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名隐仙丘 希言养神直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lymx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云峰诸山刻石以一个崖群刻的形式出现,历代考据、著录尤多、各家不一。本文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材料,对云峰诸山刻石的数量、书写者、内容、成因和书法艺术风格等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刻石;书法;考略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魏碑大种有三,一曰龙门造像,一曰云峰石刻,一曰冈山、铁山摩崖。”“云峰诸山刻石”系指分布在山东掖县的云峰山、太基山、平度市的天柱山和青州市的百峰山(今称玲珑山)的石刻文字。云峰诸山刻石以一个摩崖石刻群的特殊形式,开摩崖群刻之先河。
  云峰诸山刻石最早见著于宋代赵明诚的《金石录》,是书只著录了郑道昭的《郑羲上、下碑》、《登云峰山诗》、《东堪石室铭》以及郑述祖的《登云峰山记》、《天柱山铭》等数种题刻。迄清代中叶,金石考据之风日盛,阮元亲临云峰诸山,访碑摩挲,并著入《山左金石志》和《山左北朝石存目》,所录较多。清杨守敬《荧阳郑氏碑目》著入《云峰石刻》38种,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列有“云峰山石刻四十二种”,但未详列其名,方若《校碑随笔》则列《云峰山全拓》47种。前人所录至多,然或因搜寻不尽,或因合二为一,或因开山石佚,各家著录不一。有名无实者有之,张冠李戴者有之,云峰诸山刻石之确数,尤难定断。据近年来的调查材料整理归纳,云峰诸山刻石概数如下:云峰山23种,太基山17种,天柱山7种,百峰山5种。
  关于云峰诸山刻石的书写者,后人颇多争议。云峰诸山刻石凡52种,除云峰山《重登云峰山记》、太基山《石人题字》、《云居馆山门题字》、天柱山《姚宝显造塔记》、《天柱山铭》和《天柱山颂》等6种隶书,传为北齐郑述祖书,太基山《双钩白云堂》,书者无考,《双钩小白云堂》系后人仿刻,其余诸山刻石凡44种,前人多考为北魏郑道昭书。
  郑道昭(公元455—516年),荥阳开封人,郑羲次子,字僖伯,自号中岳先生。《魏书》载“(伯僖)少而好学,综览群言”,“好为诗赋”。初为中书学生,迁秘书郎,徙员外散骑常侍郎,迁国子祭酒,出为平东将军,光州、青州刺史,加平南将军,谥文恭。郑道昭之父郑羲,“文为辞首,学实宗儒。”郑道昭之子郑述祖(公元485年—565年),《北史》载“述祖字恭文,少聪敏,好属文,有风检,为先达所称誉,历任司徒左长史、尚书侍中、太常卿、丞相右长史。齐天保,太子少保、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兖州刺史,迁光州刺史。”郑述祖与其父郑道昭为官皆“政务宽厚,不任威刑”,为民所爱。其时百姓有歌唱曰:“大郑公、小郑公,相去五十载,风教犹相同。”据史料记载,荥阳郑氏,自东汉以来,一直是望门大族,连荣不衰。及至南北朝,郑氏与崔、卢、王氏,同为北魏“四大家族”,荥阳一郡,殆为郑属。郑道昭父子三代,都曾官光州(今山东掖县)刺史,光州大地无处不留下他们的足迹。政务之暇,云峰、太基诸山也常成了他们“拂衣槃桓”、题诗镌刻的世外桃源,于是便留下了闻名遐迩、震烁古今的云峰诸山刻石。
  云峰诸山刻石大多刻在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岩石之上,其镌刻形式除双钩《白云堂》外,其他概为阴文,书体有楷书和隶书二种。题刻年代,上自北魏,下至北周。字径大者三、四十厘米,小者仅五厘米。内容之多者逾千言,少则四、五字。其体裁丰富多样,有题名、游记、铭告、诗、颂等。诸山刻石,或宏篇巨制、或简单题刻,或谨严规范、或萧散浩逸,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书法代表作有北魏《郑羲上、下碑》、《论经书诗》、《观海童诗》、《东堪石室铭》、《登太基山诗》。其他则为一些零星的题刻,如《上游下息题字》、《左阙题字》、《当门石坐题字》、《青烟之寺题字》等等。北齐有《重登云峰山记》、《天柱山铭》和《云居馆山门题字》等,皆为隶书。现择郑道昭典型之作,试从不同角度来审视云峰诸山刻石的书法艺术。
  《郑文公碑》全称《魏故兖州刺史郑羲之碑》,此碑有上、下碑各一。上碑在山东平度市天柱山之阳,无碑额,20行,每行50字。下碑在山东掖县云峰山之阴,二碑皆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公元511年)立。上、下两碑铭文大体相同,内容为记述北魏郑道昭之父郑羲的生平事迹,唯《下碑》较《上碑》多三百余字。《下碑》有额正书“荥阳郑文公之碑”七字,碑文末有“永平四年,岁在辛卯刊,《上碑》在直南四十里天柱山之阳,此《下碑》也,以石好故于此刊之。”因《下碑》石材较《上碑》好,故《下碑》书丹惬意,游刃有余,其流传亦多。今人言《郑文公碑》者,多指《下碑》。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云:“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碑》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其布白本《乙瑛》,措画本《石鼓》,与草同源,故自署草篆……。”《郑文公碑》较之北朝诸刻,“字独真正,”笔力千钧,当为北碑大字正书之规范。诚如清叶昌炽《语石》所云:“唐初欧、虞、褚、薛皆在笼罩之内,不独北朝书第一,自有正书,一人而己。”此虽过誉之言,亦可看出此碑影响之大。有清以来,取法《郑文公》之名家者(如包世臣、吴让之、赵之谦、李瑞清等),无不对此推崇备至。
  《论经书诗》和《观海童诗》在云峰山。其书法布局萧散,笔力雄健,字势浩宕,相比较而言,前者较宽绰规范,与《郑文公》一脉相承,后者较茂密谨严,同《张猛龙》有相通之处。在云峰诸山刻石中,《论经书诗》以其碑幅广(312×327厘米)、字径大(三倍于《郑文公》)、笔力劲健,气势磅礴,翘楚于云峰诸山刻石。叶昌炽《语石》云:“郑道昭云峰山《上、下碑》及《论经书诗》诸刻,上承分篆,化北方之乔野,如筚路蓝缕,进入文明。其笔力之健,可以剸犀兕、搏龙蛇,而游刃于虚,全以神运”,是刻亦当北朝大字楷书之典范。云峰诸山刻石,题字最多,题诗次之,题诗论经者,则唯《论经书诗》。郑氏家族,多以儒家思想立世,然诸山刻石中亦不乏道家语。自东汉佛教传入国土,至魏晋南北朝时代,儒、释、道三家并存,相互斗争。儒、道皆我国本土之宗教,二者相容相助。在我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中,主儒家者众,儒道兼容者有之。其时道教对书法之影响,自不待言。东晋有羲、献父子,北朝有崔浩,南朝有陶弘景等书家,亦信奉道教。郑道昭虽出身于中原望族,接受过儒家思想的影响,然他与当地道士交往频繁,道教思想对他的影响可谓至深,观其“万象自云云,焉用挂情忆。槃桓竟何为,云峰聊可息”,“藏名隐仙丘,希言养神直”,(《论经书诗》)“山游悦遥赏,观沧眺白沙。洪波迎仙鹄,灵童飞玉车”,(《观海童诗》)“郑公乘烟入,道士披霞归”,(《咏飞仙室》)不乏仙家道语。此外,在云峰山还有《九仙题字》(注:原存《安期子题字》、《王子晋题字》、《赤松子题字》、《浮丘子题字》、《羡门子题字》等五仙题字,2000年又发现了其它四仙题字,它们是《神人子题字》、《列子题字》、《鸿崖子题字》、《赤□子题字》)。以仙人题山刻字,亦当其仙道思想之流露。郑道昭以儒为体,托道为用的思想体系以及藏名仙丘,流芳百世的摩崖石刻,或许可为云峰石刻成因之管窥。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北碑莫盛于魏,莫备于魏”,“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以此来审视云峰诸山刻石,其为“一家”者,当成自家体。然诸山石刻亦不乏个性差异之作,或许正因为此,才有人得出《云峰石刻》“非郑氏一人之笔”的结论。一般来说,同一书家的不同作品,当有其个性风格之体现,如王书妍美遒润,颜书宽博雄强,此乃书家气质情性和审美理想之不同表现。大凡卓有建树的书家,皆能会古通今,专精善变,王羲之、颜真卿均是善变大家,其书作风格多样,极尽变化。作为以一个群体形式出现的云峰诸山刻石,不仅体现了北朝刻石书法的共同风格特征,而且也存在着鲜明的个性差异。相比较而言,云峰诸山刻石较其它北朝大字正书刻石规范一些,然其各刻间亦有个性风格之分野。如《郑羲上、下碑》、《观海童诗》、《登太基山诗》、《东堪石室铭》以及《北山门》、《南山门》、《青烟寺》、《玄灵宫》、《朱阳台》等零星题字,其书法结体宽博疏放,点画直中见曲,收放自如,线条粗细变化不大,起止转接形态却又分明可见。整体上气魄雄伟,圆浑苍劲,沉涩却又有流动之感。康有为评此为“圆笔之极轨。”又如《论经书诗》以及《天柱之山》、《上游天柱下息云峰》、《云峰之山》、《当门石坐》等零星题字,其书法体势开张、造型宽博而多奇构,点画劲直、用笔恣肆。再如《洛京道士太原郭静和》题字其点画线条瘦劲凝炼,筋骨强健,其结体表现为中宫紧敛而四周外射,静穆而逸宕,谨严而潇洒。此外,百峰山的《登百峰山诗》、《游槃之山》和《此白驹谷》等题字,因石质疏软,易于奏刀,故其刀意较浓,其纯用方笔,线条婉畅丰盈,有血有肉,方切与圆转交替变化,极富笔墨感。
  云峰诸山刻石的个性风格之差异,一方面体现了书丹者善变之妙,另一方面亦当与石质、凿刻者有关,其各自风格的差异,不仅能佐证“书非郑氏一人手笔”,同时也能反证郑氏善变家法。无怪叶昌炽《语石》把云峰诸山刻石推崇备至,甚至发出“余谓郑道昭,书中之圣也”的浩叹。
  云峰诸山刻石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从书法发展史的立场来审视,它上承篆隶,下启行草,对书体由隶书向楷书的过渡起到了重要的传承作用,它不仅融合了篆隶笔法,而且其书法当为大字正书之典范。对唐楷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从书法风格史的角度审视,云峰诸山刻石其气度、法度虽不及汉人,然在北碑中独树一帜,“化北方之乔野”,于古拙粗陋的北碑之中显露出清新流丽。康有为云:“《云峰刻石》体高气逸,密致而通理,如仙人啸树,海客泛槎,令人想象无尽。”嗟夫,云峰诸山,摩崖群刻,岂止“藏名隐仙丘,希言养神直”而已哉?
  
  参考文献
  [1]《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0
  [2]《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8
  [3]祝嘉,《书学史》,上海教育书店,1947
  [4]王靖宪,《书法艺术·魏晋南北朝》,文物出版社,1996.3
  [5]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
  [6]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
  (作者简介:杨盛钦,1965—,男,江西九江人,艺术系副主任。研究方向:美术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源泉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生活是历史与社会的基础、渊源,离开生活,历史与社会课成了空中楼阁,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给我们的历史与社会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本文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分别从课前准备生活化、教学形式生活化、课后延伸生活化三个角度,着重论述了历史与社会的生活化教学的运用和实践。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生活化;生活情景;课后实践    一、“生活化”——
期刊
摘 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政治保证。实质就是农村公共权力运行民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农村基层组织是基层公共权力的代表,将农村公共权力置于民主运行的框架之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关键词:农村公共权力;民主运行机制    农村基层组织,包括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是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的两个法定的权威性组织,它们既是农村公
期刊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中国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放在首位,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适时地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理念。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郑重地提出了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得到与会代表乃至全社会的赞同。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
期刊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新《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将学习变成自觉、自愿、高兴的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要懂得运用多种教学途径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根据我校的教学实际,我们运用如下几种途径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英语。    一、唱歌学英语    英语歌曲
期刊
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中明确指出: “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即提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教育要求。幼儿的一日生活丰富多彩,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疑问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在一日生活中就包含了许多科学教育的素材。因此,幼儿科学教育仅仅依靠集体教学活动是不够的,更需要的应是随机科学教育。  随机科学教育它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的限制,可根据当时的
期刊
摘要: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经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然而,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日本便在战争的废墟上,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创造了经济的奇迹,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究其根源,日本的企业文化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将从自然环境、民族特性、民族心理、宗教思想观念等方面来剖析日本企业文化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企业文化;生存危机;民族    1980年,美籍日裔教授威廉。大内出版了《Z理论—
期刊
摘 要:《离散数学》的教学应既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思想性、激发学生的教学热情。  关键词:离散数学;教学;知识;能力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高速发展,许多数学内容,甚至有些是很古典的数学内容获得了新的生命和新的自身价值。  离散数学作为有利的数学工具,对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起着重大的作用。包括数据结构、自动机理论、可计算性理论,人工智能
期刊
摘 要:大学生是肩负国家未来的希望的一代,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但是近年来却屡屡发生犯罪事件,令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法律教育,本文认为大学生法律教育应当做到“三个结合”:法律教育与信仰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不仅增强大学生的法律知识,还提高其接受法律、理解法律和持守法律的素质。  关键词:法律教育;信仰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一、 法律教育与信仰教育相结合    什么是信仰呢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阅读部分题型及试题变化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不应对策略。仔细阅读要求考生从篇章和结构的高度进行深度理解或推断,快速阅读要求通过略读和寻读法,乃至文章逻辑关系、标点符号等方面的综合运用,实现对随后的题目有效的判断和填写。  关键词:策略;研读;略读;寻读;词汇量    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阅读理解试题部分包括数篇短文,要求考生能够读懂中等难度的文章,掌握主旨大意及
期刊
摘要:《水浒传》是一部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书中不但讲述了一个个生动传奇、引人入胜的故事,同时塑造了许多敢做敢为、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燕青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排在梁山第三十六位。他的故事尽人皆知,但一直以来人们却忽略了他的才干,甚至对他有着某种程度的误解。论武艺,燕青不是第一位的,但论智慧,燕青却可圈可点。本文中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燕青作了全新的评价。使我们看到一个忠心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