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董超是一位走一处亮一处的学者型领导,特别是对国土资源管理有一种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视角,并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他果敢开拓,思维细腻,善于发现问题并善于解决问题,并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萧县县委书记毋保良盛赞其工作求真务实,开拓超前。“加强空心村治理,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文是董超对“空心村”现象深入调研后,写出一篇实际操作度很高的文章,本刊独家刊出,以期在全国推广。
近年来,由于全国乡镇村行政区划变更等原因,加之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农民将建房重点向公路两侧倾斜,抢建、新建、扩张住房面积逐年增多,农民“离土又离乡”,甚至举家搬迁向城镇转移,使得“空心村”问题日益凸现。
“空心村”的现状,不利于新农村建设,不利于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和村容村貌整洁,扰乱了农村村庄的统一规划。
据统计,萧县有700多个村庄,按平均每村30亩计算,全县闲置土地就达2万亩左右。
“空心村”问题的解决
“空心村”的解决,必须着眼于城乡一体化规划,以合理利用土地、节约耕地为原则,结合新农村建设,达到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指导农民建造节地、节能和功能配置合理的住宅,确保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顺利实施。
——增强耕地保护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土地资源国情和县情宣传教育,让干部群众认识到,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将严重制约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加大对土地管理法规宣传力度,特别是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宣传,要在基层干部中掀起学习《土地管理法》,依法管地用地,自觉保护耕地之风。同时,开展文明村镇建设,在农村住宅管理中建立一个规范有序、责任明确的长效管理机制,并将其纳入依法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清理。摸清农村宅基地底数,对清理出来的闲置土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复垦、统一置换,整合资源,可有效缓解建设用地短缺的局面。同时,恢复征收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费,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农民建“大房”圈“大院”,乱占乱圈土地的行为,征收的有偿使用费可“专款专用”,作为治理空心村专项资金,专账管理。
——加大整治力度。对“空心村”的整治,必须从源头抓起,把“空心村”治理与宅基审批挂钩,对村庄内有空闲地的,不再审批新的耕地作为宅基地,杜绝一户多宅现象。一户村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标。同时,强化拆旧力度,在审批新房用地手续时,可收取一定数额的旧房拆除押金,待旧房拆除后退还。旧房在规定期限内没有自行拆除的,用拆房押金雇人拆除或强行拆除。旧宅基收归后,可结合地形、区位等情况进行复耕,有效减少土地的闲置和废弃。
——建立健全退宅还耕补偿机制和空闲宅基地流转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放弃农村宅基地到城镇居住,已搬迁到城镇居住并自愿退宅还耕且以后不再申请新宅基的农户,按其退出宅基地的面积,用一次性货币或发放养老金等方式给予补助。对农户退宅还耕的宅基地,应不影响其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益,不影响原作为农民身份应享受的政策待遇,退宅复耕后的宅基归集体所有。对于农村空宅、闲置的宅基地,可在本行政村内实行有条件流转,政府应制定出相应的流转政策和措施,以合理利用空闲宅基地。
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村庄建设规划。采取“撤并自然村、整治‘空心村’、建设中心村”的思路,有步骤的整体搬迁,连片发展,向城镇集中。城镇周围村庄逐步向城镇集中,远离城镇、经济条件较弱的村庄,向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村集中,建设中心村,对规模较大的“空心村”,实行旧村改造,鼓励农户在老宅上建房,严防老村之外划新村。
“空心村”整治后的效果
通过多年对“空心村”的整治,提高了萧县的土地利用率,原来荒废的、闲置的土地,变为高产稳产的粮田。特别是近年来,萧县通过迁村并点,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盘活了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促进了居住集中和城镇化进程,村庄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通过对田、水、路、林的综合治理,大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近年来,由于全国乡镇村行政区划变更等原因,加之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农民将建房重点向公路两侧倾斜,抢建、新建、扩张住房面积逐年增多,农民“离土又离乡”,甚至举家搬迁向城镇转移,使得“空心村”问题日益凸现。
“空心村”的现状,不利于新农村建设,不利于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和村容村貌整洁,扰乱了农村村庄的统一规划。
据统计,萧县有700多个村庄,按平均每村30亩计算,全县闲置土地就达2万亩左右。
“空心村”问题的解决
“空心村”的解决,必须着眼于城乡一体化规划,以合理利用土地、节约耕地为原则,结合新农村建设,达到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指导农民建造节地、节能和功能配置合理的住宅,确保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顺利实施。
——增强耕地保护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土地资源国情和县情宣传教育,让干部群众认识到,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将严重制约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加大对土地管理法规宣传力度,特别是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宣传,要在基层干部中掀起学习《土地管理法》,依法管地用地,自觉保护耕地之风。同时,开展文明村镇建设,在农村住宅管理中建立一个规范有序、责任明确的长效管理机制,并将其纳入依法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清理。摸清农村宅基地底数,对清理出来的闲置土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复垦、统一置换,整合资源,可有效缓解建设用地短缺的局面。同时,恢复征收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费,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农民建“大房”圈“大院”,乱占乱圈土地的行为,征收的有偿使用费可“专款专用”,作为治理空心村专项资金,专账管理。
——加大整治力度。对“空心村”的整治,必须从源头抓起,把“空心村”治理与宅基审批挂钩,对村庄内有空闲地的,不再审批新的耕地作为宅基地,杜绝一户多宅现象。一户村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标。同时,强化拆旧力度,在审批新房用地手续时,可收取一定数额的旧房拆除押金,待旧房拆除后退还。旧房在规定期限内没有自行拆除的,用拆房押金雇人拆除或强行拆除。旧宅基收归后,可结合地形、区位等情况进行复耕,有效减少土地的闲置和废弃。
——建立健全退宅还耕补偿机制和空闲宅基地流转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放弃农村宅基地到城镇居住,已搬迁到城镇居住并自愿退宅还耕且以后不再申请新宅基的农户,按其退出宅基地的面积,用一次性货币或发放养老金等方式给予补助。对农户退宅还耕的宅基地,应不影响其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益,不影响原作为农民身份应享受的政策待遇,退宅复耕后的宅基归集体所有。对于农村空宅、闲置的宅基地,可在本行政村内实行有条件流转,政府应制定出相应的流转政策和措施,以合理利用空闲宅基地。
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村庄建设规划。采取“撤并自然村、整治‘空心村’、建设中心村”的思路,有步骤的整体搬迁,连片发展,向城镇集中。城镇周围村庄逐步向城镇集中,远离城镇、经济条件较弱的村庄,向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村集中,建设中心村,对规模较大的“空心村”,实行旧村改造,鼓励农户在老宅上建房,严防老村之外划新村。
“空心村”整治后的效果
通过多年对“空心村”的整治,提高了萧县的土地利用率,原来荒废的、闲置的土地,变为高产稳产的粮田。特别是近年来,萧县通过迁村并点,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盘活了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促进了居住集中和城镇化进程,村庄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通过对田、水、路、林的综合治理,大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