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生活现场?渐呈四照玲珑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sb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鹿城图谱》是作者对鹿城的审美释解。
  散文历来有两个传统,古典的和现代的。两者是互相打通的,表现之一就是在感怀和叙事上的偏好,成为散文写作的擅长。《鹿城图谱》分出三部,即“地理”“风物”和“人物”,正是遵循着传统指向,看得出作者深谙散文寫作路径,全方位地在展现写作功力。由此,成就这样一部深挖鹿寨古镇文化的散文集。正所谓,一书在手,人文鹿城尽显。
  文学与地理有紧密联系。在某种情况下,地理环境对文学艺术的产生与风格有决定性影响,也是作者写作定位,找寻适合自己的创作领域和表现方法的一处登陆点。
  看一部(篇)好的以区域文化为审美对象的文学创作,会在增长很多知识的同时,接受作者的视角和情感移动,并以自己的想象完成精神上的获得感。阅读此书能叫人产生一种冲动,很想按照作品的指引,对鹿寨古镇来一番按图索骥,分享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情愫历程。
  散文是最平易近人的文体,因文本形式和内容的综合性,则表现了很高的自由度,尽可以在自然风光、历史云烟、文化坐标,以及生活际遇、心底波澜等方面,展现独特体验和情感,勾勒属于自己眼中的“境界”。近代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把“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直将一个“真”字,简短、有力地置于景物及情感之上,可以说,散文无“真”就难以有境界可言。
  我读《鹿城图谱》,就感到了那个真情厚意,而且三部分的划分并没有给人造成割裂感,它们是一个整体,是相互补充和诠释的。
  例如,在上部的“地理”中,能领略到鹿寨一千七百多年沉淀出的深沉包容的历史人文(如前三篇《和居中渡》《仁里之仁》《千里定里》深含着这一块土地的人们的道德取向等);在中部“风物”中,见到了作者在鹿寨成长的身影和渐渐成熟的文学视角;在下部“人物”中,感受作者对身藏无数故事却已经离世的故人的浓浓追思。
  写作是心灵的事业。文学创作中宝贵的审美品质之一,就是作者心灵的自由活动。它不仅能把散文作品的文学审美提升到一个境界,而且让与之紧密联系的富含人性意义的“善”与“美”,随着真实情感的涌动、冲撞而呼之欲出。在《鹿城图谱》中,尤其是在讲述“少年时代那些身体性记忆,还有对世界的原初感触”时,作者情感细腻清纯、温和饱满,文字表现流畅明快、 满纸琳琅(如书中第125页《西岸,彼岸》)。
  由此,我想到著名学者顾随的话,“中国文学、艺术、道德、哲学——最高境界皆是玉润珠圆”。就是说,这个境界就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一样光润。该书作者试图抓住传统与现代文艺思想都肯定的一个观念,就是通过单纯而表现复杂,保持朦胧而成为蕴藉。珠圆玉润,四照玲珑,这样的作品耐读,能使读者驻足品味。经典的作品无不是给读者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共同完成艺术的审美(如“风物”中的一些篇目)。
  作者的写作是用了大力气的。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到遗址、村落和文物集散地,“去采访,去发现,去触摸,去静听”。作者深入事物的中心,靠近生活的现场,探求真况,捕捉细节,而以缕析思想为背景作一种别样的尝试。这是散文集《鹿城图谱》之所以内含丰富扎实、显露深刻的原因。
  在散文集《鹿城图谱》中,将文学与社会存在这一课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很有特点的诠释。这里可以读到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与徘徊,看到作者年轻记忆中身边人在复杂背景下的独特经历,突出了那样一种“小人物”而有“大担当”的现实主义写作的细节(如《秀才伯爷》《时光岁影里的那些》);在洋溢着生活气息的同时,作者又能理性追忆往事,从而使作品由“小我”依稀向着“大我”渐进,这是最值得肯定的。
  如何通过作品反映现实社会,是以作者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认知为基础的。作者曾真诚地说:“我多么需要用写作来校正自己啊!”我想,她已经意识到历史感和社会感,是当代文学评价不可或缺的内涵,并从这里审视文学写作的目的:无论是给读者还是给作者自己,都试图将作品作为知识与愉快的源泉,以至带来思想和力量的启示。
  但是,作者写作思路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比如,下部“人物”中,往往是以人物“去世”为作品的开始或结尾,给人以追忆或结局的表现程式化。就是说,作品集的三分之一部分的表现方法显得有些单调。
  【陈亚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民族文学》副主编。出版有诗集《流过忧伤》《摇曳的雨帘》、散文集《碎月》《方向:生活》和纪实文学作品《只为那个诺言》等。】
  责任编辑   李路平
其他文献
当我们读完诗人上河的组诗《河流的分形》,仿佛听到一种遥远的回音,一种属于“古典情结”的纯音。可以说,深得古典气韵渗透的他,连句式结构、情感律动、精神节拍都勾连着过往。他有点像古典大院的守门人:或凝神伫立,或正襟危坐;或迎来送往,或探查流云。他用最古典的语言材料和最缜密的哲学思考,勾勒出一种理想的精神秩序。  当我们理解到诗人上河形而上的哲思所使用的种种古典情景之时,那种古典乡愁的精神状态,对诗人而
期刊
我第一次来到位于滇黔桂三省(区)交界的隆林县,来到那片聚居着苗、彝、仡佬、壮等少数民族的桂西北高原,是20世纪80年代。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从南宁坐长途汽车,先到百色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又坐一整天汽车到达西林县。在西林县办完公事,便翻越横贯隆林县的金钟山脉,经猪场、德峨、新州等乡镇前往隆林县城。这里是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山脉延绵,峰峦叠嶂,盘山公路陡峭狭窄,险象环生。这次桂西北之行,印象极为深刻。三
期刊
一年前,从东北画一条对角线来到西南边陲,入职这个风景如画的学校。早就知道这所大学的文学院师生早已形成了厚重的写作传统,以至于这里的边边角角,每一朵花、每一棵草都会跃然纸上,或咏唱,或沉思,或流连忘返。诗酒趁年华,写作之余,自然少不了推杯换盏,在一次酒局上听人聊起郭金世,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视为相思湖畔培养出的诗酒典型。继而知晓此君不仅善饮酒,写诗尤为赤诚,并有诗集《青?树》出版。及至跟随广西作家采风
期刊
这个聚会,怎么说呢,很早就约下了。  到了这天,朋友们都来了,鲍铁也烤好了他拿手的小点心。  鲍铁把前不久那件事已经告诉了几乎每一个人,但人们还想听他再讲讲。五年的时间不算短,春夏秋冬加春夏秋冬再加个春夏秋冬还要再加两个,时间可真够长的,怎么可能呢?一个死人一个活人,两个人关系再好,也不可能五年都睡在一起,“这事真会吓死人!”朋友们都说。  这样的聚会,一开始就讲死人的事像是有点不太好,那么就让我
期刊
读到熊志彪《旧物的光晕》不禁让我想起了戴望舒的《我底记忆》(1929),并由此找到了进入熊志彪创作的门径。熊诗和戴诗有不少可以拿来比较的地方,比如说二者抒情的核心都是“那些驳杂的记忆”,二者抒情的方式似乎都是在论证“旧的事物中也能找到新的诗情”(戴望舒:《望舒诗论》)。和戴望舒相似,熊志彪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上凝结诗情的,诸如“衣物”“相册和书籍”“毕业照”。在具体的处理方式上,戴望舒是先以
期刊
后龙村在山上,凌云县城在山下,抬头低头间,便能看得到彼此。我们常看到村民穿着古老的服饰,扛着柴火,赤着脚走下山道。这个背陇瑶聚居的村寨,是广西最贫困的村之一,石漠化面积达92.6%,全村2269人中就有2038人是贫困人口。这群从遥远巴拉山迁徙而来的背陇瑶人,至今仍传唱着背陇瑶迁徙古歌,苍凉的歌调,千百年后仍让人动容。  我常想起2015年夏天,我们走村入户,根据村民的财产打分,评定贫困户。那时候
期刊
人们经常通过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学,不少人是因为想当作家才拿起笔。我从小就爱读小说,爱听老人讲故事唱山歌。上初中时就喜欢写作文,搜集民间故事,编仫佬山歌,朦胧中有当作家的梦想。但因年少无知,不知从何处入手,十分迷茫。  大学毕业分配回罗城县宣传部工作,搞新闻报道,看了一些关于文学创作的书籍,结交了一些作家朋友,学到了很多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逐步提高了写作水平,偶尔在报刊发表些“豆腐块”文章。有一次,写
期刊
1  七月还没过完,台风已经来了三次,大风大雨一路奔袭,到达北安市仍然是大军过境一般。下午,我收拾行李,省预警中心发布的暴雨红色预警短信群发传到我的手机里:北安市未来三小时内将出现大暴雨,并伴有雷电,请防范。我从窗口往外看,乌云已经压到额头,风在城中村的建筑之间卷起灰尘和垃圾飞向空中。母亲焦急地提醒我带上这个带上那个,仿佛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她和父亲站在我狭窄的出租屋内,像两只落单的蚂蚁,他们感觉到
期刊
本期推出的广西女诗人作品专辑和由六位广西诗坛“猛男”排行并予点评的专辑,形成了当代文坛一道奇异的景象。在这场奇异的艺术的张望与围观中,我们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一种诗潮与思潮、创作与观念冲突的浪打浪涌。  诗坛“猛男”们的遴选与排行都是背对背的,最终综合统计的结果还算比较公允和贴近广西女诗人的创作现状。  十年前我们也曾为广西女诗人做过诗歌专辑,我们欣喜地看到,而今她们中的大多数早已在诗坛成名并且青春
期刊
最早是在崇左哪个文学活动和其龙打过一次照面。一个热情礼貌刚毕业的年轻人。然后没了联系。隔了几年,他在QQ上说:我多么希望和你交流文学。我一时默然。我开始看他的散文,交流一些看法。  其龙的散文多与他生活的环境有关,写天等的大石山区、南疆的甘蔗林,写故乡亲人,写自己的奔波和呐喊。在《父亲的花事》中,亲情和三种花递进式结合起来,最后写到稻花时,已经开阔起来了,在稻作文化中,土地是根性的意象,稻花则是指
期刊