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台北人》译者在忠于原文精神内涵的基础上,灵活翻译,对翻译“再创造”有较深的研究价值。文章在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的支撑下,对白先勇先生合译版本的《台北人》进行研究学习,主要从人物名称翻译、人物语言归化翻译等方面分析翻译过程中的文学性再创造现象,旨在通过学习优秀翻译,总结出翻译再创造方法的要点。
关键词: 再创造,归化翻译,功能加忠诚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5-0067-01
《台北人》为白先勇先生在60年代创作的短片小说集,通过描写各阶层小人物种种动人的故事情节。人物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本书语言的丰富,并为翻译工作留下了一大难点。为了更好的传递《台北人》中的精神内涵,毕业于外文系的白先勇先生决定亲自操刀进行翻译,并邀请叶佩霞先生与George Kao参与到编辑工作中,在翻译技巧上提供更多新思路。本书三人合译的翻译模式,以及白先勇先生作者与译者的双重身份模式,为自译角度的分析提供了可能性。
一、理论框架
翻地目的论学者诺德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指出“忠實”(Fidelity)和“忠诚”(Loyalty)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忠实”是原文文本与译文文本之间的关系,侧重于翻译的技术层面,指译文与原文应保持等值;“忠诚”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侧重于译者的道德层面,表明译文应该以原文为基础依据,不得擅自更改。忠诚理论要求译者与编者、作者等各方面建立相互真诚的信赖关系,在这一点上,此版本的《台北人》完美符合。
二、名称翻译分析
(一)书名翻译。
《台北人》书名有两个版本的翻译:印第安英译版:Tales of Taipei Character;中英对照版本:Taipei People。印第安版本是在理解了原文故事内容后进行的文学性再创造。翻译通过意译的方式,将书中的主要内容翻译成标题。
(二)冷艳美人——尹雪艳。
故事《永远的尹雪艳》讲述了一个身着素白旗袍,不急不缓却别有风情的交际花。尹雪艳的名字包含“雪”、“艳”两个主要寓意,概括了其内心高冷坚定,外表美艳动人的特点。英文翻译中,将其译为“Snow Beauty”很好的抓住了这两个特点,再创造了“雪”与“美人”这两个富含文化内涵的意向,让译文读者产生共鸣。
(三)夜巴黎——金兆丽&小如意。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的故事发生在“夜巴黎”,因而译文中使用了很多法语词汇,如“夜巴黎”的翻译为“Nuits de Paris”,主人公“金兆丽”译为“Jolie Chin”,法语中为美丽且引人注目的意思,很好的表达了金大班交际花的特点,更好的将译文读者带入到故事特定环境中。
三、语言归化翻译分析
(一)隐晦表达再创造。
小说中有很多对舞女、交际花的描写,其中蕴含了大量的隐晦词汇,此类中国特有的隐晦表达很难找到对应的翻译,因此译者采用归化的翻译手法,将其中蕴含的意思外显化表露了出来。
[1.1] 五宝点大蜡烛的那晚,梳拢她的是一个军人,壮的像只大牯牛。
The night of Baby Five’s initiation, the dude who copped her cherry was an army man, strong as an ox.(《孤恋花》)
译文将“点大蜡烛”和“梳拢”两个对女子初夜的隐晦表达,通过归化的翻译方法,结合西方人对这一现象的表达,创造出“initiation”和“copped her cherry”两种新的表达方式。译文既保持了文章隐晦的色彩,又让译文读者更好的理解了原文。
(二)俗语表达西方化。
书中语言描写口语表达时,借用了很多俗语。为了让译文读者明白其中奥秘,译者寻找相对应的西方化俗语,进行归化翻译。
[2.1] “两个小挨刀的,诓了大姐的鸡汤,居然还吃起大姐的豆腐来!”
“大姐的豆腐自然是留给我们吃的了,”姓刘的和姓王的齐声笑道。
“First you cop my chicken broth, now you have the nerve to get fresh with me!”
“Aren’t Big Sister’s chickens all fresh killed?” Liu and Wang broke out laughing at the same time.(《一把青》)
此处“吃豆腐”运用了双关的修辞,表面意思为鸡汤中的配料豆腐,隐晦意思为中国俗语。“get fresh with”在英文表达中与“吃豆腐”的中国俗语层面相对应。为了保持原文双关的阅读性,译者将第二句重新改写,删减了原文中“豆腐”这一客观事物,创造了“fresh”与上文相呼应。
(三)中式称呼的翻译。
文中运用了很多中国式称呼,译者根据故事情节内容,灵活翻译。
[3.1] “阿囡,看看干爹的头发都白光喽!”
“Baby, look now your godpapa’s hair has all turned white! ”(《永远的尹雪艳》)
此处译者再创造了“godpapa”这一词对应“干爹”,保留对父亲的称呼,并加以注释。“阿囡”本为上海人对小女孩的称呼,此处译为“Baby”采用双关的修辞,在作为对女孩子称呼的同时,更突出了文中人物对尹雪艳的男女暧昧之情。再例[2.2]中的“大姐”,“大”主要是语气上的表达,并为实际形容词,因此翻译中采用了大写的方式弱化了“big”这一次的形同词性。
四、总结
白先勇先生自译《台北人》的过程,是一个对原文调整、加工,再创造的过程,在忠诚于原文的基础上,更多的采取归化的弹性翻译,让译文读者得到相同的阅读共鸣。本文从人物名称、归化处理两个方面分析了译文文学性再创造的特点。人名翻译通过创造译入语环境下的意向,给角色建立生动的文学形象,从而通过文化联想让读者体会到原文中的精神内涵。归化翻译进一步增加将了作者文学性再创造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白先勇, 叶佩霞. 台北人(中英对照版)[M].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3
[2] 谢璐. 《台北人》特殊人名翻译研究[J]. 高校讲坛. 2011. (27): 150, 158
[3] 金凯.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以功能理论视角下的《台北人》中英对照本为例[D]. 浙江大学. 2010
关键词: 再创造,归化翻译,功能加忠诚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5-0067-01
《台北人》为白先勇先生在60年代创作的短片小说集,通过描写各阶层小人物种种动人的故事情节。人物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本书语言的丰富,并为翻译工作留下了一大难点。为了更好的传递《台北人》中的精神内涵,毕业于外文系的白先勇先生决定亲自操刀进行翻译,并邀请叶佩霞先生与George Kao参与到编辑工作中,在翻译技巧上提供更多新思路。本书三人合译的翻译模式,以及白先勇先生作者与译者的双重身份模式,为自译角度的分析提供了可能性。
一、理论框架
翻地目的论学者诺德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指出“忠實”(Fidelity)和“忠诚”(Loyalty)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忠实”是原文文本与译文文本之间的关系,侧重于翻译的技术层面,指译文与原文应保持等值;“忠诚”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侧重于译者的道德层面,表明译文应该以原文为基础依据,不得擅自更改。忠诚理论要求译者与编者、作者等各方面建立相互真诚的信赖关系,在这一点上,此版本的《台北人》完美符合。
二、名称翻译分析
(一)书名翻译。
《台北人》书名有两个版本的翻译:印第安英译版:Tales of Taipei Character;中英对照版本:Taipei People。印第安版本是在理解了原文故事内容后进行的文学性再创造。翻译通过意译的方式,将书中的主要内容翻译成标题。
(二)冷艳美人——尹雪艳。
故事《永远的尹雪艳》讲述了一个身着素白旗袍,不急不缓却别有风情的交际花。尹雪艳的名字包含“雪”、“艳”两个主要寓意,概括了其内心高冷坚定,外表美艳动人的特点。英文翻译中,将其译为“Snow Beauty”很好的抓住了这两个特点,再创造了“雪”与“美人”这两个富含文化内涵的意向,让译文读者产生共鸣。
(三)夜巴黎——金兆丽&小如意。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的故事发生在“夜巴黎”,因而译文中使用了很多法语词汇,如“夜巴黎”的翻译为“Nuits de Paris”,主人公“金兆丽”译为“Jolie Chin”,法语中为美丽且引人注目的意思,很好的表达了金大班交际花的特点,更好的将译文读者带入到故事特定环境中。
三、语言归化翻译分析
(一)隐晦表达再创造。
小说中有很多对舞女、交际花的描写,其中蕴含了大量的隐晦词汇,此类中国特有的隐晦表达很难找到对应的翻译,因此译者采用归化的翻译手法,将其中蕴含的意思外显化表露了出来。
[1.1] 五宝点大蜡烛的那晚,梳拢她的是一个军人,壮的像只大牯牛。
The night of Baby Five’s initiation, the dude who copped her cherry was an army man, strong as an ox.(《孤恋花》)
译文将“点大蜡烛”和“梳拢”两个对女子初夜的隐晦表达,通过归化的翻译方法,结合西方人对这一现象的表达,创造出“initiation”和“copped her cherry”两种新的表达方式。译文既保持了文章隐晦的色彩,又让译文读者更好的理解了原文。
(二)俗语表达西方化。
书中语言描写口语表达时,借用了很多俗语。为了让译文读者明白其中奥秘,译者寻找相对应的西方化俗语,进行归化翻译。
[2.1] “两个小挨刀的,诓了大姐的鸡汤,居然还吃起大姐的豆腐来!”
“大姐的豆腐自然是留给我们吃的了,”姓刘的和姓王的齐声笑道。
“First you cop my chicken broth, now you have the nerve to get fresh with me!”
“Aren’t Big Sister’s chickens all fresh killed?” Liu and Wang broke out laughing at the same time.(《一把青》)
此处“吃豆腐”运用了双关的修辞,表面意思为鸡汤中的配料豆腐,隐晦意思为中国俗语。“get fresh with”在英文表达中与“吃豆腐”的中国俗语层面相对应。为了保持原文双关的阅读性,译者将第二句重新改写,删减了原文中“豆腐”这一客观事物,创造了“fresh”与上文相呼应。
(三)中式称呼的翻译。
文中运用了很多中国式称呼,译者根据故事情节内容,灵活翻译。
[3.1] “阿囡,看看干爹的头发都白光喽!”
“Baby, look now your godpapa’s hair has all turned white! ”(《永远的尹雪艳》)
此处译者再创造了“godpapa”这一词对应“干爹”,保留对父亲的称呼,并加以注释。“阿囡”本为上海人对小女孩的称呼,此处译为“Baby”采用双关的修辞,在作为对女孩子称呼的同时,更突出了文中人物对尹雪艳的男女暧昧之情。再例[2.2]中的“大姐”,“大”主要是语气上的表达,并为实际形容词,因此翻译中采用了大写的方式弱化了“big”这一次的形同词性。
四、总结
白先勇先生自译《台北人》的过程,是一个对原文调整、加工,再创造的过程,在忠诚于原文的基础上,更多的采取归化的弹性翻译,让译文读者得到相同的阅读共鸣。本文从人物名称、归化处理两个方面分析了译文文学性再创造的特点。人名翻译通过创造译入语环境下的意向,给角色建立生动的文学形象,从而通过文化联想让读者体会到原文中的精神内涵。归化翻译进一步增加将了作者文学性再创造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白先勇, 叶佩霞. 台北人(中英对照版)[M].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3
[2] 谢璐. 《台北人》特殊人名翻译研究[J]. 高校讲坛. 2011. (27): 150, 158
[3] 金凯.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以功能理论视角下的《台北人》中英对照本为例[D]. 浙江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