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跪母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349176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代名将许世友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大别山连绵群峰中的一个穷山村走出来,最终成长为一位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他在战争年代留下许多英勇战斗的传奇故事,至今仍让人们津津乐道。笔者在这里要记述的,只是许世友将军八跪慈母的感人故事。
  一跪:1905年2月28日,许世友出生在河南省新县的许家洼。祖母为他取乳名“又得”。又得13岁那年,劳累一生的父亲,因不堪一家的生活重负得了痨病,如同一盏燃尽的油灯再也发不出光了。为了给父亲治病和供全家十几张嘴吃饭,母亲打算把幺妹送人,换几个活命钱。几天后,人贩子拿着5块大洋来领幺妹,恰好被刚从田里干活回来的许世友碰上,当他弄清楚怎么回事后,便拉着娘的手哭着说:“娘,幺妹还小,我们姊妹中要是一定要卖一个的话,就卖我吧!”
  儿子的话犹如利剑穿进母亲的心,许母流着泪,一把夺回女儿,转身对许世友说:“孩子,娘向你保证,以后就是饿死,我们全家也要死在一块儿!”
  父亲临终时,把儿女们都叫到床前,叮嘱说:“孩子,你们记着,你娘为养大你们吃尽了苦,你们长大后一定要好好孝敬娘。如不这样做,九泉之下我也不会安宁的。”许世友将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一天,许世友从山上挖野菜回家晚了,母亲迎着寒风站在村口等他。他望着面容憔悴的母亲,一阵心酸,流出了眼泪,心疼地跪在地上对母亲说:“娘,俺晓得你最疼俺,俺这一辈子不管有没有出息,一定尽心奉养您!”这是许世友将军的第一次跪母。
  二跪:许世友16岁那年,由于经常练武,武功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加之他平时又爱打抱不平,免不了“惹事生非”。一次,当地恶霸李静轩的儿子仗势欺负他大哥,几个狗腿子把他大哥按在地上乱打。许世友赶到跟前,一气之下挥拳给了李静轩儿子两拳,不料李静轩儿子不堪一击,摔在地上,头正巧碰到石头上,险些丧命。这下可惹下大祸。李静轩勾结官府到处追捕许世友,无奈,许世友只好四处躲藏,流浪度日。一年后的一个晚上,日夜思念母亲的许世友,悄悄回到家中。母亲见到自己最疼爱的三儿子,热泪滚滚,忙把他拢到怀里。许世友“扑通”一声跪在母亲面前,喊了一声:“娘,俺走后,让您老人家受苦了!”娘抚摸着许世友乱蓬蓬的头发说:“儿啊,只要你能活着回来,娘吃多大的苦也心甘……”
  三跪:1926年秋,许世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率领农民自卫队参加了著名的黄(安)麻(城)起义,参与组建大别山第一支工农红军。许世友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之后,反动派对他恨之入骨。许世友的母亲明白,两个儿子都参加了红军,国民党“清乡团”是决不会放过她的。于是,她便带着全家躲进了深山。几天后,许母下山打探消息,恰巧碰上“清乡团”,不幸被抓。匪徒们逼问许世友的下落,许母咬紧牙关一字不说。匪首恼羞成怒,皮鞭雨点般地抽打在许母的身上、脸上。
  许世友听说母亲被抓,怒火中烧。他刷刷写了几行字,令人送给“清乡团”头目李静轩。李静轩看完这封落款为“炮队队长许世友”的短信,知道许世友的勇猛和火暴性格,估计许世友率领的炮队就在附近,顿时吓得脸色苍白,便暗中把许世友的母亲给放了。
  许世友惦念母亲,连夜赶回探望。当他见到衣衫褴褛、遍体鳞伤的母亲,未及问候,便双膝下跪:“娘,孩儿不孝,连累您老人家受苦了……”说完,扑进母亲怀里,失声痛哭起来。母亲抚摸着儿子的头,平静地说:“孩子,娘知道你干的是救穷人的好事,娘不拦你。”短暂的相聚,许世友还没有来得及把话说完,便匆匆告别了母亲。
  四跪:一次战斗胜利后,部队在离许家洼不远处整编。部队领导对许世友说:“你该回家看看大娘和媳妇,还有你那从未见面的小伢子了”。
  踏上回家的路是令人兴奋的,可当许世友站在自己家门口时,顿时呆住了:房屋已被烧光,残垣断壁间,搭起了两座低矮的草棚。他百感交集,忍不住流下泪来。当见到正从远处走来的母亲时,许世友急切的迎上去,一把抓住母亲的手,哽咽着说:“娘,您老人家受苦了”。说着,便跪在了母亲的脚下。
  五跪:1931年8月,许世友从部队回家探亲。天快亮时,许世友来到母亲床前辞行,母亲披衣下床,把几个鸡蛋塞给儿子:“娘下半夜就给你煮好了,带着路上吃。”“娘,我年轻力壮的,您留着补补身子吧!”许世友把鸡蛋塞回母亲手里。母亲不由分说,硬把鸡蛋塞进儿子怀里,然后为他拉拉领角,拽拽袖口,摸摸袖筒里棉袄的厚薄。许世友望着母亲满头的白发,想起二哥前不久在战斗中光荣牺牲,母亲还蒙在鼓里,再想想母亲以后的艰难日子,许世友忍不住流下泪来。母亲见状赶紧安慰道:“孩子,大丈夫尽忠不能尽孝,娘愿意让你去尽忠。尽孝只为我一个人,尽忠是为咱普天下的穷人呐!”
  母亲的深明大义越发令儿子内疚了,即将迈出大门时,许世友忽然转身,说道:“娘啊,儿这一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看您,您老受儿一拜吧!我活着不能伺候娘,死后一定要埋在娘的身边,日日夜夜陪伴娘。”说着,便跪在了地上。许世友怎么也没有想到,母子两人这一次分别就是漫长的17年时间,一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
  六跪:此后,许世友作为华野山东兵团司令员,不停地在战火中奔忙。1949年3月的一天,许世友的大儿子从河南老家来找他。晚上,许世友处理完公务,和儿子唠起了家常,问得最多的便是儿子的奶奶。得知母亲生活十分艰难,将军含泪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说:“等全国解放后,儿头一件事就是回家看娘。”然而,当新中国开国大典的礼炮刚刚响过,许世友却又接受了上级的新任务,无奈将军只好让大儿子回家把年迈的母亲接到部队上来住一段时间。
  当日思夜盼的母亲来到将军眼前时,许世友却呆住了——母亲头上的白发都快掉完了,腰身也直不起来,连走路都颤巍巍的了。岁月无情,饱经风霜的母亲老了……“娘!”将军喊着,不顾一切地扑上去,紧紧握住母亲干瘦的手,当着100多名部下的面,“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孩子,我终于见到你了!”母亲抚摸着儿子,少顷,老人家像是意识到了什么,拉着儿子的手说:“快起来,一个大将军怎么能当着这么多部下跪我一个老太婆!”将军泣不成声地说:“我当再大的官,还是娘的儿,就让我多跪一会儿吧,这样我心里好受些!”
  母子俩就这样一个跪着,一个俯着身体,构成了一幅“孝子与慈母”的永恒雕塑。在场的干部战士都被感动得流下热泪。
  勤劳惯了的许母,在部队住了不到一个月,便天天喊着要回老家。无奈,许世友只好让儿子把母亲送回老家。母子俩这次分别又是漫长的8年时间。
  七跪:1959年秋,许世友思母心切,便向军区其他领导请了假,匆匆启程返家了。
  当许世友满怀喜悦的心情回到老家时,却见母亲的大门上挂着一把锁。乡亲们告诉他,母亲到山上砍柴去了。正说着,许母从对面的山坡上慢慢地走过来,背上背着一捆柴草。许世友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他快步跑过去,一把接过柴草,当即跪倒在母亲面前:“娘,您这么大年纪了还上山砍柴,儿心里实在难过啊!”
  “快起来,快起来,这么多乡亲都看着你呢,现在是新社会了,谁家还兴跪?”母亲说着也掉下眼泪。“孩子,你能出息成今天这个模样,不光是娘的功劳,还有打仗时掩护你的乡亲、部队的领导、你手下那些士兵——要是那些士兵不冒死往前冲,你能打胜仗吗?”母亲接着说:“往后不要再给我下跪了,需要你感恩的人还多着呢!”许世友这才明白母亲的意思。
  八跪:1965年秋,许世友正在海防前线视察工作,忽然接到“母亲病危”的电报。可他此刻重任在身,只好电告大儿子,要他及时护送奶奶到南京治疗,自己完成公务后马上回南京。哪知道,还未等将军回到南京,母亲已与世长辞。后来他听儿子说奶奶临终时还不停地呼唤着他的乳名,年迈花甲的许世友听后泪如泉涌,悲痛欲绝,他在母亲的遗像前再次双膝下跪。
  1985年10月22日黄昏,一代名将许世友离开了他深爱着的祖国和人民。遵照将军生前的遗愿,南京军区把将军安葬在大别山的怀抱,安葬在父母身旁。终于实现了将军生前许给母亲的诺言——“活着精忠报国,死后守着父母。”
其他文献
母亲的63岁生日,我们一家3口回家为老人家祝寿。母亲拿出一叠照片让我看,没想到这照片上舞姿优美、光彩照人的男女主人翁竟是我的父母!母亲还穿着她自己缝制的镶着羽毛边的白色舞裙。我早知道父母和他们的伙伴们几乎每天晚上都到老年活动中心跳交际舞,但没想到他们的舞姿、衣着竟是相当具有“专业水准”。看到父母在夕阳之年能把生活调理得这么丰富多彩,作为女儿的我,真替他们高兴。  母亲退休前是一家公司的经理,由于她
期刊
“送你四个情人:一个陪你终身,一个伴你左右,一个永留心中,一个随时调用,确保你需要。她们的名字分别叫:健康、平安、快乐和财富”。别以为这是年轻人之间的俏皮话,这可是一位六旬老人用手机发给记者的情人节“礼物”,他就是“中国专家学者十年(1996—2005)贡献人物获得者”刘环城,一个不是年轻人却胜似年轻人的人。  1944年,刘环城生于贵阳,幼年在乐群小学就读时就热爱写作,曾仿效古代文学家屈原,取谐
期刊
去年,90岁的父亲和82岁的母亲饱受疾病的折磨,每人都有3次住院,我的心也随着父母的病情起起伏伏。我真切的体会到:年老的父母正在离我一天天远去。那种心痛的感觉非亲历者是无法感受的。  父亲拥有一份豁达乐观的心态,这使他成为家族中最长寿者。母亲活过80岁还不显老态,没病的时候又精神又整洁漂亮,谁也看不出她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  看着父亲母亲都躺在病床上,我祈祷着奇迹的出现,希望乐观开朗的父母会带给
期刊
你说得对  一个人打电话给出租汽车公司,抱怨说他预约的到金斯福特机场的车还没来。接电话的小姐说:“真对不起,先生!不过你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飞机总是误点的!”  “你说得对,小姐。”打电话的人说,“我就是这一班飞机的正驾驶员!”    妥协  一位先生对别人说:我太太和我意见不和。  她想要一件毛皮大衣,而我想要一部新车。但最后我们互相妥协了,买一件毛皮大衣,然后把它收到车库里。    生死未卜 
期刊
我爱人原在服务行业工作,我们于1968年春节结婚,两个儿子相继出生。我们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曾被评为模范家庭。  1992年,妻子因病去世。我去四川老家探亲时,她们都很关心我当时的情景和今后的生活,想为我在老家寻找一个合适的老伴。  没有几天,我姑妈真的为我介绍了一个对象,并安排我与她见面。她比我小6岁,退休后又被返聘主持单位经营的一个小企业。我们见面时,她首先主动介绍了她的家庭状况,她有一个儿子
期刊
关于“人内心的和谐”,似乎始于温家宝总理与季羡林的谈话——“季老,我看您来了。”2006年8月6日上午,温家宝一走进解放军总医院的病房,就紧紧握住季羡林先生的手说:“今天是您95岁生日,我向您表示祝贺。”  随后,季羡林和总理饶有兴趣地探讨起“和谐”来。季老说:“有个问题我考虑了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温总理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
期刊
年初,母亲光荣退休了。她说,自己为工作、为这个家操劳了大半辈子,现在总算可以做点儿自己喜欢的事。我以为,她所谓喜欢做的事,就是打打太极拳、练练毛笔字什么的。但我发现,母亲竟然喜欢上了收拾旧箱子。  只要一有空儿,她就不厌其烦地收拾箱子柜子,把大包小裹里面的衣物整理了一遍又一遍。我感到奇怪,那些包裹大都是母亲舍不得丢掉的旧衣物,干吗拿出来整理呢?母亲笑而不答,拉我坐在床边。她打开一个包裹,把里面的衣
期刊
2月11日,贵州省“春晖映晚晴”大型公益活动的启动仪式上,百岁老人张葆琛挥毫泼墨,写下了“春晖映晚晴五日同辉”,写罢,现场掌声一片。  由此开始,“春晖映晚晴”大型公益活动之“佳联征集”拉开了序幕。   家家有老,人人会老。“春晖映晚晴”大型公益活动旨在倡导全社会“感恩父母、关爱老人、共建和谐贵州”。 以老年人为受益群体,动员更多的社会成员共同为身边的老年人提供捐赠、捐助、义诊、慰问等内容广泛的公
期刊
见到蔡长英老人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虽已年满64岁的她依然精神饱满,步履稳健。知道我们要采访有关她与DV的故事,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没啥好报道的,仅仅是个自娱自乐嘛!”  和所有刚退休的老年人一样,蔡长英也经历过一段百无聊赖的日子。但在62岁生日那天,女儿送给她的一部摄像机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因为,很久以来蔡长英都渴望拥有一部摄像机。虽然是一般的普通家用DV,但她却像宝贝一样地拾掇起来。对于一
期刊
从桂林去龙胜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是怎样的美景诱惑自己跑这么远的路,一次次来看龙脊梯田?  在我的眼前,春天的龙脊梯田像处女一样诱人。一块块弯弯曲曲、层层叠叠的梯田,如一条条游龙在温暖的春光中飞舞。一股股清清的春水从山上流出,沿着浅浅的山溪,穿过长长的竹筒,将泥土渴望己久的水注入梯田。我多想让盈眶的热泪,随柔软的春水一起滋润无边的梯田,了却自己日夜向往的心情。一块块静静的田水仿佛听懂了我的心语,在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