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云峰诸山刻石以一个崖群刻的形式出现,历代考据、著录尤多、各家不一。本文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材料,对云峰诸山刻石的数量、书写者、内容、成因和书法艺术风格等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刻石;书法;考略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魏碑大种有三,一曰龙门造像,一曰云峰石刻,一曰冈山、铁山摩崖。”“云峰诸山刻石”系指分布在山东掖县的云峰山、太基山、平度市的天柱山和青州市的百峰山(今称玲珑山)的石刻文字。云峰诸山刻石以一个摩崖石刻群的特殊形式,开摩崖群刻之先河。
云峰诸山刻石最早见著于宋代赵明诚的《金石录》,是书只著录了郑道昭的《郑羲上、下碑》、《登云峰山诗》、《东堪石室铭》以及郑述祖的《登云峰山记》、《天柱山铭》等数种题刻。迄清代中叶,金石考据之风日盛,阮元亲临云峰诸山,访碑摩挲,并著入《山左金石志》和《山左北朝石存目》,所录较多。清杨守敬《荧阳郑氏碑目》著入《云峰石刻》38种,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列有“云峰山石刻四十二种”,但未详列其名,方若《校碑随笔》则列《云峰山全拓》47种。前人所录至多,然或因搜寻不尽,或因合二为一,或因开山石佚,各家著录不一。有名无实者有之,张冠李戴者有之,云峰诸山刻石之确数,尤难定断。据近年来的调查材料整理归纳,云峰诸山刻石概数如下:云峰山23种,太基山17种,天柱山7种,百峰山5种。
关于云峰诸山刻石的书写者,后人颇多争议。云峰诸山刻石凡52种,除云峰山《重登云峰山记》、太基山《石人题字》、《云居馆山门题字》、天柱山《姚宝显造塔记》、《天柱山铭》和《天柱山颂》等6种隶书,传为北齐郑述祖书,太基山《双钩白云堂》,书者无考,《双钩小白云堂》系后人仿刻,其余诸山刻石凡44种,前人多考为北魏郑道昭书。
郑道昭(公元455—516年),荥阳开封人,郑羲次子,字僖伯,自号中岳先生。《魏书》载“(伯僖)少而好学,综览群言”,“好为诗赋”。初为中书学生,迁秘书郎,徙员外散骑常侍郎,迁国子祭酒,出为平东将军,光州、青州刺史,加平南将军,谥文恭。郑道昭之父郑羲,“文为辞首,学实宗儒。”郑道昭之子郑述祖(公元485年—565年),《北史》载“述祖字恭文,少聪敏,好属文,有风检,为先达所称誉,历任司徒左长史、尚书侍中、太常卿、丞相右长史。齐天保,太子少保、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兖州刺史,迁光州刺史。”郑述祖与其父郑道昭为官皆“政务宽厚,不任威刑”,为民所爱。其时百姓有歌唱曰:“大郑公、小郑公,相去五十载,风教犹相同。”据史料记载,荥阳郑氏,自东汉以来,一直是望门大族,连荣不衰。及至南北朝,郑氏与崔、卢、王氏,同为北魏“四大家族”,荥阳一郡,殆为郑属。郑道昭父子三代,都曾官光州(今山东掖县)刺史,光州大地无处不留下他们的足迹。政务之暇,云峰、太基诸山也常成了他们“拂衣槃桓”、题诗镌刻的世外桃源,于是便留下了闻名遐迩、震烁古今的云峰诸山刻石。
云峰诸山刻石大多刻在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岩石之上,其镌刻形式除双钩《白云堂》外,其他概为阴文,书体有楷书和隶书二种。题刻年代,上自北魏,下至北周。字径大者三、四十厘米,小者仅五厘米。内容之多者逾千言,少则四、五字。其体裁丰富多样,有题名、游记、铭告、诗、颂等。诸山刻石,或宏篇巨制、或简单题刻,或谨严规范、或萧散浩逸,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书法代表作有北魏《郑羲上、下碑》、《论经书诗》、《观海童诗》、《东堪石室铭》、《登太基山诗》。其他则为一些零星的题刻,如《上游下息题字》、《左阙题字》、《当门石坐题字》、《青烟之寺题字》等等。北齐有《重登云峰山记》、《天柱山铭》和《云居馆山门题字》等,皆为隶书。现择郑道昭典型之作,试从不同角度来审视云峰诸山刻石的书法艺术。
《郑文公碑》全称《魏故兖州刺史郑羲之碑》,此碑有上、下碑各一。上碑在山东平度市天柱山之阳,无碑额,20行,每行50字。下碑在山东掖县云峰山之阴,二碑皆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公元511年)立。上、下两碑铭文大体相同,内容为记述北魏郑道昭之父郑羲的生平事迹,唯《下碑》较《上碑》多三百余字。《下碑》有额正书“荥阳郑文公之碑”七字,碑文末有“永平四年,岁在辛卯刊,《上碑》在直南四十里天柱山之阳,此《下碑》也,以石好故于此刊之。”因《下碑》石材较《上碑》好,故《下碑》书丹惬意,游刃有余,其流传亦多。今人言《郑文公碑》者,多指《下碑》。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云:“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碑》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其布白本《乙瑛》,措画本《石鼓》,与草同源,故自署草篆……。”《郑文公碑》较之北朝诸刻,“字独真正,”笔力千钧,当为北碑大字正书之规范。诚如清叶昌炽《语石》所云:“唐初欧、虞、褚、薛皆在笼罩之内,不独北朝书第一,自有正书,一人而己。”此虽过誉之言,亦可看出此碑影响之大。有清以来,取法《郑文公》之名家者(如包世臣、吴让之、赵之谦、李瑞清等),无不对此推崇备至。
《论经书诗》和《观海童诗》在云峰山。其书法布局萧散,笔力雄健,字势浩宕,相比较而言,前者较宽绰规范,与《郑文公》一脉相承,后者较茂密谨严,同《张猛龙》有相通之处。在云峰诸山刻石中,《论经书诗》以其碑幅广(312×327厘米)、字径大(三倍于《郑文公》)、笔力劲健,气势磅礴,翘楚于云峰诸山刻石。叶昌炽《语石》云:“郑道昭云峰山《上、下碑》及《论经书诗》诸刻,上承分篆,化北方之乔野,如筚路蓝缕,进入文明。其笔力之健,可以剸犀兕、搏龙蛇,而游刃于虚,全以神运”,是刻亦当北朝大字楷书之典范。云峰诸山刻石,题字最多,题诗次之,题诗论经者,则唯《论经书诗》。郑氏家族,多以儒家思想立世,然诸山刻石中亦不乏道家语。自东汉佛教传入国土,至魏晋南北朝时代,儒、释、道三家并存,相互斗争。儒、道皆我国本土之宗教,二者相容相助。在我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中,主儒家者众,儒道兼容者有之。其时道教对书法之影响,自不待言。东晋有羲、献父子,北朝有崔浩,南朝有陶弘景等书家,亦信奉道教。郑道昭虽出身于中原望族,接受过儒家思想的影响,然他与当地道士交往频繁,道教思想对他的影响可谓至深,观其“万象自云云,焉用挂情忆。槃桓竟何为,云峰聊可息”,“藏名隐仙丘,希言养神直”,(《论经书诗》)“山游悦遥赏,观沧眺白沙。洪波迎仙鹄,灵童飞玉车”,(《观海童诗》)“郑公乘烟入,道士披霞归”,(《咏飞仙室》)不乏仙家道语。此外,在云峰山还有《九仙题字》(注:原存《安期子题字》、《王子晋题字》、《赤松子题字》、《浮丘子题字》、《羡门子题字》等五仙题字,2000年又发现了其它四仙题字,它们是《神人子题字》、《列子题字》、《鸿崖子题字》、《赤□子题字》)。以仙人题山刻字,亦当其仙道思想之流露。郑道昭以儒为体,托道为用的思想体系以及藏名仙丘,流芳百世的摩崖石刻,或许可为云峰石刻成因之管窥。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北碑莫盛于魏,莫备于魏”,“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以此来审视云峰诸山刻石,其为“一家”者,当成自家体。然诸山石刻亦不乏个性差异之作,或许正因为此,才有人得出《云峰石刻》“非郑氏一人之笔”的结论。一般来说,同一书家的不同作品,当有其个性风格之体现,如王书妍美遒润,颜书宽博雄强,此乃书家气质情性和审美理想之不同表现。大凡卓有建树的书家,皆能会古通今,专精善变,王羲之、颜真卿均是善变大家,其书作风格多样,极尽变化。作为以一个群体形式出现的云峰诸山刻石,不仅体现了北朝刻石书法的共同风格特征,而且也存在着鲜明的个性差异。相比较而言,云峰诸山刻石较其它北朝大字正书刻石规范一些,然其各刻间亦有个性风格之分野。如《郑羲上、下碑》、《观海童诗》、《登太基山诗》、《东堪石室铭》以及《北山门》、《南山门》、《青烟寺》、《玄灵宫》、《朱阳台》等零星题字,其书法结体宽博疏放,点画直中见曲,收放自如,线条粗细变化不大,起止转接形态却又分明可见。整体上气魄雄伟,圆浑苍劲,沉涩却又有流动之感。康有为评此为“圆笔之极轨。”又如《论经书诗》以及《天柱之山》、《上游天柱下息云峰》、《云峰之山》、《当门石坐》等零星题字,其书法体势开张、造型宽博而多奇构,点画劲直、用笔恣肆。再如《洛京道士太原郭静和》题字其点画线条瘦劲凝炼,筋骨强健,其结体表现为中宫紧敛而四周外射,静穆而逸宕,谨严而潇洒。此外,百峰山的《登百峰山诗》、《游槃之山》和《此白驹谷》等题字,因石质疏软,易于奏刀,故其刀意较浓,其纯用方笔,线条婉畅丰盈,有血有肉,方切与圆转交替变化,极富笔墨感。
云峰诸山刻石的个性风格之差异,一方面体现了书丹者善变之妙,另一方面亦当与石质、凿刻者有关,其各自风格的差异,不仅能佐证“书非郑氏一人手笔”,同时也能反证郑氏善变家法。无怪叶昌炽《语石》把云峰诸山刻石推崇备至,甚至发出“余谓郑道昭,书中之圣也”的浩叹。
云峰诸山刻石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从书法发展史的立场来审视,它上承篆隶,下启行草,对书体由隶书向楷书的过渡起到了重要的传承作用,它不仅融合了篆隶笔法,而且其书法当为大字正书之典范。对唐楷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从书法风格史的角度审视,云峰诸山刻石其气度、法度虽不及汉人,然在北碑中独树一帜,“化北方之乔野”,于古拙粗陋的北碑之中显露出清新流丽。康有为云:“《云峰刻石》体高气逸,密致而通理,如仙人啸树,海客泛槎,令人想象无尽。”嗟夫,云峰诸山,摩崖群刻,岂止“藏名隐仙丘,希言养神直”而已哉?
参考文献
[1]《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0
[2]《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8
[3]祝嘉,《书学史》,上海教育书店,1947
[4]王靖宪,《书法艺术·魏晋南北朝》,文物出版社,1996.3
[5]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
[6]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
(作者简介:杨盛钦,1965—,男,江西九江人,艺术系副主任。研究方向:美术学。)
关键词:刻石;书法;考略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魏碑大种有三,一曰龙门造像,一曰云峰石刻,一曰冈山、铁山摩崖。”“云峰诸山刻石”系指分布在山东掖县的云峰山、太基山、平度市的天柱山和青州市的百峰山(今称玲珑山)的石刻文字。云峰诸山刻石以一个摩崖石刻群的特殊形式,开摩崖群刻之先河。
云峰诸山刻石最早见著于宋代赵明诚的《金石录》,是书只著录了郑道昭的《郑羲上、下碑》、《登云峰山诗》、《东堪石室铭》以及郑述祖的《登云峰山记》、《天柱山铭》等数种题刻。迄清代中叶,金石考据之风日盛,阮元亲临云峰诸山,访碑摩挲,并著入《山左金石志》和《山左北朝石存目》,所录较多。清杨守敬《荧阳郑氏碑目》著入《云峰石刻》38种,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列有“云峰山石刻四十二种”,但未详列其名,方若《校碑随笔》则列《云峰山全拓》47种。前人所录至多,然或因搜寻不尽,或因合二为一,或因开山石佚,各家著录不一。有名无实者有之,张冠李戴者有之,云峰诸山刻石之确数,尤难定断。据近年来的调查材料整理归纳,云峰诸山刻石概数如下:云峰山23种,太基山17种,天柱山7种,百峰山5种。
关于云峰诸山刻石的书写者,后人颇多争议。云峰诸山刻石凡52种,除云峰山《重登云峰山记》、太基山《石人题字》、《云居馆山门题字》、天柱山《姚宝显造塔记》、《天柱山铭》和《天柱山颂》等6种隶书,传为北齐郑述祖书,太基山《双钩白云堂》,书者无考,《双钩小白云堂》系后人仿刻,其余诸山刻石凡44种,前人多考为北魏郑道昭书。
郑道昭(公元455—516年),荥阳开封人,郑羲次子,字僖伯,自号中岳先生。《魏书》载“(伯僖)少而好学,综览群言”,“好为诗赋”。初为中书学生,迁秘书郎,徙员外散骑常侍郎,迁国子祭酒,出为平东将军,光州、青州刺史,加平南将军,谥文恭。郑道昭之父郑羲,“文为辞首,学实宗儒。”郑道昭之子郑述祖(公元485年—565年),《北史》载“述祖字恭文,少聪敏,好属文,有风检,为先达所称誉,历任司徒左长史、尚书侍中、太常卿、丞相右长史。齐天保,太子少保、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兖州刺史,迁光州刺史。”郑述祖与其父郑道昭为官皆“政务宽厚,不任威刑”,为民所爱。其时百姓有歌唱曰:“大郑公、小郑公,相去五十载,风教犹相同。”据史料记载,荥阳郑氏,自东汉以来,一直是望门大族,连荣不衰。及至南北朝,郑氏与崔、卢、王氏,同为北魏“四大家族”,荥阳一郡,殆为郑属。郑道昭父子三代,都曾官光州(今山东掖县)刺史,光州大地无处不留下他们的足迹。政务之暇,云峰、太基诸山也常成了他们“拂衣槃桓”、题诗镌刻的世外桃源,于是便留下了闻名遐迩、震烁古今的云峰诸山刻石。
云峰诸山刻石大多刻在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岩石之上,其镌刻形式除双钩《白云堂》外,其他概为阴文,书体有楷书和隶书二种。题刻年代,上自北魏,下至北周。字径大者三、四十厘米,小者仅五厘米。内容之多者逾千言,少则四、五字。其体裁丰富多样,有题名、游记、铭告、诗、颂等。诸山刻石,或宏篇巨制、或简单题刻,或谨严规范、或萧散浩逸,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书法代表作有北魏《郑羲上、下碑》、《论经书诗》、《观海童诗》、《东堪石室铭》、《登太基山诗》。其他则为一些零星的题刻,如《上游下息题字》、《左阙题字》、《当门石坐题字》、《青烟之寺题字》等等。北齐有《重登云峰山记》、《天柱山铭》和《云居馆山门题字》等,皆为隶书。现择郑道昭典型之作,试从不同角度来审视云峰诸山刻石的书法艺术。
《郑文公碑》全称《魏故兖州刺史郑羲之碑》,此碑有上、下碑各一。上碑在山东平度市天柱山之阳,无碑额,20行,每行50字。下碑在山东掖县云峰山之阴,二碑皆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公元511年)立。上、下两碑铭文大体相同,内容为记述北魏郑道昭之父郑羲的生平事迹,唯《下碑》较《上碑》多三百余字。《下碑》有额正书“荥阳郑文公之碑”七字,碑文末有“永平四年,岁在辛卯刊,《上碑》在直南四十里天柱山之阳,此《下碑》也,以石好故于此刊之。”因《下碑》石材较《上碑》好,故《下碑》书丹惬意,游刃有余,其流传亦多。今人言《郑文公碑》者,多指《下碑》。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云:“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碑》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其布白本《乙瑛》,措画本《石鼓》,与草同源,故自署草篆……。”《郑文公碑》较之北朝诸刻,“字独真正,”笔力千钧,当为北碑大字正书之规范。诚如清叶昌炽《语石》所云:“唐初欧、虞、褚、薛皆在笼罩之内,不独北朝书第一,自有正书,一人而己。”此虽过誉之言,亦可看出此碑影响之大。有清以来,取法《郑文公》之名家者(如包世臣、吴让之、赵之谦、李瑞清等),无不对此推崇备至。
《论经书诗》和《观海童诗》在云峰山。其书法布局萧散,笔力雄健,字势浩宕,相比较而言,前者较宽绰规范,与《郑文公》一脉相承,后者较茂密谨严,同《张猛龙》有相通之处。在云峰诸山刻石中,《论经书诗》以其碑幅广(312×327厘米)、字径大(三倍于《郑文公》)、笔力劲健,气势磅礴,翘楚于云峰诸山刻石。叶昌炽《语石》云:“郑道昭云峰山《上、下碑》及《论经书诗》诸刻,上承分篆,化北方之乔野,如筚路蓝缕,进入文明。其笔力之健,可以剸犀兕、搏龙蛇,而游刃于虚,全以神运”,是刻亦当北朝大字楷书之典范。云峰诸山刻石,题字最多,题诗次之,题诗论经者,则唯《论经书诗》。郑氏家族,多以儒家思想立世,然诸山刻石中亦不乏道家语。自东汉佛教传入国土,至魏晋南北朝时代,儒、释、道三家并存,相互斗争。儒、道皆我国本土之宗教,二者相容相助。在我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中,主儒家者众,儒道兼容者有之。其时道教对书法之影响,自不待言。东晋有羲、献父子,北朝有崔浩,南朝有陶弘景等书家,亦信奉道教。郑道昭虽出身于中原望族,接受过儒家思想的影响,然他与当地道士交往频繁,道教思想对他的影响可谓至深,观其“万象自云云,焉用挂情忆。槃桓竟何为,云峰聊可息”,“藏名隐仙丘,希言养神直”,(《论经书诗》)“山游悦遥赏,观沧眺白沙。洪波迎仙鹄,灵童飞玉车”,(《观海童诗》)“郑公乘烟入,道士披霞归”,(《咏飞仙室》)不乏仙家道语。此外,在云峰山还有《九仙题字》(注:原存《安期子题字》、《王子晋题字》、《赤松子题字》、《浮丘子题字》、《羡门子题字》等五仙题字,2000年又发现了其它四仙题字,它们是《神人子题字》、《列子题字》、《鸿崖子题字》、《赤□子题字》)。以仙人题山刻字,亦当其仙道思想之流露。郑道昭以儒为体,托道为用的思想体系以及藏名仙丘,流芳百世的摩崖石刻,或许可为云峰石刻成因之管窥。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北碑莫盛于魏,莫备于魏”,“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以此来审视云峰诸山刻石,其为“一家”者,当成自家体。然诸山石刻亦不乏个性差异之作,或许正因为此,才有人得出《云峰石刻》“非郑氏一人之笔”的结论。一般来说,同一书家的不同作品,当有其个性风格之体现,如王书妍美遒润,颜书宽博雄强,此乃书家气质情性和审美理想之不同表现。大凡卓有建树的书家,皆能会古通今,专精善变,王羲之、颜真卿均是善变大家,其书作风格多样,极尽变化。作为以一个群体形式出现的云峰诸山刻石,不仅体现了北朝刻石书法的共同风格特征,而且也存在着鲜明的个性差异。相比较而言,云峰诸山刻石较其它北朝大字正书刻石规范一些,然其各刻间亦有个性风格之分野。如《郑羲上、下碑》、《观海童诗》、《登太基山诗》、《东堪石室铭》以及《北山门》、《南山门》、《青烟寺》、《玄灵宫》、《朱阳台》等零星题字,其书法结体宽博疏放,点画直中见曲,收放自如,线条粗细变化不大,起止转接形态却又分明可见。整体上气魄雄伟,圆浑苍劲,沉涩却又有流动之感。康有为评此为“圆笔之极轨。”又如《论经书诗》以及《天柱之山》、《上游天柱下息云峰》、《云峰之山》、《当门石坐》等零星题字,其书法体势开张、造型宽博而多奇构,点画劲直、用笔恣肆。再如《洛京道士太原郭静和》题字其点画线条瘦劲凝炼,筋骨强健,其结体表现为中宫紧敛而四周外射,静穆而逸宕,谨严而潇洒。此外,百峰山的《登百峰山诗》、《游槃之山》和《此白驹谷》等题字,因石质疏软,易于奏刀,故其刀意较浓,其纯用方笔,线条婉畅丰盈,有血有肉,方切与圆转交替变化,极富笔墨感。
云峰诸山刻石的个性风格之差异,一方面体现了书丹者善变之妙,另一方面亦当与石质、凿刻者有关,其各自风格的差异,不仅能佐证“书非郑氏一人手笔”,同时也能反证郑氏善变家法。无怪叶昌炽《语石》把云峰诸山刻石推崇备至,甚至发出“余谓郑道昭,书中之圣也”的浩叹。
云峰诸山刻石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从书法发展史的立场来审视,它上承篆隶,下启行草,对书体由隶书向楷书的过渡起到了重要的传承作用,它不仅融合了篆隶笔法,而且其书法当为大字正书之典范。对唐楷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从书法风格史的角度审视,云峰诸山刻石其气度、法度虽不及汉人,然在北碑中独树一帜,“化北方之乔野”,于古拙粗陋的北碑之中显露出清新流丽。康有为云:“《云峰刻石》体高气逸,密致而通理,如仙人啸树,海客泛槎,令人想象无尽。”嗟夫,云峰诸山,摩崖群刻,岂止“藏名隐仙丘,希言养神直”而已哉?
参考文献
[1]《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0
[2]《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8
[3]祝嘉,《书学史》,上海教育书店,1947
[4]王靖宪,《书法艺术·魏晋南北朝》,文物出版社,1996.3
[5]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
[6]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
(作者简介:杨盛钦,1965—,男,江西九江人,艺术系副主任。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