和开发商出现了各自的新走向。自住客:观望的心情更加笃定,投资客:逐步退出房地产领域。中介方:再遇生存冲击波。银行界:房贷创新大战越演越烈,开发商:资金紧缺采取自救措施。
4、加大房地产业督察力度部分项目陷入搁置危机。国务院有关部委办全年组织多次联合或各自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市场方面的专项检查,对各省市落实“国六条”和国务院房地产专题会议指示精神进行了认真督察,新规则的出台,使得上海和深圳等一线城市也有部分项目在规划报批阶段陷入搁置或推迟审批的危机,开发商已开始关心这种因规划审批受阻而造成的企业损失该如何弥补的问题。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